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不良现象;有效策略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学生的交往与审美能力。
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尽管它越来越受到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视与认可,小组合作学习至今仍然是一个值得每个教师学习和探讨的话题。面对小组合作学习,本人和许多老师一样,仍然存在着不少困惑,有时甚至感觉到无所适从: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不良现象
1.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实效
有时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也只是流于形式,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例如:七年级某课堂上某老师直接“丢”出了一个探究问题——同号两数相加,其和取( )符号,异号两数相加,其和取( )符号。然后就展示了一组加法计算题,让学生结合上节课所认识的“正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来进行合作学习探究。没有准备就参与小组讨论,学生没有独立学习的时间,部分学生根本不明所以,在讨论中花的时间较多,收效却甚微,整堂课貌似热热闹闹,实如一盘散沙。
2.课堂时间难以把控
有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实现所谓的充分探究,通力合作,当学生的合作交流处于热情高涨、意犹未尽的状态时,不忍打断学生积极性,导致交流时间难以把控,当堂课堂教学预设目标不能按时顺利达成。
3.师生、生生合作意识有待提高
有些教师说是为了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抛出”一个所谓的合作探究问题,全程近乎撒手不管,让学生在各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一旦某个问题抛出,几乎所有小组里都出现同样的情况:几个聪明的学习底子好的学生直接下笔开始解方程,剩余同学就处于观望甚至是无所事事、扯闲话的状态。
4.学生合作能力需要培养
分小组初期,可以说大部分学生不可能无师自通,他们根本没有建立合作学习的意识(只是因为老师要我们合作交流),或者不具备合作学习的能力,不知道该如何合作(老师要我们交流,没办法啊总要随便说几句)。
5.小组成果展示呈现“一言堂”状态
有时学生间没有真正合作,我们常会发现,总是那么几位学生发言,其余学生充当看客。究其原因,并非是他们不想说,而是我们的一些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某种顾忌。一方面,他们不愿与人合作,更不会与人合作,在学习中体验不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和被别人帮助的感激;另一方面,选成绩优秀的学生发言相对来说整个小组容易获得好评,时间一长,他们就对这少数同学产生了依赖(总是有人发言的,何必费事去讨论)。
6.教师评价不当。
教师的评价不当容易让学生丧失合作欲望和交流发言的积极性。集体反馈时,教师往往只求问题的答案,不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满足于预定问题的解决,不鼓励新问题的提出;只夸奖小组的代言人,忽略集体智慧的结晶。久而久之,只会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1.交给学生合作方法,培养合作能力
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合作交流能力才能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初建小组时,相信没有多少学生具有合作的意识,具备合作交流的能力和良好的合作品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手把手交给他们,给予“帮”和“扶”。要教给学生学会倾听;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要培养学生善于肯定别人的优点,也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要树立学生的团队意识,形成组内互帮互助的合作品质;绝不忽略其他同学的功劳,体现小组人人有责、人人有功,展示集体智慧的力量,提高小组成员合作参与的积极性。
2.选择和把握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一次,笔者在教学“南水北调”问题时,本想着按老办法直接教给学生“线路图式分析法”和“表格分析法”,以实现帮学生清晰理顺问题中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然后也仔细的教给他们如何耐心有条理的打草稿可以使计算更精准而避免失误。那天有两节课连堂,准备第二节课让学生做巩固练习。联想到以前部分学生不按老师要求仔细审题、细心计算的情况,笔者想提高学生对这类数量关系复杂的问题审题分析计算的重视程度,临时改成了小组合作学习。除了提醒学生注意问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外,我还另加了一条小组间的比赛要求:看看哪个小组能最快正确列出函数关系式,看看哪个小组能最快对函数关系式进行化简。结果出现了以下情况:(1)反应最快的那个小组函数关系式写错了。(2)最快化简出函数关系式的小组也出现了一个符号错误。对于这样的结果,明显让学生们纷纷感到不可置信。观察整个合作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就是由于我加进了比赛环节,所以达到了预期目的。
3.要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探索的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参与,主动探索,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利用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的状态,进而产生与他人讨论与交流来解决问题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特点,围绕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创设良好的问题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求知与探索的最佳状态,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尝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甜头,今后自然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我想,数学课堂上像这样的契机是时而有之的。
4.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心
举个实例来说,有一次,在课堂上进行“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这一练习时,笔者只对每组做得最快的2名学生作业进行批改,被批改全对的学生再给其他小组成员批改。当时还强调当小老师要做到认真仔细,对于发现的错误要提醒或帮助同学纠正。等全班作业本收上来之后,笔者复审发现,有接近十来个学生作业出现误判:有错了打勾的,有画数轴没有打箭头还得满分的等等。然后笔者又利用午自习时间在全班进行了一次思想教育,还宣布了一项扣分规定:小组内批改作业出现误判现象的,一处扣2分(个人扣1分,小组扣1分)。结果后来几次,几乎所有学生的错误都被红笔勾画出来了,而且及时都写了订正。这个例子足以说明,学生的责任意识也是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得到提高的。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和作用。但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还需要同仁们不断积累经验,不但总结、创新、反思、尝试、再总结……
参考文献:
[1]马凤云.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好家长,2018(5):138-138.
[2]李菊平,范国梁.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好家长,2018(25).
论文作者:魏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小组论文; 学生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关系式论文; 能力论文; 老师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