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自觉追求的人本路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化为论文,人本论文,路径论文,自觉论文,核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 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62(2010)04-0018-0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标就是普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通过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人民群众,进而实现武装中华民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理论武器,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广大人民的自觉行动和自觉追求,实现用科学理论武装群众。马克思曾说过,科学的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所谓掌握群众,就是理论化为群众的思想和行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只有被当代中国人民掌握,才能转变为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物质力量。正因如此,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1]所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广大人民的自觉行动和自觉追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的本质要求。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2]只有深入普及,特别是武装了群众,才能真正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理论不仅仅是武器、工具,而且本身具有内在价值,只有通过化为自己的德性,才能具体化为有血有肉的人格,才能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发生影响”。[3](P20)所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广大人民的自觉行动和自觉追求本质上也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必然要求。
一、核心价值要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理想和生存信念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所展示的理想和信念必须是它的民族成员的共同生活理想和发展目标,特别是科学发展理论的社会理想必须反映社会成员的长远利益和生活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其“核心”和关键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理想和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被人民所实践,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理论理想就是要指导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谋求劳动阶级的自由解放和追求美好的社会,所以,马克思主义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追求人类全面发展和建立美好生活的理想信念。人民认同这个理想,并为了这个美好的理想,而自觉地追求和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理想通过促进人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使命。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推翻旧政权、建立新中国,是为了把人民从“三座大山”的压迫中解放出来;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是为了把人民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了把人民从落后的生产力中解放出来;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为了把人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人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迈进,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努力与奋斗,都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乃至最终解放为最高使命。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为社会和政治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的奋斗纲领,是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自觉选择的发展道路。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对人们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实践证明,无论是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这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对于党和人民的激励作用都是巨大的,这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有了这种力量,就可以克服各种困难。邓小平说过:“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4](P190)
历史的经验表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反映老百姓的实际需求。人民群众的日常理想和生活信念就是要过上“好日子”,实现小康社会,实现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充实,文化生活丰富,社会生活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要树立的共同的理想信念必须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日常理想和生活信念,才能引起共鸣,进而得到人们的认同,最后变成自觉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一概念,在理论上突出强调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性。就主体而言,个人信仰和社会理想是有区别的,但这种区别是相对的。个人需求的自我性与满足需求途径的社会性的矛盾,是人类价值追求中永恒的矛盾。就个人需求的满足以社会为中介而言,个人的价值理想既是自己的,又是对他人和社会的;正确的个人价值理想,不仅可以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而且会对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衡量任何社会理想的价值尺度,归根到底是看它对个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依据科学的社会理想来树立个人的人生信念,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思想基础。
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理想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共同理想以及我们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经验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和实现理想的信念。只有这样,作为科学理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成为他们实现自己生活理想的更有效的理论工具,他们才能自觉地运用这个理论。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必须强调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高度统一性。
二、核心价值必须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朴素内容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所展示的精神内容必须是它的民族成员所创造的、所喜爱的生活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在内容上充分体现广大人民所熟悉和喜闻乐见的生活内容,并成为广大人民生活内容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经验就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适应中国国情和中国民情以及民族的特点。毛泽东曾说过:“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707页);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点,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它”(《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34页)。1942年毛泽东在一次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反对党八股》的讲演,特别就什么是“化”的问题作了解释:所谓“‘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毛泽东说:你们听见列宁讲过吗?列宁说:我们党的宣传教育要让每一个工人、农民都听得懂,我们党的宣传教育工作者是不是让每一个工人、农民都听得懂?如果让人家听不懂就是对牛弹琴。你说话被工人农民听不懂就等于对牛弹琴,没有效果。而且毛泽东也说,我们不能使自己的语言干瘪,一点生机活力都没有,要生动,要感人,我认为在宣教过程中语言是个问题,即是指具体语言,也是指语言的风格。我们一定要有群众喜欢的语言,按照群众喜欢的思路把最基本的道理说给人家,这样效果才能好。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转变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形式,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体系为群众所掌握的基本要求。马克思讲:“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5](P9)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生命力,就在于通过理论为群众所掌握,使人们能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认识规律、运用规律,从而更好地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群众掌握了真理,才会变成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把核心价值转化为自觉追求,一定要做好理论普及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老百姓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宣传普及到广大的群众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于“社会的”、“共同的”价值原则、价值理想、价值规范的理论概括,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判断时代特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准确把握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上确立的,从本质上说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反映,具有无可争辩的理论抽象性。理论不可能像具体事物那样丰富多彩,它只能是枯燥的,但它又必须被群众所掌握,这就需要使之实现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抽象的理论只有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才能为群众所接受、理解和掌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最基本的层面看,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教育人民,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道路顺利前进的根本保证。其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的精神武器,是当前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崇高目标。第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第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它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道德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科学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的完美结合。”[6]我们要把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和解读,充分把握基层人民群众的特点,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各种受众群体的认同习惯和心理特点,从群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入手,把理性的东西感性化、生活化,把枯燥的内容生动化、形象化,用鲜活的群众语言和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理论的宣传普及,真正做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成果通俗化、大众化。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转变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朴素内容,是理论传播、理论发展的需要。正确的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做好理论普及工作,用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核心价值的理论传播普及到广大的人民群众中,使之真正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从而转变为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
三、核心价值必须与人民群众的民生利益紧密相关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所体现的利益必须是它的民族成员的共同生活需求和发展利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必须具备人本性,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的利益。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从民生问题入手,要让老百姓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要让各个社会群体的成员都能享受发展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命题。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内涵,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社会和谐,民生为本。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连着国计国运。为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绝不能离开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所面对的民生问题。这关系到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切身认同感的大问题。因此,要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能得到切身利益保障的方式,深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形成并反映社会利益和人们需要的思想体系,诚如恩格斯所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结底总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现象”。[7](P34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人们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形成的,是以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利益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克服了以往一切思想理论所固有的阶级狭隘性与片面性,其价值理想不仅是与人类彻底解放的历史趋势相符合的,而且是与广大劳动群众的切身利益相一致的。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必须结合群众的切身利益。人民群众只有直接和真正地从社会主义制度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利益和幸福,才能真切地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们党取得政权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巩固执政地位同样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离不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和实现。我们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把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与自下而上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的创造主体活力有机结合起来,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协调发展,真正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共享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果。这就要求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正视人们所关注的切身利益,尤其要关注民生,在确保人们利益实现的同时,把社会成员的利益期待引导到正确的认识视野中来。要让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知道世界上有为他们利益服务的马列主义,使他们感到马列主义可敬可亲,这样马列主义就会日益深入人心。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经过这样的渠道,进入到中国人民的千家万户的。
因此,从马克思主义人本性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把核心价值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必须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要紧紧抓住新世纪新阶段的时代主题,不断巩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成果,切实解决好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使人民群众在得实惠中受教育,在受教育中谋发展,不断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核心价值必须体现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文化内容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必须是其民族成员赖以生存的历史文化内容。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命脉。一个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精神始终应该是一个民族国家生存、发展的核心灵魂。我们应借助文化传承的纽带力量,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利益主体的分化越来越明显,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已经不可能达成完全一致。这种局面的形成意味着核心价值体系不能沿袭过去刚性手段畅通无阻地去推行,而只能依靠自身的魅力去吸引社会成员,以获得教化大众的效果。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就要靠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把握不能离开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弘扬。当下,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这一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凸显民族特色,注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至今仍内化、积淀在普通民众的心灵深处,成为其为人处世的准则和规范,发挥着持久的影响力。如,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至今仍是人们所应遵守的做人准则,而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P166)的忠恕之道,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法则,更是被国际社会誉为“道德金律”[9]。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这种持久影响力和凝聚力,是十分巨大的。这是为其他文化、特别是从外部“灌输”的文化所不可比拟的“原生”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传承其精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我们要充分重视,认真挖掘,采取批判与继承、整合与创新的科学态度,使之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弘扬。只有批判地继承,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才能构建出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只有整合与创新,我们的文化才能向前发展,人类才能进步。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承,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建设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因此,把核心价值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把传统文化与人民的现实文化需求结合起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我们既要对传统文化中有益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合理成分加以继承,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样式,又要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状况和人民的文化需求,把传统文化的主导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导向、理想价值取向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观,从而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生命力。
五、核心价值普及的教育方法要人性化、灵活化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使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最终还是要靠教育来实现。而思想道德教育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环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关键是要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传承,研究和琢磨出核心价值体系有效的教育模式。从根本上说,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要想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价值准则,只有靠持之以恒的教育才能实现。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导思想,之所以能对当代的后人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与它所推行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儒学以教育为立国之本,儒家的教育思想的显著特点是善于启发人的内心自觉,重视道德教育和人的修养。“儒家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育民族精神,淳化代代人风,提高人的心灵素质,帮助人们修养身心,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和谐的人格境界”,“不管现代社会科技、商业如何发达,不管我们所从事的现代职业如何先进、精密,人性的培育,心灵境界的提扬,人们从实然的人向应然的人的超越,总是不可代替的。这对于人类、国家与人的自身来说,都是生命攸关的大问题,因此人类现代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的建设层面是人性的培育、道德境界的提扬。”[10]由于社会个体道德品质的养成仅仅依靠外在灌输和说服教育是不够的,因此必须启发人的内心自觉,必须有人的主体性的积极参与,才能由“他律”逐渐转化为“自律”。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转化为自觉追求,必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创新道德教育方法,使核心价值普及的教育方法更加人性化、灵活化。要注重人的“内心”和修养,注重科技理性教育与人文德性精神教育的结合,注重“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同时,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自主性,把说理教育和道德践行结合起来,注重自律意识和道德能力的培养,注重启发和引导人们去思考,不断提高其道德践行能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由一种规范性的教育变为提升人民群众个体人生价值、生活质量和生命精神境界的教育。
六、核心价值普及的外在保障制度要完备化、科学化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使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还需要制度上的保障。有了好的道德教育方法,没有合理的育人机制做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工作也无法顺利开展。建立完善育人机制是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根本保障。只有通过建立完善育人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制度化、常态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到社会的各种管理制度中,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工作有效、长效地开展下去,从而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发扬光大。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首先应该建立起完善的育人机制。学校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把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形成一个全员参与、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的教育群体,构建一个目标明确、要求一致、管理严密的德育工作与价值观教育工作的领导管理体制;要从学生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规律出发,加强德育工作的阶段性、连贯性、时间性、发展性,使价值观教育和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始终;要加强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德育途径的多样性,把价值观教育和品德教育结合起来,把德育课与其他教学课程结合起来,使德育和价值观教育渗透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强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选择性,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育人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系统,还要借助全社会合力育人工作的大环境,要创造和综合利用各种积极因素为育人工作服务。要形成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全方位育人的合力机制;社会各界都要始终把德育工作当作首要工作来抓,不断改进方式方法,积极开拓德育工作新途径,形成在学校抓人格和品德教育、在行业部门抓职业道德教育、在家庭抓家庭美德教育的齐抓共管的良性育人网络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教育战略上,我们要树立长远眼光,制定长期规划,使核心价值融入到社会的各种管理制度中。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价值观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通过长期全方位的科学的价值观教育,才能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人格和科学而高尚的价值观念。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个从理论转化为实践、他律转化为自律的过程,是一个知与行相统一、运用科学理论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从科学发展观出发,采取多种人本途径和措施,把人的切身利益实现和理论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大力促进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形态向社会心理形态的转化,使其内化为广大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自觉意识,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教化作用和规范功能。
[收稿日期]2010-04-22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生活教育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