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增加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音乐老师需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和美育,通过德育和美育的渗透,更好地帮助学生在音乐欣赏的同时陶冶情操和增加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进行德育渗透,才能顺利完成音乐教育目的,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德育功能。
一、音乐教育中美育渗透的重要意义
音乐的美育作用早已被人们所重视。孔子认为:一个人的修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乐师人的最高修养,接受音乐教育才能最终完善高尚的人格。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而是培养和谐的人。”他认为“感情的纯洁是形成高尚道德的基础,而这种感情正是音乐和歌曲培养出来的。”在我国音乐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既然美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在音乐教育中也应该重视美育,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美的感觉能力,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
二、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德育的基础
一个成功的音乐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还应精通文学、历史,了解民族风情等方面的知识,也就是说,在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也要提高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解读音乐语言,理解作品负载的道德、情感因素,上好音乐课。例如欣赏管弦乐《森林水车》,《森林水车》是一首流传广泛的、由日本作曲家创作的歌曲。歌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部分描绘宁静的森林,第二部分速度转快,运用象声词“咕噜咕噜咕隆”来描绘水车轮子和磨坊里磨盘的转动,在欢快的气氛中歌唱劳动,歌唱春天。在欣赏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放映大森林的一些画面,营造出一个与音乐相符的环境气氛,然后要求学生按照乐曲情节,每人扮演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在欣赏过程中,有很多同学扮演成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有的把小手慢慢张开表示花儿开放;有的装扮成一棵小树在微风中摇荡;有的模仿小溪奔流的动作与声音——他们边听着音乐边自由地舞动,全身心地融入到音乐情绪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他们如临其境,切身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内容,遨游在“美”的音乐王国。在拓展部分,我还播放了《森林水车》的演唱版,伴着优美的水车画面,学生听着歌曲,很快就沉浸在歌曲之中。如果教师没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和较高的音乐素养,是很难解读乐曲的音乐语言的。由此可见音乐教师提供自身审美素质和文化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音乐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上好一节音乐课,要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听音、视唱、识谱的能力。懂得欣赏高尚、精美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的鉴别能力,学习一些常用的乐曲演奏技巧,等等。例如,欣赏管弦乐合奏《龟兔赛跑》,这个故事本身就为广大学生所熟知,我就利用电脑让学生认识大管和单簧管,同时感受到了两种乐器的音色、节奏、旋律和速度变化特点。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单簧管吹奏的音乐轻快、活泼、跳跃,适合表现蹦蹦跳跳骄傲的小兔子;大管奏出的音乐低沉、平稳,适合表现慢吞吞的小乌龟。我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欣赏时可以一边听故事,一边听着音乐在电脑上欣赏到龟兔比赛的热闹场面,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得到了美的享受。这样能使音乐变得通俗易懂,也更能激起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如:当小号吹响比赛的号角时,同学们的面部表情十分紧张,他们在为故事中两位小主人公的胜败而担心;当大管吹出有力的音调表示乌龟胜利时,大家都在为它而欢呼;当小兔子承认了错误和乌龟一起愉快地跳舞时,同学们也情不自禁地随音乐跳了起来。还有,即使是教一支简单的歌曲,也应该把教育目标定位于解读音乐语言、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情感主题,使学生获得心灵的感应,达到道德、心灵纯化的目的。
四、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想象美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美,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智慧,促进创造思维是十分可贵的。
五、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
音乐教学要在启迪学生欣赏美和培养学生想象美的同时,尤其要注重鼓励学生的创造美,这样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这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欣赏《新疆之春》时,多媒体展示新疆的风貌,学生如身临其竟,有的学生会不自觉地随着音乐轻轻哼唱,在表现时好多学生都投入到音乐之中,而且表现方法之多,又都各不相同,一节课后,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践证明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对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它让教师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容易,而且乐意学、勇于思维、敢于创造。
受到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感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中反映的自然界中的丑陋,但看到美的东西,就会赞赏它们,并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从而使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对学生进行“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美育渗透。美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它能够使学生在娱乐中接受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其教学过程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审美愉悦。康德曾说:“非功利而生愉快。”音乐教学就是让学生在享受美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认识真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振奋精神。
论文作者:米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5月总第2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音乐论文; 美育论文; 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音乐教育论文; 能力论文; 水车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5月总第2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