减少不良贷款的难点与对策_不良贷款论文

减少不良贷款的难点与对策_不良贷款论文

降低不良贷款的难点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难点论文,对策论文,不良贷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良贷款的比例是指不良贷款余额与各项贷款余额之和的比率,是反映信贷资产安全程度的监控指标。清收非正常贷款,既是商业银行营运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比例的首选和必须采取的举措。当前清非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

1.缺乏正确的信贷风险观。受旧体制的影响,形成了重贷轻管,重放轻收的局面,信贷人员风险意识淡薄。随着大量“双呆”的形成,又片面强调防止和避免风险,陷入了“少放为妙,不放最好”的闭关保守境地。首先是信贷风险管理责任制不健全,考核、奖惩制度跟不上,信贷人员普遍缺乏与企业共担风险的思想;其次是科学的信贷决策和监测管理程序尚未运行;再次是对信贷行为的监督、制约措施不力,以贷谋私,人情贷款现象屡禁不止;第四是风险管理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地方行政干预放贷的做法不同程度地存在;第五是对造成信贷资产损失的责任追究未动真格,助长了“蚕食”信贷资产之风,致使不良贷款膨胀。

2.担保、抵押贷款操作程序不规范。主要表现是:一是以“抵押”代管理,以“担保”代“三查”。二是担保流于形式,风险自担。有的单位或个人互保,有的贷户丈夫借款妻子担保;有的是自贷自保;有的是国家政策规定不准抵押、担保的财产和企事业单位担保;有的是担保、抵押额度不足,信贷资金的安全没有可靠保证。这种保而不实的做法,实质上是名存实亡。三是担保、抵押管理不善。有的担保书“满天飞”,有的长期锁在信贷员抽屉里;有的担保、抵押期限长,影响了信贷资金周转次数,甚至失去了担保法律效力。

正确认识企业面临的困难,充分发挥银行的服务监督和调节作用,帮助企业摆脱困难,增强造血功能。协助企业将闲置资金由实物形态转变为价值形态,从而为企业偿还银行贷款开辟新的途径,这是当前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1、 保本经营但有逾期贷款的企业:由于体制更换或市场竞争造成这类企业的周转金一时难以灵活运转从而出现逾期贷款的,我们应从市场信息、产品销路等帮助他们一同分析、一同出谋献策。在可行的情况下增加季节贷款投量,使其竞争的“腰杆子”硬起来,从而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2、亏损但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这类企业都有逾期贷款, 对此我们要帮其分析亏损的原因,探讨扭亏增盈的计划、措施,促其加强经营管理做好财务核算。其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能逐步还清旧欠贷款本息的,一方面我们要大胆地注入再启动资金,及时地为其“供氧输血”,助其恢复活力;另一方面,协助其加强经营管理,使其由外部“输血”变成内部“造血”。

3、资不抵债的企业:其结欠之贷款本息, 要毫不犹豫地清理收回,可借助法律的力量来拍卖有关资产如厂房、设备、土地使用权等,用拍卖收入,归还贷款本息。

4、破产企业或已死亡的借款户:对于破产企业, 决不能让清偿收益中的应得部分再流失;对已死亡的借款户,如其继承人继承了其财产、债权,那么要及时将债务落实到继承人。

5、成立常年“攻坚”小组啃下硬骨头。与执法机关积极合作, 成立一支清非工作常年攻坚小组,采取法律手续啃下这些“硬骨头”。

我们的信贷制度从“三查”到审贷分离,从信贷员包存、包放、包管、包收、包效益的“五包”责任制到主任的岗位目标责任制等,旨在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制约和防止信贷风险的产生。建立基层负责任人放贷私有财产风险金,也称为岗位责任抵押金。即按新增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私有财产风险金,其比例在1—2%,然后在允许产生1—2%新逾期之外,其它新逾期贷款额按比例从风险中扣罚款。这部分罚款用于奖励那些没要发生新逾期贷款的单位和个人,这样既有利于农行自身进一步健全内部激励机制,又有利于基层主任放贷前做更多更详细的调查、分析预测以增强防范。建立放贷手续法律效力认定程序。即从法律的角度来保障所有借贷手续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我们可以在信贷部门设置一个独立的、专业化的岗位,由具有一定法律专业知识的人员采取表格式或其他方式专职把关,专门审查贷款的合法性。纵然产生新的逾期贷款也因为有了这一道“防线”而不致于成为“硬骨头”,我们行动起来就真正可以依法收贷。这样,我们将贷款的风险防范从事后监督、补充推至事前预测、健全,最终实现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不良贷款的降低。

标签:;  ;  ;  ;  

减少不良贷款的难点与对策_不良贷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