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及相应措施的分析论文_郭银,吴杰

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及相应措施的分析论文_郭银,吴杰

中交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市浦东新区 200120

摘要:在进行公路隧道的施工时,可能会有多种地质灾害发生。主要是因为在挖隧道时选址通常在陡峭的山地,因为土壤过于松散或是地下水含量过多而出现了山体滑坡、塌方、涌水等地质灾害。山体地质组成多种多样,隧道在开挖过程中也受多种不可控因素影响。比如岩浆、泥沙等地质原因。还有雨雪风霜等恶劣天气。又因为公路隧道较长而地质环境较为恶劣,在挖掘隧道时可能会因隧道里的基层条件较差而引起的塌方,涌水等等安全地质灾害。这样不仅仅会在施工过程中给隧道建设增加困难,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使财产遭受极大的损失。本文分析了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希望能为有关领域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公路隧道施工;地质灾害;措施;分析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对隧道进行施工是较为常见的,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丘陵地带,为保证交通顺畅,隧道施工便显得尤其重要。而在对公路隧道进行施工过程中,出现地质灾害将会对工程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为了使地质灾害发生几率降到最低,就应当在施工之前分析隧道的地形地势,并且了解隧道可能产生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并且针对不同的类型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保证公路隧道设立施工。

1 对公路隧道进行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类型

1.1 公路隧道的塌方

在进行公路隧道的设过程当中,有很大的可能会发生塌方。塌方在隧道施工过程产生几率较大,平均每一段隧道都会出现6-7次的塌方现象,而这种塌方将会严重影响公路隧道的竣工。塌方的发生主要与岩石的性质有关,根据以往施工可以发现,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较大面积的塌方现象大部分都发生在碳质岩板里。而塌方现象的产生也与地下水流状况有关。因为地下水作为促进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能够直接的影响到洞口以及洞内的岩石状况。板岩层面作为地质层中的软弱层,遇水就会膨胀并且发生软化,从而使岩石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减小。而使岩石之间出现滑动,而导致塌方现象的发生。并且在砂岩以及灰岩层面当中塌方主要表现形式是不停的掉落,并且仅仅在隧道的一部分出现这种现象。

1.2 洞口发生滑坡现象

在进行公路隧道施工过程常见的地质灾害就是洞口滑坡,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因为要进行隧道的挖掘工作,就会对隧道两侧土壤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开挖涉及到的面积较广,就会使隧道产生震荡,使得隧道洞口也会出现滑坡现象。在雨季因土壤湿润就会有较大可能产生洞口的滑坡。因为在降雨量较大的情况之下,土壤吸收水分过多甚至过于饱和,会是土壤过于松散,土壤之间的黏合力以及聚集度过低,这样就会对于隧道的建设十分的不利。如果在降水量过高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在隧道内部进行工作可能会受到洞口滑坡的影响出现人员的伤亡。

1.3 涌水

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也会经常发生涌水这一地质灾害。这一灾害出现是因为在对隧道进行挖掘过程中破坏了土壤含水层的结构,使得土壤里岩石以及水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导致地下层所储存的水以喷涌的形式冒出地面。并且当水中含有大量固体物质时,可能会对施工人员的身体造成较大的伤害。而涌水现象主要发生在山体里水资源富集地区。为防止出现涌水现象,在进行施工时就应当避开这一地区,并且及时判断隧道中的走向。

2 对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地质灾害采取的相应措施

2.1 施工过程塌方出现的原因以及采取的措施

地下水是大部分地质灾害出现的诱因,也是塌方出现的主要原因。塌方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地下水过多,渗入到灰岩及砂岩中,使岩石之间的凝聚力大大的下降,导致塌方现象的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且在雷暴雨雪这些恶劣天气的影响之下,岩石表面出现沙化现象,使得岩石松软酥脆,坚固程度大大降低,导致建立在其上的公路隧道的耐用性也大打折扣。如果在对隧道进行挖掘过程中出现了塌方现象,那么洞口滑坡出现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强。

在工作人员进行施工过程当中,应当由周围的岩石形态及存在形式出发,确定岩石的类别,同时对于地下水的含量进行勘测,确保施工地点避开地下水含量较多的地位,保证隧道的稳定性。在施工时将钢架与小钢管进行有机结合,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当中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在施工过程当中,施工人员可以将钢架架设到隧道的不稳定区域,减少塌方现象的产生。

2.2 在施工之前做好查探工作

为防止出现洞口滑坡这一现象,就要在施工之前的挖掘过程中做好准备。为避免出现这种状况应该确保施工期避开雨季。假如无可避免,那么就应当在施工之前对公路隧道进行加固,这样能大大的减轻洞口滑坡现象的发生。在雨季降下的大量雨水导致土壤中含水量增大,土壤之间的摩擦力以及聚合力都会大程度的减弱,从而出现山洞滑坡现象。为防止地质灾害发生,就需要在实际施工之前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比如说在隧道的不同区域画出土壤含水量的曲线图,这样就能够较大程度的减小出现山洞滑坡这一现象的概率。或者说在进行隧道的挖掘工作时,可以避开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区域,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就应当了解施工地区的大致状况。并且在一些含水量较大或土壤松散的这些极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事先做好有效的预防措施。因为在突如其来的地质灾害时,如果没有完备的预防措施,很容易对施工中的工程造成较大影响。可能会使资金投入不够或是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因此在施工之前就应当事先做好查勘工作。

2.3 从工程中出现涌水现象原因的探究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使用过程当中,之所以会出现涌水现象,是因为施工地区地下水含量过多又加上施工时恰逢雨季,大量的雨水浸到土壤中,使得土壤积水过于饱和,那些多余的水量就会渗入到地下,并且逐渐地积累到隧道当中。因为在进行隧道挖掘过程当中,使得土壤中含水量的结构遭到破坏,底下丰富的水分不堪负荷直接喷涌出来,导致施工过程难以继续,甚至如果水流中含有固体物质,可能会直接伤害到施工人员。在这种状况之下,为避免涌水现象的出现,施工时期应当避开雨季。即使是在雨季时候,就应当在初期的准备过程当中,将土壤中多余的水分进行引流。但是因为雨季地下水含量较为丰富,即使是进行引流之后,人可能会出现渗水现象。此时就应当进行二次浇筑。在进行浇筑时,应当考虑到防水及排水层面。为保证防水效果,在对防水板进行铺设施时,防水板需要时刻保持松弛状态,以避免因防水板过于紧绷而造成损坏现象;第二是时刻保持防水板的安全,防止因为施工时使用的坚固锐利的建筑材料使防水板破坏。第三是因确保防水板的接壤处始终保持黏合状态,选择黏性较强的胶水。在对防水板进行黏合时,增强防水板的可靠性。设置多层防水板开展多层防护,使得防水效果得到保障。

3 结束语

因为在施工过程当中发生的地质灾害,对公路隧道上过程影响较为恶劣。不仅仅使公路隧道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还会造成施工人员的伤亡。特别是在施工过程当中突然发生的事故。比如说,因为在进行隧道挖掘过程中突发的洞穴滑坡以及塌方等现象。为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施工人员就要做好防范措施。根据公司指定的规章制度,以及国家设立的相关标准,及时对施工过程中突发的意外事故进行处理,时刻做好总结工作,记录数据及处理措施以防止类似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福举.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8).

[2]向国泽,杨淑萍.公路隧道施工不良地质灾害对策的研究[J].冶金与材料,2018,38(2):27-28.

[3]李红中[1],张修杰[1],马占武[2].高速公路隧道地质灾害及其对关键修筑技术创新的制约——以广东省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地质勘查为例[J].广东交通规划设计,2017.

[4]崔晋春.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防护及对策[J].城市建筑,2017(2):310-310.

论文作者:郭银,吴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及相应措施的分析论文_郭银,吴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