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计观点看“三资”企业的发展[1],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观点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兴办三资企业,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下从统计角度谈谈“三资”企业的发展问题。
发展三资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自1980年建立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开始,到1995年底,我国已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5.9万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348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加,三资企业已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1.加大了投入产出力度,保证了国民经济迅猛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商来中国投资。以下事实,可以佐证:
其一,外商投资资金的注入,大大填补了我国经济发展初期以及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口,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增加了有效投入。特别在某些方面,国外资金胜于国内资金。例如在项目风险的分担上,由于外商参与投资,风险共担,使过去仅由中国单独投资难以上马的重要项目得以上马。再如在促使产品技术升级换代上,国外资金也优越于国内资金。
其二,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和重要的增长点。从三资企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略见一斑。见表一:
表一 工业部门中三资企业贡献情况单位:亿元
由此可见,工业部门中三资企业产值比重上升很快。1993年以后均超过10%。如果从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特区看,三资企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就更大。例如,1996年,在厦门经济特区工业总产值中,三资企业产值的比重已超过75%,成为经济特区工业增长不可忽视的主导力量。
2.提高了国内产品生产技术与企业管理水平。
利用外资的过程,就是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吸收国外成熟管理经验与方法的过程。在国外资本进入国内的同时,技术、工艺、营销、管理、研究开发、人员培训及国际贸易网络等生产要素亦随之而来,这对于我国产品技术升级换代,增强国际竞争实力极为重要。发展三资企业,提高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起点,推动了我国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多,特别是世界著名跨国公司集团的加盟,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有机会接触到国际先进技术,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著名公司的加入,带来了竞争,也为中国企业在短时间内赶超国际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时机。
应该注意到,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层次的管理档次,本身就是渐进提高的过程。一般国内企业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达到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的目的。第一,在合作、合资企业中,由中方派员到国外企业学习技术、组织管理经验,回国后直接运用于生产经营;第二,围绕国外企业的核心技术,寻求与国内产品关联的前后配套技术,通过配套技术的提高,获得“比较学习”的机会;第三,在外资企业产品国产化的过程中,获得技术转移的机会。总的来说,这些年来,我国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与管理经验有长足进步,与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兴办三资企业是分不开的。
3.促进了出口导向型加工业的形成。
在外商投资最密集的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加工业,这点可以从沿海地区外商投资企业迅速扩大的进出口贸易活动中得到证明。沿海地区的这种“两头在外”的外向型加工业,充分利用了区位优势和劳动力供给的优势,使国内外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这与我国长期采用的依靠国内交换和内需增长拉动的内向型工业发展模式,有很大差别。从全国范围来看,1994年全国出口增加值中,60.8%是由三资企业实现的,这一比例在1995年以后继续上升。
出口导向加工业是通过国际交换取得比较利益的。在三资企业的带动下,沿海企业迅速形成了出口导向为主的加工业和加工装配行业,企业的出口额迅速提高。目前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的沿海省市有粤、闽、沪、江、辽、鲁、浙、津。
4.三资企业正成为解决我国劳动就业的一支新生力量。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创造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一直是我国政府努力奋斗的目标。特别是在开放之初,三资企业较多是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经营,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进入90年代以后,沿海地区的劳动力价格迅速上升,但并未因此过多的影响三资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1995年底,在三资企业就业的人数已达1700万,约占当年全国职工人数的11.1%,三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减轻就业压力,缓解失业矛盾的重要新生力量。见表二:
表二 三资企业职工占全国职工总数的比重单位:万人
5.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涉外税收已成为我国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1991年我国涉外税收为69亿元,约占当年国内税收总额的2.3%,到1995年外商投资企业缴纳的税收达到659.6亿元,一些沿海城市,外商投资企业上缴税费,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三资企业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1.外商投资的规模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发展三资企业的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79—1985年为第一阶段。六年间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6321个,年平均签订协议金额27.2亿美元,年平均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7.87亿美元;1986—1990年为第二阶段。五年间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明显增加,达到22728个,年平均协议金额为48.07亿美元;1991—1995年为第三阶段,这五年的投资项目增加迅猛,五年累计批准项目数为220728个,约是前五年批准项目数的五倍,五年间平均协议金额为688.43亿美元,年平均实际利用外资额为228.71亿美元。
1991年项目的平均规模为92万美元,到1995年项目平均规模已达到286万美元,是1991年的三倍。由此可见,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正在逐步扩大。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外商投资的质量有进一步的提高。1991—1995年,在项目个数和协议金额上下有所波动的时候,实际利用外资额却稳步上升,这表明我国三资企业的发展,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见表三:
表三 实际利用外资额单位:亿美元
2.三资企业的产业结构投向有所改善
纵观整个外资投入过程,我们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基本集中于第二产业,从事工业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化工、通讯设备、机械、电子、纺织、服装等领域。在工业部门中,又以劳动密集型和一般加工组装型企业为主,资金密集项目不多,技术密集型特别是高技术企业的比重更低。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产业政策不断调整,三资企业在第二产业中长期领先的格局有所改变。1993年在协议金额上首次出现第三产业高于第二产业0.1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上的分布大体均衡的现象。1993年下半年,国家采取了宏观紧缩政策,自1994年起,第二产业中的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开始回升,重新居于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下降,尤以房地产业的投资额下降幅度最为明显,同期外商在第一产业即农业部门的投资变化不大,在项目个数上仍占2%,协议金额仅占1%左右。
1994年继外资重新回流第二产业后,外商直接投资在产业结构投向上有所改善、一批受国家鼓励的外商投资项目,诸如基础设施、能源、交通等正成为新的热点。但从总体上看,三资企业产业布局欠佳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大型项目、技术密集型项目,特别是高新技术项目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3.三资企业总体构成动荡移位。
从我国三资企业总体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主要形式。1979—1994年我国批准的221664个三资企业项目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为140931个,占总体的63.6%,而其余形式仅占36.4%;在协议金额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为1458.19亿美元,占总体的48.5%;实际利用外资额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为508.24亿美元,占55.8%。可见中外合资企业在项目数、协议外资金额数及实际利用外资等方面都遥遥领先。这种格局的形成,是三资企业内部构成不断变化的结果。
在三资企业发展初期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曾经领先,那时外商独资企业刚起步。至1985年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321个中,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占59%,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占39%,独资为2%。1986年以后情况发生变化,合资形式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到1994年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项目数、协议金额、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等指标均超过中外合作企业及独资经营企业所占的比重。
90年代以后,原先居于第二位的中外合资经营形式与处于第三位的独资形式,在排位上出现了互换。1993年外商独资企业在项目个数、协议金额及实际利用投资额等方面的增长速度,都超过了另外两种形式。可以这么断言:90年代以后,在中国投资的外商更多地愿意采用有较高灵活性的经营方式,以获得更大的资金、经营决策的方便。
4.三资企业正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梯度发展。
因地理位置、优惠政策等种种原因,这些年来外国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分布很不均衡,三资企业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而沿海地区又以闽、粤为主,特别是以两省中的经济特区为密集地。这些年来,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协议金额、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等指标上,两市都占较大的比重。目前,这一现象有所改变。
全国经济开始全国发展,经济特区政策梯度优势有所减弱,这些变化促使外商在国内地区投资方向上有所变动。三资企业在粤、闽、江、浙等南方地区继续发展的同时,迅猛向山东、天津、北京、大连等北方地区推进。到1992年山东、辽宁在实际利用外资数上的排位,已分居第四位和第五位,外商投资偏于南方的局面被打破。与此同时,外商投资热点正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延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等省份利用外资的步伐正明显加快。
三资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在三资企业积极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1.缺乏统筹规划,导致对民族工业的冲击。为获取最大利润和占据中国广阔的市场空间,部分三资企业挟资金雄厚之优势,扩大规模,企图实行垄断。不少国内企业或因囊中羞涩、或因缺乏市场经验,难以与之抗衡,进而拱手让出市场,失去了自己的牌子。在某些行业,由于缺乏统筹规划,盲目引进生产线,使民族工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2.急于求合,造成部分国有资产的流失。有些企业为了急于促成合资,在合资前国有资产没有经过规范化的核定和严格的评估,有些企业按帐面净值而非重置价格进行评估,使有形资产被低估;一些企业对自己所创造的商标、信誉、市场范围等价值不重视,造成无形国有资产的流失;一些企业在合资时,将债务留在老厂,使国家难以收回贷款,又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3.外方在转移技术时要价过高,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不落实。我们希望尽快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发展起点,而外商并不急于技术转让。往往视国内市场的开发程度而转让相应的技术。他们通过倾销产品挤占中国市场,在某些领域,由于产业导向滞后,加上制造与应用部门配合不紧密,造成一些领域让出了大片市场,却换不到先进技术。
4.部分外商的“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外商违背平等互利原则,损害中方利益。如有的合资企业,控制产品境外的采购权和销售权,通过“高进低出”,两头赚钱,从中渔利;有一些企业无视中国法律,经营中采取种种手段,逃税漏税;有的企业在雇佣人员时,歧视中方雇员,过分增加劳动强度,加重剥削,甚至让职工在缺乏安全保障的恶劣条件下工作,使中方职工利益受到损害。
凡此种种,要求我们在引进外资,发展三资企业时,应采取种种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利用外资所出现的负面影响。
必须树立正确的招商引资观念。正确认识三资企业发展对中国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和由此而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对利用外资既不盲目推崇,也不一概否定;要在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适度引进外资。不能把利用外资看作是保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利用外资有利于但不等于机制的转换、管理的规范、市场的开拓和品牌的创立,利用优势和发挥优势并不是一码事情。
在发展三资企业时,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与管理。一方面,国家应做好整体规划,通过外商投资目录的制定,明确哪些产业或企业允许外商经营,或合资或独资,引导外资流向;另一方面,要严格审核制度。坚决杜绝个别地方政府、个别企业为了局部或小集团利益而不顾国家宏观调控的现象。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并严格执行。通过健全的法律体系,保护国有资产,避免国有资产在不规范的市场交易中流失;参照国际惯例,通过有关反垄断法的建立和完善,维护有效的市场竞争的环境,适当保护民族经济的发展;通过有关法律的制定,明确外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保障劳动者及企业的合法权益,避免外商在取得原有企业“精华”时,将“包袱”留给社会和原企业的现象。
加快经营机制的转换,培育和造就自己的大企业。国内企业应借鉴当今外国跨国公司发展的经验,组建国内集团企业,如发展横向一体化联合,以一业为主,开展多种经营,或发展纵向一体化联合,形成产供销和销售一条龙,使我国企业有实力与国外企业抗衡。
采取正确的方式,积极探索引进外资的新途径。应逐步取消三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造成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应适应国际形势,调整利用外资的策略,寻找新的渠道。例如充分利用国际化社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的好时机,组织一批条件成熟、资信较好的企业到境外上市等等,在国家宏观调控、产业政策的引导下,积极灵活地吸收和利用外资。
注释:
[1]本文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载1996年3月7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