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在混凝土中的应用论文_宋有才

建筑垃圾在混凝土中的应用论文_宋有才

山东天启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建筑垃圾的组成较为复杂,在建筑拆除的过程中,不仅包括大量的混凝土废渣还包含装修垃圾,因此对建筑垃圾的初步利用前要对建筑垃圾中的可用部分进行分捡。侧重于混凝土砖块等。很多成分经过分拣、剔除或粉碎之后是可以重新分类做资源化利用的。为了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建筑垃圾使之变为的再生资源,是减少环境污染的一个努力方向。

关键词:建筑垃圾;混凝土;应用

1建筑垃圾的危害

1.1建筑垃圾随意堆放易产生安全隐患

目前,中国大部分城市建筑垃圾堆放场地选址不合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很多施工企业为了施工方便,在施工场地附近临时堆放有大量建筑垃圾,且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在恶劣天气和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建筑垃圾崩塌现象,对周边建筑和人员造成了很大威胁,同时随意堆放建筑垃圾很容易阻碍道路。在一些城市郊区,大部分建筑垃圾堆放在坑塘沟渠等低凹的地方,严重影响了自然水体的调蓄能力,降低了地表水的泄洪能力。

1.2建筑垃圾对水资源污染严重

建筑垃圾在长时间的堆放和填埋中,由于发酵作用再加上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长时间浸泡,会产生大量渗滤液和淋滤液,渗滤液和淋滤液中大量有害成分,会严重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建筑垃圾堆放场对地表水的污染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a)建筑垃圾在搬运过程中散落到水沟中;b)建筑垃圾填埋场和堆放场淋滤液能通过地表漫流进入地表水体中;c)淋滤液通过含土层渗入到周边地表水体中。建筑垃圾填埋场和堆放场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包括:a)渗滤液和淋滤液能通过地面渗入地下含水层;b)受建筑垃圾污染的地表水体能渗入补给含水层,从而污染地下水体。此外建筑垃圾渗滤液中不仅含有重金属污染物,且还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其他有害成分,水质成分比较复杂,饮用后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2建筑垃圾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2.1建筑垃圾粉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的影响

因为建筑垃圾粉存在着明显的“微集料填充效应”,吸水性能优于水泥,所以掺入部分的混凝土的水泥能增强混凝土搅拌物的工作性能。同一水胶比和同等的建筑垃圾粉总掺量的条件下,混凝土的坍落度随着废砖粉的含量的增加而变大;不改变高效减水剂添加量的条件下,混凝土的黏聚性随着建筑垃圾粉的总掺量的增加而变得更好。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会受到建筑垃圾粉的掺量的影响,是因为掺入了的建筑垃圾粉阻碍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因此,研究混凝土掺入建筑垃圾粉的时候,主要是研究建筑垃圾粉的各成分含量、取代的成分,水胶相对表现出色,比其他的添加剂可以显著的提升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相关添加剂的添加比例涉及到产品的相关参数和性能,如坍落度,黏聚性和流动性。

2.2建筑垃圾粉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吸水性较强的建筑垃圾粉掺入混凝土中时,代替了原本混凝土中的同质量的水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建筑垃圾粉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建筑垃圾中的废砖粉的含量与水胶比例混合,明显具有改变抗压强度的作用,且砖粉含量越高,水胶比越大,抗压强度越小。当建筑垃圾粉的含量为15%时,各龄期内的抗压强度均在相应的基础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80%~90%。现今的关于研究混凝土中掺加建筑垃圾粉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比如在成分含量,取代的成分比例,水胶比的研究工作中,维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不减少20%,建筑垃圾粉掺量不多于15%为宜。

2.3建筑垃圾粉对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

掺进了建筑垃圾粉的混凝土,完全取代了原本混凝土中的粉煤灰,会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正因为如此,C60以下的各等级的大流动性混凝土都可以用建筑垃圾粉掺入混凝土的方法来制备。所以,如今对掺入建筑垃圾粉的研究主要是建筑垃圾粉各取代的成分是否会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产生影响,即为耐久性,防水性,抗盐性,抗碳化性,防冻性,抗硫酸腐蚀性的综合比较。一般认为建筑垃圾粉完全替代粉煤灰,可以改善C60以下各等级的大流动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综上所述,建筑垃圾粉掺到混凝土中代替部分水泥或粉煤灰,但掺量应控制在15%内。

3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理念及应用

3.1再生混凝土的理念

再生混凝土也称之为再生骨料混凝土,是通过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拆解后的废弃物通过机器分级破碎成一定粒度的骨料,一定程度上代替全部或者是部分混凝土中合成的砂石,制作而成的新型绿色混凝土。再生混凝土的出现是建筑材料资源利用化的体现,是响应国家政策,协调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保障了我国资源再利用,实现环境保护的理念。

3.2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

制作混凝土时需要大量的矿物原料,进行大量开采不但会耗费人力物力,还会破坏自然环境,影响生态平衡。在20世纪40年代时,世界各国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再次利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到了70年代时,国际材料和研究试验联合会成立了“混凝土的拆除与再利用技术委员会”,通过不断研究,把混凝土再利用的理论初次在公路建设上使用,但是技术委员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度规定了相关指标,保证正常使用的稳定和安全。后来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公路上的废弃混凝土可以完全回收和利用,通过研发出的一系列完整的回收加工再利用机器设备,完善的实现建筑垃圾的粉碎、搅拌、混合,制作出再生混凝土。我国的起步虽然迟,但是我国的技术革新速度飞快,通过建材企业的联合研究,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在较短时间内使再生混凝土技术得到完善。除此之外,各大高校的建材专业通过协力研究,解决了再生混凝土耐久性不足,废弃瓦料制作再生混凝土时的提取成分等问题。我国的部分一线城市,通过开展试点,成功开展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的应用,在沿海地区深度推广,大大提高了建筑垃圾的利用率,取得巨大的成功。

3.3再生混凝土的可持续发展

当今社会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混凝土的高性价比,混凝土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工程项目,并且呈一种逐年增加的趋势。混凝土制造的原理是通过一定的混合比例把骨料和水,添加一定的外加剂和掺合料进行混合、搅拌、成型、养护而成。因为混凝土的制造的原材料目前很广泛,这些骨料可以通过开采山岩以及大型水域的沉底泥沙过滤筛选获得。但是,之前的开采缺乏保护意识,所以使大量自然环境被破坏,如果继续这样开采下去,即便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我国最终将变成资源枯竭型国家。所以为了“节能减排”的理念,推行资源再利用的实施,是当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4结语

建筑垃圾经过粉碎之后变成超细粉掺加到混凝土中代替水泥或作为掺和料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因此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相关生产设备以及工艺,逐渐统一试验方法和标准,从而不断推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

参考文献:

[1]邱树恒,王军,冯庆革,朱惠英,李贞,罗必圣.建筑垃圾再生粗细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03):518-524.

[2]许岳周,石建光.利用建筑垃圾生产混凝土的性能研究[J].混凝土,2008(12):118-121.

[3]石建光,周清长.建筑垃圾中不同组成材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08(06):11-13.

[4]宋少民,孙永梅.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的研究[J].商品混凝土,2009(03):34-36+44.

论文作者:宋有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建筑垃圾在混凝土中的应用论文_宋有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