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角下转喻的本质特征论文

认知视角下转喻的本质特征论文

认知视角下转喻的本质特征

郭 娜

内容摘要: 认知语言学对转喻的研究改变了传统修辞学对转喻的定位。转喻的定义是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以凸显的信息激活并代替临近的其他信息。事物间的凸显原则和临近原则制约着转喻本体和喻体的选择。深入研究凸显性和邻近性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转喻的认知机制。

关键词: 转喻 认知语言学 凸显性 邻近性

一.引言

转 喻 (метонимия) 源 于 希 腊 语(metonymia),意为“变换名称”。转喻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它根植于人们的基本经验之中,对我们日常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有着重要影响。一直以来,转喻研究都局限于修辞学和诗学之中,属于传统修辞学范畴。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升,相关学科的发展,转喻研究也逐渐深入。

在弹体打击岩石条件下,弹靶间形成应力波并向地下传播,在冲击波或接近于冲击波的短应力波中,岩石介质压缩行为是在受限条件下发生的[7],从物理力学本质上讲,岩石介质的变形状态可以用刚性壁圆筒中的单轴压缩描述。设沿圆筒的轴向应力σr为垂直于弹靶接触面的法向应力;沿圆筒的径向应力σθ为平行于弹靶接触面的切向应力。由于应变仅发生在轴向,因此,这时,体积应变ε约等于轴向应变εr,径向应变εθ约为0。

2.2.3 不同体积流量对fs/i的影响 考察了不同体积流量(0.6、0.8、1.0、1.2 mL/min)对各fs/i的影响,结果(表4)朝藿定B、朝藿定A、朝藿定C、淫羊藿苷、木犀草素、槲皮素、川陈皮素、山柰酚、宝藿苷Ifs/i的RSD依次为0.86%、0.73%、0.72%、0.35%、3.68%、0.88%、1.38%、2.87%和1.14%,表明体积流量的波动对各成分fs/i无显著影响。

二.转喻的本质

认知语言学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隐喻不止是一种语言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以经验为基础遵循一般和系统的规则,用于组织我们的思维和行为,这种认知方式将一种事物用与之相关的另一种事物进行概念化。Lakoff(1987)认为,转喻的本质是凸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的认知过程。Radden和Kovecses(1999)进一步定义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即源域)为另一概念实体(目标域)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过程。转喻为不同的概念实体提供了心理通道,使得语言信息得以传递,它在语言的产出和理解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的产物和工具,其结构和运作方式反映了人类的认知能力。

三.凸显性

人类在处理外界信息时遵从经济原则,在选择、存储、激活信息的过程中会本能地挑选出记忆里最凸显的事物或片段。Langacker(1993)提出“参照点”现象,其所论述的就是认知主体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往往会用一个概念现象去把握另一个概念现象,也就是选择出认知域中最凸显的特征作为认知参照点,并以此理解认知域中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认知心理学也认为,人们能够同时加工信息的数量是有限的,必须也不得不对自己的注意力进行有效分配、保持和转换。凸显性这一特征是转喻的外在表现,有转喻的地方就会表现出凸显性。在人类经验中,整体相对于部分更为凸显,具体相对于抽象更为凸显,人类相对于非人类更为凸显,视觉相对于非视觉更为凸显等。本文将对以上几个方面分别论述。

(一)整体比部分凸显的转喻

基于完形理论,人们在观察事物时,首先对整体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整体更容易感知。例如,“вишня”本意是“樱桃树”也可转喻指“樱桃果”,对于樱桃果的概念把握不是樱桃果相关的各要素的相加,而是对樱桃果的一种整体把握,整体的树干比部分的果实更为凸显进而发生了转喻。又比如“баран”本意指“公绵羊”,但在特定的语境中也可指代“羊皮”。

人类对于事物的认知具有选择性,通常会对感知器官直接接触的特征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例如“зелёныйпомидор”是由“绿番茄”转喻为“生番茄”;“краснаявишня”是由“红色的樱桃”转喻“成熟的樱桃”;“безусыйсолдат”是由“未长胡须的战士”转喻为“未成年的战士”。

(二)具体比抽象凸显的转喻

比较典型的包容关系(或称包含关系)转喻类型是“容器与被容物”。如“水壶开了”中用容器“水壶”转喻被容物“水壶中的水”,水与水壶是包容的关系。在这个例子中可以结合凸显性中整体比部分更为凸显,容器被概念化为一个整体,被包容物是整体的部分,整体比部分更为凸显进而发生转喻。

(三)人类比非人类凸显的隐喻

校园是全体师生共同学习进步的地方。朝着市一级学校的目标,坚守“以生为本”的原则,全体师生参与校园建设,对学校进行了重新规划与布局,新建学校综合楼,为学生学习提供设施保障;重新设计校徽,凸显艺术办学特色;建立各种人文景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新建校史馆,继承学校历史和传统。学校的改造无一不贯穿“环境育人,艺术熏陶”的理念,一砖一瓦都体现着艺术特色、环境宜人,同时,学校又从规章制度、行为举止、精神文明等层面着手进行文化建设。

(四)视觉比非视觉凸显的隐喻

3)操纵指令解析。通过Qt的串口类QtSerialPort实现与Arduino板的串口通信。通过解析串口通信数据,获得来自操纵面板的操作指令。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在认知的过程中,转喻会因为人的主观意识不同而凸显出不同的事物,文化、习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会使得个人的认识凸显而不尽相同。转喻的运作机制是在同一个认知域内,主认知域与次认知域之间的相互凸显,相互激活的过程。

四.邻近性

在各个认知域中的部分与整体关系构成的转喻是最为普遍的转喻形式,也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最多的转喻形式。Peirsman和Geeraerts对转喻划分的23个类型中“空间部分与整体”位列第一,“时间部分与整体”位列第二。这两个转喻类型中部分与整体之间是分类或组配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得部分与整体密不可分。转喻邻近性的不同与“接触力度”和相关。部分与整体因其分类或组配的关系在“接触力度”上是最强的,部分相对于整体是完全的接触。例如在“没想到这个大胡子还挺讲礼貌的”中用“大胡子”转喻“留着大胡子的人”,“大胡子”是“留着大胡子的人”的一部分并且不可分割,一旦脱离这种状态则转喻不成立。

(一)部分与整体

事物存在于多样化的环境中,事物间的联系也就会复杂多样。距离相近的事物容易被看成是一个事物这就是接近原则。转喻以邻近性为基础,转喻思维是对事物间临近关系的反映。认知对象具有“邻近性”是转喻存在的客观前提。传统修辞学认为邻近性指的是语言间的临近,如Jakobson(参见Koch,1999)认为邻近性存在于语言符号之间。Ullmann(1962)认为邻近性是指两个词之间的意义相邻。在认知语言学内,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了语言、现实和概念之间的临近关系。Lakoff(1987)提出了理想化认知模型(ICM)后将转喻分为整体ICM与其部分间的邻近性和同一个ICM中部分与部分之间的邻近性。Peirsman和Geeraerts(2006)对转喻的邻近性进行了类型学上的划分,分别是部分与整体、包容、接触、临近四个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用作者去代替其作品、观点等行为遵从语言的经济原则,这是用尽可能少的言语传达出尽可能多的信息。如“Я люблю слушать Бетховена.”直译为“我喜欢听贝多芬”其中“贝多芬”有转喻“贝多芬的作品”的含义,生产者比作品更为突显,但这种转喻中的生产者往往比较知名或更具代表性。

(二)包容

在客观世界中具体的事物形态更能反映出人的主观意识的变化。如“чесать затылок”用“挠后脑勺”表示“为难”,“вздернуть плечами”用“耸肩”表示“不同意”,“трепетный раб”将“颤抖的奴隶”转喻为“胆怯的奴隶”等都是将人的物理性行为转指心理性活动,使抽象转化为具体。

另一方面,部分与整体关系的本体和喻体即使在现实中分开,在客观世界里还是所属的关系;包容关系的本体和喻体中容器与被包容物却是可以剥离的,脱离了包容关系的两个事物可以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因而在“接触力度”上也要稍弱一些。

(三)接触

接触关系的转喻在“接触力度”上比包容关系的转喻还要弱。接触关系的转喻只是本体和喻体的某一接触相交的部分形成一定“界限”,包容关系的转喻则是容器与被包容物完全接触形成一个完整的“界限”。例如“подснежник”直译是“在雪下的东西”转喻为“雪莲花”,雪莲花因其特殊的生长环境与雪产生了接触关系的临近性而发生转喻,但雪不是完全的包裹雪莲花,而是覆盖在雪莲花上,这种“界限”的不同可以区别包容与接触关系的邻近性。

(四)临近

临近关系的转喻是本体和喻体在不接触,无相交的情况下发生的。例如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利用语音的临近关系,在原本毫无关系的“照旧”和“照舅”之间建立了转喻关联,从而表达交际意图。临近关系的转喻在“接触力度”上是最弱的,因为在本体和喻体间根本没有接触。

五.结语

在传统修辞学以及现代认知语言学中,转喻关系都被认为是一种邻近的替代关系,而认知语言学则把这种邻近定位在概念层面,是语用者意义建构过程中的概念替代。转喻的接近原则和凸显原则决定了其认知方式。转喻是一种认知机制,其本质是概念性的。对转喻凸显性和临近性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方式。

参考文献

[1]Lakoff,G.Women,Fire and DangerousThing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87.

[2]Peirsman,Y.,Geeraerts,D..Metonymy as a prototypical category[J].Cognitive Linguistics,2006(17-3).

[3]蔡晖.俄语转喻的认知阐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1).

[5]张辉,卢卫中.认知转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标签:;  ;  ;  ;  ;  

认知视角下转喻的本质特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