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运作机制视野的课程资源管理:主体、策略与程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论文,程式论文,资源管理论文,视野论文,主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谁”来管理:课程资源管理的主体
国家、地方和学校都是课程资源管理的主体,但他们在管理的职责、功能、内容以及手段等方面各有所侧重。在课程资源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分清三者的关系,明确他们各自的职责,这样才能提高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如何管理:课程资源管理的策略
第一,建立课程资源库。这个资源库可以是基于网络的课程资源数据库,包括国外的课程改革理论,国家的课程改革文件,课程改革方面的论文与著作,名师的讲课实录,专家的培训报告,民俗、名胜的音像资料,各科的教学、学习资料等;也可以是纸质的课程资源学习包,主要提供教学案例,课程开发指南,课件,教学素材等教的资料和学的资料;还可以是人才库,主要包括课程专家、优秀校长、优秀教师等。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尽快通过征集遴选、组织开发、引进购买等途径和方式建立各种课程资源库,集中国家、地区和学校的优质知识资源、思想资源、素材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这种管理方式可以降低使用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弥补我国课程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的现状。
第二,完善课程资源配置机制。课程资源管理其实就是课程资源的配置问题,因此配置机制的合理与否,直接制约着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效能。一般来讲,课程资源配置机制可以分为行政控制和市场调配两种形式。在中央集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下,课程资源的配置由政府统一划拨,地方和学校的资源管理权力极为有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随着国家简政放权,随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推行,单纯的行政调配资源的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改革的要求。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在课程资源配置方面采取的是市场调配为主、计划调节为辅的配置机制。当前越来越多的资源开始进入市场化运作过程之中,譬如,教材、教辅、音像资料等的出版与发行,就具有明显的市场化特征。但是,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完全的市场配置形式,容易造成“马太效应”,进一步拉大课程资源的地区差距,造成课程资源配给的失衡。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还需要发挥政府的行政调配作用,有计划地进行政策倾斜,适当平衡课程资源的分布差距,因此,市场调配为主、计划调节为辅的课程资源配置机制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当前这种课程资源配置机制还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其一,我国的市场体制还不非常完善,课程资源的市场调配法则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其二,要加强对政府资源配置权力的监督,尽力保证资源配置的科学合理、公平公正。①
第三,搭建课程资源共享平台。这项举措主要指向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管理行为,具体体现为以下三方面:其一,在同一学校内部教师之间,创造互相交流、沟通、学习的平台,摆脱以往教师单打独斗的局面,实行同伴互助,实现智慧和资源共享;其二,在同一地区的学校与学校之间,开展校际互动,加强校际之间的课程资源互惠、共享;其三,在同一地区的学校与社会和家庭之间,建立广泛联系,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支持,有效地利用校外的人力资源与环境资源。譬如,组织家长沙龙,举办研讨会,开辟“家长日”让家长与学生一同听课,设置“热线电话”、“家长信箱”等,让家长出谋划策,贡献智慧。加强与本地区图书馆、博物馆、动物园以及科技园等校外机构的合作,争取让他们提供场馆支持,开辟校外活动基地,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建教育的目的。
二、现实路径:课程资源管理的程式
课程资源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指南,教科书、教辅材料、实验室,教师、学生,网络、活动材料、课件、课外书籍、教学仪器、挂图、音像资料、教学案例,校内各种设施、场地,民俗、名胜等乡土资源,家长、专家,各种场馆、设施等,其中有些内容可以直接成为课程资源,有些则必须经过加工和改造以后才能成为课程资源。因此,只有采取科学的管理程式,对各种资源进行“编码”与“建模”,才能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课程资源管理的程式应遵循以下几个路径。
第一,建立管理机构。课程资源管理不需要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从中央到地方和学校都成立了专门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他们不仅担负着课程编制、实施、评价以及监控的工作,同时也有责任担负起课程资源管理的任务。管理机构通过普查、筛选,优化、整合,以及统筹规划等环节实现对课程资源的“编码”、“建模”和使用的管理。
第二,普查、筛选。课程资源模糊性与多质性的特点,决定了自然与社会中的资源并非都能直接利用,课程资源管理主体必须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对各种资源进行识别判断、排查过滤、归类建档,从中筛选出所需要的课程资源。普查、筛选既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的技术手段,同时也是课程资源管理的必要途径。通过普查、筛选,我们可以掌握课程资源的分布、存量、品质以及分类状况,这样我们就能在课程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但是,如果我们在普查、筛选过程中没有对这一活动进行系统的、规范化的管理,而仅仅从技术手段上来进行单纯的普查、筛选,那么我们很可能会陷入繁杂的数据的泥淖中而无法提炼有用的信息。课程资源管理主体——无论国家、地方还是学校,在进行课程资源普查、筛选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选用科学的管理模型,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优化、整合。通过普查和筛选,我们把课程资源都贴上相应的“标签”,归入相应的类属之中,以方便查询和索取。这仅仅是课程资源管理的起始阶段,因为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课程资源可以细分为多种种类。根据课程设计的程序,课程资源可分为目标资源、教学活动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以及制定评估方案的资源。②根据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课程资源可以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课程资源又可分为生命载体课程资源和非生命载体课程资源。③根据课程资源的性质,课程资源可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根据课程资源的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课程资源又可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根据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课程资源还可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④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之间相互包容、重叠,给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我们还需要对这些课程资源做进一步的优化、整合。如果说普查、筛选是对课程资源“编码”,那么优化和整合就是对课程资源进行“建模”。一般来说,优化、整合要确立一个整合的“轴心”,由它来统领各类课程资源。我们认为在优化、整合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设计三种优化、整合方式:学生发展中心模型、教师发展中心模型、学校发展中心模型。这三种模型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发展规划以及现有条件,选择具体的课程资源整合方式,进行课程资源管理。
第四,统筹规划。课程资源经过“编码”、“建模”以后,紧接着面临一个如何使用的问题。我国当前课程资源的状况存在总体短缺、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根据现实需要和课程资源的特点,进行统筹规划。其一,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课程资源相对比较丰裕,而西北落后地区以及贫困的农村和山区的课程资源相对匮乏。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在西北地区以及贫困的农村、山区首先要改善条件性资源严重不足的局面,加大课程改革的财政投入,减免学生学杂费,新建、改建校舍、图书馆和实验室。与此同时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现有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并尽可能地通过优惠政策吸纳优秀人才充实到师资队伍之中,增强这些地区的自我造血功能。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东、西部地区的互助合作,开展对口交流与支援活动,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其二,我国课程资源总量不足,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可能合理使用课程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但当前的现状恰恰相反,一方面,我们一直把目光聚焦在各种条件资源的建设上,而对于最有价值的素材性资源——教师和学生关注不够,结果盲目地发展条件性资源,忽略了素材性资源的建设,本末倒置,造成学校内涵发展不足;另一方面,课程资源游离于课程之外,不能有效地满足课程运作的需要,出现资源闲置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要加强课程资源管理的计划性,协调素材性资源与条件性资源的发展关系,加强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实现课程资源的“减量增值”。其三,当前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上,许多学校为迎合形势,不惜血本,花大价钱买进各种仪器、设备,购置各类书籍、报刊,投入大量人力组织、开展一些应景性活动,编造各类评估所需要的材料,应付完检查之后就将其束之高阁,不能持续使用,造成课程资源浪费严重,今后我们在课程资源管理中要考虑成本核算问题,尽可能使课程资源使用物超所值。
注释:
①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280页。
②江山野主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110页。
③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教育研究》,2001年第9期。
④徐继存等:《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学科教育》,2002年第2期。
标签:课程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