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在高举旗帜问题上的重大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旗帜论文,贡献论文,江泽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立什么纲领,树什么形象,是关系党的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我们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我们党重视理论指导的优良传统,一贯重视并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高举旗帜的问题上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阐明了旗帜问题的至关重要性
江泽民指出:“旗帜问题至关重要”只有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才“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为什么旗帜问题这么重要?首先是因为“旗帜就是方向”,方向是一个政党选择和确定的道路及其目标,对于一个政党的行动起着定向的作用。其次是因为“旗帜就是形象”。形象是一个政党展现给外界的风貌以及外界对它的印象和评价,形象虽是外在的表现,但它是由内在的本象,内部的气质、素养风韵所决定的。一个党,有个好的形象,能够加深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一个国家,有个好的形象,能够给世界人民以良好的印象,调节,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一个领导班子,有个好的形象,能够提高自身威信,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邓小平一直很重视国家的形象,党的形象,党的领导集体的形象。他曾多次交代第三代领导集体:“无论如何要给国际上,给人民一个改革开放的形象,这十分重要。”“希望你们给国际国内树立一个好的形象,一个安定团结的形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5页一318页)
理论指导思想本身并不是形象。但它作为一个党和一个国家的指导思想,行动纲领,也就是作为旗帜时,就集中代表了这个党和国家的形象。因此高举什么理论旗帜,就意味着在全国,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起什么样的形象,宣告所执行的是什么样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政策。1997年2月25日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致的悼词中所说的十个“一定要”,以及一百天后,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所说的“我们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不动摇。在邓小平同志逝世后,我们全党,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在这个问题上尤其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什么风险,都不动摇。”这一庄重宣示从另一个角度充分说明了旗帜问题的至关重要性。
二、将邓小平理论确定为我们党的伟大旗帜
早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指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列出了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12个主要观点及其初步轮廊,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伟大旗帜”,并且号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但是,没有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邓小平的名字联结起来,也没有直接说这个理论就是旗帜。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坚持上述提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了全党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
1989年9月29日,江泽民第一次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邓小平的名字连接起来,并称之为旗帜。他说:“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经过十年实践检验而为亿万人民所认识和接受的科学理论,是指引我们继续前进的旗帜。”(《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617页)。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又正式称这一理论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概括了它的主要内容及其贡献,还“号召全党全国人民,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朝着宏伟的目标奋勇前进!”
1993年11月2日,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3卷的报告会上具体描述了党的旗帜,“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已的旗帜上。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写到自己的旗帜上。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过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我们党又郑重地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到自已的旗帜上。这是我们党付出巨大代价获得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党和人民进行新的历史创造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旗帜,是我们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1997年2月、江泽民在邓小平追悼大会的悼词中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号召“全党全国人民更高地举起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至此,实际上已经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我们党的伟大旗帜。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定名为邓小平理论。并建议十五大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江泽民指出:“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庄严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伟大旗帜,顺乎党心,合乎民心。
三、阐明了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的客观必然性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这表明.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不是个别人的主观意愿,而是客观的必然。怎样理解这种必然呢?
第一、历史的必然。从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看,1957年下半年以后的20年,我们之所以经济上不去.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文革”后期走到经济崩溃的边缘,就在于这20年特别是“文革”十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脱离了毛泽东自身创立的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实行了“左”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急于求成的错误的指导方针。而近20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归根到底是同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密不可分的。正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所说:“没有党的指导思想这种历史性飞跃,没有全民族精神状态这种深刻变化,没有敢闯敢试的劲头和及时总结经验的智慧,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第二、党心、民心之所在。全党全民从亲身的实践中深切地感到,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是胜利的旗帜,是幸福的旗帜,是指引我们奔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旗帜。因而发自内心地要求高举这面旗帜,坚持高举这面旗帜不动摇。
第三、现实的紧迫需要。当代世界机遇和挑战并存,处在世纪之交的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21世纪,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能不能实现,关系到中国在未来世界舞台上的地位。邓小平理论指明了我们继续前进的方向、道路和战略目标。只有高举这面旗帜,才能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因循守旧,顺利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为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邓小平理论本身的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创造性所决定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如果说前述三条是历史、民心现实等客观方面的迫切需要,那么第四条则从党的思想理论发展上表明了主观已经具备满足客观需要的条件。主客观条件有机结合,正好解决了当代中国在指导思想、伟大旗帜上的需求。
四、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作为党的旗帜的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科学体系及其历史地位
在党的十四大根告中,江泽民同志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尊重实践、尊重科学,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勇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了开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为这一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这就涉确地阐明了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现实依据,理论基础和个人特质,说明它的产生是科学的,是经受了实践检验的真理。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九个方面全面深刻地阐述了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对于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我们党的历史上的地位,江泽民明确指出,邓小平理论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是统一的科学体系,又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他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一百几十年间,俄国十月革命、中国革命和其他一些国家革命的胜利,证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夺取政权是能够成功的,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宝贵的经验,但是总的来说,还需要很好地摸索“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在当代中国,“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五.提出了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采取了得力措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就明确提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邓小平理论。党员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要带头学好用好。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认真学习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在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又指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邓小平理论为我们党认识世界和改造过界提供了新的强大思想武器。全党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掀起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带头学好邓小平理论,完整、准确地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从总体上领会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联系备自实际对理论进行系统钻研和理解。在全党造成认真学习、民主讨论、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风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这不仅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的任务,而且指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的科学态度与途径、方法。既突出了重点,又提出了具体要求。
正是在这些正确思想的指导下,从1992——1997年的五年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推进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不断深入:精心编辑出版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增订再版第一、二卷;连续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3卷研讨班;各级党委健全了经常性学习制度;邓小平理论在高等院校开始进教材,进课堂,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出现了学习理论的新气象;召开了三次全国邓小平理论研讨会;中央还发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并相继出版了《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学习纲要》,还在中央和全国各地建立了一批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研究中心、研究会,通过上述一系列活动,使邓小平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变成了改造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伴随着理论武装,理论指导工作的进程,有力地促使了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稳定的政治局面的保持和加强,促进了人们认识的撮高、思想的统一,精神的振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得到弘扬,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更加增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汇成了我们社会生活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主旋律。从而使得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这正是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巨大力量,这也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产生巨大成就的最有力的说明。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江泽民论文; 邓小平文选论文; 毛泽东思想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邓小平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