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湖南湘西 416000
【摘 要】目的:探析护士规范化培训在临床实践能力提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时间段使用常规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模式,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时间段开展护士规范化培训,并记录相关时间段的护理状况,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科室所有护理人员。开展前使用常规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模式,开展后结合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对比两种方案的有效性。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开展后护理人员的考核评分较开展前更高,并且实验组护士的服务态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规范化培训和常规护理模式相比优势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改善综合护理质量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方案;应用效果
护士规范化护理是医院顺应现代卫生行政改革的一项基础措施,也是为护士专业技能进行提高的一项重点内容。将规范化培训应用于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提升工作中,结合传统的制度约束和纪律监督等硬性管理方案[1],由于我国现代护士执业考核还存在一定的疏漏,所以护理人员的实践工作技能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提高现代护理工作的质量。而在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培训时,需要采用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方案,对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2]。本次研究中,选择本院中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时间段开展护士规范化培训,探析护士规范化培训在临床实践能力提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时间段使用常规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模式,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时间段开展护士规范化培训,并记录相关时间段的护理状况,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科室所有护理人员。其中均为女性护士,人数为23人,年龄23-46岁,平均年龄(30.8±11.4)岁,护理人员工作年限资料为2-15年,平均工作年限为(8.6±3.1),所有护理人员均通过常规护理考核,能够完成本次试验,所有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开展护士规范化培训前,护理人员根据其本质责任和护理经验进行医疗护理活动,护士进行常规管理。开展后实施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来说,护士在进行规范化培训管理时,应当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而在对护理人员进行临床实践能力提升的初步阶段,护理人员应当对专业水平进行保证,通过实践动手能力来确认自身的从业胜任岗位资格,并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展现出过硬的专业技术,以保证护理质量,最终提高患者的护理安全性。
护士在进行自身素质控制时,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形象,可以通过化淡妆,并且保持穿着得体,来建立起自身的仪容仪表,反映出自身积极的精神面貌。护士在日常空闲时间还应当强化自身,保持学习的态度。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能够以高昂且稳定轻松的状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除此之外,护士还应当在各个护理考核中注重自身素质,一方面不可对各个考核进行抱怨,另一方面还需要在各个考核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在进行护理工作圈的建立时,护士应当以和蔼可亲的面貌,与其他护理人员和患者或其他衣物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使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积极的互相交流,从而获得更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护理工作中,避免护士在进行工作时出现不稳定的焦虑情绪,消除同事之间的隔阂。
1.3 评价标准
评价组内护理人员的护理考核合格评分,并记录所有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评分,综合评价所有护理人员的能力后给出综合能力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采用SPSS 21.00进行处理。而实验结果中涉及到的考核结果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开展后护理人员的的考核评分较开展前更高,并且实验组护士的服务态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实践能力提升的主要目的是将管理工作应用于护理,工作的控制中,使护理人员能够按照相关规定对患者的病症进行控制,这样能够辅助医疗活动的开展,为患者的康复打好相应的基础[3]。但在传统的临床实践能力提升中,其主要方案依旧采用制度管理和权力管理的方案,对护理工作进行控制,虽然这两种管理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进行管理,但往往难以取得长期且动态的良好效果[4]。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护士对自身进行严格要求,使护理人员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将护士作为榜样,开展更为良好的护理的方案。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十分积极的意义[5]。同时在进行规范化培训管理时,护士也不可忽视责任管理的重要性,在采取“制度管理、纪律监督、质控奖惩” 等硬性管理手段,对护理人员进行约束的同时,通过规范化培训实现合理管理,这样能够在保证护理人员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提高工作积极性,改善工作能力。
本次研究结果说明,护士规范化培训和常规护理模式相比优势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改善综合护理质量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罗晓,胡凌云,赵喜兰,饶恕,杨国莉.基于临床实践能力提升的护士规范化培训实践研究[J].重庆医学,2018,47(19):2640-2641+2644.
[2]武倩,赵庆华,肖明朝,熊芳芳,韩涵,吴杰明.综合医院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08):1091-1094.
[3]赵世娣,胡雪萍,任国琴,蔡英华.低年资护士临床实践能力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16(08):18-19.
[4]陆琦,邵阿末,蔡英华,程若莺.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的构建及临床实践[J].护理研究,2016,30(05):615-617.
[5]谷水,贾明艳,骆金铠,胡晓鸿.借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 建立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02):133-135.
论文作者:彭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护士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实践能力论文; 时间段论文; 实验组论文; 模式论文; 常规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