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六四医院 30038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 危险因素分析在老年冠心病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5月~2018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5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危险因素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危险因素护理管理,提高了临床护理治疗,促进了患者康复。
关键词:危险因素分析;老年;冠心病;护理
冠心病主要是患者在心理、生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患者机体出现血管腔狭窄、血管腔阻塞等现象,从而致使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缺氧、心肌、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临床上,冠心病以老年人为主要病发群体,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在对老年冠心病的治疗中,必须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为此,以2017年5月~2018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以2017年5月~2018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为62-83岁,平均年龄为(72.5±10.5)岁,病程为1.5-3年,平均病程为(2.25±0.75)年;观察组:26例,男23例,女23例,年龄为63-85岁,平均年龄为(74.0±11.0)年,病程为1.0-2.8年,平均年龄为(1.4±0.4)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甚微(P>0.05),具有临床对比研究价值。
患者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诊断,证实为冠心病;②自愿参与研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患者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者;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③意识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遵循医嘱服药、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给予危险因素护理管理,内容:
1.2.1 危险因素分析
(1)院方因素:设备过于陈旧,操作落后,无法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全面、详细的诊断;病房环境较差,如:地面湿滑、温度控制不理想等。导致患者出现摔倒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2)管理因素:护理管理制度不健全,甚至形同虚设,以至于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常出现多种护理问题;同时,护理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降低了护理质量;(3)护理人员因素: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性疾病,护理人员面临护理工作压力极大,以至于护理工作中常出现多种失误,引发护理纠纷;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未对患者进行沟通,对设备操作使用不熟练、护理过程中未充分以患者为中心等,严重影响了患者护理效果;(4)患者因素:患者长期受到病情的折磨,常出现抑郁、自暴自弃等不良情绪。同时,老年患者合并其他基础性疾病,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病症,增加了危险性。
1.2.2 护理对策
针对护理中存在的危险性因素,可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模式:(1)健全护理规章制度:不断完善临床护理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患者的护理操作规程,全面提升护护理质量,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发生情况。同时,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尤其明确其交接班过程的相关规章制度;(2)规范护理人员的书写记录:对护理人员的书写进行规范,避免出现字迹潦草、记录无条理等现象,确保护理记录重点突出、字迹清晰;(3)与患者加强沟通,进行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沟通方式,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在沟通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其了解相关疾病,促进患者病情康复;(4)全面优化护理,提升护理质量: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训练其掌握急救技能,指导患者定期检查,帮患者进行科学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1.3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康复情况,包括心绞痛再发、梗死再发、心功能障碍等;
利用护理质量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采用(%)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P<0.05为标准,判断其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康复情况对比
如下表1所示:观察组心绞痛再发率、梗死再发率、心功能障碍率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康复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70.15±4.06);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2.31±5.12),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292,P=0.000)
3 讨论
临床上,老年冠心病发病率较高,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并且随着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诱发老年冠心病的相关因素较多,如:高血压、高血脂症、长期缺乏运动锻炼等,均会一定程度上诱发冠心病的发生。患者一旦患病,病情就会迅速进展,危及患者的生命[2]。因此,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必须要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
结合以往的临床研究显示,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针对护理管理中存在院方、管理、护理人员和患者中存在的安全危险因素,不断完善和健全护理规章制度、规范护理人员的书写记录、加强患者的沟通、进行健康宣教、全面优化护理质量,以全面提升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护理质量[3]。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证明: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危险因素护理管理措施,其心绞痛再发率、梗死再发率、心功能障碍率分别为11.54%、7.69%、7.69%,均低于常规护理的患者,且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达(92.31±5.12)。综上所述,通过危险因素分析护理管理,有效提高了老年冠心病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胡溅梅,谷美玉,黄梅芳,陈雪梅,杨晓梅,宁清银.老年冠心病护理中危险因素分析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0):246-247.
[2]李玲.老年冠心病护理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1):148-150.
[3]薛卫红,杨静芳,顾旭.危险因素分析在老年冠心病护理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133-135.
论文作者:刘玉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因素论文; 老年论文; 危险论文; 质量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