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产业结构调整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讨会论文,产业结构调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前不久,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召开了“九五”产业结构调整研讨会。会议邀请国家计委有关司局和宏观经济研究院的领导同志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电子工业部、机械部、社科院、高校等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和部分新闻单位的人员共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就“九五”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思路,从不同角度发表了意见。
与会者一致认为,调整产业结构是“九五”期间所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之一,是完成十四届五中全会任务的关键。在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优化结构居于很重要的地位。在当前形势下研究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专家们高度评价了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工业室提交会议讨论的一份关于“九五”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点和对策的研究报告,认为该报告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经济结构低度化的问题,并在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大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值得注意的产业发展趋势,应予以肯定和重视。报告通过对当前粗放型增长格局形成机理和工业缺乏开发能力原因的分析,指出技术密集产业缺乏配套产业和开发能力是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九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围绕提高开发能力来加强装备工业,并把补微电子产业课作为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采取制定具体的产业发展规划,发展新技术产业零部件、工业装备的生产与改造现有企业结合,大力消化引进技术,建立和发展新技术产业要避免分散,走适度集中的路子等措施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
多数专家赞同报告中把振兴机电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的结论。部分专家提出,“九五”期间在投资逐渐向机电产业倾斜的同时,对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的投资也不能放松,要两者并重。
专家们一致认为,关于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关系,在现阶段确定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基础产业作为建设重点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经阶段,在交通运输等问题制约经济增长的时期内,投资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倾斜是不可避免的。部分专家认为,我国在八十年代后期加强基础产业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提高基础产业的供给能力,使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目前地方政府投资之所以向基础设施倾斜,主要是由于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城市居民的消费处于积累期。而农村居民因收入水平低,不能接替城市居民形成后续市场,消费出现断层,造成制造业处于空转的状态,投资于制造业的风险加大,从而使地方政府转向投资基础产业,以改善本地区的投资环境,来吸引外部投资。并且,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如果忽视基础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压力,从而推动基础产业价格的上涨,使制造业的综合成本上升。同时,在大量人口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的过程中,客观上也需要基础产业继续发展来安排转移出的农民的就业并满足农民对交通、电力设施需求的不断增加。虽然近两年基础产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发展得比较好,但不够稳定,对国民经济的瓶颈作用并没有完全消除,“九五”时期还需要继续发展基础产业,使之与支柱产业并重。
一些专家指出,“九五”期间投资要向机电、装备等支柱产业适度倾斜。因为,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工业结构中增长最快的是机电部门。但在投资结构中,机电部门的投资额却很少,增长结构与投资结构互相扭曲,只能通过贸易来矫正。以电子工业为例,建国40年中,国家对电子工业投资仅200亿元,“八五”时期投资量虽有所加大,但其占全国投资的比重仍呈下降趋势。由于国家对电子工业的投入严重不足,使电子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只有通过大量进口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但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将会大量进口初级战略性物资,到2000年就可能达到进口总额的1/2,如果不能改变机电产品大量进口的局面,将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产生强烈的限制作用。此外,由于目前技术进步速度相当快,技术的渗透作用也很强,不仅对新兴产业,而且对传统产业都有影响,基础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支柱产业的支持。
专家们就如何发展支柱产业,发表了以下看法:
1、支柱产业的发展道路。一些专家指出,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完成产品的进口替代这一阶段,所以我国要向日本和韩国学习,对支柱产业给予适当的保护,以早日完成进口替代。但另一些专家则认为,由于我国对WTO已作出承诺,而目前国家财政力量有限,再考虑到跨国公司在产业转移中的作用,如今发展我国的支柱产业用日本高保护式的方式已不太合适,我们只有进一步提高开放度,促进与国际市场的融合。
2、资金问题。一些专家指出,发展支柱产业最重要的是解决好资金问题,这需要在计划上向支柱产业适当倾斜,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社会上的资金流向支柱产业,需要对具体措施进行研究。同时,另一些专家指出,现行的投融资体制往往是投资和贷款切块下达,限制了重点企业的集中投入,影响支柱产业的发展和规模效益的发挥。因此,要改革现有投融资体制,使企业能自行通过多种渠道来融资。
3、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问题。专家们普遍认为,发展支柱产业仍需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利用国外资金,关键是如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以及如何获得真正的先进技术。一些专家结合本行业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外国产品长驱直入,国内企业因国家投资不足,无力与其竞争,被迫与外国公司合资,其中最应警惕的是我国的许多名牌大厂在合资潮的冲击下,也不得不放弃已经在国内外知名的品牌,被迫合资。因此,国家应对引进外资做出正确的引导,对国内已有竞争实力的产业继续引进与合资应有所限制,而对技术薄弱的产业,应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引进先进的技术。专家们认为在以市场换技术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研究以何种管理方式来实现高新技术的引进,以提高引进效果,增强自主开发能力。
4、政府的作用。部分专家认为,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在资金上扶持重点产业,二是构造出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环境。也就是说,政府要研究通过何种方式,采取何种作法以协调产业、贸易、外资政策,并破除地方、行业利益的干扰,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使其自主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其竞争力。有些专家则认为,在资源配置方式改变的影响下,要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作用,政府只应起提供信息,维护竞争,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的作用。政府的投入主要在研究、开发新技术上,而生产和经营应由企业自行解决。
5、企业的作用。一些专家指出,发展基础产业可以以政府为主体,但搞支柱产业必须以企业为主,这主要是由于支柱产业的发展必须有竞争环境。而即使国家直接投资迅速扩张一两家企业,并使之很快达到规模经济,但这个厂未必有竞争力。因此,在产业调整中,应继续对企业的运行机制进行改革,以适应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