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妇产科医院 妇产科 300041
摘要:目的:探究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对产程和新生儿的影响,旨在更好的服务临床。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50例,按照患者对麻醉选择意愿,将之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的患者予以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无痛分娩,对照组的患者采以自然分娩,无麻醉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不同分娩方式对产程、新生儿的影响。结果:两组进行比较,研究组产妇疼痛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低,第一产程时间的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第二、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进行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无痛麻醉,镇痛效果明显,第一产程缩短,不会影响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等不良情况的出现,安全性高,对改善分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产程;新生儿
分娩出现的疼痛剧烈难忍,让孕妇的内心容易产生畏惧,甚至直接选择剖宫产以规避[1]。无痛分娩是指运用各种手段,使分娩时的剧烈疼痛得以减轻甚或消退,减少产后的疲倦、对新生儿的影响及心理的恐惧,能够更加顺利的完成分娩。随着社会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无痛分娩得以发展,临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无痛分娩的镇痛方法有药物性镇痛、非药物性镇痛之分。为了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对产程和新生儿的影响,本文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时间段内在我院产科 进行分娩的产妇150例,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年龄为41岁,产妇平均年龄在(27.15±2.04)岁,平均孕周为(39.01±0.86)周。按照患者对麻醉选择意愿,将之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在胎儿情况、羊水量、孕次、体重、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所有的研究对象均符合纳入标准:(1)孕妇为初产妇,或者为距离上次分娩的时间超过8年的经产妇;(2)产妇的B超检查显示羊水量、胎盘位置、胎儿情况正常;(3)同意加入本研究,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排除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史的患者;(2)排除具有重心、脑、肺、肝、肾等严重原发病的患者;(3)排除具有麻醉禁忌症的患者;(4)排除伴有严重妇产科疾病患者。
1.3治疗方法 孕妇出现规律宫缩,密切观察产程进度。对于研究组的产妇,当子宫口开大3cm后,指导孕妇取侧卧位,有专业麻醉师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定位硬膜外腔穿刺部位L3-L4,穿刺针进入硬膜腔后,给予罗哌卡因2.5mg(应用0.9%生理盐水稀释到50ml)、芬太尼15ug注入,观察无异常,将导管置入,退出穿刺针,连接微泵静滴罗哌卡因2.5mg(应用0.9%生理盐水稀释到50ml)、芬太尼2ug/ml,滴注速度10-20ml/h。在子宫口完全开全后,将微泵关闭,停止给药。对照组的产妇进行自然分娩,无镇痛干预。
1.4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进行完善的胎心监护、心电监护,并观察记录疼痛效果、产程进展、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情况等。对镇痛效果的判断应用Mulleetr镇痛强度评分法:分值为4分,表示极度疼痛,几乎不能耐受;分值为3分,表示强疼痛,难以耐受;分值为2分,表示中度疼痛,能够耐受;分值为1分,表示较易耐受;分值为0分,表示无痛[2]。对新生儿窒息情况判断,应用Apgar评分法:分值在8-10分为正常,分值在4-7分为轻度窒息,分值在0-3分为严重窒息[3]。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镇痛疗效比较 两组进行比较,研究组产妇疼痛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3讨论
无痛分娩是指运用各种手段,药物性或非药物性,使分娩时的剧烈疼痛,得以减轻甚或消退,减少产后的疲倦、对新生儿的影响及心理的恐惧,能够更加顺利的完成分娩。无痛分娩的历史已有100余年,于国外起源,技术日渐成熟,应用已较为普遍,有数据统计国内无痛分娩的数量,占到顺产总数的30%-40%,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4]。无痛分娩的镇痛方法有药物性镇痛、非药物性镇痛之分,水中分娩、呼吸法、局部穴位刺激,精神安慰法等属于非药物性镇痛,镇痛的效果相对较差;椎管内分娩镇痛、肌肉注射、吸入氧化亚氮法等属于药物镇痛,硬膜外镇痛法镇痛,镇痛疗效确切[5]。
硬膜外阻滞麻醉即通过硬膜腔穿刺给药,应用镇痛微泵严格的控制给药的剂量,在分娩时通过对痛觉神经递质的阻断,使分娩的疼痛程度降低,保留子宫的收缩,不影响正常的子宫规律收缩[6]。无痛分娩能明显减轻疼痛程度,缓解产妇的恐惧心理,有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但有凝血功能异常、麻醉禁忌、阴道疾病影响分娩的患者,则不能够应用。上述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进行比较,研究组产妇疼痛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低,第一产程时间的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第二、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进行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因此应用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无痛麻醉,镇痛效果明显,第一产程缩短,不会影响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等不良情况的出现,安全性高,对改善分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严红亮,戴明.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对产程和新生儿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6,(4):615-618.
[2]陈文云.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100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7):2118-2119.
[3]刘锦,刘晖,屈军等.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4):594-595.
[4]曾祥玲.硬膜外阻滞麻醉在120例无痛分娩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20):93-94.
[5]钟景梅.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329-330.
[6]潘建琴.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4,(22):3403-3405.
论文作者:张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8
标签:产妇论文; 硬膜外论文; 新生儿论文; 疼痛论文; 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