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人财团与美国家族财团比较研究

东南亚华人财团与美国家族财团比较研究

张戎[1]2000年在《东南亚华人财团与美国家族财团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比较研究的角度,以美国家族财团为参照物,对东南亚华人财团近二、三十年来的成长轨迹进行了总体分析、评价,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宏观预测。全文共四章,分别从财团的概念、财团的形成、财团的特征以及财团的发展进程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性阐述。作为带有共性的一种经济现象、一类经济组织,美国家族财团一百多年来所走过的发展历程不仅清晰地揭示出了东南亚华人财团形成的必然性,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现阶段东南亚华人财团的诸多特征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在进行比较研究时,本文重点对东南亚地区和美国不同的政治民主构架、民族关系以及其对财团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剖析,通过对美国家族财团成长轨迹的不断修正,从整体上勾画出了东南亚华人财团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蓝图。 全文共七万三千多字。在最后的附录部分,笔者对文中所提及的各主要财团的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王望波[2]2004年在《改革开放以来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研究》文中指出1980年代以来,有关东南亚华商投资中国大陆的问题素为学界所关注。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虽然从数额上来说并不是非常多,但是他们与港商的投资是中国引进外资的开路先锋,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独特的作用。研究探讨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现状以及他们进行投资的方式与特点、如何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东南亚华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东南亚华商投资的动机,认为东南亚华商对中国大陆进行投资,总体上说是以寻利为主、情感为辅,但也有相当部分东南亚华商带有家乡情感因素的投资,他们的投资集中于祖籍地。通过利用宗亲关系及其他人文优势,东南亚华商成功地把社会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以较少资本实现了跨国经营。东南亚华商投资中国大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利用香港的有利条件,通过香港对中国大陆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既避免了华人投资中国的敏感性,又充分利用了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信息中心、航运中心的便利条件,也更易于吸收处理大陆事务的人才。香港已成为东南亚华人企业投资中国大陆的中介和桥梁,不少东南亚华人财团都以香港为基地,把中国大陆作为其拓展海外投资的主要市场。 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首先是集中于经济特区与沿海侨乡,进而扩展到内地,成功地把中国导入国际市场,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众多中国民营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东南亚华商投资企业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自身的经济实力也得到了加强。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进行海外投资。东南亚华商作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中介者与合作者,又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饶志明[3]1995年在《东南亚华人财团跨国投资战略及行为特征》文中指出东盟国家华人企业经过战后的曲折成长过程,到七八十年代,形成了一批以家族企业为核心、通过控股或联营关系把一系列关系企业联结在一起的企业集团体文统称为东南亚华人财团)。80年代以来,由于财团实力的增强以及东盟各国内部和亚太地区投资及贸易环境的变化,其对外投资

王秋兰[4]2005年在《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试图从企业制度的视角入手,对东亚家族企业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全文分七章。第一章概述了家族企业理论。第二章分析了东亚家族企业所有权制度的形成基础,指出家族所有权制度是投资者对历史的路径依赖因素和既存的经济制度约束做出的制度适应。第三章分析了东亚家族企业内部的所有权、管理、决策和信息传递以及员工雇佣和激励制度。第四章拓展了家族企业制度的概念,详细分析了环绕企业的外部制度互补结构,包括非市场、弱银行型银企关系、政府统制型政企关系和中间型企业间关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第五章分析了东亚家族企业制度的竞争优势及其经济绩效。第六章则深入剖析了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东亚家族企业制度的失衡与变革的必要性以及变革的成效与问题。第五章和第六章共同对东亚家族企业早期的成功和近期的失败做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第七章分析了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其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制度约束,并以东亚家族企业为借鉴,为中国家族企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

王望波[5]2003年在《试析香港在东南亚华商对华投资中的地位与作用》文中研究指明香港与东南亚的交往由来已久。由于历史、地理与种族血缘关系等原因,香港一直是东南亚华商投资与从事经贸活动的中心,也是东南亚与中国大陆进行商贸联系的中介和桥梁。长期以来,香港作为中国华南经济的一部分,在亚洲经济圈中具有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和日本的作用。香港同东南亚各国的经贸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一部分。进入19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香港和东南亚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香港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间的经贸中介作用,出现了由商贸中介向航运、旅游、金融、人才、技术交流和信息等多元化拓展的趋势,尤为突出的是,香港已成为东南亚华人企业投资中国的中介和桥梁,不少东南亚华人财团都以香港为基地,把中国大陆作为其拓展投资的主战场。东南亚华商经由香港透过宗族、乡亲等熟悉的渠道进入中国大陆,获得了较安全、有利的投资机会,取得了比在其他地区投资更高的平均利润,成功地把社会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东南亚华商和香港财团合作,带动侨、港、台、外资几股资本,兴起了投资中国大陆的热潮,对中国成功地吸引外资做出了重要贡献。

饶志明[6]1995年在《东南亚华人财团跨国投资动因探析》文中研究表明东南亚华人财团跨国投资动因探析饶志明八十年代以来,东盟国家华人家族控制的企业集团(即华人财团)不断加快对外投资步伐,成为亚太发展中国家颇为活跃的一支跨国力量。但由于这些财团在东盟内部拥有相对较为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它们的华人种族背景,其跨国投资在一些国...

丁日初[7]1995年在《东南亚华人财团浅说》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为提交上海中山学社1994年5月举办的"孙中山与海外华人"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同年10月作了改写,题目亦加变动。——作者散居海外的华人甚多,其人数迄今尚无精确的统计。据《海

孙莹[8]2016年在《恩庇主义视野下的菲律宾华侨华人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侨华人是菲律宾最突出的少数民族群体,移居菲律宾的历史十分悠久。虽然与东南亚其他主要国家相比,菲律宾华人在当地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但是菲律宾华侨华人对该国的贡献和影响力不容小觑,凭借其作为菲律宾商贸发展的主导者以及同当地原住民密切的融合关系,使华侨华人成为菲律宾政治、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菲律宾发展史上扮演着不可置否的角色。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遭受殖民统治历时最久的国家,先后历经西班牙、美国和日本的殖民统治。在菲律宾土著和华侨华人的共同努力下,经历了争取国家独立和民主的漫长斗争历程,最终建成独立自主的国家,并为实现政治民主转型而继续前进。菲律宾同样也是东南亚地区受恩庇主义影响深远的典型国家,菲律宾的恩庇主义发展历史久远,经历了从以土地为核心的传统道义恩庇向以国家资源分配为核心的现代政治恩庇的转变。无论是在菲律宾传统社会,还是在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恩庇主义都能够顺应历史变迁不断演变,对菲律宾现代政治生活和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菲律宾社会发展重要参与者的华侨华人,在受恩庇主义政治传统影响下的菲律宾社会是怎样生存和发展的,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本文置于菲律宾历史演变的背景下,结合具体案例,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恩庇关系网络下华侨华人参与形式、参与程度和相互影响的分析,探讨从前殖民时期到现代民主转型时期,恩庇主义影响下的当地社会同菲律宾华侨华人群体间的互动关系,及其所反映的制度与文化方面的特点。西殖时期华侨被迫卷入依附于西班牙殖民者金字塔式的恩庇关系网络,华侨遭受西班牙人的剥削与压迫,同当地土著隔离开来。华侨为了生存,被动同殖民政府确立恩庇关系,具体表现在经济上实施头家制度,充当西菲贸易的中介商,政治上借助华侨甲必丹官员制度寻求政治恩庇。西方代议制民主的植入和美统时期较自由的社会环境,华侨萌生主动参与恩庇关系网络的意识,但是美统时期菲华隔离的政策和差别对待的态度,使得华侨依旧处于被动地位,参与恩庇主义政治的程度十分有限。菲律宾光复后,受狭隘民族主义思想和“菲化”运动的影响,华侨面临独立政府的严厉排斥,仍然被动依附于政府当局的恩庇关系,经济上利用代表华商权益的菲华商联总会同自治政府发展恩庇关系。马科斯独裁统治时期,现代选举恩庇关系和民主制度相结合,使菲律宾家族政治发展到顶峰。马科斯需要华人成为其政治同盟来巩固自身建立的威权体制,出现了华人集体入籍和菲华融合的社会趋势,这皆为华人提供了宽松的参与恩庇主义政治活动的社会环境。富有华商发展“密友资本主义”,参与高度依附于马科斯的金字塔型恩庇关系网络之中。民主转型时期,菲律宾恩庇型政党政治不断发展,华人以个人身份积极岛内恩庇政治活动,华人政党精英和华人企业集团“大班”成为这一时期恩庇关系网络的重要参与者和组织者。总之,恩庇主义在菲律宾长期盛行。作为少数民族的华人族群,在殖民时期便处于弱势地位,而独立后又被视为归化对象。华侨华人群体只有不断调适以适应恩庇主义政治传统,演化为当地恩庇关系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影响者,才能在菲律宾获得更好和更持久的发展。虽然菲律宾恩庇关系会滋生腐败、金钱政治和政治分肥、贫富分化等不良后果,并且原住民尚未看到内化的恩庇主义的本质影响,反而将矛头对准华人,阻碍了菲华民族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融合。但是华侨华人参与恩庇关系网络,突破了种族、阶级等横向因素的限制,对华人不断改善自身生存环境和提高社会地位具有积极意义。根深蒂固的恩庇主义主导菲律宾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放缓菲律宾政治民主化进程,华族若想彻底全面参与菲律宾政治,必须主动参与菲律宾恩庇关系网络,保障华人在菲律宾长久稳定发展。

丁日初[9]1995年在《东南亚华人财团浅说》文中提出本文为提交上海中山学社1994年5月举办的"孙中山与海外华人"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同年10月作了改写,题目亦加变动。——作者散居海外的华人甚多,其人数迄今尚无精确的统计。据《海

饶志明[10]1996年在《东南亚华人财团跨国投资战略及行为特征》文中研究说明东南亚华人财团跨国投资战略及行为特征华侨大学饶志明东盟国家华人企业经过战后的曲折成长过程.到70—80年代,形成了一批以家族企业为核心、通过控股或联营关系而将一系列关系企业联结在一起的企业集团(本文统称为华人财团)。80年代以来.由于财团实力的增强以...

参考文献:

[1]. 东南亚华人财团与美国家族财团比较研究[D]. 张戎. 暨南大学. 2000

[2]. 改革开放以来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研究[D]. 王望波. 厦门大学. 2004

[3]. 东南亚华人财团跨国投资战略及行为特征[J]. 饶志明.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1995

[4]. 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分析[D]. 王秋兰. 吉林大学. 2005

[5]. 试析香港在东南亚华商对华投资中的地位与作用[C]. 王望波. “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3

[6]. 东南亚华人财团跨国投资动因探析[J]. 饶志明.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7]. 东南亚华人财团浅说[C]. 丁日初. 近代中国(第五辑). 1995

[8]. 恩庇主义视野下的菲律宾华侨华人群体研究[D]. 孙莹. 华中师范大学. 2016

[9]. 东南亚华人财团浅说[J]. 丁日初. 近代中国. 1995

[10]. 东南亚华人财团跨国投资战略及行为特征[J]. 饶志明. 世界经济研究. 1996

标签:;  ;  ;  ;  ;  ;  

东南亚华人财团与美国家族财团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