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们为了提升生活品质,会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耗费自然界大量的资源,使得环境问题逐渐凸显,所以需要加大林业造林种植技术的研究。结合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深入剖析了各种先进的种植技术,希望能够帮助种植人员更好地提升相关技术。
关键词:林业造林;种植技术
引言
在林业发展中,不论是林业质量还是效益都会受到种苗质量的影响。近几年,我国虽然在种苗培育技术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种苗培育方面取得的成果仍不显著,未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培育方法,对此,为了推动种苗培育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其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要加大研究力度。
1我国林木栽培种植原则
近些年以来,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人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我国林业发展速度加快。在进行林木种植时间过程中,广大的林业工作者也在不断的总结经验,对我国林木种植需要遵守的原则进行制定,更好的实现林业种植效果。通过对全国各地林木在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由于我国面积大,各地在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环境特征等方面的不同,进行林木种植时必须依据各地实际条件的不同对种植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充分考虑要种植的树种生长所需要的各种条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种植。例如,一些对水分需求较大的树种如果在北方一些缺水地区进行种植,势必会影响林木成活率和后续生长,使林木种植效果大打折扣。在进行树种选择时要选择那些生长速度快、病虫害的抗性较强的树种,提高树木种植的成活率,防止资源浪费现象发生;其次,在进行人工林营造时要注意多样化种植。通过对人造林和自然林的对比我们可以明显发现,自然林中树木种类和生物多样性要比人造林好,这也是自然林生态稳定性较强的主要原因。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在营林建设过程中提高林木种类,改善生物多样性,在人工林中建立相对复杂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时,其复杂性就决定了其抵抗外界破坏的能力。因此,在进行人工林营造时,要实行多元化种植,对要种植的树木种类进行合理搭配,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
2当前林业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2.1林业结构不合理
当前在林业种植过程中,部分地区受制于客观因素影响多以油松类植被为主,而且油松类植被所占比例较大,这就导致林业结构缺乏合理性。树种的单一容易引发病虫害,而且无法满足物种多样化发展的需求。特别是针对于北方地区,冬季城市颜色较为单调,单一的树种也不利于美化城市环境。
2.2植被缺少多样性
当前我国林业种植过程中对于森林公园和生态自然保护区等地区更为重视,不仅生物具有多样性,而且还具较多的植被种类。但在大部分城市中,树中类型则十分单调,各地树种形式存在较大的雷同性,这无法有效的促进城市绿化多样化的发展。
2.3缺乏先进的科技手段
在当前林业种植中,能够利用的先进技术并不多,多数情况下还采用粗放式经营模式,即要林业发展过程中节约化和规模化经营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对于林区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制约。同时先进科技手段的缺乏,也导致林业病虫害、火灾及人为等方面损害防范水平低下,不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4林业设计规划与标准不符
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对林业资源的地位给予充分的重视,同时还要重视林业资源所带来的生态效益。但一直以来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性和美观性的问题,这就导致实际林业种植过程中存在规划不合理及与标准要求不符等情况,不仅无法有效的发挥出来森林的生态功效,而且也不利于林业的长期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技术方法探讨
3.1植树造林播种技术的主要应用
播种技术方式又被称作是直播造林的技术应用途径,是技术人员采取直播种植的手段,为固定的林业种植对象进行种植培训的工作方法。在此技术模式的支撑下,造林对象的胚芽可以在自然生态温差环境中不断地生长[1],幼苗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不管是造林种植的对象或林业种植对象的生长规模,与传统的人力开垦种植模式相比,会更加完善、自然以及规律。在此基础之上,直接播种对于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的要求相对较低。和其他机械化的生产作业技术相比,直接播种耗费的成本比较低。但是因为它对自然环境的要求较严格,所以某些沙漠地区或者在温差比较大的环境下,采用直接播种,成活率会大大折扣,存在一定缺陷。所以需要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周围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与之相适应的种植技术。
3.2混交林种植技术的主要应用
混交林种植技术是目前国内林业种植技术中发展比较快的模式。混交林种植技术的对象,通常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之下,占有一定份额的商品林业,采取应用混交林种植的模式,就能巧妙地解决传统林业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商品林业多样化的种植,极大地提升林业种植的社会经济收益。混交林种植技术之下的植物幼苗阶段成长速度比较快,对幼苗品质要求较高。而且,此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目前该技术多应用在稀缺的林业品种上,一方面种植对象的存活率得到了保障,另一方面,稀有物种也实现了均衡化的发展。
3.3林业种植病虫害防治的实时动态监测
部分地区的土壤环境较差,环境气候较为恶劣,使林业种植的难度增大,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升高。为了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需要对森林进行实时动态监控,随时掌握森林的状态,提高对森林的保护力度。林业种植病虫害防治的实时动态监测,主要是预防常发性与次期性的害虫。冰雪可以改变林分环境,害虫的种类与危害会随时发生转变,林业部门需要通过动态监控了解森林的状态,进而对树木进行保护。对于森林的病虫害动态监测,需要根据森林种类、侵害程度、林木分布类型等进行监测,并且确定监测的具体样地[3]。工作人员需要收集害虫的信息,一般在秋季与春季进行,利用3s技术、遥感技术等进行勘测,了解森林的基本情况。林业部门需要重视动态监测系统的构建,监测技术的选择,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确保动态监测的效果,提高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实效。
3.4灌溉技术
在林业种植过程中,灌溉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林木生长过程中,水是不可或缺的,林木也只有合理吸收水分才能够实现健康、持续生长。在种苗培育过程中,为了给所选种苗的健康生长提供有力保障,应结合具体情况对种苗给予定期、合理的灌溉,确保林木能够获得适量、充足的水分。尤其是在枯水期,应通过人工的方式来开展灌溉工作,避免林木在生长中因缺水而出现枯萎,促进林木存活率的大幅度提升。在雨季时,由于经常会出现降雨,极易导致林区内水量远远超出林木的可承受范围,对此,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更适合的方式来开展各项排水工作,在种苗的旁边挖建水渠,确保多余的水分能够及时排除,避免种苗出现腐烂等不良现象,促进种苗根系的正常生长。
结束语
从目前国内林业种植的情况来看,很多现代化造林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实际的种植中,而且也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以及物力。只有结合林业种植对象的实际生长规律,不断完善,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林业种植的存活率。
参考文献:
[1]吕宗义.林业造林种植技术相关应用的探索[J].种子科技,2018,36(06):69.
[2]王利民.林业种植及养护管理模式探究[J].现代园艺,2018(02):190.
[3]崔景民,任秀才,王志刚.林业种植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J].吉林农业,2018(02):94.
[4]吴丽丽.促进林业市场经济发育的方式分析与研究[J].绿色科技,2017(09):203-204.
[5]吴世创.林业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6(11):62-63.
论文作者:路瑞杰,谢健全,谷建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林业论文; 林木论文; 过程中论文; 种苗论文; 技术论文; 生长论文; 树种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