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余堂诗集》中两条清初藏书家新史料(论文文献综述)
杨瑞[1](2021)在《王弘撰生平与着述研究》文中指出王弘撰为明末清初关中地区着名的遗民,被顾炎武誉为“关中声气之领袖”。在他的一生中,有两大事件对其影响颇深:一为明清鼎革的历史巨变,这使他丧失了故国家园,也消解了其用世之心;一为康熙十七年被迫入京应博学鸿词科试,此为清廷利用高压政策强迫其易志出仕。在出处进退之间,王弘撰毅然选择隐居不仕,坚守明遗民气节,得到士林一致赞誉。王弘撰既不肯做清廷臣子,便采取了以游为隐的生活方式,一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结交了一大批当时的名士,不仅使自身声名远播,而且也沟通了关中地区与外界的联系,为南北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本课题属于地域文学研究视野中的个案研究,王弘撰作为“关中声气之领袖”,也是明末清初关中明遗民的典型代表,在时代的变革中,其人生轨迹、隐士心态与文学创作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本文以“知人论世”为基本原则,采用文献描述与历史考据相结合的方法,对王弘撰的家世、生平、交游、着述进行全面考察,从而展现易代之际明遗民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为明遗民研究和明末清初关中地域文学研究提供一个鲜活的个体事例。正文分为上下编,上编(第一、二章)为王弘撰生平、交游考。第一章为生平考述,主要以赵俪生《王山史年谱》为参照,对谱中讹误之处进行考证,缺脱之处加以添补,力图厘清王弘撰的行年事迹,展现其交游和生活状态。第二章为交游考。王弘撰在鼎革后曾四上京师,五下江南,一赴岭南,而在关中地区,也多次往来于西安、延安、三原、富平等地。在长期的漫游生涯中,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友人有明宗室、清廷官员、乡宦士绅、遗民群体、林下隐士等。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或互道对明故国的深情,或进行诗文切磋和学术交流,或赏玩金石书画,或宴饮雅集、共享友朋之乐。王弘撰深厚的家学渊源,仗义疏财、笃于朋友的人格特点,平心静气、不存门户之见的治学观念,坚守明遗民气节、不作两截人的忠贞节操,以及广泛游历以联络南北声气的桥梁作用,不仅使他获得了朋友们的真挚友谊,而且使自身声名远播,成为“关中声气之领袖”,还促进了南北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下编(第三章至第六章)为着述考。王弘撰一生着述宏富,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各个方面,故第三章至第五章对其现存各书的成书及版刻情况详加考述,以使读者明了其创作情况。此外,王弘撰工诗,然因其诗集前此未见,故学界关于其诗歌创作的研究甚少,论文第六章以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清抄本《待庵稿》为中心,对王弘撰诗作的内容、创作特色及艺术成就进行分析,以使学界对其诗歌作出恰当的定位。综合本课题研究,我们通过对王弘撰家世、生平、交游、着述的考察,认为他的一生行迹展现了清初关中地区明遗民的生活和生存状态,对关中地域文学研究和明遗民研究不无裨益。
杨露露[2](2019)在《汪楫及其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汪楫(1636—1699),祖籍安徽休宁人,后寄居江苏江都(今江苏扬州),明末清初诗人,以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后迁福建布政使,尝出使琉球。有诗名,工书法,着有《悔斋集》《山闻诗》《山闻续集》《京华诗》《观海集》《消寒集》《中山沿革志》《使琉球录》等。与吴嘉纪、孙枝蔚齐名,又与汪懋麟并称“二汪”。汪楫交游甚广,与周亮工、王渔阳等皆有深交。本文试从汪楫诗歌创作活动出发,对于汪楫诗歌创作内容及其特色探讨。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汪楫的生平家世、仕宦经历及其着述版本。汪楫年少即有宏图壮志,但是四次科举失意,直至四十三岁始入仕途。受泰州学派和遗民群体的影响,他为官期间体察民情、重视教育、开化民风体现出儒家世子的家国情怀。第二章主要考述汪楫与清初诗人的交游和唱和。汪楫作为东淘诗社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前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布衣诗人——吴嘉纪关系密切,两人来往诗作甚多,有着共同的人生理想,一见即引为“同调中人”。汪楫积极将吴嘉纪推荐给周亮工,为吴嘉纪成为着名诗人做了铺垫。此外,他与清初的众多诗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一类是遗民隐士,如方以智、冒辟疆、揭暄等;另一类是官宦名流,如周亮工、施闰章、朱彝尊等人。通过对于汪楫与两类文人的交往,可以探究易代之际汪楫的人生选择和困惑。第三章主要论述了他的诗歌创作内容及特色。汪楫一生诗歌着述甚多,其诗歌涉及范围也甚广,即有寄情山水的纪游诗,又有关注底层民众针砭时弊诗,又有多年羁旅在外思念故乡家人的羁旅诗。诗人诗风也随着其年龄的不断增长而有所变化,从早年的性情高傲到后来的沉稳平和,显示了一个汉族文人在特殊年代的心态变化与困境。明中叶以来,诗坛有宗唐宗宋之争,汪楫崇尚唐诗风,以古为宗,对于杜甫诗颇为崇尚。其诗歌创作语言简洁,不以繁复为美,意境悠远,耐人寻味。此外,汪楫认为诗作应是表达性情之作,认为诗歌创作应是“道性情”之作,不应因重格调而失了性情。康熙二十一年汪楫出使琉球,其所作《观海集》《中山沿革志》《使琉球杂录》对于后世研究琉球的风俗文化及其归属有着重要的意义。
周乔木[3](2018)在《方拱乾父子流贬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方拱乾是清初“别有认识意义”的一位诗学名家:他出身桐城科举望族,与其流贬出关的五子,同属于顺康之际知识分子的精英群体,也是最早活跃在京城诗坛的一批桐城诗人。本论文结合方拱乾《苏庵集》康熙刻本、黄传祖《扶轮广集》《扶轮新集》诗歌选本和相关地方志等新材料,在完成方拱乾年谱简编和方孝标“认工赎罪”时期诗歌作品系年的基础上,通过对方氏父子在此期间诗歌创作的全面梳理,探讨他们的理论和创作特质,进而把握他们乱世流贬的独特生存状态和对清初诗坛、包括桐城诗学的重要影响。第一章:剖析方拱乾父子流贬的时代背景因素。主要把握两个问题:首先聚焦导致方氏父子流贬的直接原因——“丁酉科场案”,尝试将其放在顺治“文治”的框架内加以考察,对他们流贬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再探讨。其次,着力分析学界一直倍感困惑的、方拱乾流贬前“非典型性”贰臣身份形成的原因。一方面通过梳理方拱乾短暂的崇祯时期仕宦经历及其遭遇的“万死”考验,来探讨其在时代戾气伤害下,对朝廷产生的疏离感和自保意识;另一方面通过挖掘方氏家族文化中科举传家精神内涵的形成与传递,探讨方氏父子在乱世之中仍坚持儒者“兼济天下”的理想及由此对科举出仕的始终不能忘怀。第二章:梳理流贬期间方拱乾、方孝标父子的诗学思想。鉴于以往研究尚未对此有系统的归纳,本章从大量搜集的方氏父子相关诗学文献出发,特别以方拱乾两千余条杜诗批注中蕴含的丰富诗学观点为基础,认为方氏父子流贬期间的诗学思想突出表现为自觉向儒家诗教传统回归的“性情”说,其产生于三个重要的诗坛背景:“性情”与“格调”之争、“真诗”说的重提和杜诗再度经典化。由此,从方氏父子“真”“浑”兼具的性情诗学观、“怨而不怒”的传统诗教观和“诗为大道”观三方面探讨其流贬期间诗学思想的内涵,并发现其作为清初桐城诗学的重要一家,与清中叶兴起的桐城诗派在“诗为大道”“诗文相通”“诗主情实”等标志性诗学主张方面颇有共通之处。第三章、第四章:剖析方氏父子的出关诗,包括途中及流地的诗歌创作。针对方氏父子更重以现实生活的真景、真事、真情、真理来表现“真我”之性情,从而与多数东北流人诗仍延续关内诗坛“以酬赠送别、山水宴集诸作为抒写襟性”和偏于诗歌言“情”的一面不同,分别从流人生活之“群”与“我”和绝域之“人”与“地”两个角度切入。第三章通过分析方氏父子之间及他们与吴兆骞等其他流放诗人创作上的互动,以及方拱乾家居独处状态的创作,来具体呈现宁古塔文化流人的文学创作生态。第四章通过分析方氏父子写作的宁古塔风俗诗和代书诗,来表现他们对宁古塔“人”与“地”的观察、接受和深层次的文化隔膜。第五章、第六章:分析“认工赎罪”时期的社会影响因素、方氏父子的交游和创作。第五章主要考述在康熙初“四辅臣”执政的历史背景下,方氏父子入关后为完成阜成门工程,生活状态从在宁古塔“流而聚”的集体放逐而被迫变为“还而散”的自我放逐,在此期间他们的行踪和主要交游情况,以及从中折射出流贬者的特殊心态。第六章分析方氏父子的行旅诗的创作,剖析当行旅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常态时,所面对的社会和家庭伦理环境挑战,以及在旅途这一特定的时间、空间场景下所生成的诗歌文本类型。主要分析方氏父子的抒怀之作中呈现的侨寓和行旅心态,兵事题材展现的南北对立主题和水患题材展示的任运退藏主题,从中可见方氏父子即使沦落到“社会边缘人”的地位,仍具有儒者不仅“独善其身”、且“兼济天下”的深厚家国情怀。本论文充分结合时代、家族的影响因素,对以方拱乾、方孝标父子为主的方氏父子流贬诗作整体、动态的研究,同时又关注其具体创作背景和情境的把握,包括文本生成过程、艺术手法、创作心态和文学观念的变化等。同时着重分析其诗歌作品在时代戾气之下呈现出怨而不怒的“中和之音”的特色。
蓝青[4](2017)在《明清之际“西陵十子”及其诗学研究》文中认为“西陵十子”是明清之际杭州地区着名的文学群体,成员有陆圻、毛先舒、柴绍炳、张丹、沈谦、丁澎、孙治、吴百朋、陈廷会、虞黄昊十人,他们在诗、词、文、音韵学、哲学等诸多方面皆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且与陈子龙、吴伟业、顾炎武、陈维崧、施闰章、宋琬、王士禛、魏禧等文坛名流俱有交游,对清初文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西陵十子”带动下,杭州成为东南文坛一个声势显耀的文学中心,虞山顾祖禹即称“一时诸名宿竞以风雅主坛坫,而西泠尤为英隽薮,娄东、云间皆推服恐后”(《孙宇台先生遗集序》)。顾氏将西陵置于娄东、云间之上,或许是出于其与“西陵十子”成员孙治的深厚交情,即便如此,亦可见“西陵十子”在当时的地位与影响力不容小觑。“西陵十子”与云间派、娄东派遥相呼应,共同推动了明末清初宗唐复古之风的盛行。本文以“西陵十子”及其诗学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梳理原始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西陵十子”的形成过程及地域文化、时代政治、周边文学风气等背景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并揭示“西陵十子”文学观形成的原因;接下来对“西陵十子”的家世、生平、着述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并对其诗学思想进行深入考察,着力发掘其对明代复古派诗学之修正与突破,同时对其诗歌创作进行个案分析,展现各成员诗歌的独特风貌;最后考察“西陵十子”对于后世文学的影响,同时勾勒出杭州诗坛自清初至嘉庆百余年诗歌发展轨迹。论文共分五章。绪论部分概述“西陵十子”的文学成就及其在当时的地位,说明本文的选题意义。同时,考察学界对于“西陵十子”的研究现状,找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本文的突破处,并阐明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一章明清之际的“西陵十子”,主要探讨“西陵十子”的形成过程及其所处的特定的时空背景。第一节考察“西陵十子”的形成。本节对“西陵十子”成员交谊、形成过程、确立时间逐一进行细致考证,并对“西陵十子”的诗学宗旨及闻名一时的“西陵体”之特征予以阐述。第二节至第四节分别对“西陵十子”所处的地域、时代环境及与其他地域流派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发掘“西陵十子”诗学观形成的背景因素。第二节研究“西陵十子”与杭州地域文化。杭州秀逸的自然景观与高度发达的商业与娱乐业使“西陵十子”形成了隐逸恬澹、风流自适的价值取向,亦促成了重风韵、尚绮丽的诗学倾向,颇多山水之音与旖旎之情,这也使其更偏向以丰神情韵见长的唐诗而非喜说理议论的宋诗。第三节研究“西陵十子”与明清易代。面对清兵对杭州的劫掠与蹂躏,“西陵十子”对满清政权大多持不合作态度,绝意仕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清廷恩威并施的政策,加之杭州长期以来形成的达生、自适的地域文化传统,“西陵十子”大多由最初的抵制变为认同与接受,由怀恋亡明的遗民转为不问世事的“逸民”与顺应新朝的臣子,故形成了平和雅正的诗风,这与越中遗民长期坚持反清斗争,倡导凄厉哀愤的变风变雅之音形成了鲜明对比。第四节研究“西陵十子”与云间派之文学交往。在提倡文学复古上,“西陵十子”与云间派颇为一致,二者往来甚密,互通声气,共同掀起了明末清初宗唐复古高潮。第二章全面梳理“西陵十子”各成员之家世、生平、着述。“西陵十子”大多出身杭州望族,一门之内诗人众多,声名赫赫,且“十子”身经明清易代,考察他们的家世与生平,展示其深厚的家学渊源及特殊的人生经历,对“西陵十子”诗学研究有着重要价值。“西陵十子”大多倾力于着述,撰着宏富,本章对各成员的着述情况进行了梳理考证,辨别版本源流,厘清存佚状况,为诗学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主要论述“西陵十子”的诗学思想。学界往往将“西陵十子”诗学视为对明代前后七子之因袭。“西陵十子”诗学的确有源自明代复古派的一面,但亦多有突破,本章即重点论述“西陵十子”对明代诗学的反思与新变。第一节考察“西陵十子”对明代复古派的继承与修正,认为“西陵十子”鉴于明前后七子的模拟蹈袭,强调诗歌的本质在于言志抒情,反对将格调凌驾于情志之上,并主张对“情”有所规范,力图将诗歌创作导向温厚和婉;在情志为本的基础上,“西陵十子”高度重视法度格调,但不同于七子派尺寸古法,强调“遗筌舍筏”,体现出更为鲜明的主体精神。第二节研究“西陵十子”对明前诗歌的批评,通过分析“西陵十子”对前代诗歌的具体批评,进一步发掘其诗学旨趣。“西陵十子”虽然延续了明代复古派“格以代降”的文学退化论,认为整个诗歌史就是古意逐渐凋丧的过程,但在具体批评中,能够做到以创作实际而不以时代先后论体格高下。“西陵十子”在论历代诗时,观点与前后七子多有不同。如评汉魏诗,以尚和婉、忌讦露为标准,认为班婕妤诗优于卓文君、阮籍诗优于嵇康;评六朝诗,一反明代复古派对六朝之鄙夷,不仅认为六朝诗的骈偶、用典、巧思等技法“未乖古调”,还从唐人对六朝诗的接受来肯定六朝诗的价值;评唐诗,对前后七子所不屑的晚唐诗予以高度评价,而对他们所尊奉的盛唐李白、杜甫诗颇有微词;评宋元诗,批评宋元诗之俚俗与议论,但较明七子派“自郐以下无讥焉”的态度更为理性与通达。第三节考察毛先舒的诗歌理论。在诗歌理论方面,毛先舒是“西陵十子”中最为出色者,其《诗辩坻》在清初诗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毛先舒对明代七子派、公安派、竟陵派的诗学弊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法由彼立,杼自我成,始即临摹,终期脱化”,在纠正各派诗学偏至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诗学体系;并提出“艳”不碍“雅”,为齐梁与晚唐艳体诗争取合理地位,而尚绮艳、宗晚唐正是其针对明代七子派之赝古、公安派之俚俗、竟陵派之枯寒所提出的新的诗学路径。第四章考察“西陵十子”的诗歌创作,结合具体创作进一步探究其诗学倾向。本章选取了“十子”中成就较高,且较具特色与代表性的四位成员的诗歌创作进行个案分析,他们分别为毛先舒、张丹、沈谦与丁澎,四人皆主张宗唐复古,但在具体宗法对象上有所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创作风貌。第一节考察毛先舒的诗歌创作。毛先舒于诗歌既有宗法汉魏盛唐者,慷慨悲凉,浑厚壮阔;又有追摹齐梁及晚唐者,绮思华藻,艳而不冶,丽而不俗;尤其是其五七言绝句,清新流丽,情韵兼胜,倍受清初诗家推许。第二节考察张丹的诗歌创作。张丹早年身经丧乱,流落饥寒,对杜甫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在主题倾向与艺术风貌上皆类似杜诗;晚年隐居秦亭山下,生活较为安定,故更多取法王维,呈现恬澹自然的风格特征。张丹的行旅诗尤为引人注目,在感慨身世的同时,以纪实的笔法沿途叙写民生多艰,具有“诗史”特质,且在艺术形式上颇具特色,多采用组诗及五古形式记录游踪,且多押仄韵尤其是入声,彰显奇崛兀傲,赢得了诗学家的高度称誉。第三节考察沈谦的诗歌创作。沈谦生于繁华,中年家道沦落,虽受云间派及其师陆圻复古理论影响,有效仿汉魏杜诗、沉郁悲凉者,但敏感多情、易于感伤的自身气质使其更偏于大历及晚唐,诗风衰飒冷漠,与盛唐之调迥别;沈谦诗歌以七律成就最高,深婉流利,缠绵缱绻,最受世人推崇。第四节考察丁澎的诗歌创作。丁澎早年以艳体着称,绮靡婉丽;中年入京为官,宗唐复古,雅正典丽;后因科场案谪戍尚阳堡,谪居期间人格心态经历了巨大转变,关外的恶劣气候与雄壮景观,伴随着诗人的复杂情绪,使其创作风格豪迈雄壮,气魄宏大,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第五章主要研究“西陵十子”对杭州诗坛的影响。“西陵十子”作为清初杭州诗坛执牛耳者,对乡邦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梳理“西陵十子”的影响,亦是勾勒杭州诗坛自顺治至嘉庆间之传承演变,这对于浙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节考察“西陵后十子”。“后十子”成员有洪异、徐逢吉、吴允嘉、李延泽、钱璜、俞士彪、沈用济、陈煜、丁文衡、张潞十人,可谓清代杭州第二代诗人群体中最负盛名者。“后十子”大多出自“西陵十子”门下,继承了“西陵十子”宗唐复古、温厚和平、晚年崇尚清雅的诗学主张,同时亦有突破,不仅在廓清拟古弊病上较“西陵十子”更为进步,而且对宋诗的态度较前辈更为缓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将宋诗纳入取法范围。第二节考察“钱塘四子”、“东江八子”等“西陵十子”其他后学。这些诗人名气虽不及“后十子”,但亦出自“西陵十子”门下,并与“后十子”共同促进了杭州诗坛的繁荣,故对其生平、师承及诗学等一一考述。第三节考察厉鹗对“西陵后十子”之传承与变革。以厉鹗为首的杭州诗坛第三代诗人群体虽然对西陵前辈的复古诗学进行了较大的变革,但亦有继承,厉鹗早年即与“西陵后十子”往来密切,其对唐诗的浸润以及对醇雅的追求,宗宋仅取“永嘉四灵”、陈与义等小家而非浙东诗人取法苏轼、黄庭坚等大家,均与“西陵后十子”有着密切关系。第四节考察以朱彭为首的抱山堂诗人群体。以朱彭为首的第四代杭州诗人群体不满于厉鹗等人的宗宋取向与“枯瘠琐碎”,重新标举乡先辈“西陵十子”宗唐复古诗学,使杭州诗坛在乾嘉之际重新流行起唐诗风,可见“西陵十子”对后世影响之深远。本文最后有附录五则,分别是“西陵十子”成员家族世系表、“西陵十子”年谱简编、“西陵十子”交游考、《西陵十子诗选》序文资料以及“西陵十子”集外诗文辑佚。
马腾飞[5](2016)在《清代淮海诗人研究 ——以《淮海英灵集》及其《续集》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在清代,“淮海”泛指扬州府八属与通州四邑,阮元编纂的《淮海英灵集》以及王豫、阮亨的《淮海英灵续集》是最为直观的证明。近年历史地理学者提出了“淮海文化圈”的概念,为这片文化地域的划属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版图,淮海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人文传统。同为水乡泽国,淮海地区苍茫平远,异于江南,当地以“通壤”为主要文化特色,却又能自成一独立疆域。从董仲舒的“正谊明道”四字心诀流播此地时起,再到清代扬州学人大倡实学,千百年来,淮海熔铸着忠介亢直、雄奇俊伟的士风。从地域文学的角度来看,扬州府城人文底蕴深厚、经济交通优势鲜明,淮海以扬州府城为中心,以泰州、通州等其他大邑为辅翼,在清代形成了持久稳定的文学圈。其中诗人、诗学是最为活跃的部分。在时间维度上,有清一代,淮海诗家辈出,代有闻人。明清鼎革之际,民族危机当头,不少仁人志士坚民族气节,甘心守志。由于地理位置的显要特殊,淮海境内各邑遗民诗人奔走呐喊尤为瞩目,如吴嘉纪与东淘诸子、范荃与北湖诗群,李氏与昭阳诗群,乃至陶季等游历诗人在清初遗民诗坛上留下了瑰玮卓绝的篇章。随着满清政权的逐步稳定,在周亮工、王士禛、孔尚任等风雅大吏的主盟下,不少淮海诗人与之交游甚密,进而有部分诗人逐渐步入仕途,最典型的是“江都二汪”、“维扬二妙”、以及名列“江左十五子”的缪沅、宫鸿历等新朝诗人。清代中叶,扬州经济复苏,随着盐业的繁富昌盛,盐商诗人群体逐渐引领淮海风骚。在盐商诗人的文酒风流影响之下,扬州本土的娱乐文化与文学相得益彰,清季扬州府城之文化由此达到顶峰,许多盐商亦是淮海诗人中的重要成员。乾嘉时期,扬州学派大放异彩,淮海各邑之学人富于文学创作,造诣不凡,如贾田祖、汪中、任大椿等经学硕儒,有论者认为,他们的创作昭示了由辞章向学问的重心转移,但从中依然可以读出对文学的坚守,成就最高的当属黄承吉的《梦陔堂诗》。除此之外,清代淮海地区有着相当数量的诗学家族,若皋邑冒氏、宝应乔氏、通州范氏等皆其中佼佼者。文学家族中往往还涌现有大量出色的女性诗人,她们是亟待考察、归纳的重要对象。《淮海英灵集》以及《续集》作为“存一地之诗”的地域性诗歌总集,在乡邦风土的诗性记忆、淮海一地的文学传承等各方面有着重要贡献,嘉庆间仕扬文人汪之选所辑的《淮海同声集》的内容涉及到大批宦游淮海的名士在当地的游历、咏景、怀古的创作现场,也可以从地名学上为“淮海”的划属提供进一步佐证。这几部以“淮海”命名的诗集有着鲜明的地方性景观与人文书写,值得我们重视。整体而言,清代的淮海地区凭借襟江带海的地域优势,在通壤文化与当地崇古右文的人文传统、晚明泰州心斋之学的沾溉之下,形成了博雅、朴实并行的人文氛围以及诗学特色。从整体文学成就上看,淮海地区比之江南稍有不及,但足以紧随其后,成为清代地域文学自成疆域的一大重镇。
陈恒舒[6](2013)在《四库全书清人别集纂修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抄入《四库全书》的清人别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四库全书》纂修的基本流程为线索,从清代别集文献的编纂与流传入手,讨论《四库全书》纂修期间清人别集的采进、禁毁、别择、编校、删改以及拟定提要等一系列问题,并从中透视《四库全书》纂修研究中一些尚未厘清的问题,同时通过清人别集来重新审视《四库全书》的价值与缺陷,希望藉此推动“四库学”的发展。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讨论四库开馆前清人别集的编纂与刊刻情况。清人编纂别集,大都本着去粗取精的原则,试图呈现作者的优长。由于雕版印刷的发达,一人多集、一集多本的情况相当普遍。此外,清人别集的编纂与刊刻还受到当时高压政治的影响,呈现出一些特殊的面貌。第二章讨论清人别集的采进与禁毁。四库开馆之后,清人别集采进的绝对数量固然可观,但是相对于当时社会上流通的清人别集的总体情况而言,进入四库馆的仍然只是一小部分。这与当时清人别集的流通、传播状况有关,也与官方的重视程度有关。至于禁毁,清人别集则是不折不扣的主角。但在实际操作中,四库馆臣、军机大臣以及地方官员的态度却又有所不同。此外,曾经采进但未进入《总目》之书,不能简单地直接归为禁毁书,有的可能是在运送或校办过程中丢失,有的则是由于提要丢失而导致《总目》失收。第三章讨论清人别集的别择。所谓别择,即将应抄之书与应存目之书区分开来。比较分纂官的初步意见和总纂官、总裁官的最终意见,可以发现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选择那些成就及名望较高、代表性强的别集,而分纂官除此之外会带有一些个人好恶的倾向,而总纂官、总裁官的最终裁定则具有强烈的官方色彩。另外一点过去未被注意到的情况是,乾隆四十六年,即文渊阁《四库全书》办理完竣的这一年,《四库全书》的规模发生过一次缩减,包括十余种清人别集在内的一部分着作由于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抄录而降入存目,其提要也经过了较大的改动。第四章讨论清人别集的编校。所谓编校,包括底本的编辑、校勘以及誊抄本的校订三项工作。编辑方面,馆臣对于序跋、目录的删省尚有规律可循,并非随意舍弃;对内容和卷帙的分合亦多合理之处。底本校勘方面,馆臣虽然以他校、理校为主,而且勇于改字,但总体而言,成绩大于失误。但誊抄与校订质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四库本的最终质量,这其中不仅有个人的因素,也有时间与制度上的因素。第五章讨论清人别集的删改。与禁毁一样,清人别集也是删改的重灾区。清人别集与本朝政治密切相关,因而忌讳之处较前代之书更多,遭到破坏的程度也较大。删改几乎贯穿四库修书活动的始终,但其尺度与手法并未形成严格的统一标准,我们现在看到的清代别集诸阁本之间的差异,多数是由于删改的尺度和手法不同造成的。最后,笔者通过对删改活动中一些事件的分析指出,删改,其实是一种变相保护,这是过去的研究者没有意识到的问题。第六章讨论清代别集提要的改定。笔者通过多种提要版本的比对,勾勒出了某些别集提要面貌的变化轨迹,同时还对馆臣改定提要的手法进行了分析。从提要分纂稿到最终的殿本《总目》,内容不断丰富,言辞不断修缮,撰写体例、评价体系都渐趋一致,而其中的官方色彩与政教意图也通过借题发挥的形式得到强化。第七章是对于全文的小结和延伸。首先,对于上文涉及《四库全书》编纂并带有一定普遍性意义的一些问题加以集中地阐述。其次,结合清人别集的实际情况指出了《四库全书》作为古籍版本意义上的价值与缺陷,以及使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对于“四库学”研究的一些思考。
揣松森[7](2013)在《《汉书·艺文志》及两汉书补志着录小说集解(上下册)》文中认为本文以班固《汉书·艺文志》、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顾櫰三《补后汉书艺文志》、姚振宗《后汉艺文志》、曾朴《补后汉书艺文志并考》着录的小说为研究内容,除去重复,计有《伊尹说》、《鬻子说》、《周考》、《青史子》、《师旷》、《务成子》、《宋钘》、《天乙》、《黄帝说》、《封禅方说》、《待诏臣饶心术》、《待诏臣安成未央术》、《臣寿周纪》、《虞初周说》、《百家》、《周王游行记》、《穆天子传》、《宋玉子》、《燕丹子》、《南越行纪》、《六博经》、《上林禽兽簿》、《上林草木名》、《汉武帝禁中起居注》、《汉武故事》、《方士传》、《李陵别传》、《东方朔别传》、《洞冥记》、《拾遗》、《丽娟传》、《汉武内传》、《飞燕外传》、《西王母传》、《异闻记》、《庞娥亲传》、《艺经》、《笑林》、《博经》、《讥俗书》、《着书》、’《月旦评》、《峨眉山神异记》共42部。该42部小说着录依据,按上列各志次序排列;本文所列各部小说次序,亦按所据史志原有次序排列,并编写序号,以便检阅。论文以作品为单位,对作家生平事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及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评论等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搜集和整理,务求完整、准确、恰当,为读者提供真实可靠的文献资料信息;同时,在每位作家每部作品资料的末尾,以按语的形式对作家生平、作品成书年代、主要内容、历代流传、现存版本等古今人的主要研究成果作简要的综合评述,以表达整理者对每部作品初步研究的认识,为研究者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检索及参考之便利。
胡春丽[8](2010)在《毛奇龄与清初《四书》学》文中认为毛奇龄是清初着名的学者,在经学、史学、诗、文、词、戏曲、绘画、书法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毛奇龄这样一位在明清之际有着特殊经历,并在清代学术史上有着广泛影响的人物展开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以毛奇龄与清初《四书》学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因人究学、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等研究方法。论文在整体框架上,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为毛奇龄与清初《四书》学研究,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毛奇龄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首先对毛奇龄的家世作大致的梳理,挖掘出毛奇龄家族的家世背景,简析家学对毛奇龄学术的影响。并客观考述清楚毛奇龄各个阶段的生平事略,作为了解其人其学的基础。接着,将探究毛奇龄思想发展的轨迹,以及他思想成熟时期所提出来的经学思想,藉此了解毛奇龄的思想理路及学术性格,做为理解其《四书》学的背景。第二部分就毛奇龄对《四书》的研究进行分解式的叙述和讨论,整理毛奇龄在各书研究中所提出的主张,藉以了解他在诠释解析各书时的立场与理论重心,探究毛奇龄在《四书》研究中是否有一贯的理路,而此一理路与其经学思想又有多少相关之处。同时考察其《四书》学中的“反朱子四书学”特质,做为下一部分综论毛奇龄《四书》学的依据。第三部分为综论毛奇龄的《四书》学。依据第二部分的讨论材料,综理毛奇龄《四书》学的思想脉络。并且将他的主张与清初的《四书》学风气作比较,以呈现毛奇龄《四书》学在时代中受到的影响,以及他试图超越时代而表现的前瞻与坚持。最后,尝试阐明毛奇龄《四书》学在学术史上的意义,以明确毛奇龄《四书》学在《四书》学史以及清代学术史上的地位。下篇为毛奇龄年谱,客观真实地展示出毛奇龄的生平事迹、交游及着述概况。
汪桂海[9](2002)在《《学余堂诗集》中两条清初藏书家新史料》文中研究表明 历史上,藏书家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大都嗜好读书而又家资富足,为搜集到珍善秘笈,不惜挥斥巨资。通过他们对珍稀文献的收藏、校勘和刊布,许多罕见的典籍得以流传下来。今天,各大图书馆中插架琳琅的善本古籍,有相当大一部分即是历代藏
二、《学余堂诗集》中两条清初藏书家新史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余堂诗集》中两条清初藏书家新史料(论文提纲范文)
(1)王弘撰生平与着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王弘撰相关研究述评 |
二、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上编:王弘撰生平、交游考 |
第一章 《王山史年谱》补正 |
凡例 |
第一节 王弘撰家族世系 |
第二节 《王山史年谱》补正 |
第二章 王弘撰交游考 |
第一节 居乡:与关中名士名宦的交游 |
一、关中名士 |
二、治陕名宦 |
第二节 北行:与京晋冀豫名士的交游与论学 |
一、北行途中论学取友 |
二、与在京名士交游论学 |
第三节 南游:与江南名人雅士的交游 |
一、江南遗民士人 |
二、其他江南名士 |
第四节 与入关文人士大夫的交游 |
第五节 “关中声气之领袖”——王弘撰交游的影响 |
下编:王弘撰着述考 |
第三章 王弘撰经部着述考 |
第一节 《周易图说述》版本考略 |
第二节 《周易筮述》版本考述 |
第三节 王弘撰在清代关中易学中的地位与影响 |
第四章 王弘撰子部着述考 |
第一节 《砥斋题跋》版本考述 |
第二节 《山志》成书及版本源流考 |
第三节 《正学隅见述》版本源流考 |
第四节 其他子部着述 |
第五章 王弘撰集部着述考 |
第一节 《砥斋集》成书过程及版本源流考 |
第二节 清抄本《待庵稿》考述 |
第三节 三种日札版本考 |
第四节 《砥斋文录》述略 |
第五节 其他集部着述 |
余论王弘撰的诗歌创作——以清抄本《待庵稿》为中心 |
第一节 《待庵稿》的内容 |
第二节 王弘撰诗歌的创作特色及艺术成就 |
第三节 王弘撰诗歌创作的诗歌史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王弘撰诗文辑佚 |
附录二 友朋赠答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发表学术论文 |
2.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2)汪楫及其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汪楫生平家世述略 |
一、汪楫家世述略 |
二、汪楫官宦生涯 |
三、汪楫着述考 |
第二章 汪楫交游考 |
一、汪楫与东淘诗社之交游 |
二、汪楫与吴嘉纪交游 |
(一)管鲍之交 |
(二)汪楫之引荐 |
三、与清初其他诗人交游 |
(一)遗民隐士 |
(二)仕宦鸿儒 |
第三章 汪楫诗歌研究 |
一、汪楫诗歌内容研究 |
(一)纪游诗 |
(二)羁旅诗 |
(三)针砭时弊诗 |
二、汪楫诗歌艺术特色 |
(一)语言简洁意境悠远 |
(二)以古为宗以洁为体 |
(三)气势磅礴意象宏大 |
(三)诗道性情比兴寄托 |
三、汪楫琉球纪行诗 |
(一)琉球出行 |
(二)琉球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3)方拱乾父子流贬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流贬原因考辨及方拱乾贰臣身份成因探究 |
第一节 顺治“文治”的牺牲者:方拱乾父子流贬原因的再探讨 |
一、对“二方”联宗、刘正宗和方氏家难关系的考辨 |
二、顺治“文治”框架下对方氏流贬原因的再认识 |
第二节 短暂与多舛的仕明经历:“非典型性”贰臣形成原因之一 |
一、方拱乾在明朝短暂的仕宦经历 |
二、明末“万死”经历令方拱乾对时势具清醒认知 |
第三节 “吾家世业儒”:“非典型性”贰臣形成原因之二 |
一、方氏科举望族自觉传承的文化使命 |
二、方氏后人科举仕清的不懈努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流贬时期方氏父子的诗学思想 |
第一节 “真”与“浑”兼具的性情诗学观 |
一、“真诗”需抒写“我”之真性情 |
二、从忘我体验出发感知浑然之境 |
第二节 “怨而不怒”的传统诗教观 |
一、“不怒之怨,怨更深也” |
二、“愤而得其正” |
第三节 “诗为大道”观 |
一、“诗之道大矣” |
二、向杜诗学习如何表现“诗为大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方氏父子的出关诗:流人生活的“群”与“我” |
第一节 方氏父子的唱和诗 |
一、流贬途中的唱和 |
二、宁古塔时期的唱和活动 |
第二节 方拱乾的宁古塔家居诗 |
一、写作背景:宁古塔家居生活的冷清寂寞 |
二、仪式化写作:方拱乾的节令诗 |
三、风、雪、月、夜题材的反复咏歌 |
四、打破创作的自我禁忌——方拱乾的“和韵”诗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方氏父子的出关诗:绝域之“人”与“地” |
第一节 风俗诗:蛮荒与淳朴主题的交错表达 |
一、清初文人对宁古塔“苦寒”与“死地”的想象 |
二、方氏父子宁古塔风俗诗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
第二节 代书诗:独白式的倾诉 |
一、方氏父子自建“邮路”及与辽宁流人的文学往来 |
二、方氏父子流贬期间代书诗的数量、分类与诗体选择 |
三、方拱乾两首长篇代书诗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认工赎罪”时期方氏父子行实考及交游考 |
第一节 清廷“认工赎罪”令的颁布及方氏父子的行实考述 |
一、康熙“认工赎罪”令之颁布 |
二、方氏父子“认工赎罪”时期的行实考述 |
第二节 方氏父子“认工赎罪”时期的交游考述 |
一、桐城“亲友圈”及重点人物关系考 |
二、“官场圈”及重点人物关系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认工赎罪”时期方氏父子的行旅诗创作 |
第一节 方氏父子流寓播迁中的抒怀之作与心态变化 |
一、航程的起点:从《出都》《问家》诸诗看方拱乾父子进入“认工赎罪”赎罪时期的心理基调 |
二、“客中家”与“客里还为客”:方氏父子不同的侨寓心态 |
三、方孝标《舟中》《发淮阴》诸诗传达的家庭伦理重负 |
第二节 兵事题材行旅诗与南北对立主题的集中呈现 |
一、方拱乾南下行旅诗正面展现兵戈意象 |
二、方孝标江南行旅诗侧面展现兵戈意象 |
第三节 水患题材行旅诗与任运退藏主题的集中呈现 |
一、方拱乾南下行旅诗的洪水情境与“泊”意象 |
二、方孝标江南行旅诗的风涛情境与“轻风浪”意象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顺治十六年(1659)冬方氏父子与吴兆骞乐府唱和诗统计表 |
附录二:方孝标“认工赎罪”时期诗歌作品系年表 |
附录三:方亨咸、方育盛和方膏茂作品辑佚情况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明清之际“西陵十子”及其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明清之际的“西陵十子” |
第一节 “西陵十子”文学群体的形成 |
一、“西陵十子”成员及其交谊 |
二、明季西陵文社 |
三、南楼唱和 |
四、《西陵十子诗选》与“西陵十子”的确立 |
第二节 “西陵十子”与杭州地域文化 |
一、隐逸之风 |
二、旖旎之情 |
第三节 “西陵十子”与明清易代 |
一、消极逃隐:“西陵十子”对清廷的排斥 |
二、从排斥到接纳:“西陵十子”对清廷的认可 |
第四节 “西陵十子”与云间派 |
一、“西陵十子”与云间派的交游 |
二、“西陵十子”与云间派文学理论之“合” |
三、“西陵十子”与云间派文学理论之“离” |
第二章 “西陵十子”成员家世生平着述考 |
第一节 毛先舒家世生平着述考 |
一、毛先舒家世生平考 |
二、毛先舒着述考 |
第二节 陆圻、柴绍炳、张丹家世生平着述考 |
一、陆圻家世生平着述考 |
二、柴绍炳家世生平着述考 |
三、张丹家世生平着述考 |
第三节 丁澎、沈谦等其他成员家世生平着述考 |
一、丁澎家世生平着述考 |
二、沈谦家世生平着述考 |
三、孙治、吴百朋、陈廷会、虞黄昊家世生平着述考 |
第三章 “西陵十子”诗学思想研究 |
第一节 “西陵十子”对前后七子复古诗学的继承与修正 |
一、情志为本 |
二、温柔敦厚 |
三、法度与新变 |
第二节 “西陵十子”对明前诗歌的批评:以《诗辩坻》为核心 |
一、尚和婉,忌讦露:评汉魏诗 |
二、“未乖古调”,“大启唐音”:评六朝诗 |
三、推崇初盛,兼及晚唐:评唐诗 |
四、“宋人之诗伧,元人之诗巷”:评宋元诗 |
第三节 毛先舒对明代诗学的反思与新变 |
一、毛先舒对明代诗学的反思 |
二、毛先舒的诗学主张 |
三、毛先舒诗学审美理想 |
第四章 “西陵十子”诗歌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拟古与求变:论毛先舒的诗歌创作 |
一、宗法汉唐,沉郁悲凉 |
二、取法晚唐,绮艳秾丽 |
三、拟古与求变 |
第二节 “得杜之苍”,“得王之清”:论张丹的诗歌创作 |
一、“得杜之苍” |
二、“得王之清” |
三、险峭奇崛的行旅诗 |
第三节 深婉流利,缠绵缱绻:论沈谦的诗歌创作 |
一、凄艳之情 |
二、衰飒之音 |
三、哀婉流利的七律创作 |
第四节 雄浑苍凉,豪迈壮阔:论丁澎谪戍期间的诗歌创作 |
一、寒苦与压抑 |
二、通达与自适 |
三、乡关之思 |
第五章 “西陵十子”对杭州文坛的影响 |
第一节 “西陵后十子” |
一、“西陵后十子”成员考述 |
二、“西陵后十子”与“西陵十子”的交往 |
三、“西陵后十子”对“西陵十子”文学理论的继承 |
四、“西陵后十子”对“西陵十子”文学理论的突破 |
第二节 “西陵十子”其他后学 |
一、“钱塘四子” |
二、张丹门人 |
三、沈谦门人 |
四、毛先舒、柴绍炳、孙治门人 |
五、蕉园诗人群体 |
第三节 厉鹗对“西陵后十子”的继承与变革 |
一、厉鹗与“西陵后十子”交游考 |
二、厉鹗对“西陵后十子”的继承与变革 |
第四节 上溯“十子”,反拨浙派:朱彭及抱山堂弟子 |
一、朱彭对厉鹗诗学的反拨 |
二、承继乡贤,宗法唐人:抱山堂弟子考述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西陵十子”成员家族世系表 |
附录二: “西陵十子”年谱简编 |
附录三: “西陵十子”交游考 |
附录四: 《西陵十子诗选》序文资料 |
附录五: “西陵十子”集外诗文辑佚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清代淮海诗人研究 ——以《淮海英灵集》及其《续集》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范畴及意义 |
二 清代淮海诗人的研究现状 |
三 时代、地域、阶层:清代淮海诗人研究的三大重心 |
第一章 清代淮海地理与历史人文概述 |
第一节 清代“淮海”的划定及其地理概述 |
一 “淮海”概念的历史演变与清代“淮海”的划定 |
二 运河影响下的通壤文化 |
三 水乡泽国的洪涝忧患 |
第二节 历史人文沉淀与清代“淮海文学圈”的形成 |
一 历史人文沉淀与清代淮海文化繁荣 |
二 “淮海文学圈”的历史形成 |
三 淮海文学圈内的几大纲维 |
第三节 淮海典范性人文性格熔铸 |
一 淮海地区的尚武之风 |
二 忠孝、介直的淮海士风 |
三 隐逸传统下的布衣情结 |
第二章 “淮南江北海西头”的地缘格局与文学气象 |
第一节 “维扬”与“海陵”:淮海的两大文化板块 |
一 扬州府城及维扬文化区域 |
二 通泰之境与海陵文化区域的划定 |
第二节 都邑与乡土:作为淮海地区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
一 扬州府城:淮海都会的城市人文空间 |
二 黄海之滨:海陵地区特色的乡土人文气息 |
第三节 对峙与汇通:清代淮海文学的精神气象 |
一 “博雅”与“质朴”并存的诗学格局 |
二 兼容并蓄、多元共存的诗学现场 |
第三章 从天壤遗民到新朝诗人 |
第一节 “时移局屡变,终守冰霜操”:清初淮海遗民诗人群体 |
一 吴嘉纪与东淘诗群 |
二 范荃与北湖诗群 |
三 李氏家族与昭阳诗群 |
四 陶季及其《舟车集》 |
第二节 从周亮工、王渔洋到孔尚任:仕扬大吏的风雅总持 |
一 周亮工与清初淮海诗人交往 |
二 上绍欧苏:王渔洋仕扬的文学意义 |
三 孔尚任主持淮海风雅 |
第三节 淮海地区的“王门”弟子 |
一 “风华婉媚,自成一家”的宗元鼎 |
二 江都二汪:汪楫与汪懋麟 |
三 维扬二妙:史申义,顾图河 |
第四节 “江左十五子”中的淮海身影 |
一 “清新瑰丽,格老意新”的缪沅 |
二 “雄深峭健、横空排奡”的宫鸿历 |
三 “学博思深,诗笔奇险”的郭元釪 |
第四章 清代淮海盐商的风雅主盟 |
第一节 清代淮海盐商的文人身份认同 |
一 贾、儒合流:淮海盐商创作的时代背景 |
二 清代淮海西商与徽商之文化比较 |
三 清代淮海盐商文人的身份划定以及活动阶段 |
第二节 扬州“二马”与韩江雅集 |
一 “二马”之家世及生平 |
二 “崇雅”的极致:二马的诗风祈向 |
三 “韩江雅集”及其文学史意义 |
第三节 江春与广陵诗学活动 |
一 江春家世及生平 |
二 江春园林的诗学活动 |
三 寄意高远,气度豁如:江春诗歌创作论略 |
四 江昉与江振鸿 |
第五章 扬州学派与清代淮海诗坛 |
第一节 扬州学人的“诗人身份”寻绎 |
第二节 贾田祖与“甓湖诗社” |
一 贾田祖生平及甓湖七子考述 |
二 布衣寒士的苦寒诗境 |
三 “我生桑梓有恭敬”:淮海诗学的自发推扬 |
第三节 胎息六朝,选学正脉:王念孙、任大椿、汪中的诗歌创作 |
一 “宗汉魏六朝,摹拟逼真”的王念孙 |
二 “少年为文选学,诗文时得其似”的任大椿 |
三 “规模汉晋,取法唐人”的汪中 |
第四节 扬州学人诗的殿军:黄承吉及其《梦陔堂诗》 |
一 学识岂狂终是狷:“学者”“诗人”身份的双重考察 |
二 “万古江河拥巨观,当前不解盛波澜”:《梦陔堂诗》内容与句法 |
三 “情”与“声”:黄承吉之诗学观 |
四 黄承吉《梦陔堂诗集》文学地位平议 |
第六章 清代淮海文学家族及女性创作论略 |
第一节 清代淮海文学家族的分布及其特征 |
一 清代淮海文学家族的分布及概况 |
二 从科举世家到布衣名门 |
三 家族学术与文学并重 |
第二节 清代淮海文学家族举隅:以如皋冒氏、宝应乔氏、通州范氏为例 |
一 “旧时王谢”:如皋冒氏 |
二 莫把“丘壑”向等闲:宝应乔氏 |
三 怀贞藏幽,布衣之风:通州范氏家族 |
第三节 清代淮海女性诗人论略 |
一 世家女眷与布衣才媛:清代淮海女性诗人的身份构成 |
二 闺情本色的“突围”与“回归” |
三 妇才与妇德:诗情、坤仪的文学性统一 |
第七章 清代淮海地区诗歌选本的编纂 |
第一节 《淮海英灵集》及其《续集》 |
一 《淮海英灵集》及《续集》的编纂缘起、过程、体例 |
二 “耆旧逸辙”与“淮海淳风”:《淮海英灵集》及《续集》的乡邦文献意义 |
三 钟毓淳秀:《淮海英灵集》及其《续集》的诗学祈向 |
第二节 淮海唱酬的诗词双璧:《淮海同声集》与《淮海秋笳集》 |
一 汪之选的《淮海同声集》 |
二 李肇增的《淮海秋笳集》 |
第三节 清代淮海各邑涌现的诗歌选本 |
一 地方州邑类 |
二 地方唱酬类 |
结语:站在“博雅”江南的对岸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后记 |
(6)四库全书清人别集纂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选题意义 |
0.2 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
0.3 研究思路 |
0.4 文献基础 |
第一章 四库开馆前清人别集的编纂和流传 |
1.1 清人别集的编纂 |
1.1.1 清人别集编纂的概况 |
1.1.2 “贵精不贵多”——主流的别集编订原则 |
1.1.3 编年与分体——作品编排方式的选择 |
1.2 清人别集的刊行 |
1.2.1 清人别集的刊行概况 |
1.2.2 清人别集刊刻中的增修现象 |
1.2.3 关于“原序” |
1.3 高压政治对清人别集编辑刊刻的影响 |
1.3.1 编订时删改 |
1.3.2 刊板后挖改 |
1.3.3 秘而不刊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四库纂修时期清人别集的采进与禁毁 |
2.1 清人别集的采进 |
2.1.1 清人别集采进的数量 |
2.1.2 清人别集采进的来源与特点 |
2.1.3 曾经采进但未进入《总目》的清人别集 |
2.2 清人别集的禁毁 |
2.2.1 清人别集禁毁概况 |
2.2.2 高宗对于查禁本朝别集态度 |
2.2.3 地方督抚对清人别集的查缴 |
2.2.4 四库馆对清人别集的审查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库全书》清人别集的别择 |
3.1 从《总目》看影响清人别集选择的因素 |
3.1.1 文化因素 |
3.1.2 政治因素 |
3.1.3 高宗的个人因素 |
3.2 从翁稿看分纂官对清人别集的处理 |
3.2.1 翁方纲校阅清人别集概况 |
3.2.2 翁氏意见与总纂、总裁的冲突 |
3.3 从《总目》残稿看清人别集抄录情况的调整 |
3.3.1 上图稿的性质 |
3.3.2 上图稿中16种清人别集降入存目的原因 |
3.3.3 别集地位变化导致的提要改写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库全书》清人别集的编校 |
4.1 四库清人文集的编辑 |
4.1.1 非主体内容的删省 |
4.1.2 主体内容的编辑 |
4.2 清人别集底本的校勘 |
4.2.1 校勘方法 |
4.2.2 异文及疑误的处理方式 |
4.2.3 校勘的成绩与失误 |
4.3 清人别集誊抄本的校订 |
4.3.1 校订的成绩 |
4.3.2 校订的失误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四库全书》清人别集的删改 |
5.1 渊本清人别集删改例析 |
5.1.1 涉重要违禁人物删改例 |
5.1.2 涉敏感事件删改例 |
5.1.3 涉言辞触碍删改例 |
5.1.4 无违碍之义、馆臣妄自猜疑之辞 |
5.1.5 涉行款版式调整删改例 |
5.2 删改的特点 |
5.2.1 删改几乎贯穿编纂过程始终 |
5.2.2 大部分删改发生在誉抄本上 |
5.2.3 删改并无统一标准 |
5.2.4 详校官对违碍人物的删改手法更为严酷 |
5.3 删改的影响与评价 |
5.3.1 删改的影响 |
5.3.2 删改的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清人别集提要的改定 |
6.1 现存四库清人别集提要概述 |
6.2 清人别集提要改定举例 |
6.3 馆臣改定提要手法举隅 |
6.3.1 润色文字 |
6.3.2 内容加详 |
6.3.3 据《总目》通例改易 |
6.3.4 改易褒贬 |
6.3.5 吹捧君王 |
6.3.6 借题发挥 |
6.3.7 删改违碍 |
6.3.8 纠谬补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余论 |
7.1 从清人别集看《四库全书》的纂修 |
7.1.1 未及抄录之书改入存目并改写提要——兼谈上图稿的意义 |
7.1.2 仓促赶工影响缮校质量 |
7.1.3 校阅方式影响誊抄本校订质量 |
7.1.4 详校主要目的在于查改违碍 |
7.1.5 覆勘所补阙文多为臆补 |
7.2 从清人别集看《四库全书》的价值与缺陷 |
7.2.1 从清人别集看《四库全书》的价值 |
7.2.2 从清人别集看《四库全书》的缺陷 |
7.3 关于“四库学”研究的一些思考 |
7.3.1 “四库学”研究应该走出《总目》,走向《全书》 |
7.3.2 批判时当有同情之理解 |
7.3.3 学术研究当有严谨求实的态度 |
附录1:《四库全书》清人别集底本考 |
附录2: 清人别集提要辨证九则 |
参考文献 |
(7)《汉书·艺文志》及两汉书补志着录小说集解(上下册)(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一、本论文的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三、本文的研究目标、方法与初步收获 |
凡例 |
01.《伊尹说》 |
02.《鬻子说》 |
03.《周考》 |
04.《青史子》 |
05.《师旷》 |
06.《务成子》 |
07.《宋子》 |
08.《天乙》 |
09.《黄帝说》 |
10.《封禅方说》 |
11.《待诏臣饶心术》 |
12.《待诏臣安成未央术》 |
13.《臣寿周纪》 |
14.《虞初周说》 |
15.《百家》 |
16.《周王游行记》 |
17.《穆天子传》 |
18.《宋玉子》 |
19.《燕丹子》 |
20. 陆贾《南越行纪》 |
21. 许博昌《六博经》 |
22.《上林禽兽簿》 |
23.《上林草木名》 |
24.《汉武帝禁中起居注》 |
25.《汉武故事》 |
26.《方士传》 |
27.《李陵别传》 |
28.《东方朔别传》 |
29. 郭宪《洞冥记》、《拾遗》 |
30. 郭宪《丽娟传》 |
31.《汉武内传》 |
32.《飞燕外传》 |
33. 桓麟《西王母传》 |
34. 陈寔《异闻记》 |
35. 梁宽《庞娥亲传》 |
36. 邯郸淳《艺经》 |
37. 邯郸淳《笑林》 |
38. 曹丕《博经》 |
39. 王充《讥俗书》 |
40. 郭林宗《着书》 |
41. 许劭《月旦评》 |
42. 张道陵《峨眉山神异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毛奇龄与清初《四书》学(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毛奇龄与清初《四书》学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从对毛奇龄两极化的评价谈起 |
(一) 历来对毛奇龄的评价 |
(二) 对毛奇龄两极化评价的思考 |
二、毛奇龄研究史的回顾与检讨 |
(一) 清初至晚清:毛奇龄研究的酝酿期 |
(二) 清末民初至1949年:毛奇龄研究的发展期 |
(三) 1949年至七十年代末:毛奇龄研究的低谷期 |
(四) 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毛奇龄研究的复苏期 |
(五) 二十一世纪初至今:毛奇龄研究的渐趋繁荣期 |
三、清以前《四书》学的源流演变 |
(一) 《四书》前的单经变迁 |
(二) 朱熹与南宋《四书》学 |
(三) "延佑科举"与元代《四书》学官学地位的制度化 |
(四) 《四书大全》与明代《四书》学 |
(五) "异端"的诘问:从南宋到中晚明的"新四书学" |
四、研究方案 |
第一章 毛奇龄生平、思想及其《四书》学着作考述 |
第一节 毛奇龄生平考述 |
一、毛奇龄的家世与家学 |
二、毛奇龄生平述略 |
(一) 科场不售,研经习文 |
(二) 抗清逃禅,社集选诗 |
(三) 亡命天涯,交友论学 |
(四) 跻身庙堂,修史议制 |
(五) 归田研经,着述授徒 |
三、毛奇龄生平考辨 |
(一) 卒年与享年 |
(二) 名、字、号 |
(三) 变易姓名流亡的时间 |
(五) 乞假归田的时间和原因 |
第二节 毛奇龄的经学思想 |
一、反对空言说经,主张注经"必藉实据" |
二、"以经解经"的诠经思想 |
三、尊汉抑宋,但不佞汉 |
四、重视考据,不废义理 |
第三节 毛奇龄《四书》类着作考述 |
一、《四书索解》四卷 |
二、《论语稽求篇》七卷 |
三、《大学证文》四卷 |
四、《大学知本图说》一卷 |
五、《中庸说》五卷 |
六、《四书剩言》四卷、《四书剩言补》二卷 |
七、《圣门释非录》五卷 |
八、《逸讲笺》三卷 |
九、《大学问》一卷 |
十、《四书改错》二十二卷 |
十一、其它 |
第二章 清初《四书》学盛兴的历史文化背景 |
第一节 清初学术界的历史反思 |
第二节 清廷文化政策的调整 |
第三节 清初科举制度的推动 |
第三章 毛奇龄《四书》学析论——《大学》、《中庸》部分 |
第一节 毛奇龄的《大学》学 |
一、论《大学》的作者 |
二、论"大学"的名义 |
三、论《大学》的单行 |
四、论《大学》改本 |
五、论《大学》的义理结构 |
第二节 毛奇龄的《中庸》学 |
一、论《中庸》的作者 |
二、论《中庸》的分章 |
三、论"中庸"的名义 |
四、论《中庸》的单行 |
五、对《中庸》相关概念的阐释 |
(一) 性理论 |
(二) 诚 |
第四章 毛奇龄《四书》学析论——《论语》、《孟子》部分 |
第一节 毛奇龄对《论语集注》的批判 |
一、名物训诂 |
二、解经方法 |
三、诠解态度 |
第二节 毛奇龄对《孟子集注》的批判 |
一、名物训诂 |
二、典章制度 |
三、解经方法 |
第五章 毛奇龄《四书》学综论 |
第一节 毛奇龄《四书》学的撰述动机 |
一、圣道圣学尽存《四书》,而后儒的诠释有违《四书》原旨 |
二、针朱膏肓,起朱废疾 |
三、发墨守之习,倡务实之风 |
四、"仰承圣意",献书邀名 |
第二节 毛奇龄《四书》学与清初《四书》学的关系 |
一、清初《四书》学的特征 |
(一) 强调经世致用 |
(二) 批判乡愿之学 |
(三) 重视考据 |
二、毛奇龄《四书》学与清初《四书》学的关系 |
(一) 毛奇龄《四书》学与清初《四书》经世致用的关系 |
(二) 毛奇龄《四书》学与清初《四书》批判乡愿之学的关系 |
(三) 毛奇龄《四书》学与清初《四书》重考据的关系 |
第三节 毛奇龄《四书》学在学术史上的意义 |
一、上承宋明《四书》学 |
二、致力学术争鸣,挑战学术权威 |
三、下启乾嘉《四书》考据 |
下篇 毛奇龄年谱 |
一、凡例 |
二、谱系图 |
三、年谱 |
结语 |
一、毛奇龄是介于明清之际的开创大师和乾嘉学者之间的关键性人物 |
二、《四书》考辨与反理学 |
附录一 毛奇龄交游考 |
一、前辈宿儒 |
二、遗民逸士 |
三、患难之交 |
四、权要贵族 |
五、同学彦友 |
六、门生后学 |
七、方外交游 |
八、吴越闺秀 |
附录二 毛奇龄着作目录及流传状况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学余堂诗集》中两条清初藏书家新史料(论文参考文献)
- [1]王弘撰生平与着述研究[D]. 杨瑞. 西北大学, 2021(12)
- [2]汪楫及其诗歌研究[D]. 杨露露. 淮北师范大学, 2019(09)
- [3]方拱乾父子流贬文学研究[D]. 周乔木. 黑龙江大学, 2018(05)
- [4]明清之际“西陵十子”及其诗学研究[D]. 蓝青. 山东大学, 2017(04)
- [5]清代淮海诗人研究 ——以《淮海英灵集》及其《续集》为中心[D]. 马腾飞. 苏州大学, 2016(03)
- [6]四库全书清人别集纂修研究[D]. 陈恒舒. 北京大学, 2013(10)
- [7]《汉书·艺文志》及两汉书补志着录小说集解(上下册)[D]. 揣松森.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 [8]毛奇龄与清初《四书》学[D]. 胡春丽. 复旦大学, 2010(11)
- [9]《学余堂诗集》中两条清初藏书家新史料[J]. 汪桂海. 文献,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