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的改革步伐引导着各种创新型建材被不断发明,土建施工技术也随着科技的创新不断提升,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土建工程的技术需求。所以,混凝土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为施工工程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作用
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应用多种施工设备,其不仅有助于缩短工程工期,也有效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但是我国土建工程中虽然应用了多种设备,施工质量却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不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十分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特别是混凝土搅拌和原材料配制方面。另外,我国现阶段的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的应用缺乏规范性,多数单位选择就近取材,忽略了材料的性能,也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的力学实验。因此,在工程建设和施工中,混凝土无法满足设计承载力的要求,最后极易引发建筑物变形、倒塌甚至损毁的问题,一方面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2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点
将混凝土材料完美的运用到对应部位结构的施工建设中,充分发挥混凝土材料的优质的特性,是其对土建工程的最重要的作用。混凝土是一种人造材料,是将碎石及砂砾利用水泥的黏性人工复合而成的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土建工程建筑市场。市面上最常见的是钢筋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主要是搭建高层建筑物的受力支撑框架,而水泥混凝土则在土建工程中被大量使用。因为混凝土具备很多独特的优点,比如刚性强度较强、应用方面多、防水性能较好等都是混凝土能够在土建施工中发挥的优势。混凝土的应用渗透在土建工程的每一个施工过程,从基础的地基开始,慢慢往上搭建承重墙,再到墙壁的粉刷都有混凝土的参与。它简单方便的操作流程大大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从而可以在较短的工期内完成高质量的工程,对于土建工程建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控制
3.1混凝土的材料选取
施工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建筑工程的质量,但同时一味的追求材料在价格上的优势是不全面的。混凝土按照胶凝材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包括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石膏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按照密度又可以分为重混凝土、轻混凝土,按工艺则有喷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等。在不同的种类前,混凝土的选择有着严格的规定和标准,在引进材料之前一定要了解混凝土的特点及自身建筑要达到的目的,严格的按照各项指标进行选择。例如:要求早强或者冬季施工尽量选择R型硅酸盐水泥,在配置C40以下的混凝土时应选择应用32.5Mpa普硅水泥等等。这样才能保证不同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材料达到预计的效果。
3.2混凝土运输技术
混凝土运输技术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方面。①在混凝土材料装入混凝土运输车辆前,应当首先对罐体内的积水进行排空,以确保罐体内的积水不会被掺杂在混凝土当中,从而影响混凝土合格的配料比例。②运输车辆在卸载混凝土之前运输车辆应当对罐体内的混凝土进行充分、均匀、快速的旋转搅拌,并确保搅拌时间不低于30s。如果发现罐体内的混凝土坍落度较高,要像罐体内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并开展相关的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登记。大快速旋转搅拌停过之后,再开展泵送作业。再次,在混凝土被运输到施工作业现场后,要确保混凝土运送车辆停放地的平坦开阔。如果确需临时停靠的坡道路面时,应当对罐体车辆进行加固处理;若车辆停靠路面未铺板路面时,应确保车辆停靠位置的接头顺畅与平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混凝土的配比搅拌原则
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与其质量紧密相关,因此,工程施工人员及管理层必须保证明确国家指标,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施工阶段的材料调配。通常情况下,技术人员需要在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稳定性、水化热程度之间衡量,确定最适合的配置份额,需要注意的是,要结合自身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应地域区分别做出至少两份以上的调配计划并且及时的提供抗压报告,材料审核报告等,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设置严格的监管制度,避免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以次充好,影响工程的效果。
3.4混凝土振捣
在振捣混凝土环节对工艺有着较高要求,需要安排有丰富经验、专业技能过硬的人员来进行操作,保证振捣密实度,防止有分层离析等问题出现从而降低整体混凝土结构强度。在插入振捣器时务必要确保其垂直进入混凝土,当混凝土需要分层浇筑时,须插入到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50-100mm。在拔出振捣器时需要尽量放慢速度,以避免出现较大混凝土孔洞。如若要移动插入式振捣器,则需要控制移动距离不超过振动半径的1.5倍,防止其接触到钢筋预埋物。不要跳跃式振捣,以防发生漏振,每一个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为30s,使混凝土表面水分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
3.5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作业会影响整体建筑的连续性与层次性,所以在实际施工时务必要结合建筑自身特征与钢筋程度来确定实际浇筑的高度,而且在浇筑环节需要一次浇筑完成,禁止出现停滞与中断。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始浇筑前,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全面检查模板标高、位置、尺寸以及强度等内容,同时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来采取防水、排水、清淤、清除杂物等措施。如若因为部分特殊原因而导致施工中断,则需要运用施工缝技术。一般情况下,施工缝在间断部位是施工最为薄弱的地方,这主要是因为新旧混凝土难以充分结合而导致的。
3.6混凝土养护技术
①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应当运用相关的温控措施。待混凝土前期作业工序结束后,施工人员应当结合混凝土的相关特征,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温差,防止因为温度的急剧变化而导致的裂缝问题。②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发生冻胀,空洞等现象,进一步加快混凝土的硬化速度,还可以将薄膜覆盖在混凝土表面。③为了确保混凝土能够在高温环境下得到更好的养护施工人员,还可以借用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等相关方法,对温度进行相关的控制。需要指出的是,在混凝土暴露面发生初凝时,切不可将覆盖物直接接触的混凝土表面,应当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在混凝土终凝后,方可拆除相关的保护措施。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混凝土技术也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土建工程更加注重混凝土在建筑过程的使用,这也是在督促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积极改革创新。因此,土建工程在使用混凝土时,要严格把控混凝土的质量,严厉督查混凝土的每一道制备工序,坚决杜绝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同时,通过不断的实践发现土建工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混凝土技术的创新发展,从而有效的保证每个土建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杨东方.浅论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8(07):105.
[2]张涛.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6):63-64.
[3]吴志梅.试论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若干要点[J].中国住宅设施,2017(11):66-67.
[4]龙全福.土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36):200-201.
[5]程苏娟.试论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30):40-41.
论文作者:刘天琪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建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材料论文; 的是论文; 作业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