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潮论文,有效途径论文,核心论文,体系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684(2008)01-0012-0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大战略任务时,强调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在当前新形势下,为什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有哪些积极有效的途径?这是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我们党的宣传思想战线面临的一项新的时代课题,也是必须在实践中解决好的艰巨任务。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社会思潮的一面鲜明旗帜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需要对这一价值体系的构成和基本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单一的价值观,而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整体,具有丰富的内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并把它的基本内容明确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这个统一整体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挥着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的作用,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它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是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最高层次的价值准则,引领和统摄社会主义其他价值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置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视野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个体系既体现了指导思想层面,又体现了共同理想、精神动力、道德规范层面。以指导思想层面为主导,统领共同理想、精神动力、道德规范等不同层面,四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突出了我国意识形态最重要的部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最高层次的价值准则。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具有引领社会思潮的强大功能。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重要的战略举措,又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从长期实践中,从丰富的思想文化成果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从内容上看,整个体系内涵丰富、定位明确、结构严谨,各个层次的内容既紧密联系又相互贯通,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从特征上看,整个体系既体现了思想道德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体现了全民族的远大理想,又紧密联系了当前实际。是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1]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从作用上看,把我们党一贯倡导并着力推进的主导价值理念提升到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层面,更加具有鲜明的指导作用,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形成共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引领社会思潮方面具有以下重要功能:一是明确导向的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明确告诉人们,在当今社会,提倡什么样的价值观,反对什么样的价值观,培养什么样的人,倡导什么样社会风气,以此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二是凝聚人心的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人民群众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有助于在社会成员中,形成共同的追求,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三是规范调整的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为社会众多的价值选择提供了参照系,使不符合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一些价值理念能够得到及时调整,使社会价值目标系统化、具体化、规范化,起到培养共同理想和规范社会道德的作用。四是精神动力的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发展前进的精神之源,是我党思想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它鲜明地昭示世人,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不论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是不能动摇的。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一项新的战略任务
(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1、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竞争,不同文化既相互借鉴又相互激荡。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并强调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团素。”当前国家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又越来越反映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之间的较量上。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直接反映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目的就在于凝聚民心、鼓舞斗志,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2、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抵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和思想渗透。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将长期面对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特别是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的压力。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全球化条件下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传播媒介优势,竭力推销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而且手段越来越多、方式越来越隐蔽。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只有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的先进意识形态,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筑起坚不可摧的思想文化长城。
(二)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思想基础的迫切需要。
1、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大变动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变革不仅表现在经济社会转型上,也体现在深层次的价值观的转变上。有些社会成员心理失衡,价值观混乱,原有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受到了严峻挑战。一些原本十分清楚的价值观受到了置疑,有些人在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上感到迷茫困惑,甚至无所适从。这种情况导致理想信念淡化、价值观念混乱、不良风气滋长蔓延、道德水准下降,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为了顺利完成社会转型,避免社会动荡和付出太大代价,就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着力构建核心价值观,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成为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
2、当前反映不同阶层利益和愿望的社会思潮层出不穷,有的既是学术思潮也是社会政治思潮,它们活跃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领域里,对社会和人们产生不同的影响,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引领好。例如,以“否定改革开放”为代表的倒退主义思潮。这种思潮错误认为,改革开放没有给我们国家和人民群众带来什么好处,片面认为“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住房改革”等政策措施都是失败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激烈批评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认为还是倒退到改革开放之前为好,留恋过去的“平均主义”状况。这种思潮以偏概全,没有看到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看到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必由之路。再如,以“现代化就是西方化”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是以鼓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潮,其主要的观点就是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他们崇拜西方的经济模式和政治模式,主张搞私有化,实行“自由市场经济”、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和所谓的“直接选举”。[2]新自由主义思潮是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思想武器。这种以“西化论”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在上个世纪下半期在我国骤然升温,从“八九”风波以后逐渐回落,但在社会上仍有相当影响。这种思潮不顾我国的具体国情,不顾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想照抄照搬西方模式,实质上就是想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道路。再如,以“儒教即国教”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我国儒家文化底蕴深厚,有许多民主性精华,值得古为今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人竟鼓吹把儒家学说当做一种宗教来复兴,倡导把儒教定位为国教,把儒家学说的价值观等同于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有人甚至认为,当今社会,仍然可以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儒家学说可以代替马克思主义。这种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缺乏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缺乏辩证的科学态度,没有认识到在吸取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必须把封建性的糟粕予以坚决剔除。再如,以“指导思想多元化”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当代,民主社会主义成为西方国家社会党、社会民主党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的总称。民主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推行的社会福利政策和民主化措施有一定进步意义,很容易为一些人所认同和接受,但是它始终维护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近些年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在我们党和国家强调民主法制、社会保障的时候,这种思潮传播很快。民主社会主义,宣扬的是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主张放弃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放弃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个重大原则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是有前车之鉴的,前苏共和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就是由于推行民主社会主义,彻底改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导致了亡党亡国亡社会主义。[3]这种思潮混淆了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把民主和社会主义简单相加,严重脱离了我国的国情,是对我国发展有害的东西。再如,以“宗教迷信”为代表的神秘主义伪科学思潮。当前一些地方宗教热成风,热衷于修建庙宇、修造露天大佛,到处香火旺盛。烧香拜佛的人群中年轻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党员领导干部也热衷于求神拜佛和请人算命算官运,迷信宿命论。这些地方的“宗教热”,主要不是热在“文化”上,而是热在“迷信”上。我们必须划清和区分“宗教文化”与“宗教迷信”的界限,在尊重信教自由、团结信教群众、开发宗教文化的同时,宣传科学精神,宣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抵制在宗教掩护下的迷信思想,反对各种神秘主义的伪科学。从以上几种思潮来看,意识形态领域确实是兵家必争之地,我们执政党切不可忽视这个阵地。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警惕各种落后的价值观念和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彰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和影响力。
三、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一)积极引领社会思潮,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要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一是及时了解思想理论领域的各种倾向性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要提高引领社会思潮的鉴别力,区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对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引导其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对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尤其是有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则要坚决抵制,进行必要的批评和斗争,以削弱其影响。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二是要处理好唱响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引领整合社会思潮。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把道理说透,以理服人,以理取胜。如果简单地搞无限上纲的“大批判”,只能产生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要打好主动仗,对各种社会思潮,要支持正确和进步的,改造消极和落后的,从多样的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中引领整合,在差异的个性思想相互交流中提高进步。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团结不同阶层和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引领社会思潮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
(二)积极引领社会思潮,要不断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增强干部群众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着力回答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要大力繁荣哲学和社会科学,发挥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指导和政策咨询的作用,发挥其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的作用。二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采用“理论热点面对面”等形式,对群众思想中存在的各种疑惑作出符合实际的解答。在宣传形式和方法上实现不断创新,比如,近年来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发行的通俗理论读物《理论热点面对面》,用鲜活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答了群众对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各种疑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这本通俗理论读物成为组织干部群众、青年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辅导材料,是打动读者心扉振奋人们精神的佳作,实现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与群众理论渴求的有效对接。此外,理论工作者还应采用深入实际调查、组织座谈会、开展基层宣讲等多种形式,更多地与群众实行面对面,直接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积极引领社会思潮,要利用我党执政的优势,努力营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舆论强势。一是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所掌握。近两年,中央新闻媒体相继推出《永远的丰碑》、《时代先锋》等栏目,让人们回顾光辉历史,走近时代英雄,弘扬核心价值观,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和一致好评。当前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普及活动中,要进一步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目前我国网民已超过1.6亿,这意味着不到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互动交流。扎实开展文明上网、文明办网活动,加强对网络内容的引导、监督和管理。通过网上访谈、网上公益宣传等多种形式展示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使网络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四)积极引领社会思潮,要把学习宣传先进典型,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一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选择先进典型的政治原则和价值尺度。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都应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倡导者和模范实践者,虽然他们的优秀事迹各不相同,但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在实践中选择和确定先进典型,就是要看是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不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是不是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不是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有这样树立起来的典型才能在社会上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4]二是树立当代道德模范,运用榜样的力量,培养人们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要树立当代普通人群中的道德楷模,比如:助人为乐的模范、见义勇为的模范、诚实守信的模范、敬业奉献的模范、孝老爱亲的模范。一名道德模范推举出来,就是在群众中确立起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活生生的具体形象,人人都可以感知,人人都觉得可以亲近。
(五)积极引领社会思潮,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一是在国民教育中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尤其在青年大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深层次地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社会转型期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这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和困惑,迫切需要核心价值观加以强有力的引导,高校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先行军”。二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深入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不懈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让更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进一步丰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内涵,提高精神文明创建水平。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不断培养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建设好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六)积极引领社会思潮,要做到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起示范和导向作用。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思想。有的领导干部忽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用经济工作特别是GDP的增长代替全部工作,这种不正确的倾向必须纠正。领导干部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二是领导干部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为群众作出榜样。领导干部的行为及其体现出来的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对全社会直接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每个领导干部都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为群众作出榜样,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引领者、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
(七)积极引领社会思潮,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文艺作用。一是使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文化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只有抓住了这个根本,才能树立和谐的理念,培育和谐的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和谐的心态,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在社会和谐中,守护好共同理想、弘扬民族与时代精神,引领社会风尚,使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文化纽带。二是用优秀文艺作品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运用优秀文艺作品,讴歌为中华民族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社会实践和典型人物,使民族与时代精神经过文学艺术这一载体的传播而使其更加深入人心。改革开放初期产生的一批歌颂大刀阔斧推进改革的文艺作品,就极大地鼓舞了人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当前要发挥优秀文艺作品的重要作用,比如当代文艺作品要旗帜鲜明地传播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让广大群众从作品中找到辨别是非善恶和判断行为得失的镜子,知荣弃耻,扬荣抑耻,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和进步。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社会思潮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社会价值观论文; 文化价值观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政治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