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文化馆 广东 佛山 528000
摘 要:网络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数字文化馆是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为群众文化发展建设起一个新的平台。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其价值体现于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因此,如何利用数字文化馆推动民俗文化发展是值得文化馆从业者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数字文化馆;民俗文化;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历程中所积淀和凝聚宝贵财富,然而传统的文化馆在服务手段和服务设施上都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满足当下人民群众的现实文化需求。鉴于此,加强数字文化馆建设,推动民俗文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本文以A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数字文化馆给民俗文化发展带来的影响,并提出推动民俗文化发展的建议,希望能够起到启示作用。
一、数字化趋势下的民俗文化发展现状
A市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近年来,在地方政府和民间力量、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展演、展示和比赛以及各类民间文艺人才和特色项目的申报等形式,凸显出民间民俗文化的实力和品牌。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民俗文艺事业得到稳固发展,现拥有民间文艺人才1000多人,并有100多支民间文艺团队,在这些队伍的努力下,弘扬了民俗文化,并将民间文学、故事、歌谣、谚语、戏剧、音乐、美术、摄影、舞蹈、曲艺等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有效结合,形成历史源远流长、群众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文艺形式多样、成果丰硕、影响深远等特点。
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民族的融合、民族战争、民族迁徙、自然灾害等,民俗文化不断发生变化,有的失去原本面貌、有的发展脉络断层、有的则消失踪迹;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俗文化原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文条件也存在着变化[1]。我们的民俗文化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作为文化人,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民俗文化重要性的基础上,积极应对。
二、数字文化馆建设给民俗文化发展带来的机遇
随着数字化发展和文化科技的逐步提升,民俗文化如何“借信息数字化”之力,不断创新和发展,是其面临的机遇和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2016年12月,A市数字文化馆方案启动。数字文化馆秉承“互联网+”理念,创造“互联网+A市文化活动”,构建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打造云端服务空间、数字文化高速服务通道和文化服务的数字调度、统筹中心。
(一)数字文化馆是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的内在要求
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不断创造的精神、知识财富的总和,民俗文化更是凝聚人民群众的重要精神和智慧载体。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能够更好地保存这些重要的文化遗产,并使得我们的民俗文化在经过数字化处理之后,可以获得更好存储环境中,避免遭到损坏或遗失,如木偶戏、处州乱弹的剧本,庙会的影像资料等。
(二)数字文化馆是民俗文化传播的新途径
民俗文化展现的是一方风土人情,但又因为地域限制很难得到广泛传播。以往,我们在展示民俗文化时只是制作展板以简单图文的形式展示在人们面前,人们在欣赏和浏览这些民俗文化时显得被动而单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数字化文化馆是数字化信息技术在现实中的有效运用,它将大量数据储存在云端,人们只要通过互联网就能获得想要的数据资料,便捷快速。也是基于这样的需要,A市数字文化馆在本馆和各个综合文化站都设置了一体机,当地群众可以更系统地了解各地的民俗文化信息,以此来增长见识、获取经验,从而有效促进本地民俗文化的发展。
(三)数字文化馆是民俗文化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
数字文化馆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将相关的文化资源串联在网络平台上,并采用数字化技术把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存储和整合,为人们提供全面而不断更新的文化信息。
(四)数字文化馆为民俗文化产业化提供新渠道
民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民俗文化只有自身能形成一个产业或者成为某一项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传承。数字文化馆将作为一个载体,帮助民俗文化与旅游、影视等产业相结合,让其能在产生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运用数字文化馆推动民俗文化发展的建议
一是往下走,实现公共文化大服务。根据当前乡村群众的文化多元诉求,以民俗文化为抓手,合理利用好线下的场馆,一方面为一些民俗活动进行辅导或创意构思、出谋划策,另一方面又组织一些便于上舞台的民俗文化项目进行展演,同时还组织各项民俗活动的相关负责人等进行集中培训或入村指导等,以此确保民俗文化活动质量的保障和提升。同时,利用数字文化馆的平台,可以为民俗文化整合资源,以线上建设为主来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2]。一方面可以下载观看各类相关活动资料,实现线上互动学习。另一方面有人可以进行直播培训、点播学习、留言答疑等。
二是往外走,构筑乡村生态新发展。民俗作媒,乡土文化助力乡村旅游。春节期间,A市文化与旅游积极联合,采取“乡村春晚+民俗体验+每个乡村最美年味”的模式,将全区70台乡村晚会、非遗年俗展示和景区进行了串联,为人们来“欣赏乡村春晚?体验民俗文化”做足攻略,而数字文化馆将利用好网络这一平台,一方面把往年的乡村春晚、民俗活动与旅游活动项目进行整合展示,按照生态、非遗、戏剧、旅游区块划分,实现民俗文化种类内涵多元,采撷每台乡村春晚、每项民俗文化活动视频、图片和故事,制作高端数据包,通过我们的数字文化馆,把乡村春晚与民俗活动作为中国年味的特色内容,向全国、全世界进行数据推送,传递中国乡村的文化符号[3]。
三是往上走,打造地方文化金名片。纵观A市的民俗文化发展,我们看到了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感受到民俗文化所展现的独有魅力,尤其是随着乡村春晚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乡村春晚中展现出的民俗文化特色也深深吸引着大众。而我们也希望,数字文化馆能帮助民俗文化更加可持续发展,使我们的民俗文化成为地方文化的一张金名片,形成以文化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经济,以经济反哺文化的多赢发展道路,使民俗文化成为乡村里最具魅力的文化符号、乡村旅游新亮点、农村经济增长新模式。
四、结束语
民俗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不同的挑战与机遇,数字文化馆作为弘扬民俗文化的重要场所,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推动民俗文化发展,必须加强数字文化馆建设,实现公共文化大服务,构筑乡村生态新发展,打造地方文化特色,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1]高恩浩. 文化馆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作用[J]. 参花, 2017(24).
[2]蔡志荣. 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 西北民族研究, 2012(1):208-211.
[3]林晓红. 新时期背景下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创新研究[J]. 青春岁月, 2017(23).
论文作者:黄洁婷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文化馆论文; 民俗文化论文; 数字论文; 民俗论文; 文化论文; 乡村论文; 文化发展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