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现有的电价形成和调节机制依然不够科学,电力产品的价格调节缺乏灵活性,销售价格无法体现出电能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的真实成本变化。而电费的分担公平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工业、商业和居民供电成本与电价之间没有反映出真实的对应关系,因此电力营销管理需要做的工作依然非常复杂。
关键词:电费电价;电力营销管理;分析方法
引言
对于当前电力企业来说,合理恰当的电力营销管理能够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态势。经济的快速发展,既能让企业看到发展前景,同时也是一场挑战,企业只有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完善各项措施以及服务,将电费电价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入手点,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稳固增长,才能使得企业在市场中占有份额增加,并将企业的经济收益转化成企业的发展动力。
1电费电价的概念
电费电价是居民在使用电力企业提供的电力资源后,根据电力企业的计价方式产生的费用,是电力企业经济来源的主要方式。但是目前市场上关于电费电价的计算方式并没有完全统一,而是根据不同的用户设计不同的计价标准,大型企业客户、微小企业、居民用户等,不同用户在电力企业中的电费电价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设定合理化的电费电价分析方法,是电力企业在未来市场上的必要措施,也是促进企业规范化、合理化运营的基本方法。电费电价的分析方法可以说是关乎民生、民声,电力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就需要用户的支持,而电费电价是否合理将成为市场对企业的信赖条件之一,更是确保企业未来能否稳健发展的一大保证。
2电费电价分析存在的问题
2.1电费电价分析的数据不够全面和精确
在目前的电力销售管理中,电费电价分析的主要数据来自于营业部门的收费、抄表以及用户缴费等数据报表,其中所反映的信息通常是以月度为单位的用户用电量、电费总量以及缴费数额。而没有特定时间用户用电负荷、一天中用户用电量的变化等数据,也没有关于用户的详细背景信息和详细的历史数据。因此在对电量电价进行分析时,只能粗略的把握几大类用户的用电情况,而无法掌握典型用户的用电规律和其能效状况,也无从分析用户的消费潜力和更加实际的需求。因此,基于现有数据资源分析电量电价所得的信息不够全面和精确,不利于制定更灵活的营销策略。
2.2电费电价分析的营销策略单一
在电力企业目前的营销管理中,基于电费电价分析的营销策略比较单一,没有针对目标客户的个性化和主动性的营销方案。首先,目前应用较多的阶梯电价、峰谷电价以及季节性电价等所针对的都是某一大类用户,或居民、或大工业用户等,没有将电力用户进行细分。因此,这些营销策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成效,平抑了用电峰谷和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但是却存在比较大的提升空间。例如,某些地方阶梯电价的实施办法给所有生活用电用户的第一梯度用电量以优惠价格,造成用电补贴的范围过大,不符合通过阶梯电价向高用电量用户收取高价电费的初衷。其次,没有针对用户潜在用电需求的营销,对一些大型电力用户的发展需要没有主动提供解决方案,不利于与用户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3电力营销的特点分析
我国在电力供应领域引入营销理念的时间很短,一方面是由于电力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电力企业从客观上无需通过市场营销提高销售额。另一方面因为电力供应对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民生以及能源战略都很重要,因此我国的电力一直由国家统一调配和定价。但是近年来随着电力生产和供配电系统建设的飞速发展,电力供应的供需关系开始出现了新的局面,电力用户对供电服务和供电质量的要求开始分化,以往单一的供电服务造成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因此,引入市场营销理念转变供电企业的运营思路,基于对用户需求的分析和了解提供多样化的供电服务方案,并且依据用电需求特点运用价格策略引导用电行为,是提高电力企业服务质量和效益、满足终端电力用户多元化需求的根本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电力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与供电企业的专业服务不可分割,因此在制定电力产品的营销策略时,需要重点体现出服务的附加价值,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切入点,让产品能够符合用户的潜在需求,从而提高电力销售量和保障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电力价格的调整目前都是基于引导用户的消费,使其错开用电时间并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节能和创造更高社会效益的目的。
4电费电价分析方法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4.1加强对电力企业的电费电价合理化管理
电力资源是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无论是企业生产还是居民日常生活。当前我国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地提升,为确保居民生产生活,对电费电价进行合理化约束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在电力市场中,国家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来制约电费电价的过快上升,确保在居民生活质量、水平提升的情况下,同步提升电费电价。当然,这样也可能造成电力企业经济收益降低,所以政府可以适当的根据市场情况,给电力企业相对应的补贴。而电力企业本身可以通过专业化的电力资源管理方式,比如设闸等方式,将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记录收集,设置一个稳定值,避免居民用户出现浪费电力资源的情况。
4.2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备的电力营销数据库
在电力销售的环节实现信息化管理,可以让电力营销部门实时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并且运用管理软件监测产品的销售状况。首先,利用信息化的网络系统实时采集和存储终端用户的用电数据,监测其用电负荷和用电量的变化。其次,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共享营业部门的信息,随时查询特定用户的用电量和缴费情况。最后,在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营销管理部门要将几大类用户进行细分,根据用电量、信用状况以及用电特点分类建立管理信息库,把用户所有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在需要时随时调用数据库的信息,解决电量电价分析信息资源不全面和不精确的问题,让分析结果更有营销决策的参考价值。
4.3建立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互动,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成功的营销策略需要建立在对用户需求和消费体验的了解上,因此电力营销管理部门应和终端用户建立有效的互动,通过双向交流了解其对电力产品的期望、体验和服务需求,并且向用户推荐电力产品和服务,为用户科学用电、节约能源和电费提供专业建议和具体的解决方案,挖掘用户的潜在消费需求并提升电力产品的销售业绩。
4.4根据科学技术水平对电费电价管理实现技术和管理创新
为了给电力企业用户更优质的使用感受,电力企业公司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合理运用科技水平创建一个较为健全的售后服务平台。同时,为企业引入专业的相关人才,实施培训上岗制度,以保证用户用电安全以及定期维护和指导,提高客户对于电力企业的信任感,帮助企业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此外,对于电费电价的分析方法上,利用传统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创新的形式明确电费电价合理化,可知在电力企业窗口或公众汇聚的地方设置公司广告牌,把近阶段电费电价的起伏波动以及民众关心的最新决策都进行公示。这样,居民对电费电价的实际情况也有了相对明确的了解,也能够有效地避免居民因为不了解电费电价情况而拒绝电费缴纳,导致电力企业经济收益受损。
结束语
我国现有的电价形成和调节机制依然不够科学,电力产品的价格调节缺乏灵活性,销售价格无法体现出电能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的真实成本变化。而电费的分担公平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工业、商业和居民供电成本与电价之间没有反映出真实的对应关系,因此电力营销管理需要做的工作依然非常复杂。
参考文献:
[1]黄静,宋平利.试论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分析方法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4(24):396.
[2]高广辉,邓世云.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的分析方法[J].民营科技,2014(11):108.
[3]潘宇.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分析方法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2):60.
论文作者:张鹏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电价论文; 电费论文; 电力论文; 用户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用电量论文; 营销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