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呼图壁县一〇六团医院 831213
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小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儿84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给予基础护理、一般护理、止血护理等内科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患儿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84例患儿中显效41例(40.81%)、有效40例(47.62%)、无效3例(3.57%),总有效率为96.43%。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十分满意为45例(53.57%),满意为38例(45.24%),不满意为1例(1.19%),总满意度为98.81%。 结论 及时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儿进行有效合理的抗休克止血治疗,并配合细致而全面的观察护理措施,对患儿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给予观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避免再出血情况的发生,降低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内科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急性;小儿患儿;临床治疗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并发症,具有极高死亡率,对患儿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1]。主要有呕血、黑便等临床表现,并且时长伴随着血容量减少等情况,很容易引发周围急性循环衰竭,患儿一旦确诊需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否则极其容易造成患儿死亡[2]。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儿84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给予基础护理、一般护理、止血护理等内科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患儿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儿84例,其中女性患儿人数为41例,男性患儿人数为43例,年龄在2—11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7.14±2.05)岁。所有患儿均符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本研究得到患儿、家属的许可及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内科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首先,病情观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理人员需加强患儿呼吸状况的检查,对患儿生命体征给予严密监测,建立静脉通道并确保血容量的充足,严格按照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输液的合理调整,防止再次出现消化道出血情况,重点预防肺部水肿情况。其次,心理护理。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因为黑便、呕血以及发热等症状的存在,极其容易产生紧张、抑郁以及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心理疏导力度,讲解疾病相关的基础知识,并给予必要的鼓励与安抚,提升患儿的治疗信心及治疗依从性[3]。再次,用药护理。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加强对患儿用药不良反应的观察力度,明确患儿的输血量及输血速度,避免循环障碍的出现,可适当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及垂体加压素等止血药物的治疗。最后,饮食指导。尽可能选择高碳水化合物、高热量、高维生素以及高蛋白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食多餐,降低患儿消化道的负担,指导患儿多饮用温开水,在患儿营养需求满足的情况下进行负氮平衡的改善,促进其抵抗力的提升,避免出现感染情况[4]。
1.3 观察指标
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多种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且多种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按照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记录两组患儿对护理工作情况的满意程度,调查表采用百分制,并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与不满意三个层次。十分满意:得分≥90分,满意:得分80—89分,不满意:得分<8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儿的满意度越高。总满意度=十分满意度+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文本数据分析与处理,用%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4例患儿中显效41例(40.81%)、有效40例(47.62%)、无效3例(3.57%),总有效率为96.43%。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十分满意为45例(53.57%),满意为38例(45.24%),不满意为1例(1.19%),总满意度为98.81%。
3 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疾病中十分常见的疾病类型,临床特征为病情进展迅速且患病急,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患儿死亡,临床上及时进行疾病诊断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对患儿临床症状改善且生存质量提升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5]。内科护理服务在该疾病临床治疗中应用时,需要仔细全面的观察患儿病情,动态严密的监测患儿体征变化,对患儿便血量以及呕血量给予全面掌握。临床上有相关研究表明,对上呼吸道出血患儿来说,内科护理是其脱离危险至痊愈整个过程中诊断治疗的关键性依据,护理过程中必须对患儿群体特殊性给予充分掌握,提升其安全感与信任感,尽可能消除患儿的恐惧感及陌生感,提升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与治疗效果[6]。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儿84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给予基础护理、一般护理、止血护理等内科护理措施,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护理总满意度为98.81%。综上所述,及时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儿进行有效合理的抗休克止血治疗,并配合细致而全面的观察护理措施,对患儿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给予观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避免再出血情况的发生,降低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葛爱华.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科护理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1):236.
[2]赵金芬.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科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内科,2015,10(01):130-131+109.
[3]吴玉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及效果探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5):80-81.
[4]杨伏萍.23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患儿的内科护理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05):229-230.
[5]许姝阳.浅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7):101-102.
[6]郝丽.小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6例临床观察与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0):193-194.
论文作者:申玉琴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4
标签:患儿论文; 消化道论文; 内科论文; 满意度论文; 满意论文; 体征论文; 措施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