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教师的归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标论文,语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新课标的讨论和实践中,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马卡连柯和李克。我想在他们的身上虽然没有贴上新课标的标签,但他们和学生是带着探究、人文、价值观、情感在语文教学之路上慨然地走来。
长路漫漫,教育如诗。马卡连柯的《教育诗》读了两遍,心想,一个人能将教书教得如作诗一般,他一定是一个无比快乐的人。
古城西安李克老师,其麾下一个班的三位学子获得高考作文满分,其中一位同学的语文单科成绩为146分,位居去年陕西省高考语文单科成绩榜首。这在全国是非常罕见的。他的学生焦雯是这样评价她的语文老师的:他留的作业都是经过一番精挑细选的浓缩精华版,从来不拖泥带水,他不计数量只讲质量的减负,让我们忠实地团结在语文,更团结在李克的周围,无所畏惧地勇往直前。李克老师的另一位得意弟子说:“每次的语文课对我们来说都是一场灵魂的荡涤。因为在这里,我们听到的不是华丽的辞藻,而是心灵的声音,是灵魂的呐喊。没有亲临其境的人,永远无法理解那种难以言表的感动。”
马卡连柯、李克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一个看似遥远,不可企及;一个学生笔下“人文”化身的语文老师。我想,他们之所以成功,之所以把教学当成生活来过,是因为他们能够找到自己的归属,一个语文教师的归属。
一、做一个有才情、有诗意的语文教师,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要寻找语文教学生活中那份充满诗意的快乐,就要求我们对生活要有诗意的理解,平时有诗词的积淀,教学时用诗意的语言去解读问题,用自己真挚的才情,随教授内容喜笑怒骂,让所教内容真正走入学生心灵深处。要做一个才情、有诗意的语文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永葆热爱文字的美好心情,永不失去动人文字上做梦的美丽冲动,在一首小诗里洗浴,在一篇小文中薰香,在一则童话中悉心梳理爱与美的羽毛,你会发现课堂是那样的诗情画意。
二、做一个会生活、感悟生活的语文教师,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活本色
文章都来自于生活,只有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我们的语文教学才充满生机与活力。我的父亲因白血病住院治疗,病情危重。他老人家躺在床上眼泪直流,我感觉到天将倾塌。我把我的感受讲给学生听,学生就和我一起感受,一起感悟。有的学生告诉我:“老师,你不要太过感伤,感伤一类的情绪,是对短暂生活的浪费,实在是没有必要的,你要学会坚强。”并且让我转达他写给我父亲的话:“生命很痛,但痛也要活着,要活得好好的,还要活出生命的诗意。”有个女同学在她写给我父亲的信中这样写道:“伯伯,你要学会坚强。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真正的生命决不在乎命运的摆布,愈挫愈奋,越是困境就越是挣扎,不要轻言放弃,紧持了,你就会羽化成蝶,凌空飞舞。”一个女生交给我一篇日记,日记中写到:“我很认真地听完老师父亲的事情,我惭愧了。十六年,我不曾关注过父亲,更谈不上理解。听着这些,我才开始慢慢读着父亲,读着无言的父爱,读着天底下最朴实,最真切的感情;读着农村,读着农民,读着最朴实无华的身边人,读着恬恬的自然。渐渐地,我又读出一种感觉,那就是语文老师的良苦用心:他不愿看着我们面对高楼大厦而迷茫,不愿看着我们面对真情而冷漠,不愿看着面对自然陌生,不愿看着我们刚想翻开父母这本书却又马上不得已就要合上……,崔老师用他最真挚朴实的感情打动着我们,提醒着我们。”多好的学生,多好的语言,多么深刻的感悟,多么富有启发的人生哲理。假如没有真实的生活,我又怎能获得了如此大的精神世界。只有把生活搬到课堂中来,课堂才会变得生动、精彩,学生的语言就会如此的新鲜和生动。
三、做一个懂感情、有感情的语文教师,让真情为课堂注彩
学生黑板报上的一句话让我恍然大悟,“你有多久不笑了,不哭了,回到生活本色上来吧”!是啊,繁重的教学工作,琐碎的生活让我们丢失了太多,使我们变成了不懂感情,不谈感情,不用感情的“俗”人。有时一节课下来,自己觉得味同白开水,这样的课堂对学生益处何在?让我们大家回到课堂本色上来吧:该笑则笑,该怒则怒,让自己的灵魂示众;为那戈壁滩上的依米小花,为它五年地下扎根,次年春天开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而感动吧;课堂上对母亲的白发,父亲的皱纹,学生求知无邪的眼神而感动吧;课堂上对生活中的小事诸如大街上一位母亲带孩子的后本座而感动吧;课堂上对某村绝大多数村民因饮用水污染罹患不治之症而气愤继而深层思考吧……。老师们不要把自己装扮成无位真人,还生活本色吧,还课堂本有的喜笑怒骂吧!你会发现,这样的课堂是如此的让人畅快淋漓,无所不容。
四、做一个懂历史,讲文史的语文教师,让历史人物活在课堂
曾记得:“经常感念历史的人,往往容易成功。”也还记得毛泽东《驾新郎·读史》中的名句:“流变了,郊原血;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天涯过客。”做一个语文教师不懂历史,不讲文史,如何让学生去感受历史,又如何让学生冷眼旁观看历史呢?又怎么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那么我们不妨和学生一起将历史人物、历史风云,悲欢离合有目的拿来,将之与课文有机结合。例如讲授《杨修之死》时,在讲授完故事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后应更要想到曹操、杨修同样是人生的强者,那么不妨让学生尝试着给历史上的强者用短句的形式将其描述出来,于是有了学生这样的作业:“壮士行,易水寒,铁骨铮铮,正气浩然,喋血秦王殿;乌骓马;乌江岸,成败荣辱,英雄美人,壮志力拔山;……”一节又一节的充满文史内容的课堂,一次又一次与历史人物的促膝长谈,还愁我们的学生作文话题无素材可用吗?还愁我们的学生出口凡俗吗?你会发现他们是那样的看法独到,思想深刻,揉史于文,笔下是那样的妙笔生花。
五、做一个关注人类心灵世界,关注人类精神世界的语文教师,让语文课堂充满哲思
我们不止一次地要求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要关注人,要关注人类自身。而我们如果还是过去的心灵观点,过去的精神感念,那又怎么能让学生探讨更深层次的心灵世界呢?唐《神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那就让下面的话语或者更多的心灵感念进入课堂中来吧: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束;不思八九,常想一二;生活,也让别人生活;拒绝成熟;这也会过去;放弃是一种智慧,缺点是一种恩惠;让我们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六、做一个会想象并让学生思维的语文教师,让课堂充满奇思妙想
如何把抽象的作文话题变为学生笔下生动形象的文字,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展示积淀就成为关键。这种用生动形象材料阐释抽象作文题的方法,我称之为“化题为象”。在讲述“自我”为话题的作文时,学生们纷纷化题为象,打开形象思维的闸门,全班同学新奇妙想层出不穷:“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的李贺;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的李白;捡尽寒枝终不肯栖,穿越十年生死痛苦一场的苏东坡;执著地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辛弃疾。更有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同学说出:“易安的黄花,梧桐雨,点点愁。”此言一出引来全班会心一笑。在讲述“宽容”话题时,启发学生想象由北大校训“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到“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再到“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
七、做一个知道有所为,知道有所不为的语文教师,让课堂达到最高境界
一个语文教师无论是在教学大纲下教学还是在新课标之下授课,从来都不该把“教参”当成救命稻草、制胜法宝。一堂堂精彩的语文课应该知道哪些有所为哪些有所不为,语文教学没有固定程式,没有面面俱到的形式。抛开“教参”,尊重自我,自然而然会感到工作效率的提高,更感到学生的喜爱,那就会有一种快乐油然而生。另外,不妨把你的语文分成“大学”和“小学”两部分。通过感悟,亲近作者思想,体味作者情感,提高思想水平和审美能力,这是“大学”。“大学”教学应舍弃一切条条框框,彻底摆脱匠气,或作慷慨激昂的演讲,或创设如临其境的氛围,或民主平等的讨论,以融动心灵为目的。“小学”教学则应如学者一般,仔细辨析,认真分类,全面总结,以准确运用为目的。两种课程分清,合理安排,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
理想与现实总会有距离,因着语文教学的现状,对语文爱恨交加。但是相信广大的同仁跟我一样,对语文何去何从的探索与追问将永不止息。谁让我们是中国文字哺育成长的孩子,谁让我们又做了语文老师呢?那就让我们做一只戴着镣铐跳舞的白鹤吧,我们已看到了它醉人的舞姿和听到了它的鹤唳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