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衔接期调查与教学策略初探_物理论文

高中物理衔接期调查及教学策略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中物理论文,教学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初中三年学习,再经历中考的筛选,部分优秀的学生顺利地进入高中学习。但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适应高中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很多学生觉得高中物理较初中物理,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较大的跨度。许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初中物理成绩很好,到了高中成绩却很一般,或者根本没有入门,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其实,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不仅仅是教学内容有较大的拓宽和延伸,更是对学生的各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容易出现初高中衔接上的断层。笔者在2007年9月到2008年3月对本区的两所四星级高中的高一新生作了有关中考物理成绩和高一上学期期中、期末物理成绩对比和分析(分值折算成百分制),如表1。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高一上学期:①学生物理成绩的衔接率总体偏低,其中入学成绩在95~100的学生衔接率相对较高,而入学成绩在85~94分的学生衔接率相对偏低;②期末较期中对应衔接率大幅度降低,其中入学成绩在95~100分的学生衔接率降幅较低,而入学成绩在85~94的学生衔接率降幅偏大。

二、初高中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教材难度小,趣味性浓,物理现象一般都是从实验或生产、生活中来,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浅显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物理概念和原理进行深层次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初中物理主要通过习题的重复训练来加深学生对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物理规律的掌握,且要求学生解说物理现象为主,要求学生进行深入思维活动的习题较少。

高中物理所研究的物理现象和过程都比较复杂,并且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也不像初中那么紧密,甚至有些物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无法看到。分析物理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分析,建立物理模型,从而剖析、解决问题。高中物理要求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着重掌握归纳推理、类比分析和演绎推理等多种物理思想方法,着重培养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策略初探

1.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

部分在初中物理成绩优秀的学生在高一衔接期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或在连续多次测验中成绩低下),得不到老师的及时鼓励和帮助,甚至受到不公正的批评,便开始对物理学科产生反感(尤其是女生),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物理的料,产生自卑感和畏难情绪。经调查发现,学生在进入高中文理分科之前,认为“物理难学”的学生占60%以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更要热爱学生,亲近学生,面向全体,给学生尤其是物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力求让学生在高中衔接期不断尝试“成功”的乐趣,这样既促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满足的愿望,又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同时又融洽了师生关系,为建立良好的物理教学环境铺平了道路。

2.教学中降低学生的思维台阶,注意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

高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初中已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就这样降低了高中物理学习的台阶。例如,在学习“力的合成”时,应先复习初中学过的“在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的知识,再提出“合力、分力”的概念,进而提出“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从而引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是我们课堂教学中应坚持的原则。

3.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浓厚的兴趣将是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做好物理实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尽量多安排一些实验,并注意提高实验效果。一个完整的实验,包括提出问题、设计操作、数据分析和理论解释4个阶段。在整个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学方法,如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推理、归纳、演绎等等。教学中要注重把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探索实验,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领会科学家们研究问题的物理方法,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培养他们用物理方法主动探求新知识、研究新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例如,在高一物理新教材中的“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一节,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探究的方法去解决“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导出问题。在整个过程中,让大家真正体会探究式学习的全过程,即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和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分析和推理的过程。当我们最终得出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后,学生们才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探究式学习既坎坷又生动有趣。这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对其他物理规律的探究,乃至将来进行某领域的科学研究都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应针对演示、分组,课外实验及考核进行教、练、用、考4种方式进行物理学方法教育:演示实验中教师言传身教从方法上给予启发、引导、示范;分组实验中学生学习观察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的方法;课外实验中让学生运用物理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和创造;实验考核中则从知识、能力、思维和表达等方面考查学生应用物理学方法的水平。

在开展物理课外科技活动及校本课程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组织形式,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将物理学方法教育内容贯穿其中,在活动中将方法教育与德育、国情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配合,相互促进。

在教学中融入物理学史的介绍。著名哲学家马赫认为:物理学史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富有成就的科学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能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帮助学生借助于科学发展史来学习物理学中的疑难。

4.狠抓学法指导,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阅读物理课本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挖掘提炼,包括课本中的图象、插图、阅读材料、注释等等。更重要的是阅读教材时,要边读边思考,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推敲。

指导学生听课。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听讲,且要边听边思考,要注意听各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听公式、定律的适用范围,听解题的方法和思路等等。自己懂的要耐心听,要听出与别人理解的不同处;不懂的要仔细听,要听出自己理解的错误处。

指导学生课后及时归纳总结。教材的编写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把完整的知识体系分到各章节中,如果课后不及时总结,掌握的知识是零碎而不系统的,就不会形成知识结构网络,且容易遗忘。总结也有多种方法,如每单元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相关链接。不论哪种方式总结都要抓住知识主线,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抓住典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

5.加强物理概念和规律讲解,逐步渗透物理思想方法

首先,要讲清讲透概念和规律。物理概念、规律是方法的载体,脱离了概念、规律,物理方法教育就成了空中楼阁。物理概念是从大量同类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中抽象出来的,是客观事物的共同性质和本质特征,是构成物理理论的细胞。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应用物理科学方法思维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教给学生形成概念的物理学方法。在概念的教学中,教会学生形成概念的一般方法,即从提出问题到经过观察、实验(直接感官)、分析、比较(抽象思维),最后演绎出概念。

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或过程内在本质联系,它反映出物理现象和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是构成物理大厦的砖瓦和框架结构。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建立形成规律的方法,从已有概念、规律到提出假设,再进行逻辑推理和实验,最后形成规律,可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物理方法的教育因素,抓住概念、规律与方法的结合点,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依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适时点拨,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不同的物理方法。表2是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最常用的物理方法和有关物理概念、规律及相应的教学活动设计。

表2

其次,要重视学生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的逐步形成。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抽象出理想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例如:处理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处理动态平衡问题等都是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解问题内容前提下抽象出一般的物理模型,再利用一些基本物理方法来解决的。讲解习题时要尽可能放慢速度,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上,让学生学会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并逐步渗透中学物理中常用的类比法、等效法、对称法、估算法、假设法、填补法、极值法、微元法、控制变量法等基本物理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在衔接期的学生没有能力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如在学习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时,有些学生认为合力一定大于分力。教学中可引入三角形定则,使学生认识到矢量三角形中的三条边分别表示合力与分力,这样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学生也就自然清晰明朗了。

四、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策略试点与跟踪调查

笔者在2008年9月到2009年3月对本区的两所四星级高中其中一所(本区高中物理教学基地)进行了本人的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期策略的试点,并进行了对比跟踪调查。

试点时间:2008年9月到2009年3月

试点对象:本区高中物理教学基地(学校B)高一新生

试点方法:从新生入学开始,对本区物理教学基地高一年级制订试点方案。要求严格执行试点方案,统一备课,统一作业,并每两星期召开一次基地物理老师碰头会,总结讨论前阶段试点情况,微调下两星期试点方案。

试点跟踪对比调查结果汇总表:试点期本区高一新生有关中考物理成绩和高一上学期期中、期末物理成绩对比和分析(分值折算成百分制):

表3

从表3可以看出试点学校的高一学生在上学期:①学生物理成绩的衔接率总体比未进行试点学校要高,特别是入学成绩在85~94分的学生尤其显著;②期末较期中对应衔接率稳中有升,关键是人数分布集中的入学成绩在85~94的学生衔接率基本稳定。而未进行试点学校各分数段学生及对应衔接率与上一届学生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

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在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期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有着相当大的可塑性,衔接期物理教学策略的正确实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因此,教师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是非常重要的。而衔接期物理教学策略的实施是一个需要多方合作、统筹安排的系统工程,在教学过程中各项措施的实施应该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其内在联系,特别是要寓学习方法指导于课堂教学中,能力培养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实际教学中只有综合考虑学生实情、课标、教材、教法等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制定出较完善的措施。

以上是笔者主要从高中物理教学方面进行的一些分析和思考,而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不应仅仅是高一物理教学的任务,也应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希望能通过初中物理教学、学生学习等方面的共同努力来有效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争取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无缝对接”。

标签:;  ;  ;  ;  ;  ;  ;  ;  

高中物理衔接期调查与教学策略初探_物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