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很多传统行业来说,“互联网+”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对于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者来说,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科学的优势,以信息化手段实现文物保护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文物保护进入时代新轨道。
关键词:文物保护;信息技术;资源共享
1、前言
文物是传递人类意识形态、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等信息的重要介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遗迹和遗物。在互联网+时代,技术变革带动理念变革,构建全新的文物数字化保存和展现体系,利用信息技术,将文物的征集、典藏、陈列从传统模式向保护、复原、共享和服务模式转变,强化管理水平,促进资源共享,提升文化传承,提高民众对文化、艺术、历史、文物的认识和鉴赏水平,从而反哺文物的保护和典藏。因此,建立文物保护平台,创建以资源共享、创新服务、科学管理为主体的应用性服务体系,支撑文物保护联盟机构间实现数据资源、专业设备、文献资料、人才队伍、科技保护等信息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文物保护工作发展,这个任务非常必要和迫切。
2、“互联网+”对馆藏文物的保护
2.1设置文物电子档案
目前,我国虽然对馆藏文物保护工作十分重视,也出台了《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但仍然有很多宝贵的文物丢失或被销毁。针对这一问题,各文物保护单位需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重点文物的信息进行采集,并根据这些信息为文物建立电子身份档案。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馆藏文物的管理效率,同时配合监控设备还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文物丢失或被销毁等情况,从而对文物实现全方位的保护。
2.2开展文物虚拟展览
随着我国文博行业的不断发展,馆藏文物的展览活动开始变得越来越多,这些活动体现了文物的利用价值,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但这也不可避免地会使文物出现损坏,展览次数越多,损坏程度也就越严重。对此,文物保护单位可以利用数字新媒体技术,将博物馆展示文物的准确信息和历史故事输入到移动终端中,并在终端设备上以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对文物进行再现,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制作三维数字化模型,从而达到虚拟展览的效果。这种展览模式不仅能够打破传统文物展览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同时也避免了文物在展览过程中的磨损,对于馆藏文物保护工作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信息互联环境下对文物遗址保护的应用
3.1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对客流量的监控
因为文物遗址有历史性和观赏性的特点,文物遗址往往与旅游联系在一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人群数量加大,人们对旅游体验更加关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查阅各景点的信息和可容纳人数,以便人们合理地做出选择。人流量过大除了带来不好的旅游体验外,更严重的是对文物遗址的破坏。以布达拉宫的参观为例,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城堡建筑群。在以往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人们要到景点门口购买门票,有时候因人数达到上限,就不能完成当天的参观。而现在可以通过网络提前预订门票,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通过信息技术限制客流量,防止由于人流量过大,使文物遗址不堪重负,产生破坏。旅游局通过信息技术,将文物遗址发布在网络上,并通过与之相关的专业的历史事件的介绍,方便人们足不出户地完成对文物遗址的参观,对历史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也减少了文物遗址现场的客流量,侧面保护了文物遗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近些年随着小视频的兴起,很多文物遗址通过手机或者电视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在进行传统文化宣传的同时,也帮助人们筛选要参观的文物遗址,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完成对文物遗址的认知,并提出预定门票、制作旅游攻略的方案。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文物遗址门票在预售的过程中增加了人数的限制,既节省了人们时间,更是一种对文物遗址的保护。
3.2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场景模拟
众所周知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遗址是不可再生的,文物遗址对人类发展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博物馆,而博物馆中陈列的文物是这个城市发展的证明。随着人们对旅游的投入加大和对旅游的热衷,越来越多的历史文物暴露在人们的视野之下,在很多景点我们都可以看到禁止拍照的字样,这就是对文物遗址的一种保护,但总有一些人对这些提示视而不见,随时随处响起快门的按键声和频频传出的闪光灯对文物都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破坏。要想真正做到对文物的保护,只靠温馨提示是起不到良好作用的,所以信息技术在保护文物的环节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恐龙作为一种灭绝的生物,人们对它的了解大都是通过电影或者公园里的化石产生的。在云南禄丰有一个恐龙谷,馆内有出土的很完整的恐龙化石,有逼真的音效进行恐龙进化的解说,并且有模拟的真实的恐龙生活的场景。这就是信息技术在文物遗址中很好应用的例子。
3.3通过信息技术完成场景还原和文物遗址的解说
文物遗址作为人们了解历史的途径和载体,越来越多地呈现在大众视野里。由于文物遗址的特殊性,人们在了解时,更多的是通过导游解说和查找资料。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对于文物遗址的保护越来越重视,这不仅是保留历史长河在发展过程中的痕迹,更是对文化多样化的证明。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5D影院,能让人们身临其境的体验文物遗址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和视觉冲击。也正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才能让这一现象得以实现。
4、文物保护平台创新点
利用信息互联技术,以浙江省文物保护数据共享为契机,整合挖掘文物保护相关资源,如仪器设备、数据文献、科技成果、文保专家等,开发建立浙江省文物保护服务平台,形成并完善文物保护科技服务管理机制,以期为全省乃至全国文物保护研究提供探索和支撑。平台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设模式的创新:改变原有分散建设模式,通过文物局建设省级文物保护科技云平台,全省各文保机构可按需接入。运作模式的创新:全省各文保机构可以采取支付年度维护费的方式,获得符合文物局规范的业务系统的使用权,并确保平台的持续更新和优化。系统架构的创新:业务系统数据集中存放在云中心,业务软件统一维护和更新,后台云计算能力按需扩展,业务数据统一挖掘分析。
5、结束语
历史被文物遗迹等深刻记载,人类通过考古重现一段又一段神秘的历史。现代信息技术依托高科技带领世人体验历史,若是研发的关键技术以及解决方案实施后,在文物保护所应用到的信息技术可以广泛推广至全国其他遗址出土文物的保护过程中。在信息化时代,各方面的交流日益平凡,区域与区域之间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必定能给自身与彼此的未来带来更完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佑成,李辉朝.吐鲁番文物遗址地理空间信息化发展与思考[J].吐鲁番学研究,2016(2):105-112.
[2]王万忠,齐敏.关于遗址类文物保护规划中的考古报告、简报的解读困难问题[J].人文天下,2017(15):46-51.
[3]蓓.浅析博物馆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措施[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2).
[4]迪,洪波,谢宇威,等.文物保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析[J].福建脑,2018(4).
作者简介:宫珏(1991-),女,安徽淮南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研究方向: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
论文作者:宫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文物论文; 遗址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论文; 旅游论文; 历史论文; 恐龙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