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知识的逻辑特点和学生认知的规律、思维特征,教师于教学中组织了丰富多样的数学活动。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多姿多彩,热闹非凡,但学生学习的效果却不甚理想,这让我们在教学追求与教学生成的巨大反差中深思:数学课堂是否走入了“禁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力避以下五大“禁区”:
一、情境创设,力避变导入为“跑题”
数学知识是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定量刻画和定性描述,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情境是数学知识由以抽象概括的基础,人的认知具有情境关联性,特定的“情境”影响了我们对事件意义的理解,同时还影响我们的知觉内容和学习方式,自然会对认识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情境不是教学可有可无的附加物,它是建构新知识的必然需求,它的创设不但要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且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已有知识经验。教学中经常发现教师由于对数学知识本质把握不准的缘故,出现事与愿违的场面,故情境创设力避变导人为“跑题”。
只有准确地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才能更好地挖掘情境中的数学价值,借情境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展开对新知的探究旅程。
二、动手操作,力避变探究为“形式”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而知识是基于内在经验的由内而外的生长。动手操作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积累感性知识经验,为内在生成数学知识提供丰富的素材。为实现数学知识的逻辑性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认知建构的经验生成性之间的统整,动手操作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有效的动手操作中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为后继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必备的感性认知材料。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动手操作目标不明确缺乏必要性,就会严重造成无实质的“形式化”倾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引思启问,力避变“心脏”为“心病”
数学是抽象的语言,当学生表述具体感性的认识表象时,其稚嫩的生活化语言表述与数学抽象语言是有距离的,数学教学的引导艺术就在于引思启问,引领学生从感性认知中抽象概括出理性的知识,让学生的思维从“朴素型”提升到“数学化”。问题是数学思维的心脏,以适当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数学化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提问,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思维特点提出适当的问题,注意问题提问的时机和表述的方式,力避不恰当的提问,变“心脏”为“心病”。
四、合作交流,力避变互动为“独白”鉴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面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见解和认知,“合作交流是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其畅所欲言,在多向交流中产生认知碰撞,丰富学生的认知,提升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忽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容易将个别学生的正确见解误为全体学生的认知水平,合作交流往往成了学科优等生的的“独白”,或者成了教师对学生的“独白”。这种不良现状限制了许多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造成对知识的浅尝辄止、一知半解。
合作交流贵在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给足时间,组织开展讨论,充分暴露原创思维,在互动交流中引发思维碰撞,远非在“独白”中简单地得出结论。
五、提升思维,力避变“感悟”为“赶悟”
数学教学为思维而教,课堂教学追求深刻感悟、提升思维,立足学生的可持续的发展。在一些教学中,常常听到教师单一地提问“还有呢……‘还有呢”……无效的追问引导。在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对教材内容与学生认识现状的把握不足,教师不能从根本上抓住学生思维的障碍,不能提供有效的思维引导,追问成了穷追拷问,反而让学生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不能够明确老师的问题指向,不能做出明确的回答,出现了教师硬“赶”着把自己的教学感悟传递给学生,以至于变“感悟”为“赶悟”。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当学生学习了圆的特征,老师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学生讨论时,班级里气氛沉闷,完全不符合儿童所特有的好动、好胜、敢说、敢做的行为特征。最后学生得出的结果无外乎是安全、平稳,却未能更进一步阐述真正原因,一知半解。这个追问问题的抛出本意在于感知圆这种曲线图形与其他线段图形的区别,它的独特性和生活中的应用。但追问的问题“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却成了教学的绊脚石,带给学生的是深深的困惑,究其真正原因正在于学生对于图形的对比不深刻,不能深刻理解圆这一曲线图形那“与众不同”的特征,也不能真正理解“车轮要做成圆形的”道理。
感悟是需要静静的思考与对比,当学生出现认知障碍时,教师要能够到位把握学生的认知现状,给予必要的引导,在追问中深层感悟。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工程,构建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真正做到深度研读教学,把握学生的具体学情,让每一个的数学活动都发挥作用,切不可舍本逐末,走入教学禁区。
论文作者:叶万鹏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3月总第3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认知论文; 思维论文; 教师论文; 情境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素质教育》2020年3月总第33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