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化疗患者b超引导下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论文_严芳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一二科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讨论研究护理干预对b超引导下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临床意义与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肿瘤科大肠癌化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行PICC,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提供完善综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程度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行完善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置管后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显著少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大肠癌患者行b超引导下PICC的同时提供完善综合的护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

【关键词】大肠癌化疗;b超引导下行PICC置管;护理干预;临床疗效与意义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3-0284-01

对大肠癌患者来说,长期使用化疗药物不仅毒副作用较大,化疗药物对患者的血管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而血管损伤更对患者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全部化疗疗程造成直接影响。PICC置管作为一种外周静脉穿刺插管的方法能够在直视下进行操作,医护人员操作简便且插管成功率高[1],操作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同时,容易固定且不易出现打滑现象;对患者臂部运动也不造成限制,方便护理人员在病床边进行操作。本试验选取100例行PICC置管的大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肿瘤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大肠癌需进行化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64例,女36例;年龄32~60岁,平均(46.3±14.1)岁。所有患者均经生理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大肠癌,包括直肠癌74例,结肠癌26例,病例分期duke’s为IIB-IV期。直肠癌患者中除8例行新辅助化疗及术后全身化疗外,其余患者均于术后行辅助化疗或全身化疗。随即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31~61岁,平均(46.3±14.9)岁。对照组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32~60岁,平均(45.4±14.8)岁。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穿刺成功后对照组患者给予日常护理,包括:为患者及家属讲解PICC置管的目的,优点及置管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定期更换贴膜,观察置管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完善综合的护理干预,包括:(1)穿刺前对患者进行穿刺知识的宣传教育,使用通俗简单的语言告知患者穿刺时的注意事项,穿刺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穿刺治疗的作用、优点及必要性,指导患者学习置管过程中的配合方法等,使患者消除对治疗方式的顾虑,缓解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2)穿刺后加强对导管维护的无菌操作,尽量对PICC置管患者的活动进行限制,接触导管前后应严格洗手并进行手部消毒。若患者出现敷料潮湿或脱落应及时进行更换。(3)密切观察患者穿刺后48小时是否出现渗血或输液不畅等。加强对病人的观察,包括是否出现不明原因的体温升高或寒战等,一旦出现应在排除其他系统感染后考虑败血症发生并及时进行处理。(4)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以饱满的热情及温和的语言为患者解决疾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疑虑与问题,帮助其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行完善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手术后化疗时间多维持在4~6个周期,传统给药途径主要以反复浅静脉穿刺为主,一方面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身体上极大的痛苦,同时还可能导致静脉炎、渗漏性损伤等[2],再加上化疗药物本身对血管的损伤与破坏对患者的正常治疗及生活质量的恢复造成严重影响。PICC置管作为近年来广泛使用的静脉输液途径较外周静脉输液既能显著降低由于长时间输液所引发静脉也、输液不畅、药物渗漏性损伤等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及局部的损伤。B超引导置管既能够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更能够促进导管与血管之间得密闭性,减少静脉管壁损伤并能够更好的帮助术后导管定位。穿刺前从B超动态图上能够判断静脉走向及血管、周围组织的情况;穿刺过程中能够对穿刺针走形进行实时观察并协助准确送针,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置管过程中可引导导管及导丝准确到达指定位置。本次研究中,我们对观察组患者行完善综合的置管后护理干预,不仅加强了对患者的相关知识宣传教育,使患者及家属更多的了解该技术与其治疗上得优势,同时严格规范护理人员置管护理操作流程,完善了导管的维护并加强预防措施,使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且临床护理质量获得明显提高[3]。

【参考文献】

[1]苏益芳,党珊,魏红霞.大肠癌患者行便携式化疗泵联合PICC化疗治疗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22(01):54-56.

[2]黄晓华.1例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PICC导管堵塞再通的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23(12):128-129.

[3]张辉,屈中玉,武跃宾,等.大肠癌化疗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临床预防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1(09):2067-2069.

论文作者:严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5

标签:;  ;  ;  ;  ;  ;  ;  ;  

大肠癌化疗患者b超引导下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论文_严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