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10-0110-01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又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高段的阅读教学,还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做到让学生能从读中有所获,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让我们教师的思想来替代学生,我尝试在以下方面做了努力。
一、读有所"思"
在我们刚接触一篇课文的时候,对于有一一定阅读基础的高段学生来讲,读好像不是什么时候难事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学生也能讲得头头是道了。可往往学生的读是比较盲目而无序的,缺少了思考的阅读是苍白无力的。要想学生自己能有深度地阅读,就需要教师在一开始就有意思地引导学生学会在读中思考。思考的内容很多:看到题目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猜测,作者用完样的题目会定些什么内容?会怎么写?如果是你自己写这样的题目,会写些什么呢?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学习了文章之后,对作者的内容简介安排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体会作者题目中的用意。比如《桥》这一课,光从题目上来看,好像是说明性的文章,而作者所写的却是人,这两才之间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用这个字眼作题目呢?带着这些疑问,学生就会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去思考,去感受,去体会作者的用意。
读到课文内容时,我们引导学生要思考的范围则更加多起来。包括文章中不认识的字的意思,有些句子中的词语的意思,再到句子的含义,都有必要在学生学习文章的过程中引导他们的进行探究,学习,为后面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打下基础,也为他们的体会作者情感和揣摩文章的写下找到依据。如:《白杨》一文中,爸爸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时所说的话里,学生对白杨的特点的归纳,除了引导他们从标点符号中抓要点,还可以用让他们自己的归纳,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从来,不管……不管……,总是、那么、那么,不……也不……在这里归纳出白杨的特点后,不急于理解它其中包含的深意,让学生再联系后面的内容来理解,由孩子们的对边疆的了解,对你父母的作法,来引出学生的思考和领悟。孩子的爸爸妈妈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他们也要扎根边疆了,就像路边的正在成长的小白杨一样。这样,树和人就联系在一起了,由此还可以想到那许许多多边疆的建设者们,作者这种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就可以顺势向学生作介绍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当然,除了课文的的横向思考外,对同一题材的不同文章,在学习之后进行纵向的思考和比较,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学生对写作方法的理解是一种总结和提升,也能为学生今后的习作提供一定的方法。
二、读有所"悟"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在整个的学习过种中,学生作为学习和主体,他们的的自主性会得到充分的体现。老师作为引导者,在书本和学生之间在起到桥梁的作用:既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又不能走极端,必须有用正确的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旨。对于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教师也不要急于在学生没有大量地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比如,在教学《晏子使楚》这一课时,对于晏子说话的巧妙,就需要给学生大量的阅读,读出其中的意味来。对于关键的词句,则可以用通过学习查字典等等方法,理解意思,提出问题后,来进行交流解决,学生的领悟可能是就会更加深刻。再把晏子和楚王三次交锋的原因和结果弄清楚,那作者的写作方法和特点,学生归纳起来也就不难了。又如,《再见了,亲人》这课,学生在熟悉和理解了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来领悟课文中亲人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那种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真挚情感,也不是难事了。
三、读有所"得"
学习的最终目的上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并能从学习中获得相应的语文素养的积累,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因此,要让学生学会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当然,这一过程,是需要学生在很好地领悟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表达特点后,运用知识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导"上动脑筋,下功夫。比如,学习了《草原》一 课后,作者对草原风光美和草原人情美的赞美之情表达得非常突出。特别是开篇对草原景色的描写,更是让人惊叹。学生除了能从中感受作者恰当,贴切的比喻,更应该去体会作者那种喜爱之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对于自己喜爱的一处景物,自己会怎么去表现呢?试着写一写,通过具体的操作来感受这种真抒胸意的表达。
这种"得",还要表现在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拓展自己的的理解和思考,想问题想得更远,看问题看得更深入。比如,对于课文的中诸葛亮等人物,对于他们的的人物特点,仅从文章中那点去感受,不远远不够的,应鼓励学生从课外书箱中,去丰富人物形象,让人物更加鲜明。还有通过必要的课外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来提高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内外,都是注意让学生充分地读,有目的,有意识,有理解地去读,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更广阔的文学天地。
论文作者:彭华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作者论文; 文章论文; 课文论文; 他们的论文; 题目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