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线损典型案例分析及治理论文_宋健,蔡琳祎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河南省许昌市 461000)

摘要:在电力事业发展过程中,线损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企业的电网运行、经营管理水平都直接受到线损率的影响,线损率是反映电网规划设计、技术装备和经济运行水平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新形势下,供电企业要加大对线损率的研究,做好线损率的管理工作,利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10kV线损;典型案例;治理

引言

电力网电能损失中,线损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衡量参数,不仅是对电力技术型指标的有效评价,还影响电力企业的发展。配电网线损率表现出企业规划设计的合理性,显示了生产技术的进步特点,决定了运营管理能力的强弱。传输电能过程中会出现功率损耗,且任何元件都不能防止出现功率损耗,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合理手段降低线损。

1 10kV线损构成

电力系统是由一个复杂交织的电力网络构成,电能需要从发电厂发出,经过配电网进行输送,应用变电设备、换流设备、多层控制设备以及保护设备进行转化后才能输送到用电户,电能经过多级设备都会消耗电能,造成电能的损失,该部分电能的损耗大致可以用公式表示:

线损表示在单位时间内在一定的区域内消耗电能的总和,单位时间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一个月,甚至可以是一年,依据计算方便进行设定。在对线损进行测评时,虽然能够计算出部分线损,但是不能够得出详细线损信息。在实际生活当中,线损的统计是将供电量减去电表显示量,其差值即为线损。

2典型案例简介

某县级供电局35kV变电站10kV线路总长8.688km,主干线路导线为LGJ-70,该线路下共有15台专用变压器,6台公用变压器。2017年供电量242.56万kW•h,售电量181.19万kW•h,线损电量61.37万kW•h,全年平均线损率25.30%。2018年1~5月份供电量125.50万kW•h,售电量87.96万kW•h,线损电量37.56万kW•h,平均线损率31.11%,累计线损率为29.92%,地市级供电局2018年连续5个月通报该线路异常情况。

2017年2018年

图1 10kV月度线损率变化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10kV月度线损均超过年度线损率指标,2017年年度线损率超指标17.3%。截止2018年5月,2018年累计线损率超指标12.92个百分点,2018年2月份,10kV线损已经高达49.41%,解决该线路损耗问题已刻不容缓,线损率完成值远远超过指标值,有很大的降损空间。对2018年3~5月份以来10kV用电负荷变化情况及用户用电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最低月度功率因数为0.12,存在较大的计量失准的可能。

3 10kV线损治理措施

3.1加强基础管理,推进同期线损建设

全面整合源端数据资源,通过同期线损系统建设与五大源端系统数据治理相结合,开展分区、分压、分元件、分台区的线损异常波动分析,做到第一时间发现设备运行、用户电量的异常并对高损区域进行解剖、分析和整改,完善GIS系统线变、表箱挂接工作,从源头遏制异常数据的发生,做到“灭陈量、控新量”。加强各级关口计量管理。电网改造、设备检修、故障处理及公变台区的一般停送电故障处理等不能影响关口供电量计量;新上专变用户计量点的电量采集装置必须与电能计量装置同步投运;加大对计量装置及系统参数的维护力度与考核力度,计划性解决更换批次电池欠压表计、加装10kV联络关口计量装置的问题,确保各级计量装置完好;明确线路、台区关口考核及用户计费计量装置故障及系统数据的处理和维护部门、岗位名称和处理时限,按日统计故障表计消缺情况。

3.2提升管控手段,拓展综合降损空间

深化地区无功优化系统(AVC)应用,推广110kV及以下电网环网运行,实现电网运行优化,根据季节负荷变化情况,实行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改善配网运行方式。合理均衡10kV线路负荷水平,利用理论计算手段、线路负载情况监控,确定最佳分断点;提高10kV线路、配变、专变无功补偿设备的投运率,控制线路功率因数不低于0.95。强化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三相不平衡度连续15d超过标准(Yyn0接线不大于15%,零线电流不大于变压器额定电流25%;Dyn11接线不大于25%,零线电流不大于变压器额定电流40),应依据“计量点平衡、各支路平衡、主干线平衡、变压器低压出口侧平衡”的“四平衡”原则及时调整负荷。结合季节性负荷波动因素,按月对台区三相不平衡情况进行监控,并对持续15d不平衡的立即进行负荷调整。依托电网规划支撑。认真分析高损原因,合理立项,通过网改项目解决供电能力、优化网架结构、合理调整供电方式,从源头降低技术线损。强力推进反窃查违。利用同期线损系统、两率一损系统等科技手段,对重点行业、区域采取普查和突击检查,利用用采系统升级反窃查违手段。供电所对外加强台区日常巡视,对内加强内部的专项稽查行动;对于15%以上的高损台区实行公司领导、管理部门主任蹲点督办制,切实提升反窃查违力度。

3.3聚焦关键环节,巩固阶段降损成效

市公司结合各电压等级理论线损值及单位售电量结构,采用由低向高电压等级线损电量倒推的“电量倒推测算法”,科学制定下达分区(县公司)、分压(部门)年度指标,细化“小指标”管控;县公司结合市公司下达年度指标分解至每个供电所,供电所根据线路与台区的供电设备状态、线路技术标准等现状分类测算,按“一线一指标、一变一指标”的原则分解到每条线路、每个变压器,做到层层分解、层层压实。抓好月度线损预控。县公司结合下达综合线损指标,合理制定月度预控计划,着重4月、9月、11月、12月等关键月份分析预测,判断可能出现的异常,预先安排管控措施;协同营销部门,加强县公司月度线损波动管理,有效控制了负损和翘尾现象。抓好日间线损监控。发展部对所有异常数据进行分类分责,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制定整改计划、整改措施,销号式开展异常数据治理工作;县公司结合用采系统数据异常监控,动态跟踪线损异常区域,每日9点前以工单形式将所有异常台区按轻重缓急下发至供电所,由供电所长、副所长带队到现场进行稽查,做到工作日计划、日追踪、日治理、日闭环。

3.4实现对10kV配电网电压改造

配电网电压越高,其输电线路上电流越小,进而产生的线损也就随之减少。该现象是在高压输电中常见现象。在35kV及以上的高压输电线路中,变压器产生的铜损占总损耗的八成以上,变压器产生的铜损和运行电压成反比,运行电压越高,铜损越低,铜损的降低有助于实现总损耗的减少。但是,该现象在低压配电网中是不成立的,在低压配电网中铁损可以占到总损耗的80%左右,铁损和配电网的电压等级相反,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空载越来越大,进而造成铁损逐渐增加,因此,对于10kV配电网,不能一味的增加配电网的电压等级,应根据负荷情况,合理增加电压等级。

结语

通过10kV配电线路高线损进行源头数据精确降损治理,成功解决10kV配电线路居高不下的难题,挽回供电企业和用户的损失,降损治理有效经验深入推广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刚,罗刚,刘长江.谈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策略[J].南方农机,2018,306(14):150.

[2]尹文俊.浅析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J].通讯世界,2019,26(02):131-132.

[3]柳绍军,商招宾,阎素红.论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其降损方法[J].经营管理者,2017(11):112.

论文作者:宋健,蔡琳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  ;  ;  ;  ;  ;  ;  ;  

10kV线损典型案例分析及治理论文_宋健,蔡琳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