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维立1 陈龙2
1宁波双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2海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各类市政工程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并且涉及到的范围同样也越来越广,进而也就必然会导致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可能面临一些不良地质,软弱地基对于市政工程项目就是比较不利的一种基本类型。在市政工程项目的具体建设过程中,如果遭遇软弱地基,必须要采取较为合理的措施和手段进行处理,相关处理方法的选择也就显得较为重要,需要结合市政工程软弱地基的基本特点及其周围环境的限制进行全方位分析,确保市政工程软弱地基的处理能够较为高效可靠。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弱地基;处理方法;研究
1 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处理重要性分析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的加深,市政工程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仅仅在建设的规模方面,还表现在工程的体量方面,都有了非常快速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在建设工程中遇到的地质的种类会越来越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于软弱基础的施工时最为棘手的一种基础。软弱地基具体来讲就是一种不良的地质,具有的特点包括其实际的压缩性是比较高的,而液化程度相对而言也比较大,而软弱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也比较低,如果对软弱基础不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就很容易发生沉降以及变形等严重问题,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以及相关标准的要求,严重的影响着市政工程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所以在市政工程的施工中如果遇到软弱地基,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来进行处理,进而保障市政工程主体结构的稳定性。
2 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处理应遵循的原则
现阶段,如果在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遇到软弱地基时,对其实际的处理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四项:(1)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对地基土质功力性能进行加强,这样能够有效的杜绝地基出现坍塌以及震裂等问题的出现,还能够有效的保障其稳定性;(2)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小地基的渗透性,因为水土流失现象会对地基的稳定性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3)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对地基的抗剪以及抗压能力进行提高,以此来实现地基稳定性的目标;(4)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小地基的压缩性,这样能够避免地基出现沉降程度过大的现象。
3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
由于软弱性地基会给市政工程的建设带来较大的麻烦,所以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应采取一些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法,将软弱性地基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市政工程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处理软弱性地基主要由以下几种方法:
(一)软土地基的表层处理方法
对表层软土处理的方式有三种:①在表层添加固化剂。如果地基的表层是粘性土,那么在粘性土内部添加适当的固化剂,利用固化剂固结土层,将土层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固化土层的目的。常用的添加剂有水泥、生石灰、熟石灰等,通过石灰浆材料对软土层进行搅拌,降低软土层的含水量,提高软土层的地基强度和压缩性,从而保证后续施工机械能够进入到施工场地;②铺垫材料法。由于软土地基软土分布一般不均匀,在施工前要对不均匀地基进行处理,这样才能确保路桥施工地基不会出现侧向变形和局部沉降的问题,采用铺垫材料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能提高了地基抗拉力和抗剪力,从而确保地基的稳定性,保证机械顺利施工。铺垫的材料一般化纤无纺布、土工布、玻璃纤维格栅灯;③表层排水法。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应该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如果软土层土质比较好,但是土层含水量比较多,就可以采用表层排水。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在填土之前,在地表开挖沟槽,将地表水排除。这样就能有效地降低表层土壤的含水量。
(二)换填法
软弱性基地的本质,其实就是施工当地的土质问题,土质由于具有压缩性较高、液化程度较高、强度较低、稳定性较低等明显特点,所以对建筑的承载能力较差,那么换填法的使用就能够针对这些特性做出修正。换填法,顾名思义,就是将软弱性地基中的不合格土壤挖出,然后填入强度相对较高的土壤或者碎石,从而达到处理软弱性地基的目的。在技术方面,换填法的要求相对较低,除了对重新填入的材料强度有所要求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同时,这种方法的可操作性较强,施工方便,甚至可以就地取材,进行土壤的重新填入。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够完美达到处理软弱性基地的目的。
(三)强夯法
在市政工程中处理软弱性基地的常用方法还有强夯法。强夯法是指对于市政工程建设中所遇到的软弱性地基进行强烈的夯击,从而达到提升其密度的效果,以用来防止沉降的发生。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强烈的夯击是由起重机来完成的。用起重机将夯击所使用的夯锤吊起6~30m后[2],使其自由下落,进而对软弱性地基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使得土壤的紧密度产生显著提高。在成本方面,由于投入使用的只有工程中常用到的起重机,所以强夯法由于其成本低廉的优势,是大部分工程中处理软弱性地基的主要手段。在技术方面,强夯法由于只用到了起重机的缘故,所以包含的技术含量也自然不大,几乎可以适应任何市政工程的现场施工。不仅如此,由于在进行夯击的过程中会对土壤进行剧烈的压迫,所以强夯法在对软弱性地基的排水排气方面也有着不错的效果,可以对工程的稳定性有着较大的提升。
(四)注浆法
注浆法也是市政工程现场施工中应对软弱性地基的主要手段。所谓注浆法,就是将由水泥浆及二氧化硅按照一定比例搅拌后形成的特殊浆体注入到软弱性地基的土层内部[3],从而达到赶走土层内的水以及空气的作用,并且在浆体凝固后,还会对工作区域的地基土质有着大大的改善。这种方式的优点极为明显,就是对软弱性地基的处理效果极好,可以做到对施工现场所有的软弱性地基的土壤做到改善,从而大大的提升了市政工程的稳定性;虽然注浆法的优点众多,但是其缺点也较为明显,那就是需要在进行注浆工作之前对施工现场做出细致的勘察,选择合适的注浆地点,这样才能确保浆体对施工现场的全面的覆盖。
(五)桩基础法
桩基础法指的是在软弱性地基中架设桩基础结构,从而用桩基础结构来对工程建筑进行承载,避免了软弱性地基所带来的影响。对于桩基础法的使用,最为关键的是要保证桩结构的稳定与牢固以及每一段桩体的硬度与刚度,并且,对桩体在软弱性地基中架设的位置也要做出充分的考虑后在进行选择,确保其使用率的最大化。在现代的实际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是混凝土桩基础结构,应用效果较为不错。
结束语
综上所述,软弱地基是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遇到的常见问题,其具有较高的危害性,只有进行相应的处理才能确保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软弱地基的处理方式与手段较多,如采用强夯法、注浆法、换填法、排水固结法、桩基础处理技术等,这些方法的采用虽能改善软弱地基,但在适用性方面有所差异,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软弱地基进行不同的处理,进而提高施工的质量与速度,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殷忠平.论述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江西建材,2016(01):111+107.
[2]赵丹.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5):259.
[3]谢碧丹.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初探[J].江西建材,2017(12):62
论文作者:忻维立1,陈龙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地基论文; 软弱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土层论文; 方法论文; 稳定性论文; 表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