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衡发展规律在当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平衡论文,发展规律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15年,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这篇著名论文中,深刻地论证了“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时隔近80年后的今天,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生活国际化、一体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如何认识和看待这一规律?这一规律的作用范围、形式和表现有什么新的改变?认识这一规律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现实意义?将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不平衡发展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市场是商品和服务交换的领域与场所,市场经济是为市场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邓小平同志1979年11月26日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副总编吉布尼等美国学者时指出: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再次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既然这样,把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仅仅说成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或绝对规律显然就不够了。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或绝对规律,因此,凡是存在市场经济条件或以市场经济为改革目标的国家和地区,都必然迟早会受到这一规律的制约和支配。只能认识这一规律,利用这一规律,而不能改变或违反这一规律。
列宁说:“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也只能是这样”①。不平衡发展规律首先表现为资本主义、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不平衡发展更加具有跳跃的性质。这从美、日、德经济此涨彼落的变化情况可以明显看出。美国在战后初期独霸世界经济,工业生产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1/2以上,出口贸易占1/3,黄金储备约占1/4。50年代后,随着西欧、日本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就逐渐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美国地位逐步下降,英国继续衰落,日本、联邦德国跳跃式上升,意大利和法国也有相当增长。到了70年代初期,日本在经济实力上,已超过它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1950年,联邦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折合233.4亿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8.2%,英国的62.5%,法国的81.0%,到了1980年,联邦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折合8207.6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31.2%,日本的79.2%,英国的156.9%,法国的125.1%。如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比较,1950年联邦德国为466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24.7%,到了70年代后半期,联邦德国已超过美国,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首位。
80年代初期,由于马克对美元的汇率有较大幅度下降,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又超过了联邦德国,但美国、日本、德国三足鼎立的西方经济新格局已经形成,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从国内生产总值看,1988年,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即占西方七大工业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的84.5%,1989年,美国、日本、德国(含东西德)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达到52330亿美元、28200亿美元和13130亿美元,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1989年日本已超过美国,达22879美元,美国为21018美元,德国(含东西德)为14910美元。
1988年,联邦德国出口总额为3233.74亿美元,超过美国(3216.0亿美元)居世界之首;日本为2648.56亿美元;1989年,美国出口额有较大幅度增长,又超过德国(含东西德)居世界首位,分别是:美国6240亿美元,德国(含东西德)4280亿美元,日本4130亿美元。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国际市场竞争的尖锐化和对世界市场的重新瓜分。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尖锐化,在许多领域,美国厂商遇到了外国制造商的咄咄逼人的争夺;在一段时间内,在一些部门,外国厂商甚至正在悄悄地和公开地瓜分着美国市场。在汽车、民用电子产品、金融和其他领域都是你死我活之争。
以汽车市场的占领和争夺为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福特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占有了日本国内汽车总销售额的80%。50年代日本开始出口汽车,60年代后期年出口量已接近100万辆,70年代后期突破400万辆,到了80年代后期,仅出口美国的汽车就近300万辆。
1992年各主要汽车生产国的年产量分别依次为:日本1249.9万辆、美国970.3万辆、德国519.4万辆、法国376.3万辆、西班牙208.7万辆(1991年数字)。进入1994年,汽车工业在全球、特别是美国的经济复苏中独领风骚。世界头号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宣布,其1994年第二季度的纯利润就增加了一倍多,达到创纪录的19.2亿美元;与此同时,在美国排名第二的福特汽车公司及排名第三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也相继宣布,其第二季度的利润也达到创纪录的水平,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利润竟比1993年同期增长了40%。据美国《汽车新闻》周刊报道,1994年美国汽车总产量将超过日本,夺回失去了13年的世界最大汽车生产国的宝座。1994年美国汽车总产量预计为1120万辆,比1993年的1020万辆增长4.6%,将超过日本20万辆。1993年,日本汽车总产量仅为1110万辆,比1992年的1250万辆减产11.2%。由于日本经济不景气,1994年的汽车产量将下降到1100万辆,在美国市场上各国的汽车占有分额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93年美国本地生产的汽车占有的市场分额已达3/4,日本汽车所占分额从两年前的30%以上下降为24%。
在发展中国家,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经济奇迹般地持续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打破了一些经济学者关于经济高速增长只能在少数穷国维持短短几年的看法;相反,在非洲许多国家由于年年干旱,使生产下降,债务沉重,有的国家的外债额大大超过国内生产总值额。这是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在当代世界经济中的又一重要表现。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再次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经济波浪式、跳跃式发展是必然的趋势,而且如一些西方学者所指出的,东亚经济的高速发展,还为西方经济敲响了警钟。
二、不平衡发展规律与区域经济集团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总过程在现阶段的突出表现。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过程,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在现阶段,并未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或者说,在现阶段,世界经济一体化首先表现为区域经济集团化。
经济一体化是以参与者为了共同利益而让渡部分国家民族经济主权,并由参与者共同进行国际经济调节和行使这部分经济主权。这在当前蓬勃发展并已取得实际成果的区域性经济组织中得到充分体现。
区域经济集团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必然趋势,是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产物,是各国经济相互依赖与互补性进一步加强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政治的不平衡发展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区域经济集团化也是经济政治不平衡发展规律在当代的重要体现。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加强又反过来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使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发展规律在新的形式中,在更高的层次上,在特殊的环境中发生作用。
在不平衡发展规律作用下,各国经济呈波浪式、跳跃式发展。世界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国家间的均势经常被打破,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一些国家和地区,一些国家集团,为了恢复过去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或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往往走上了地区经济联合的道路,组成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就是这种联合的具体组织形式和实际步骤。一般的私人垄断组织的国际垄断联合已显然不能适应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了。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逼迫它们要求国家干预,要求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调节,要求组织以国家形式出面组成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联合。欧洲经济共同体是这种国际垄断联合的典型形式。1994年1月1日生效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是这种国际垄断联合的又一种典型形式。
为什么地区经济集团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集团内各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为什么地区经济集团化既是不平衡发展规律在当代的体现和产物,又是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一定条件下解决与这一规律有关的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一种手段呢?
首先,区域经济集团化有利于实现区域内贸易自由化,促进集团内贸易的发展。
关于自由贸易还是保护贸易的争论已经持续多年。如大卫·李嘉图深刻论证过的:贸易自由化将使贸易双方获得比较利益,即在劳动总耗费不变的条件下,获得更多的使用价值的利益,或者说,生产同样多的使用价值或产品所耗费的劳动将会减少。建立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将实现集团内各国之间商品、人员、资本、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有利于在区域内实现贸易自由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优化组合,有利于节约社会劳动。参加区域性贸易集团的国家都把参与区域经济贸易集团作为提高国际竞争地位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世界银行在《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谈到地区性贸易集团时也指出,如果贸易集团的成员国以集团内部其他成员国较为昂贵的商品来替代集团外部更为便宜的商品,那末,它所有的优点也被抹杀了。实际上,这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贸易转移效果(Trade Diversion Effect)。
西方经济学者从静态的和动态的角度考察关税同盟的经济效果。提出了贸易创造效果(Trade Creation Fffect)、贸易转移效果、贸易扩大效果(Trade Expansion Effect)和次级效果(Secondary Effect)等,对于我们认识和分析经济贸易集团化的经济影响是有借鉴意义的。但建立关税同盟后的总体效果,应综合以上各项分析,不应只强调贸易转移效果而忽视贸易创造效果。区域性贸易集团在实现集团内的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方面,在由于从成员国进口使商品变得便宜而实现了产品之间替代(Inter-Commodity Substitution)的消费变化方面,均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福利水平。
其次,区域经济集团化在促进集团内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又加强了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
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强烈排他性的组织,强调集团共同利益,强调“用一个声音”说话,对非成员国家采取各种严格的限制措施。欧美、欧日之间长期、尖锐激烈的贸易摩擦,其他经济贸易集团采取的各种排他性的贸易壁垒都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使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更加严重,经济贸易冲突将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从而损害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有的学者认为,1995年1月1日建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也难以有效地制约由于经济大国利益矛盾而引起的经济冲突。
早在1990年12月,马来西亚总理就提出了组成一个由东盟六国、日本、韩国、台湾及香港地区和中国(大陆)组成的新经济圈的设想,即“东亚经济集团”。这一设想提出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反响。美国对此构想“表示强烈不满”,东亚地区一些经济界人士则认为,“这种主张并不是一种空谈,具有相当大的实际意义”。1993年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讨论会上,形成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当前世界正朝着以美国为首的美洲自由贸易区,以德国为主体的欧洲单一市场,以日本和中国为中心的东亚自由贸易区三大贸易集团的方向发展。我认为,在不远的将来,在东亚地区形成新的经济贸易集团并不是不可能的。它不以某个人的主观想象为转移,而是由根源于市场经济机制的不平衡发展规律、竞争规律和世界经济的现实格局所决定的。
地区经济贸易集团化也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的一种平衡协调机制,是一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密切联系并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解决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的一种手段。作为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各国间相互依赖进一步加深的总趋势的一种国际垄断资本联合,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一定地理空间内更好地实现国际生产专业化和协作的组织形式,正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内蓬勃发展,这是一种在较长时期内不可逆转的趋势。
地区经济贸易集团内和集团间仍然存在深刻的、尖锐的矛盾,这些矛盾的积累和尖锐化,有可能导致对抗。
三、不平衡发展规律与世界经济中心转移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可以看到,每一个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在事实上形成并受到全球公认的世界经济中心。随着东亚地区的日本、“四小龙”、中国以及东盟地区经济先后以较高速度增长,并且异乎寻常地持续较长时间,世界经济中心向东亚、向亚洲转移的议论自然多了起来。
世界经济中心形成的条件是多方面的。作为世界经济中心,它必将会对世界经济、贸易、金融、科技等各方面产生影响,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前进的“火车头”。
世界经济中心的形成和转移是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紧密联系的。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会有较大的差异,各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将会发生变化。我们同样可以说,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既是不平衡发展规律的表现,又是这一规律作用的结果。美国是20世纪下半叶公认的世界经济中心,是推动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然而,有关美国衰落的种种议论,有关日本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议论,有关21世纪是“日本世纪”、“亚洲世纪”、“东亚世纪”甚至“中国世纪”的议论,在一段时期非常热烈。
我认为,在讨论世界经济中心转移问题时应持慎重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首先要看到亚太和东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巨大影响。
亚太,特别是东亚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是近20年来世界经济中引人注目的现象。战后至90年代初,世界经济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6%,而同期亚太地区这两项数字,分别为6%以上和7.4%。1980年亚太地区占世界贸易量的比重仅为35%,1991年已达41%。东盟国家、“四小龙”均出现经济奇迹,中国近10多年来又比东亚其他国家发展更快。中国经济连续15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1992年的经济增长率为12.8%,1993年达13.4%。据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1994年3月22日举行的年会公布的数字,1993年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或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及对这些国家和地区1994年和1995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如下表。
太平洋沿岸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率%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中国13.410.0 8.20
印度尼西亚
6.5 6.5 6.4
新加坡
9.8 7.0 6.8
泰国 7.7 8.1 8.2
韩国 5.3 7.6 7.8
台湾省
5.9 6.2 6.5
香港 5.5 5.3 5.2
日本 0.2 1.1 2.7
美国 3.0 3.8 2.2
该地区加权平均数 3.8 4.1 4.1
资料来源:[香港]《亚洲华尔街日报》1994年3月23日。
从上表可以看出,最近3年除日本外的东亚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是较高的。按照这样的速度增长,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生产和贸易格局。
东亚地区经济迅速增长的趋势,估计在整个90年代将继续下去。许多发达国家面对这一形势都相应调整了它们的战略和对外政策。但是,“面对亚洲决不意味着放弃欧洲”。虽然目前美国对亚洲的贸易额比对欧洲的贸易额多40%,但美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的累计总额却比对亚洲的直接投资多3倍。美国海外的利润仍有60%来自欧洲。因此,还不能说美国的战略重点已经转移到了亚洲。
一段时间以来,西方报刊大肆宣扬中国将在20年左右,大约在2010年赶上并超过美国。实际上,这种宣传是不切实际的。从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比看,199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人民币23931亿元,按当时汇率5.71:1计算,折合4191亿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8%。如果要在2010年赶上美国(设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3%),则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必须年均增长18%左右,在将近20年的时间内保持如此高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还没有过。如果按购买力平价方法折算,中国经济要在2010年超过美国,也需要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当然,如果以亚洲或东亚地区综合经济力进行比较,或将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后综合进行计算,与美国经济的差距可能缩小一些。但是,如按人均GDP或GNP进行比较,则仍还有巨大的差距。
战后对综合国力的比较研究有了迅速的发展,创造了不少对国家发展的估价指标。总的说,在对国家实力的估价中,不应仅仅以GNP或GDP经济总量指标进行比较,一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资源潜力、产业结构水平以及卫生保健、人民的营养、婴儿死亡率、平均寿命、成人识字率等等也是重要的指标。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仍居世界各国之首,从科技水平和发展潜力看,美国仍然是国际竞争力最强的国家,还不能说世界经济中心已经发生了转移。
我十分同意这样的观点:“太平洋的崛起未必意味大西洋的衰落”②。影响经济发展进程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东亚经济在其迅速发展过程中也同时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也将对经济发展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即使美国在若干年后真的衰落了,代替它的地位起着世界经济中心作用的国家和地区也未必是亚洲、东亚或中、日。
四、不平衡发展规律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21世纪是“经济战争世纪”。谁能打赢这场战争,谁就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高的政治地位和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深刻认识和掌握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争取较有利的地位,对于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该国制定和执行的方针政策有密切关系。日本经济依靠推行产业合理化政策取得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号召“恢复强大的美国”。1985年9月,在西方发达国家5国财长与中央银行总裁会议上,就通货调整和降低美元汇率问题达成协议。这样,在80年代前半期的世界经济中十分突出的美元汇率偏高的问题,得到了纠正。对于美国商品恢复竞争力、增加出口和促进美国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作用,里根也因此而取得了较显赫的政绩。克林顿入主白宫后,提出了提高美国货的竞争性的方针,对于美国产品在国际以及国内市场与外国商品竞争,提高劳动生产率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里还要谈一谈“东亚模式”。综合各方意见,东亚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1)政局稳定,长期以来实行扶植出口的产业政策,这是“东亚模式”的突出特点。(2)多数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经济改革与调整,充分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3)这一地区的人民以其勤奋与高储蓄率支持了资本的形成,这是重要原因。(4)这一地区的国家(地区)充分利用了以大型集装箱船为标志的海运技术的进步,大力发展临海型工业带,为实现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提供了物质条件。例如:日本利用汽车专用海轮运输汽车到美国,其成本比日本国内航运还要便宜得多。(5)尽管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资在产品总成本中的比重已相对降低,但东亚仍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相对欧美国家而言,因工资低廉而形成的竞争优势仍未减弱。(6)资本主义经济处于结构调整时期,出现了世界性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移的趋势,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与优化,给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带来了机遇,留下了发展余地。(7)70年代和80年代,由于美元汇率高和美国消费过旺形成了美国大量增加进口的“太平洋贸易的发展背景”,东亚国家成功地利用了这一背景。
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并不是盲目的、完全被动的。
日本、美国和东亚的许多经验是值得研究的。只是我们正确地认识经济规律并且相应地制定正确的政策措施,我们就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市场中,提高竞争力,促进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更加迅速地发展。
注释:
① 列宁:《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列宁全集》第23卷,第75页。
② 约翰·耐斯比特、帕特里夏·阿伯丁著:《2000年大趋势》,经济日报出版社中译本,第194页。
标签:世界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日本政治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东亚研究论文; 东亚历史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