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例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论文_吴步东

48例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论文_吴步东

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原因,确保标本送检质量的提高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4月-2016年6月送检的粪便、血液、分泌物、中段尿、痰液、脓液等微生物标本48例,回顾性分析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结果:48例送检标本中13份血液,7份痰液,28份其他。其中,痰液标本7例中2例不合格,不合格率最高为28.6%(2/7),其次为其他标本28例中3例不合格,为10.7%(3/28),第三为血液标本13例中1例不合格,不合格率为7.7%(1/13);不合格标本中其原因相对较多,前三位原因分别为:标本采集不规范3例,占50.0%;非标准痰2例占33.3%;分泌物采集污染1例,占16.7%。结论:了解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可有效地提高送检标本的质量和检验工作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

Analysis of unqualified reasons of 48 cases of clinical microbiological specimen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unqualified causes of clinical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specimens, and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specimen submission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test results. Methods: a total of 48 specimens of stool, blood, secretions, midstream urine, sputum and pus were col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in April 2016 June -2016. The causes of unqualified sample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Of the 48 cases, 6 failed and the unqualified rate was 12.5%. Among them, 7 cases of sputum specimens in 2 cases of unqualified, unqualified rate was up to 28.6% (2/7), followed by the other 28 cases were in 3 cases of unqualified, 10.7% (3/28), third blood samples of 13 patients in 1 cases of unqualified, unqualified rate was 7.7% (1/13); 6 cases the original qualified specimens due to the relatively more, the top three reasons are: sample collection is not standardized in 3 cases, accounting for 50%; 2 cases of non standard sputum accounted for 33.3%; 1 cases of specimens from pollution, accounting for 16.7%.Conclusion: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to know the causes of unqualified samples and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these cases,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specimens and the quality of the inspection.

Key words: microorganism; inspection specimen; unqualified reason

临床医学检验是医院患者诊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结果是否准确将影响患者后续诊断和治疗。近年来,抗菌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临床微生物标本的检验工作也随之日益增多,已经成为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依据。而标本采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培养物病原菌的检出率,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然而相关资料显示,临床反馈不满意结果中有将近一半都因为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质量,现将本院临床送检的48例微生物标本的不合格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检验微生物标本作为分析对象。所选送检标本中包含有粪便、血液、分泌物、中段尿、痰液、脓液等微生物标本共48例。标本中13份血液,7份痰液,28份其他。纳入标准:①痰液为标准痰(>10个鳞状上皮细胞/LP,<25个白细胞/LP);②尿液:采集操作不规范,标本被污染;③血液:疑为菌血症时,未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血,发烧患者,未在寒战发热前采集血液。

1.2方法

本研究中,由我院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进行检测,检验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对培养标本进行核对,核对内容包括:标本采集时间、标本外观、标本检测分析结果等进行全面评估。详细记录不合格标本原因,按照采集类型和不合格原因将不合格检验标本进行分析和统计。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6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8例送检标本中13份血液,7份痰液,28份其他。其中,痰液标本7例中2例不合格,不合格率最高为28.6%(2/7),其次为其他标本28例中3例不合格,为10.7%(3/28),第三为血液标本13例中1例不合格,不合格率为7.7%(1/13);不合格标本中其原因相对较多,前三位原因分别为:标本采集不规范3例,占50.0%;非标准痰2例占33.3%;分泌物采集污染1例,占16.7%。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微生物检验已经成为医院防感染及疾病诊断的主要依据。在微生物检验工作中,送检标本的采集工作是首道步骤,也是关键环节,会对送检标本的质量及检验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加强对标本采集的质量监控,可提高临床病菌感染类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本研究中,48例送检标本中,痰液标本不合格率最高为28.6%,其次为其他标本为10.7%,第三为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为7.7%,与相关研究结果类似。由于痰培养要求的注意事项比较多,痰液标本的采集大多是由患者个人完成,如果留取方法不正确,就会影响标本质量。另外,由于少数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医院的培训不及时等原因,临床上也会发生留取标本时不使用无菌容器、采集时机不符合规范、条形码任意手工涂改、打印不清楚的现象。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以及缩短报告时间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对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送检标本合格率,要加强临床科室和检验科室的沟通,加强检验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高送检标本质量,从而有效地提高检验结果和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提升临床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戴海. 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A3:140+145.

[2]何敬远. 微生物送检标本常见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其针对性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 中国医学工程,2015,07:201+204.

[3]章玲. 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相应的处理措施[A].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社有限公司.2016《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临床研究研讨会论文汇编[C].《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社有限公司:,2016:1.

论文作者:吴步东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  ;  ;  ;  ;  ;  ;  ;  

48例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论文_吴步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