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疏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现实论文,高校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09)04-0104-0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首次出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阈,标志着我们党对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高校作为人才汇聚、培养的场所,也是科学的渊薮、人文的殿堂,尤其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大学生作为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更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因此,心理疏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心理疏导的科学内涵及现实意义
心理疏导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是对西方国家提出的“心理辅导”和“心理疏导疗法”的借鉴与发展,是对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突破和创新。我们要准确把握心理疏导的科学内涵,划清心理疏导与心理疏导疗法的学科边界。
1.把握心理疏导的科学内涵
作为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观念,“心理辅导”最早产生于西方学校教育活动之中。它实际上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医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心理辅导”率先被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所吸纳,并逐步在学校教育领域展开了实践和探索。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平等、积极关注和“五条件接纳”的氛围中,辅导者根据当事人的心理和行为困扰,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技巧,给当事人以合乎其需要的指导与服务,协助当事人摆脱心理和行为困扰的方法。心理辅导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它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更关心学生合理的内在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更关注学生的内在感受和体验;更强调在社会规范许可的条件下,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其工作原则和方式有着更为鲜明的“心理学专业”特色,可以更快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心理疏导”借鉴了“心理辅导”的工作理念和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从心理学视角,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开展工作。
心理疏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心理疏导指心理疏导疗法,在心理治疗领域广泛应用,指设在医疗机构中,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治疗人员运用心理治疗技术,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进行疏通、引导,实施个别或集体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从而达到治疗心理疾病、促进心身健康的目的。“疏通”是指医患之间广开信息交流之路,通过信息收集与信息反馈,把病人心理阻塞的症结、心灵深处的隐情充分表达出来。“引导”即在系统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抓住症结,循循善诱,转变人的认知结构,把各种不正确的认识及病理心理引向科学、健康的轨道。
广义的心理疏导广泛运用于教育、管理领域,指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技巧,通过解释、说明、共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疏通人们的心理和思想,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改善或改变人们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以达到降低或解除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其中,“疏通”与“引导”是心理疏导的两个重要环节,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疏通”是为了正确的“引导”,是“引导”的前提;“引导”是“疏通”的目标,是“疏通”的继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指的就是这种广义的心理疏导。
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疏导”不同于教导,也不同于指导。教导往往耳提面命,缺乏亲和力;指导常常居高临下,使教育对象产生距离感,不能真正解决教育对象的内心疑虑。而“心理疏导”不仅建立在对教育对象充分尊重的基础上,而且贴近教育对象的心理需要和思想实际,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重在解决他们的内心困扰,在这个基础上,施以正面的教育和引导,因而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和价值的最大化。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不能完全等同于心理治疗中的心理疏导。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有其自身的性质、特点和目标。二者在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教育内容、教育立场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并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但不能完全照搬,也不能互相取代。
2.认清心理疏导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社会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和改革的攻坚期,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心理问题不断涌现。对于高校而言,随着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使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竞争压力、发展压力不断增加,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这就使得高校师生的精神负荷过重、心理困扰增多、心理失衡加剧、利益冲突凸显。这种客观现实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心理疏导、思想解惑和矛盾化解为重点,从情绪疏导、心理引导、力量团结、矛盾处理、困难解决、思想转化等渠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这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心理疏导是解决师生的心理困扰,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往往自我定位高、成才欲望强,而社会阅历少、心理发展不成熟,因而当面临学习、就业、经济、情感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时,极易出现心理问题、道德困惑和精神危机。北京高校大学生2005年心理素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05级新生中13.86%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而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冲突、恋爱问题方面的困扰增多,心理问题也相应增加。四年级学生中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比例最高,达到16.31%。其中,来自边远农村的学生有19.67%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1](P183)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休学、退学的人数已远远超过肝炎、肾炎、肺结核等生理疾病,成为影响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首要因素。
就高校教师而言,由于社会对高校教师的高要求、高期待以及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措施的出台,特别是与教师利益直接相关的聘用制度、竞争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学生择师制度、劳酬结合制度的实施,给广大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压迫感、焦虑感和不安全感,影响身心健康与工作兴趣。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与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的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82.2%的高校教师感觉压力大,近30%的高校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
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问题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反复的心理刺激以及负性的情绪状态持续影响而形成的;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化解,就会造成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甚至心理危机,引发多种心身疾患,甚至导致违法乱纪、反社会行为的发生。如暴躁、冲动、偏执等不良情绪和个性往往表现为冲动类型,引发非理性行为,造成对他人和社会的伤害。“马加爵事件”就是典型表现。因此,缓解师生的心理压力、疏导负性情绪、促进心理健康,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心理疏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的主体性、独特性、创造性,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一切服务人的需要。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召唤。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人、培育人和提升人,使人的主体性不断增强的实践活动。但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其作为意识形态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作为实现人自身发展的“目的性”价值,导致关注政治多于关注人文、关注群体多于关注个人、关注思想多于关注心理、关注先进性多于关注群众性;过分注重政治思想理论的灌输,而忽略了疏通、启发、引导、共情等心理学方法的运用。受其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钝化”和“乏力”现象,其“应然效果”与“实然效果”出现分离趋势。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心理疏导,可以更好地体现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好地了解师生的心理需要、体察他们的心理感受、尊重师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师生的心理品质、促进师生的自我实现;可以更好地体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平等地位,为教育对象提供宣泄情绪、发表意见的平台,以促进者、辅助者、合作者的身份与教育对象进行充分的心理互动,使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可以更好地发现教育对象的积极资源,挖掘其潜能,充分调动积极性,促进教育对象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总之,运用心理疏导,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侧重“教育人”向侧重“服务人”转变,由注重“说服人”向注重“引导人”发展,最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召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心理疏导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广大师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主要力量,对于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和谐始于内心,心理和谐是“和谐理念”、“和谐精神”、“和谐文化”的组成部分和心理基础,是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支撑。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身是心的基础,心是身的导向。没有高尚的心灵,健康的身体无异于行尸走肉。没有健康的体魄,崇高的精神也无所依傍。因此,身心健康、和谐统一一直是人的追求目标。人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其自身必须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功能。也就是说,他的身体、心理、智商、情商等各方面要素必须相互协调、均衡发展、运转有序。而随着高校师生精神压力、工作压力的加大,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影响高校的和谐稳定。通过心理疏导,可以引导师生广开言路,倾诉心理困惑和利益诉求,了解师生的深层情感和发展需要,并通过情绪疏导、认知引导、思想转化、行为调适等过程,调节情绪、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二、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同一性,二者在某些方面具有异曲同工之效。其内在联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与思想具有相通性
心理和思想都是人的精神现象,它们都以人脑为器官,都是人脑的机能,都以客观现实为源泉和内容,都以实践活动为场所。心理是思想的基础,思想是心理的高级形式,是在心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思想的发展变化受心理的影响和制约,心理活动的方向和内容受思想的支配。可见,心理和思想密不可分,紧密相联。人的思想观点的形成与变化发展,与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同步的,思想的变化与整个心理活动密不可分。因此,要想转变人们的思想,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实效,就必须遵循人的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触及教育对象的认知、情感、意志,了解其需要、动机、兴趣,根据每个人特有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心理系统是思想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人们的思想,而思想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它是全部制约人们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包括:直接支配人的行为的因素——动机系统,如“需要”、“兴趣”、“动机”等:调节人们行为动机的因素——心理过程系统,如“认知”、“情感”、“意志”、“信念”、“习惯”等;指导人们行为动机的因素——观念系统,如哲学观点、政治观点、伦理观点等。可见,心理系统是思想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心理问题往往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交织在一起,难以截然分开。心理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讲要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前提。反过来,心理问题的存在,也必然影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涉及人们的政治态度、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思想观念,还必须从影响人的思想系统的重要因素——心理因素入手,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动机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促进人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3.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它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也包括需要、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思想,亦称“观念”,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心理活动的高级形式。所以,心理品质影响和制约着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对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促进或抑制作用。积极的心理品质会促进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社会行为的形成并巩固已经形成的思想品质;而消极的心理品质则会抑制高尚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甚至产生不良的思想品德。可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基础,也是教育对象顺利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的前提。因此,心理素质的提高在客观上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4.优良的人格品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
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不断更新的知识,以及科学技术的挑战,都对现代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21世纪的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因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再狭隘地局限于开会、听报告和开展轰轰烈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是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人格成长和潜能开发。因此,通过心理疏导,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处理好在学习、择业、工作、自我发展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心理特质和优势,扬长避短,更好地适应社会,开发潜能。可见,心理疏导的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心理疏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十分密切,二者在内容上相互交叉,在方法上相互补充。因此,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较强的生命力。
三、心理疏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同任何价值概念一样,是一个关系范畴,是指作为价值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功能和属性能否满足和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这样一种关系。心理疏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是指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已经实现或正在实现的价值,它能使人们感受到心理疏导的有效性。具体来说,心理疏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协调价值、动力价值和塑造价值。
1.协调价值——促进身心和谐,协调人际关系
心理疏导的情绪宣泄功能、心理支持功能和认知调节功能具有重要的协调价值,可以促进师生的身心和谐,协调人际关系,化解人际冲突,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教师的自我实现,为学校的改革发展与和谐校园建设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现代心理学认为,情绪宣泄是人们获得精神健康的重要“营养素”。通过宣泄敌对、不满、抑郁、委屈等消极情绪,有利于人们化解不良情绪,恢复心理平衡。心理疏导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强调平等、积极关注和“无条件接纳”,为师生提供一种安全、信任、放松的氛围,使当事人能够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忧虑和烦恼,宣泄压抑的情绪和情感。这无疑为师生提供了情绪宣泄的机会和平台,避免了被堵塞的负性情绪的积累。
同时,心理疏导的过程也是双方共同讨论和磋商的过程,通过当事人的倾诉和双方的切磋讨论,给当事人以正面的引导、帮助和启发,使当事人在心灵上得到慰藉,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认知上得到改变。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人们的很多负性情绪和心理失衡是由于认知失调导致的,往往与人们不正确的认知有关,如绝对化的观念、概括化的推断以及灾难化的认识等都是人们常见的认知错误。所以,艾利斯主张通过改变人们的不合理认知来调节情绪和行为。通过心理疏导可以帮助师生尝试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培养移情能力,学会换位思考,以开放的心胸和包容的心态接纳不同的观点,从而减少不平衡心态和人际冲突,保持健康、愉快的心境和良好的人际氛围。
2.动力价值——激发精神动力,营造良好氛围
大学是人类文化的沉积汇集之地,是人文精神的创造凝聚之地。师生的精神面貌和人文底蕴,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形成与积淀,影响到校园文化、学校氛围的创建与营造。因此,高尚的大学精神、优秀的校园文化和良好的校园氛围能够透射出其独特的感染力和强大的凝聚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召唤师生,浸润师生的心灵,成为师生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动力。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人文。科学追求真,给人以理性:艺术追求美,给人以感性;人文追求善,给人以悟性。可见,真善美是人们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当师生面对压力、遭遇挫折、体验失败时,往往会出现心理失衡的现象,表现为逃避现实、自我挫伤、一蹶不振甚至发生侵犯行为。此时,他们的精神世界是混乱、甚至是扭曲的,对真善美的追求也由此止步。而心理疏导往往可以成为师生心理世界的守护者和精神世界的播种者。
我国中医中有“痛者不通,通者不痛”之说,意指身体不适出于人体气血淤积不畅,阻碍了正常活动因而致痛。在心理疏导中,同样也存在着这种“痛”和“通”的关系及其运用的问题。心理疏导中的“痛”可表现为因种种生活矛盾与压力所造成的精神烦恼与心理失衡,以及由挫折与打击带来的行为异常。这种“痛”轻的如学业困难、人际冲突、工作不顺心、社会适应不良以及缺乏理想与追求等所带来的烦恼与苦闷;重的如遭受挫折和各种心理创伤而引起的精神痛苦。这两种情况都会对师生的正常情绪及工作、生活带来干扰,甚至产生心理危机。心理疏导中的“通”表现为人的精神烦恼的缓解及行为目标的确定。通过心理疏导,可以帮助师生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审视,从而重新认识自我,积极调适自我,找到个人和社会的契合点,找到生活的目标和行为的动力;可以挖掘师生的生命潜能,培养师生的自主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等与时代精神相合拍的精神品质,使师生在对理想的追求中,领悟生命意义、存在价值、生活目的,找到人生的精神支柱。当人们有了理想和追求,学会调节自身的情感和心理,才能有效消除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感到生活充实、精神愉快。
3.塑造价值——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校发展
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把一个人人格心灵的唤醒,其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由此可见,塑造健全人格不仅是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健康平和的心态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是优良人格的特质。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其劳动工具不是物,而是教师自身的个性品质和人格特征。因此,教师的人格具有比一般人更为强烈的道德意义。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甚至认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因此,教师只有首先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形象,并注意将高尚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人格素养及科学态度潜移默化地同化在学生的认知、情感、人格与审美结构中,才能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健康成长。
在人格成长中,爱和情感支持是一种最重要的力量。当个体在面临困境时,得到来自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团体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会提高心理应激能力,获得战胜困难、人格成长的力量。相反,如果社会支持不足,会增加个人受挫情绪,产生悲观失望心态,甚至发展成为对社会的仇视、对抗心理,影响人格健康成长和社会安全稳定。当前,社会变迁较快,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压力的增加,家庭结构的变迁、人际关系的复杂化,都使得师生的心理负荷越来越大,从而对社会支持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心理疏导提供的是一种专业服务,它使用一系列非医疗、非说教的手段,诸如对话、讨论、攀谈、共情、引导、启发等,以与“问题困扰者”平等交流、相互磋商的方式,共同探讨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以及对事物的正确看法,帮助师生调整心理状态,纠正认知偏差,克服自卑、抑郁、怯懦、冷漠、悲观、焦虑或对人敌视、暴躁冲动等人格缺陷,以求得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心理疏导在培养师生的健全人格方面具有重要的塑造价值。
总之,心理疏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心理和谐是一种能力、一种力量,是人生的重大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推动师生的心理和谐,自觉在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关系和机制,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和人文环境,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