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工会职业教育培训的经验与启示(一)_企业工会论文

发达国家工会职业教育培训的经验与启示(一)_企业工会论文

发达国家工会职业教育培训的经验和启示(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培训论文,发达国家论文,启示论文,工会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753(2016)02-0042-06

      一、工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人们若不学习就会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和要求。在制造业找到工作并终身从事这一职业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流动性大的合同工、劳务工、小时工和临时工。缺乏技能的职工,尤其是刚进城的农民工大多只能从事低等级、低收入的工作,无法得到升迁,容易被“炒鱿鱼”;一旦被解雇可能长期失业,连原有的一点薄技也会生疏。

      如何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保住工会会员的职位?怎样帮助那些受行业衰退冲击的劳动群体?发达国家工会以为:为了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工会在维护职工生活权益如福利、休假等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关注他们专业能力提升方面的问题,保护他们的职业发展权。因此,工会需要拓展自己的社会职能,在更广泛的领域中保护工人的经济社会权益。工会提出的“工会运动社会化”,就是主张将劳工运动与教育改革等社会运动结合起来,推动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职业培训规范化,并把工会工作的重点由过去的提高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转为现今的提高会员技能、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和降低年轻人的失业率。

      二、工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途径和方法

      (一)设立工会的职工培训机构

      发达国家工会一直把职业培训作为它们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都有努力发展职工教育、提升会员技能的悠久历史和传统。工会大多设有面向职工及其家属的教育培训机构如学习服务部等,负责制定“会员基础技能培训计划”,直接参与对工会干部和在职职工的短期、业余培训工作,通过提供职业进修和技能培训的机会来帮助会员的个人发展和事业进步。工会的这些计划聚焦四个方面的工作:为职工提供咨询和指导;策划学习方案;支持并组织职工参加学习;把重点放在年轻人身上。工会认识到在知识经济时代,职工需有过硬的本领才能得到工作并保住工作,培训能帮助会员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使他们变得自尊自信,从容地面对世界上工作类型的不可逆转的变化,从而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二)培养工会学习代表

      工会开设培养工会学习代表和终身学习顾问的课程。这些学员学成后为其同事当顾问、提建议,提供有关课程的信息,了解他们具体的学习要求,然后再制定进修计划,指导职工选读最适合他们的课程,甚至帮助他们填申请表。工会学习代表经培训后具备了与雇主进行谈判的技巧,他们能根据企业和劳动者的实际情况,争取得到雇主对职工参加学习和岗位培训的支持和合作。有的学习代表还被工会派往其他企业与资方谈判,提出技能培训的内容,要求雇主留出专款用于职工培训。起初,部分雇主反对职工参加培训,害怕他们技能提高后会“跳槽”。但工会力图使雇主相信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培训不仅对职工的个人发展有好处,一支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队伍对企业的发展更有利。事实证明,职工素质提高后雇主因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受益。于是大多数雇主改变了态度,转而支持这一计划,他们认识到企业除了先进的设备外,更需要有志于提升自身技能的职工队伍。

      (三)与政府和雇主协会合作

      除了依靠工会自身和社会赞助的力量外,西方工会紧紧依靠政府支持来发展职工教育培训事业;它们促使政府颁布有关法律法规,从立法上对工会的教育培训活动给予各方面的保障。工会还调整工作方式,减少罢工等激烈的斗争形式,强调与企业管理层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使职工在这千变万化的劳动力市场中具有竞争力;同时致力于签订长久的集体协议,稳定劳资关系。现今,职工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趋势正朝着社会伙伴合作办学的方向变化,即在办学体制、方向和内容等方面由工会组织、政府和雇主协会三者之间通过建立合作机制来共同制定和协作完成。劳资政三方认识到,未来经济成功依赖于企业中由高新技能武装起来的员工。

      (四)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呈多样化

      培训计划的制定本身反映了现代工会运动多样性的特点,它们既有在工作场所的单个培训计划,又有雄心勃勃的全国和地区一级的学习规划。培训的内容非常广泛,既有工会业务、谈判技巧、领导艺术、人际交往、法律法规、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又有职业技能、安全卫生、信息技术、养老保险、反对歧视等内容。培训的形式灵活多样,既有多年来行之有效的进修课程,又有探索性和前瞻性的试点工程;既有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又有像座谈会、茶话会一样的培训班,轻松愉快,颇具吸引力。培训主要利用周末和业余时间进行。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工会很重视改进培训方式,针对不同对象量身定制培训课程,根据所属工会的要求设计培训内容。基层工会干部和会员大多乐意接受培训,一是通过培训可以学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二是培训实行学分制,达到规定的学分,可以拿到相应的证书,提升就业竞争能力,而且也可以为将来成为全职工会工作者创造条件。

      (五)培训经费来源多元化

      培训所需经费有的是工会提供的,有的是工会与雇主共同建立的教育培训基金划拨的,有的是向委托培训的单位收取的,还有一些是政府资助的。总工会鼓励下属工会提出申请使用基金的项目,并与有关学院和培训机构合作办学,与雇主谈判允许工人参加合适的培训计划,努力建立工会、职工、雇主和学院之间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工作中,工会用其善于谈判的专长把进修的费用以合作伙伴的形式大大降了下来,有的甚至还争取到免费的“雇员发展计划”。通过工会学习基金等的资助,工会成功地为其会员提供了新时代所需技能的学习机会,努力保证所有的会员参加各种技能培训计划,并创立了不同的学习模式。

      三、发达国家工会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

      发达国家工会都很重视职工的教育培训事业,它们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了不同的实践。

      (一)英国工会实施的学习计划

      每个国家都面临员工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差的困难。较之其他发达国家,英国在这方面的困难更为严重。英国文字功底差的职工占职工总人数的23%,而德国为12%,瑞典仅7%。英国数学基础差的职工的比例更高。这种情形是造成英国劳动生产率不高的原因之一。此外,在英国,技术工人参加在职培训的数量是非技术工人的5倍多,四分之一有专业技能的人员在参加轮训,而只有十分之一的工人和机械操作工参加轮训。鉴于此,英国职工大会首创了工会学习计划,并获得了当时执政的英国工党的支持。于是在1998年,教育和就业部制定了资助工会学习计划的政策,每年拨6000万英镑专款设立工会学习计划基金,用于开展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竞争,职工大会先后掌管了政府拨给的100多项、每项5万英镑的学习计划的款项。工会学习计划常常排得满满的,根据所有行业的需要,培训所有新进的劳动力。该计划迄今为止已使上百万人参加了学习和培训,提升了技能。譬如,2012年在英国筹办伦敦奥运会期间,工会与奥运会组委会达成合作协议,所有与奥运项目相关的员工都需经过技能培训后方能上岗。工会还与有关学院合作,向工会会员、员工和社区居民推广成年人、家庭和社区学习计划,鼓励人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签约学院向每一个通过全国英语、数学、快速阅读技巧等水平考试的人颁发终身学习者的技能证书,并付给由工会领导的集体学习基金每人50英镑的费用,用以今后开设更多的学习科目。如今,英国职工大会已有以下一些培训计划:

      1.资格培训计划

      许多职工尽管技术不错,但没有文凭和技术证书。工会对此非常重视,希望通过培训使他们获得证书,得到社会和企业的承认。比如,建筑工会通过和普雷斯顿学院、建筑业培训委员会等合作实施了正规的资格培训计划。该计划规定学员入学前要先进行测验,然后根据其实际水平去读不同等级的班,经过培训且考试合格后才能得到相应的技术证书。该工会还要求建筑业老板以后招工必须招有技术证书的人员,不能用无证临时工。工会的此类培训计划得到了会员的拥护,也使职工队伍保持相对稳定。这种三方合作关系能使学员学到知识、增长才干,对企业和学院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

      2.试验学习计划

      根据由银行工会负责的试验学习计划,在布里斯托尔的顾客服务中心工作的年轻人可以免费进学院学习。由于工作内容复杂多变,还要与不同的顾客打交道,原先在该中心工作的员工士气低落,人员流动率很高。一些年轻人学校毕业后(上大学前)为了支付旅游费用或者在决定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业前才到该中心一试。为此,银行工会与当地银行和菲尔通学院合作设计了一个非全脱产的小规模试验计划,该中心年龄在30岁以下的员工均可报名参加,学习期间工资照拿。16个年轻人报名参加了这一试验计划。他们学习如何解答咨询、开展商务活动等各种知识,还得参加两个需要住宿的课程,到野外爬山、骑马,培养团队精神和与人交往的技能。该计划获得了成功,首期参与者成了第二期计划的宣传员,个别的甚至还加入计划小组来促进它的发展。

      3.企业办学计划

      从事体力活的工人下班后最需要的是洗澡而非上课。为此,英国职工大会西北地区分会专门设计了一种把教育办到工作场所去的做法。该工会认为,如果要让体力劳动者下班回家洗好澡后再到学校上课,那他们中的许多人很快就会打退堂鼓;如果可以穿着工作服就地培训,他们倒愿意一试。在工会的安排下,如今已有近千名工人在约50个工作地点参加培训,课程内容涉及信息、技术和语言等各个领域。会员认为能有机会参加培训证明这张工会会员证是有价值的,而工会则由于得到了会员的信任才深深地在基层扎下了根。

      4.远程学习计划

      音乐工作者经常要排练和巡回演出,无法正常上课。于是工会联合有关机构专门为其创办了一系列网上学习的课程。内容有音乐家如何在学校青年团体和社区服务中心进行授课、如何组建一支管弦乐队、如何指导学生演奏、如何来保证学生的健康和安全以及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解决困难等。学员们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同样,自由撰稿人等职业群体也有这方面的课程可供选择,他们以前因付不起昂贵的商业培训费用而缺乏标准的包括图片加工处理在内的电脑编辑技能。工会希望通过网上教育建立一种更为灵活的学习体制,同时又能保持传统教育具有的集体讨论的优点。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远程学习比传统教育更加快捷、更有成效。

      5.快速反应计划

      除了工会学习基金外,工会还成功地从欧洲基金中申请到一部分钱用于特殊情况的处理。例如,伦敦北部的一家电缆制造厂因亏损一下子裁员420名工人,而这些工人大多数在该厂工作了20多年,不少人年龄已超过50岁,几乎没有其它技能帮助他们找到新的工作。为了帮助这些失业工人进入地方劳动力市场,该地区工会和北伦敦企业培训委员会联手开办了铲车驾驶、电脑技术、冷藏设备维修、书籍保存等国家承认的有资格证书的课程,通过新技术的强化培训来帮助他们转岗。

      6.网上服务计划

      工会与总部设在设菲尔德的开放式学院的网络系统合作设立了学习网络计划。职工可以拨打24小时开通的教育和培训咨询服务热线,提出诸如个人前途之类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分部取得联系。该计划旨在帮助先前因承担不起培训费用而没有进行职工培训的企业,使其能跟上那些富有公司的前进步伐。工会还帮助人们进行职业规划及寻找工作。有些青年人不喜欢参加传统的招聘会,认为在各展台转来转去,除了拿几份公司简介外效果不佳。于是工会联合有关机构推出了“快速上网”这一形式。这种形式信息量大,参与性强,使求职者在几分钟内就能了解一个参展商的有关培训、做学徒和就业等内容,然后立刻做出自己是否提出申请的决定。

      7.签学徒制计划

      工会运动对学徒制的复兴起到重要作用。13年前,学徒制处于崩溃的边缘,那年只有65000人参加,25%的完成率;如今则有45万多人加入,其中16到18岁的青年人就超过13万,19岁以下的学徒数量一年中增加了13%,19至26岁增加了26%,而整个毕业率则达到76%。工会认为在目前经济条件下这是一个重大成就,这一体制是对抗经济风暴的有力武器。工会通过与企业签订学习协议和学徒制协议来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减少年轻人的失业率,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发展其潜力。工会学习代表和厂方都认为学徒制能为企业提供新的可用之才。学徒制的成功有赖于工会、企业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合作。工会希望这一体制能提供有质量的培训和平等录用的机会,但眼下还是有不尽人意之处。占同龄人14%的黑人和少数民族年轻人只有8%当了学徒,而黑人青年的失业率却是其他人群的两倍。残疾人进入学徒制的比例从11%下降到8%。有的企业公然藐视最低工资法,学徒实习期间少付甚至不付工资的情况时有发生。工会对此坚决予以揭露和斗争。

      8.帮助弱者计划

      工会主张劳动者获得培训的机会须公开、合理和公平。无论年龄、种族、性别、阶层、是否残疾或持有什么护照,每个人都应该平等地得到培训机会,享受在工作岗位上提升技能、更新知识的公平待遇,反对任何歧视、损害工人权益和不公平的做法。但现实中工会却面临着某些结构上、事实上的障碍:大部分的发展机会给了那些已经有了较高技能的高薪者和管理人员,许多普通人失去机遇,特别是那些需要照顾的非全日制女工、长期没有得到学习机会的老工人;而移民工往往被剥夺英语培训的机会,残疾人在工作中受到有偏见的对待,临时工和劳务派遣工没有被纳入学习培训的视野之中。对此,工会依据《平等法》据理力争,始终把学习和技能培训机会的合理分配作为人人平等之根本法则。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守党政府修改福利政策,削减各类开支,为此残疾人受到很大打击。工会努力说服雇主聘用残疾人,不解雇并培养他们。工会终身学习计划中就包含着给每个残疾人提供信息、给予指点以及上指导课,在工会学习中心为他们提供基础和中级电脑等课程,还与学院合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特别课程,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他们自选的培训,使其学成后能在劳动力市场找到计算机操作员、食品卫生检验员、客户服务、教师等职位。

      (二)德国双轨制职业培训及职工的职业进修

      1.面向中学毕业生的双轨制职业培训

      自然资源贫乏的德国能在二战后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归功于科技进步和拥有大批具有熟练专业技能和较高职业道德的技术工人。教育是科技发展的源泉,而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职业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国的双轨制职业培训培养出大批技能精良的技术力量,保证了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增强了德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使“贸易立国”的政策得以实现,使德国在二战后迅速成为工业强国。

      双轨制职业培训是政府、工会和雇主三方合作的产物。联邦和州政府建立职业培训委员会,它向政府提出咨询,并协调职业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职业培训;它的成员由雇主、职工和政府等额代表组成,都是兼职。职业培训的直接监督机构是受国家委托的工业协会、商业协会、农业协会和手工业协会等,其任务是登记培训合同;监督企业的培训;确认企业的培训能力;建立州考试委员会;颁发考试规则和验收结业考试;建立职业教育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雇主、职工和职业学校的各6名代表组成,协会颁布的职业培训条例等要经它表决通过,职业培训方面的重要事务要向它报告。

      德国的职业培训面向所有拥有中学毕业文凭的青少年。在职业培训的两到三年半期间,青少年们在职业学校内学习理论知识,同时在企业里参加实践。这一模式被称为双轨制。自1869年起,18岁以下的青少年在走上工作岗位前都有义务到职业学校里进行培训。如今,中学生到了15、16岁就必须决定是否参加职业培训。若要参加,那么他们就会离开普通中学,去接受木工、厨师、护士或者银行职员等方面的培训,可供选择的职业培训多达350种。对青少年来说,职业培训很有益处,可以从容不迫地学习手工行业或商业领域的入门知识。职业培训一结束,他们就可以作为专业人员走上工作岗位。对企业而言,这样的人才非常受欢迎,因为他们知道企业的生产流程,同时又接受了管理方面的培训,既可以和师傅以及生产领域的工人很好地交流,又具备管理层所需的社会素质。目前德国有约160万青少年接受双轨制职业培训。

      在许多国家,职业培训与上大学相比总是被看作低一等。但在德国,双轨制仍然被视为成功的模式并且不断得到发展。现在有上大学资格的中学毕业生可以将职业培训和大学学习结合起来,报考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的职业学院。职业学院学制一般为三年,学生修满规定学分且通过相应考试后可获得学士学位,这一学位与综合性大学等其他类型高校的相应学位等值。职业学院最独特的地方也在于实行“双元制”教学理念,即教学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一半是理论知识,一半是在企业的培训,理论和实践课程不断交替进行,紧密结合。学生在企业进行培训,有助于他们在学业期间就能了解今后步入职场需要具备哪些能力,而企业也愿意与具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学生毕业时即拥有实际工作能力,进入企业后不需要适应和培训期,因而职业学院的毕业生作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2.职工参加职业进修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在生产领域不断采用新的技术工艺,职工和技术人员只有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才能适应这种变化,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不致被淘汰。因此职业进修在德国受到高度重视,它是整个教育体制内的一个组成部分。德国职业进修的组织者是政府、工会、企业和学院等。德国工会重视职业进修和培训,维护受培训者的权益。德国工会联合会和各产业工会都设立职业教育部和青年部,提出有关的建议和要求,监督政府和雇主执行有关政策和法律的情况。工会每年与雇主进行工资谈判时,都将提高受培训者的培训补贴一并谈判。受培训者的社会福利待遇也是由工会和雇主谈判确定的。

      工会认为,职工有受训的愿望,企业也希望提高职工素质,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职业进修是企业和职工的共同需要。德国有1/3职工参加各种讲座和训练班。参加进修的职工要取得对学到的技能和知识的认可,必须参加有关协会组织的考试;有关协会征得联邦教科部和有关专业部门的同意,编制考试内容、目标、程序和结业名称等。职业改行学习是进修的一种形式。改行学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职职工学习,通常为两年,有3/4的人因此而改善职业地位;另一种人是失业者学习新的职业技能,经过学习75%的人半年内重新就业。在职职工的改行学习有补贴,讲座费和学习用具部分或全部减免;失业者的改行学习由劳动局等有关机构负担费用。

      培训单位搞培训的条件具备与否,由主管的专业协会确认。拥有适合于搞职业培训的设施和专业人才的企业才准许搞培训,受培训者与培训岗位和在职师资力量的数量比例合适才准许招收受培训者,不完全具备传授所需知识和技能、但通过跨企业的培训措施而能弥补其不足的企业准许招收受培训者。而那些不招收青少年的企业、屡次或严重违反法定条例的企业不许搞培训,不具有法定要求的传授职业技能与知识的培训员和职业教育学、劳动教育学知识的教师的企业不许搞培训。培训员须经与从事的培训职业相关的高等学校或培训场所专业结业考试及格、具有与培训职业相关的实践经验,年龄要在24岁以上。小企业主只有符合培训员资格才能自己亲自搞培训。具备培训资格的大中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培训场所,拥有培训用的机器、设备、实验室等培训设施,就像一个小工厂。而有的中等企业和小企业不可能独自建立培训场所,实践培训要在跨企业培训场所进行。例如建筑业的17种培训职业在某些培训阶段要在跨企业的培训场所进行。

      培训费用由培训企业负担,政府给一定补贴。费用包括培训员工资、设备费、教材费、考试费、行政管理费、受培训者的培训补贴和社会保险投保费、培训工作服费等。受培训者的培训补贴按培训年定金额,每年每个年级的补贴增长由工会与雇主协会谈判确定。受培训者享受在职职工的社会福利待遇,如社会保险、休假、各种补贴等;他们在培训期间参与生产,为培训企业创收。

      每个受培训者在培训期间必须参加期中考试,培训阶段结束前参加期末考试,培训全部结束后参加结业考试。结业考试主要测验受培训者是否熟悉职业课程传授的教学内容、是否已掌握所要求的理论、技能和实践知识。考试题由考试委员会定。考试委员会由工业协会等有关协会组建,至少由3名成员组成;其成员必须懂专业并从事考试工作,必须有雇主和职工的同等数额的代表和至少一名培训学校的教师,雇主和职工的代表至少要占成员总数的2/3。职工代表由工会推荐,雇主代表由雇主协会推荐,教师代表需征得学校监督当局同意;但是,所有成员都是兼职,任期三年。考试委员会作决定时要有2/3成员出席,如果出现相等票,主席有裁决权。受培训者结业考试及格才能结业,不及格者可以进行两次补考。考试及格者获得结业证书,其内容包括职业种类、培训期限以及掌握的技能和知识,根据受培训者的要求还可包括成绩、特殊专业技能等。结业证书在全国有效。受培训者结业后可以留在培训企业工作,也可以去别的企业。到别处工作不需要赔偿培训费,受培训者的权益受到法律保护。

      德国的《企业法》规定,在通常雇用5名以上未满18岁青少年或因职业培训后雇用未满25岁的青年职工的企业要建立青年和受培训者代表机构。该机构的任务是监督适用于青年职工的有关法律法规、防止事故条例、集体合同和企业协议的贯彻落实情况,向企业委员会提出职业培训方面的议案,受理青年职工对职业培训的建议和要求。同时,该机构派一名代表参加企业委员会的各种会议;企业委员会讨论处理涉及青年职工的事务时,该机构的全体成员出席会议;企业委员会作出有关青年职工的决议时,该机构的代表有表决权;企业委员会与雇主讨论涉及青年职工的问题时,该机构代表有权参与讨论。

      总的来说,工会通过与政府携手使员工终身受教育的想法变为现实;通过与雇主合作来提高员工技能,共享经济效益;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把尚不稳定的新生代员工吸引进工会组织。在各界的支持和鼓励下,工会的员工培训工作取得了成功。这种成功来自于工会几十年来对员工学习和培训的重视和坚持。工会正在总结经验,并将开拓思路,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

标签:;  ;  ;  ;  

发达国家工会职业教育培训的经验与启示(一)_企业工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