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例亚低温疗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斌

陈斌 新化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6病区) 湖南 娄底 417600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亚低温疗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87例,依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亚低温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格拉斯哥昏迷程度,并在治疗后一个月评定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一个月后观察组肢体功能良好人数和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采取药物治疗配合亚低温疗法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起效迅速,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亚低温疗法;药物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效果观察

脑出血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原因,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相比较脑梗而言,脑出血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更高[1]。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87例为本研究研究对象,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87例,依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38~68岁,平均年龄(53.7±10.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53.4±9.8)岁。所有的患者都符合《脑血管病临床检查与诊断手册》(王拥军,北京卫生出版社),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个人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颅内降压,自由基清除,并发症的预防,观察组给予上述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患者亚低温疗法。具体内容如下:采用降温措施,利用水循环式控温毯和冰帽做好降温工作,控制患者体温在33~35℃,进行3~5d的降温,然后使患者体温自然恢复。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并在治疗后一个月评定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身体状况分为正常、轻残、重残和植物生存以及死亡五种类型。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针对上述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资料采用(±s)来表示,运用t检测计量资料,X2检验计数资料 ,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及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比较(±s)

3.讨论

脑出血不仅致残率高,而且具有较高病死率。脑出血发病机制为血肿扩大,会对神经组织造成直接或者间接性的机械性挤压,损坏神经组织,造成神经功能缺损,或者脑水肿血肿扩大后,产生一定的占位效应,导致颅内压上升,血流量降低,形成继发性脑缺血[2]。继发性脑缺血不仅会造成能量损失、神经细胞钙离子内流增多,还会产生一氧化碳,最终导致细胞的凋亡[3]。颅内产生脑水肿会增加颅内压力,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可能造成患者死亡[4]。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良好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出血患者会发生昏迷,颅内压越高,昏迷程度也就越深,表现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中,这也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亚低温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意识障碍的时间,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肢体功能。脑出血患者的体温中枢受到损坏,加上继发性感染和血肿吸收的影响,使患者体温出现升高的现象,当患者体温下降1℃,患者脑组织的血流量和耗氧量就会降低6.7%,若将患者的体温控制在33摄氏度,脑组织的耗氧量和血流量会降低35%,患者颅内压降低5.5%[5]。亚低温疗法具有操作复杂技术高的特点,长时间使用下可能产生心律失常、高血糖和肠麻痹的并发症,具有一定危险性,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引起注意。

综上所述,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采取药物治疗配合亚低温疗法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更加迅速,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东.观察采用亚低温疗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3,25(11):423-424.

[2]龚道恺.亚低温疗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08(11):1198-1199.

[3]谭斌,赵刚.亚低温疗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108例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7(543):3331-3332.

论文作者:陈斌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87例亚低温疗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