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专业设置与我国经济结构适应性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适应性论文,我国经济论文,中职论文,专业设置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008-03
近年来,为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政府在经费投入、师资培训、劳动就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外部支持。这些政策的逐步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职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办学质量的逐步提高。但与此同时,中职学校仍面临着生源减少、吸引力不足、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究其原因,是中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一部分中职毕业生不能契合市场需求,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提高中职专业设置和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对于提高中职吸引力、使中职发展由设计模式向内生模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经济结构发展及人才需求的现状与趋势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①是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的重要方针。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更加明显。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能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三大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变化。对近几年三大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和就业吸纳能力的趋势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及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指导中职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安排。
为把握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发展趋势,笔者对2004年以来我国三大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及相关就业人员数量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我国第一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从2004年的13.4%逐渐下降到2010年的10.1%;第二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4~2010年其在GDP中所占比重均在46%~48%,波动相对较小;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例处于增长的趋势,从2004年的40.4%增长到2010年的43.1%。②
与我国三大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相呼应的是三大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和就业人数的变化。首先,从总体上来说,2004年以来我国总体就业人数不断增加,这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第一产业从就业人数绝对数量及就业人数所占比例两方面来说都呈下降状态,从2004年的34830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27931万人,所占比例也从46.9%下降到36.7%。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的绝对数量都有所增加,从所占比例来说分别增长了6.2%和4%。③这也说明了我国第二、三产业对于就业人员的吸纳能力不断增强,劳动力逐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其所需的相关专业人才数目和质量也不断提高,这就为我国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二、我国中职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的契合度分析
为了精准地把握近年来我国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情况,笔者分别从中职学校分学科招生数目、分学科教师数、分学科生师比、分学科专业点这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对比分析。学科划分根据新的《中职学校专业目录》里产业分类进行的专业划分标准,将中职专业分别归入其相应的产业分类。新的《中职学校专业目录》根据产业分类进行的专业划分标准具体为:第一产业主要涉及农林牧渔类,第二产业涉及资源环境、能源与新能源、土木水利、加工制造、石油化工、轻纺食品6个专业类,第三产业涉及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医药卫生、休闲保健、财经商贸、旅游服务、文化艺术、体育与保健、教育、司法服务、公共管理与服务11个专业类①(专业目录中其他类不计入任一产业)。
1.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第二产业人才不足。随着我国中职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中职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为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人才队伍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备力量。总体来说,近年来中职专业设置与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趋于一致,中职学校需要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其分产业类人才培养比例与我国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结构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见图1)。
图1 中职学校分产业类招生数及所占比例⑤
从图1中职学校的招生数据来看,2004~2008年第一产业相关专业招生比例均在5%以下,与我国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10%左右的比例有一定差距。这主要由于国家政策、就业形势、传统观念等因素所导致的第一产业相关专业的萎缩,致使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的失衡。2008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发展的投入,针对中职涉农专业和经济贫困家庭的免费政策也逐步实施。因此,2008~2010年第一产业相关专业招生数及所占比例迅速提升,在2010年达到了15.52%。第一产业相关专业招生人数的回升,有利于培养我国现代农业所需的农业技术人才和农产品加工等深加工行业人才。但是,各地中职学校在恢复发展第一产业相关专业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地区经济发展特色科学制订合理的招生计划,避免盲目扩充导致人才和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我国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下滑,究其原因是由于市场化竞争导致了第二产业的利润受到挤压,增速放缓。随着我国的产业升级和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的下降,其就业弹性也将逐渐回落。但是,依据其在GDP中的比重和近年相关就业数稳步增长的情况,第二产业仍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现阶段中职学校培养的第二产业类人才比重及数量逐年降低,不能满足第二产业对人才尤其是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而随着第三产业在GDP中比重的直线上升,其就业人数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加。但是,相对于其在我国GDP中所占份额来说,虽然近年来中职学校招收的第三产业人数比例逐渐降低,但是仍超过了第三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2.师资力量不断充实,整体层次有待提升。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的基础和保障。目前,中职学校三大产业类教师数目不断增长,中级以上职称均超过一半,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职学校发展建设的需求。但是,三大产业类专业教师的专业职称分布和生师比与人才需求结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见图2)。
由图2可知,三大产业相关专业类教师总数及具备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都呈增长趋势,总体上达到了教育部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持有相关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的人数达到50%以上的要求。但从职称分布情况来看,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从师资职称分布来说,与第一产业类教师职称比例相比,第二、三产业类教师中高级职称所占比例较低,这与我国第二、三产业在GDP中占大部分比重,对第二、三产业人才需求增加的趋势不相符合。以2010年为例,第一产业类相关专业教师中高级职称所占比例为70.84%,而第二、三产业类相关专业比重分别为61.07%和58.72%。其次,第二产业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呈降低趋势,从2004年的62.73%逐渐降至2010年的61.07%,这与第二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相符。第三,相对于第一、二产业来说,第三产业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最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第三产业类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图2 中职学校分产业类中高级职称教师数及所占比例⑥
与此同时,师资力量分布不均的情况也体现在分产业类相关专业的生师比上。如图3所示,总体来说,第一产业相关专业师生比在2008~2010年迅速增加,到2010年生师比已经达到了53.55。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中职免费政策的逐步实行使涉农专业学生数量大幅增加,而教师配备不够完善所导致的。尽管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较低,但是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第一产业类的专业课师资队伍亟须充实。第二,2004年以来第二产业的生师比大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从26.84下降到22.15,但是相对其产业结构来说,专业课教师仍然不足,不利于第二产业类相关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第三,虽然从横向上来看,第三产业类专业生师比最低,但纵向来看,自2004年以来,其生师比多处于上升状态,从15.00增加到17.45。总而言之,我国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整体不足,在三大产业相关专业的分布与经济结构相比也存在失衡现象。
图3 中职学校分产业类生师比⑦
3.专业点持续增长,第三产业类专业过剩。中职学校专业点的分布情况也是衡量专业设置布局的重要指标。为了解我国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笔者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分别选取广东、湖南、陕西三省为代表,以2010年的中职学校招生专业的分布状况和经济结构作为比较对象样本,考察地区的中职专业设置情况与经济结构的适切性(见下表)。
我国经济结构中,第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数目的变化。从广东、湖南、陕西三省的调查结果来看,中职学校均形成了以加工制造类、财经商贸类和信息技术类为主体的专业结构,反映了中职在办学中对市场需求的迎合。但是,中职专业点分布与经济结构仍存在一定差异。总的来说,各地区专业点比重与三大产业比重大致相当,但仍存在三省第一、二产业相关专业设置不足,第三产业相关专业比重相对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来说超过需求的问题。
首先,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基础地位,是我国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但目前看来,第一产业与相关专业的对接率不高,中职学校涉及第一产业相关专业设置不足,尤其是现代技术相关专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专业设置过少。这不利于我国新型农业人才的培养和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其次,在第二产业相关专业中,中职学校的加工制造类专业开设较多,这与我国产业发展的情况较为契合。尽管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渐被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取代,其就业吸纳弹性会逐渐降低,但从目前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广泛大量存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仍然较大。近年来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和比例也不断增加。因此,中职学校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适度增加第二产业相关专业,尤其是设置技术含量水平高的专业。第三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正是由于第三产业对劳动力需求大,中职学校开设的第三产业相关专业数目较多,特别是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专业点很多。但是,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仍处于向第三产业的过渡时期,相对于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来说,中职学校第三产业设置比例偏重。
三、提高专业设置与经济结构适切性的对策
中职专业设置是学校人才培养能否契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指标。在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背景下,提高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的适切性,不仅需要学校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政府对学校的宏观指导。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国家方针政策是调控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职教政策的变动也会对中职学校的发展方向和专业设置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目前我国中职学校三大产业专业招生规模与经济发展需求出现偏差的情况下,政府应该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对中职招生进行宏观调控,引导中职学校招生规模的合理变动。目前,针对中职院校第一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不足的情况,我国实行的涉农专业免费等政策有力推动了第一产业相关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张,培养了大批农业技术人才,促进了中职专业招生规模的合理化。因此,在我国第二产业相关专业招生规模相对不足、第三产业相关专业比例较多的情况下,政府要根据第二、三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采取适当的方针政策,通过总体规划、政策倾斜等措施引导学校合理分配招生比例,以保证中职学校对第二产业所需人才的持续供给。同时,科学预测我国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指导中职学校及时调整相关专业的招生计划,以免第三产业相关专业招生规模的盲目扩张。此外,地方政府要对地域经济发展特色和重点产业有清晰的认识,通过人才需求预测等明确中职学校所需培养的人才数量,指导中职院校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设置合理的招生计划。
2.优化专业设置结构。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主要受经济结构的影响,其专业设置结构、数目都必须反映市场的需求。尽管我国中职学校的专业结构顺应产业结构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但仍有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只有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相吻合的人才,才能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不断下降,但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仍然不容忽视。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中职学校的第一、二产业类专业设置不足,中职学校在发展中应重视基础专业建设,适度增加第一、二产业相关专业的设置,为我国现代农业和第二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与第一、二产业相关专业设置情况不同的是,第三产业相关专业设置比例普遍超过实际需求,因此中职学校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有计划地发展第三产业相关专业,避免第三产业相关专业的盲目扩张。此外,学校应该大力推动新兴专业的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中职主要培养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这就决定了中职学校在专业设置上不仅要顺应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状况,更要充分结合区域经济特色,明确地区的支柱产业和对劳动力吸纳需求较多的产业,进而有针对性地培养,避免盲目跟风。各地政府应该加强对本地区的人才需求预测,为中职学校提供一个良好的参照,协助中职学校优化专业设置结构。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虽然近年来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数量不断增长,大多数教师具备中高级职称,但是相对于不断增加的中职学生数量来说,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尤其是专业课教师队伍有待扩充。针对目前中职学校生师比较高的情况,中职学校应该根据专业发展需要适度增加教师数量。根据第一产业相关专业的生师比迅速提高的情况,学校在扩充招生的同时,要及时充实相关专业教师,尤其是有意识地扩充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动手能力强的教师,促进原有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保证第一产业相关专业不仅在规模上取得进步,更要在教育质量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尽管近年来第二产业相关专业生师比稳中下降,相对于国家要求来讲仍没有达到标准,中职学校仍然需要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相关专业的师资队伍,同时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方面,学校要为教师队伍注入新生力量;另一方面,要促进原有教师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校可以通过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技术技能、增强其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此外,学校在大力发展专职师资队伍的同时,也要重视兼职教师的聘用。相对而言,第三产业相关专业生师比是最低的,但处于缓慢上升的状态。这就要求中职学校更加注重招生规模和教师队伍承载能力的适配性,依据专业发展需求不断补充缺口。与第一、二产业相关专业相比,第三产业中高级教师职称比例最低,这也要求中职学校更加重视第三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4.大力推动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中职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明确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把握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进而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结构,提高学校专业设置和地区经济结构的契合度,促进学生就业。校企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和生产力的发展。中职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后,到企业、工厂定岗实习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将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结合起来。学生的动手能力、工作能力等职业能力都能在实习中得到锻炼。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学校的培养质量,也使中职学生更适应当地职业岗位的需求,实现对口就业。同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市场的对接,有助于学校对当地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有更为准确地把握,直接推动了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当地经济结构契合度的提高。
因此,在促进中职专业设置与经济结构匹配的过程中,学校要重视校企合作,抓住与企业合作的机会,为学生的培养和就业创设一个好的环境。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在政策上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的共同利益。
注释:
①温家宝.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11-14.
②③⑤⑥⑦⑧数据根据2005~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④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教职成[2010]4号)[Z].201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