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T与MRI诊断的效果观察论文_李巨春

(重庆市开州区中医院放射科 405400)

【摘要】目的:观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T诊断和MRI诊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是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100例患者均进行CT检查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诊断检验一致性Kappa值、诊断阳性率。结果:两种检查诊断检验一致性Kappa值均高于0.4(p>0.05),MRI检查诊断阳性率高于CT检查诊断阳性率(p<0.05)。结论:MRI检查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高于CT检查。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T;MRI;诊断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根据ACRO法可分为1至4个阶段[1],其中在2阶段内的患者属于早期,此时患者股骨头的形态还未出现其他变化,这个阶段是最佳治疗时期,若未及时得到治疗,患者的疾病将会逐渐恶化,进入中晚期,导致治疗难度不断增加,甚至无法治愈,因此,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本文旨在观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T诊断和MRI诊断的效果,将10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作为对象展开研究,以下是详细报告:

1患者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根据ARCO分期标准发现,100例患者中45例属于Ⅰ期,55例属于Ⅱ期。患者均表现为内外旋活动功能障碍和患侧髋部出现持续性放射性疼痛,少数患者步行时呈跛行。

男性:女性=58:42;年龄范围32—76(52.32±10.54)岁;病程时长4—12(8.24±2.13)个月。致病原因:激素性坏死20例,创伤性坏死55例,酒精性坏死18例,骨结核坏死5例,其他2例。

1.2方法

对10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CT检查和MRI检查。

CT检查方法:检查仪器为美国GE Prospeed FI单排螺旋CT机,将层距检测参数和层厚检测参数以及窗宽分别设置为3.0mm、3.0mm-5.0mm和1800Hu-2000Hu,250Hu-300Hu窗位从患者患侧髋臼上缘到股骨颈基底部进行连续扫描,进行扫面时的切面为横断面,520×520为矩阵参数。

MRI检查方法:检查仪器为西门子Awanto,患者的检查体位为髋关节位,采用体线圈,分别设置层间距(1.0mm)、层厚(3.0mm-5.0mm)、矩阵参数(256×256)以及参数场强(1.5T),进行常规SE系列T1检测,将参数分别设为TR600ms和TE24ms,采取横轴位与冠状位扫描成像。采取TSE检测序列T2检测,将参数设定为TR3690ms和TE120ms,进行冠状面扫描成像。

1.3观察指标、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种检查诊断检验一致性Kappa值和诊断阳性率。

1.3.2判定标准

检验一致性Kappa值的划分标准[2]:Kappa值在0.00至0.20之间表示轻度一致,在0.21至0.40之间表示一般一致,在0.41至0.60之间表示中等一致,在0.61至0.80之间代表基本一致,在0.81至1.00之间代表完全一致。由临床经验丰富的1名骨科医师和1名临床阅片医师进行阅片,并给出诊断结果,共同商讨同一患者的两种检查结果,将Kappa值的误差率降到最低,提高准确率,以此判断两种检查结果的一致性。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期标准[3]:结合1996年Forberg骨头缺血性坏死分期标准进行分期,两种检查结果分为0期至Ⅳ期,其中0期至Ⅱ期属于早期。

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两种检查结果无异常情况,经病理检查发现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指征出现——0期。

患者出现轻微的临床症状,髋部疼痛程度轻微,在负重站立时疼痛程度会加大,CT检查和MRI检查出现异常,股骨头塌陷情况未出现——Ⅰ期。

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两种检查结果均未发现患者的股骨头有明显塌陷——Ⅱ期。

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股骨头塌陷明显,患者的软骨下有骨折——Ⅲ期。

患者的股骨关节出现炎症,同时关节活动范围缩小,经CT检查和MRI检查发现患者的关节间隙明显狭窄——Ⅳ期。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SPSS18.0版软件处理,两种检查诊断阳性率用%表示,使用卡方检验;用(`x±s)表示两种检查诊断检验一致性Kappa值,采用t检验;用%表示,使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2种检查结果的各项指标数据对比差别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CT诊断与MRI诊断一致性

如表1所示,两种检查诊断检验一致性Kappa值均大于0.4,p值大于0.05。

3讨论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属于骨科常见病,致残率较高,治疗难度相对较大,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的骨骼组织发生缺血,导致骨骼组织内的营养逐渐流失,进而使骨骼组织的血管网受压,静脉循环过程受到阻碍,造成骨骼组织供血缺乏,最终使骨髓细胞和骨骼组织细胞坏死[4]。致病原因主要包括激素使用不当、骨骼组织受创、过度摄入酒精等,患者的髋部会出现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疼痛,在运动后的疼痛感更加剧烈,对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因此尽早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诊疗十分重要。

临床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方法包括CT、X线、MRI、核素扫描等,最常用的为CT和MRI,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均比X线高[5]。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治疗的关键时期,但患者的早期症状和早期体征不明显,特异性不高,基本依靠影像学进行检查诊断,普通X线检查的敏感性较差[6],而CT检查能够发现患者骨质内早期矿物质的变化情况,将骨小梁细小断裂情况显示出来[7],若显示关节面发生轻微塌陷则说明病变程度为晚期。在CT诊断中,诊断依据是患者的股骨头出现骨质疏松和星芒状结构消失,在MRI诊断中,特征性征象是“线样征”[8]。CT检测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都较高,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股骨头成像特征为股骨内部囊变、皮质增厚和高密度硬化等[9],CT检测能够明确患者股骨皮质下的骨折程度,在确认患者股组织解剖关系和钙化囊变上的作用明显,可有效预测患者股骨坏死后的塌陷程度[10]。

MRI检查能够准确反映患者股骨内部脂肪细胞的信号强度,可系统分析患者股骨缺血形成线片和片状水肿情况[11],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T1W1成像低信号区通常存在1条T2W1线状高信号,是患者正常股骨和缺血骨的分界线[12],MRI检查能够根据患者MRI不同信号的强度对患者股骨坏死、股骨吸收和修复进程进行判定,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提供高敏感参数。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能够探查骨髓病变情况,可诊断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病变(骨髓水肿、肉芽浸润、坏死等)。

本次研究结果中的数据显示:CT检查和MRI检查诊断检验一致性Kappa值均比0.4高,p值大于0.05,说明2种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同时MRI检查诊断阳性率为95.00%,而CT检查诊断阳性率仅为69.00%,两种检查诊断阳性率对比,p值小于0.05。

由此可得,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能够将疾病的病变范围与病理时期准确反映出来,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检查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肖云洪.X线、CT、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146-147.

[2]王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MRI联合CT的临床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4):66-67.

[3]武乐,刘春玉,刘军敏.DR、CT与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3):73-74.

[4]蔡维波,王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累及髋臼的CT、MRI表现[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6,14(5):595-597.

[5]程庆武.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8):73-74.

[6]黄庆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螺旋CT与MRI诊断价值对比[J].南方农机,2015,46(7):84-85.

[7]热西旦?努尔.MRI、CT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589-590.

[8]霍学军.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综合影像诊断[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2):59-60.

[9]李岩.MRI联合CT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9):1596-1598.

[10]周子和,李国权,朱世培.多种影像学检查技术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敏感度对比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7):1002-1004.

[11]邓祥春.DR、CT、MRI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期中价值的临床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3):281-284.

[12]王建兵.CT与MR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165-166.

论文作者:李巨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杂志》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

标签:;  ;  ;  ;  ;  ;  ;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T与MRI诊断的效果观察论文_李巨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