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发展论文,乡镇论文,地区论文,我国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 要 在对我国东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条件及形成差异的原因作了简要的分析以后,重点对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所出现的历史机遇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西部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所面对的经济环境的特殊性,不可能像东部地区在80年代那样,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力量而大规模形成乡镇企业,而应当强化政府有意识地扶植、帮助和指导,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安排来促进我国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大规模发展。最后对这一基本思路的实施要点作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 西部地区乡镇企业政府行为增长点
1 东西部的巨大地区差异
乡镇企业一般可以表述为:脱胎于农业,和农村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并据以构成农村经济有机组成部分的集体所有、自主经营的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由于乡镇企业具有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积累大量资金返还于农业、改变农村单一的经济结构、促进我国工业布局趋向于合理化、促进农村集镇建设并进一步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新型城乡关系等巨大作用,因此,改革十几年来,乡镇企业在我国广阔的大地上异军突起,目前,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 特别是农村经济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据统计, 到1992年底为止,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7975.4亿元, 占同期全国农村社会总产值(25386.28亿元)的71%; 其中, 全国乡镇工业总产值达13653.4 亿元,占同期全国工业总产值(37065.71亿元)的37%;1992年,全国乡镇企业上交税金达470.2亿元,占同期全国各项税收总额(3296.91亿元)的14%;全国乡镇企业就业的人数达10581.1万人。
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生产技术一般比较落后,管理水平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以致规模经济效益不能发挥,部份乡镇企业在产品结构上与城市工业相似而出现“低水平重复”等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我国东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所出现的巨大地区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发展的绝对水平差异,其二是增长速度的差异。我国东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绝对水平差异可以用东西部地区农村社会总产值及其构成和工业总产值及其构成来分析。从农村社会总产值及其构成看,1992年我国东部地区(本文指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5省,下同)和西部地区(本文指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9省区,下同)的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东西部地区农村社会总产值及构成(1992年)
农村社会 乡镇工业 乡镇建筑 乡镇运输
乡镇商饮农村社会总产值
地区
总产值总产值业总产值
业总产值
业总产值
中非农产业比重
(亿元)(亿元)(亿元)
(亿元)
(亿元)
东部 11315.53
6976.89
688.6267.57
425.6674%
西部
3155.11
895.43
198.49149.32
161.4746%
由上表可以看到,东部地区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饮食业等非农产业部门乡镇企业总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已达74%,农村社会总产值主要是由非农产业部门创造的,也就是说我国东部地区农村已经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换,而西部地区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产业结构上。从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饮食业总产值绝对水平比较看,1992年西部地区9省区总计为1404.71 亿元, 这仅为一个江苏省(2842.55亿元)的49%,仅为一个山东省(2042.20亿元)的69%,仅为一个广东省(1429.29亿元)的98%。 从东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及其构成看,其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东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及构成(1992年)
地区
工业总产值乡镇工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中乡镇工业
(亿元) (亿元) 总产值比重
东部 15120.44
6976.89 46%
西部 4074.51895.43 22%
由上表可看到,1992年我国东部地区由乡镇工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在该地区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已占46%,接近于形成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平分秋色”的格局,而西部地区仍然是由城市工业“一统天下”。据统计,1992年西部9省区乡镇工业总产值仅为江苏省的36%、 山东省的51%、浙江省的66%、广东省的85%。
我国东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增长速度的差异,由表3 可以观察出来。
表3 东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增长速度(1989-1992年)
由表3可以看到, 我国东部地区在乡镇企业总产值本身就比较大的基础上,1991年和1992年的增长速度均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分别高出3.2和11.3个百分点,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东西部乡镇企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将进一步扩大,“马太效应”(《马太福音》说:“让富有的更富有,让没有的更没有”)将以更明显的形式表现出来。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都应当大体上保持地区平衡,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出现部分地区一定程度的地区差异,但是这种差异绝不能太大,也不应长期持续下去,我国东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也理应如此。那么,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出路何在呢?怎样才能促进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呢?
2 乡镇企业发展的条件
我国东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呢?根据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主要受两个方面力量的制约和影响。其一是投资的推动作用(投资推力),其二是市场需求的吸引即市场拉力。而无论是投资的推力还是市场的拉力,其力度的大小又主要取决于该国或地区各方面的条件。我国东西部地区在自然、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存在着极其明显和复杂的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乡镇企业发展的不平衡。
从投资推力来讲,改革十几年来东部地区乡镇企业获得了迅速发展,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东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农业比较发达,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储蓄率也相对较高,从而形成了一个资金比较充裕,金融机构比较完备和融资手段多样化的金融环境,使乡镇企业能得到宝贵的资金支持和融资上的各种便利,这在“苏南模式”和“沪郊模式”表现得相当突出。第二,东部地区由于地处沿海,改革以来一直是外商投资的重点地区,因而,通过吸引外资也获得了乡镇企业发展所必需的大量资本。“珠江模式”乃是一个典型。第三,东部地区城市工业本身就很发达,其农村受城市国有工业扩散和辐射的影响也比较大。改革以来,部分城市国有工业在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发展专业化协作过程中,通过部分产品生产的“下放”与扩散,而给予乡镇企业在设备、技术,特别是部分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著名的“沪郊模式”实际上就是由城市国有工业一手扶植和培育了沪效乡镇工业的结果。
从需求拉力来看,在传统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由于严重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的作用,导致我国许多商品出现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市场空缺。随着改革的进行,这种市场空缺和对商品巨大的需求矛盾迅速显现出来,这给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市场空间。东部地区正是紧紧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在国有工业尚未完成经营机制转换,不能主动“出击”占领市场的条件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了起来。
我国西部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但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相对而言比较恶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和储蓄水平较低,资金比较缺乏,因而,乡镇企业的发展不可能获得大量资金的支持和融资上的便利,再加之地理位置的限制,在改革的一段时期内难以大规模地利用外资,从而强大的投资推力难以形成。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逐步转换,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通过调整逐渐趋向于合理,再加之东部地区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使市场空缺迅速得以弥补,这样,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所必需的市场需求拉力也逐步减弱,很难再大规模形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我国西部地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应当根据实际状况和我国当前的经济条件,选择一种完全不同于东部地区的思路,这就是世界上若干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的方法——通过强化政府有意识的资助、扶植和指导来促进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
3 政府行为对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影响
当今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小工业的发展都十分重视,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也都采取各种措施来帮助其发展。仅以印度为例,由于其经济发展受到短缺的资金、设备、技术、过高的人口增长率和不利的耕地与人口比例等因素严格的制约,因此,政府一直对发展农村小工业予以较高的重视,并相应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鼓励农村小工业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有:第一,制定了在一定试验区加速农村和小工业发展的计划,即农村工业项目计划;第二,制定了对某些工业产品保留在农村工业和小工业中制造的政策,即农村工业保留政策;第三,制定了由政府建设厂房及配套的基础设施,然后出租给工业企业家使用的农村工业财产计划;第四,向农村工业提供技术咨询、经济信息、管理咨询服务;第五,由国家金融公司向农村小工业提供长期贷款的金融帮助;第六,给予农村工业减免税优惠待遇。由于政府采取了以上措施,使印度的农村工业在单位数量、产量、就业和出口方面都有了很大增长。
我国自建国以来,西部地区曾一度是开发重点,国家除在西部进行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投资,尤其是建立了一批装备比较先进,工业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的“三线”工程项目以外,历年还对西部地区发放大量的各种贷款、救济款和生产补助费,试图以通过政府有意识的资助来帮助西部地区摆脱贫困。可是,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影响,这些资助款中大部分是作为消费基金来使用的,并且,这部分消费基金中又有相当部分用于向东部发达地区购买商品,特别是购买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形成了用“外资”(中央的财政补贴)买“外货”,从而利润大量向东部地区“返还”的格局。换言之,中央的援助仅仅是向西部地区“输血”,而没有在西部地区形成“造血”功能,没有在西部地区广大农村大规模地建立起摆脱贫困的农村工业。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急剧扩大,中央再一次制定了一系列帮助西部的政策,如著名的扶贫攻坚计划,我们认为,新一轮的资助应当吸取过去的教训,借鉴若干发展中国家卓有成效的经验,将资助款主要用于发展西部地区广大农村的乡镇企业,特别是用于发展乡镇工业。只有这样,才能在西部地区建立起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生产力基础。
可是,这种对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援助应当如何实施呢?这又涉及到我国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正在形成的几个历史机遇。
4 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机遇
4.1 机遇之一——城乡工业分工的调整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我国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城市,在西部广大地区虽然国家建设了少数的“三线”企业,但它们都是按照“大而全”的思路建立起来的,各自成为了一个个封闭的经济体系,与地方经济基本上不存在联系,因此,当时我国广大农村谈不上有什么工业。改革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打破了过去由城市工业一统天下的局面。然而,随着乡镇企业特别是东部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之间低水平重复的过度竞争。这两支工业大军互相争资金、争原料、争人才、争市场、抢“地盘”,这在轻纺、建材、机械等传统工业部门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竞争对于促使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优胜劣汰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有识之士普遍认为,应当采取措施解决这种低水平重复的过度竞争,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实行城乡工业的合理分工。具体来讲,是城市工业应通过调整,通过产品升级换代向高级化发展,开辟新的增长领域,从而让出一些传统产业部门和产品,让出市场,以便让农村工业顺利进入;同时,转出一批零部件加工工业,引导农村工业进入。据资料显示,进入90年代以来,城乡工业这种合理分工的调整已经开始。这种调整一旦在我国国有工业比重很大的西部地区大规模展开,无疑将为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十分难得的市场机遇。
4.2
机遇之二——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因成本全面上升而开始向西部地区转移
我国在50年代,曾经出现过西部投资热,在60~70年代,又出现过在西部地区的“三线”投资热,从总体上看,这两次都表现为政府行为。而进入90年代以来,又一次开始出现东部地区部分产业向西部转移的趋势,这一次主要表现为企业的自发行为。国家纺织总会在1995年提出计划,要把沿海地区100万至200万锭纺纱能力移往中西部。上海也准备把轻工、建材等产业迁往江西、湖北、安徽、湖南等省,1995年就将把10万至20万锭纺纱能力转移到新疆。浙江万向集团的鲁冠球也提出了“西进计划”。导致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西移的原因主要于:首先,东部沿海地区产业以加工工业为主,但东部地区自产原材料和能源的比例很低,多数依靠中西部长途运输供给,而原材料、能源等“上游产业”和运输业皆为瓶颈产业,它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供不应求,导致价格全面上升,成本增加。其次,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特征之一是劳动密集型,因而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比重较大,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较高,这就导致劳动力成本全面上升并引起总成本增加。可以看到,东部地区产业的这种西进趋势,对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实际上也为西部地区利用东部的投资和转移的产品生产来发展乡镇企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如果能对其原有的引资政策作出调整,保护国内跨地区投资者的利益,不失时机地把东部沿海地区欲西迁而又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吸引到本地来,同时,在西部地区选择一些适合于发展乡镇企业的地理区域,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形成一个个有利于吸引投资的“增长点”(growthpoints)或“增长中心”(growthcenters), 则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就大有希望。
4.3 机遇之三——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由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由沿海到沿江、沿边、内地的历程,目前,已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给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机。这种良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西部相邻国有一亿人口左右的大市场,而西部各邻国与我国西部在民族上具有兼容性,居民在生活习惯上有许多共同之处,有利于发展边贸,再加之各邻国多是经济、技术上比较落后的地区,因此,沿边开放给我国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拉力;其次,如前所述,东部地区由于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运输成本的全面上升,而导致部分产业西移,同时,我国东部地区在80年代大规模吸引外资的若干有利条件也在逐渐西移,这就为西部凭借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吸引外资创造了条件。
4.4 机遇之四——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建立并与之相适应的。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原有经营机制的不适应性已经十分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在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随着企业产权关系逐步理顺,大批国有企业正在采取措施,从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条块分割”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按照专业化分工的原则,将部分零部件生产、加工环节和生产服务职能扩散出去,同时,通过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组建企业集团等形式,扩大生产规模。据有关资料显示,进入90年代以来,这种趋势正在逐步扩大。在我国西部地区,这种趋势正在逐步扩大。在我国西部地区,过去国家投资建立的大批大中型国有企业,可以说是“大而全”“条块分割”的典型。因此,随着西部地区大批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大而全”“条块分割”体系的瓦解,将有相当数量的产品生产能力由国有企业扩散出来。在这种态势下,如果能抓住时机,将由国有企业扩散出来的部分产品生产能力交给乡镇企业生产,或者在扩散过程中有意识地扶植和帮助发展乡镇企业,则可以形成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一个推动力。
5 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模式的构想
发展经济学认为:在经济落后地区不可能“内蕴式”地自发形成先进的现代生产力,而需要超越自然历史进程强行“嵌入”,以便利用“嵌入”的先进生产力的“连锁”、扩散作用,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世界上若干国家的经验也说明在经济落后地区的广大农村,完全自发地大规模形成农村工业并不具有现实性,而必须通过政府有意识地扶植、帮助和指导。因此,我国西部地区也不可能象东部地区在80年代那样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力量而自发地大规模形成乡镇企业。而应当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安排,借用国有企业和东部西移产业的力量来促进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大规模发展。这一基本思路,具体来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5.1 中央对西部贫困地区的财政补助、 扶贫资金中应当抽出一部分作为专项资金,用于帮助西部地区发展乡镇企业。也就是说,应当重视并致力于西部地区“造血”功能的建立,而不应当再是简单的“输血”。
5.2 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应当通过仔细而科学的调查、 研究和论证,在各地选择一批适合于发展乡镇企业的地理区域,作为乡镇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增长点”(或“增长中心”),并将发展乡镇企业专项资金中的一部分,用于这些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形成吸引国内跨地区有效的投资、国有企业扩散的产品生产能力以及吸引外资有利的投资条件。
5.3
为避免出现东部地区在乡镇企业发展中曾出现的“遍地开花”、零星分散, 从而不能有效发挥“聚合经济效益”(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的问题, 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应主要集中于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增长点”(或“增长中心”)内。这样,不仅能利用共有的基础设施(电、水、下水道、公路、铁路、电信等),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与小集镇建设相结合,在西部形成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区域性工业小区。
5.4 在进行城乡工业的合理分工, 国有企业扩散的部分生产能力,以及东部地区部分产业西移的过程中,国家应当加强宏观管理和调控,将适合于西部各地区生产的产品、零部件、加工环节重点引导进入这些地区的“增长点”(或“增长中心”),并将其与这些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5.5 在各“增长点”内, 扩散出部分产品生产能力的国有企业,以及部分生产能力西移的东部企业同乡镇企业相互之间,可以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原则,建立起以国有企业和东部企业为龙头的部门、行业结构体系。在这种结构体系中,乡镇企业与龙头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关系可以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其一,以乡镇企业替龙头企业生产部分零部件为特征的“组合型”联合关系;其二,以乡镇企业替龙头企业从事部分加工过程、生产环节(如铸、锻、纺纱等)为特征的“直线型”联合关系;其三,以乡镇企业对原材料、自然资源进行初级加工,再由龙头企业进行深度加工的“级别型”联合关系;其四,以乡镇企业对龙头企业的副产品进行再次加工和综合利用的“扩散型”联合关系;其五,以乡镇企业利用龙头企业的技术、设备乃至于商标生产同类产品为特征的“产品型”联合关系。
5.6 各地区乡镇企业与龙头企业之间, 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建立起产权关系,如乡镇企业可以利用国家提供的长期贷款与龙头企业形成合资关系,也可以利用土地进行投资形成合作关系,甚至龙头企业可以通过独立的直接投资,建立起下属的分支企业等等。
我们相信,只要举国上下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对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给予必要的扶植、帮助和引导,我国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就能发展,壮大起来,成为我国又一支工业大军,并为西部地区摆脱贫困,走上共同富裕之路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