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制造业外资企业的两种技术转移模式_技术转移论文

论我国制造业外资企业的两种技术转移模式_技术转移论文

论外资企业在中国制造业中的两种技术转移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种论文,外资企业论文,中国论文,制造业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744(2004)02-0030-04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基地之一,在电视、电话、空调等多种轻工及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和供应上,其世界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第一位。虽然在重化工业及高科技产品领域,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还存在较大劣势,但随着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发展速度的加快,相信在这些领域也很快会占有重要地位。

从历史上看,因制造业发达而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先后有英国、美国、日本等,这些国家除日本是由于二战失败处于暂时的困境外,它们的经济科技综合实力在各自具体历史背景中都基本上具备了世界最先进水平。可以说,这些国家成为世界工厂是自身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发展的一个自然结果。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发展虽然迅猛,但经济、科技、教育的实际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仅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制造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在作为世界工厂的发展上,与以往英美日等国不同,对外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依赖相当大。目前,外资企业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愈益明显,许多著名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土企业形成了一定的分工合作关系。外资企业为了保护自身所具有的技术资源优势,在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技术转移模式及控制策略,对此我国企业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关应对策略。

一、中外企业在中国制造业中的分工

改革开放以来,以港资为主力的外资进入中国的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快速、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已成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据报导,截至2003年5月底,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20多年间,全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39371个,合同利用外资8662.83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4712.37亿美元。目前中国工业总产值的近三分之一,税收的五分之一,出口额的约二分之一是由外资企业完成的。世界500强已有400多家在中国开展了投资活动。中国已经成为对外资吸引力最强的国家之一,这种吸引外资的势头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继续保持下去。

如果说,以往的英美日等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功臣是各国的国内企业的话,那么,在中国这一“世界工厂”的舞台上,可以说是中国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两个角色。其中外资跨国公司所起到的作用更加突出,通过跨国公司的进入,使中国国内企业在国门之内,就能参与到跨国公司的内部经济循环中去。由于跨国公司通常是以世界市场为战略目标,其经营活动的布局是国际性的,因此中国经济的发展通过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紧密联系,就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世界经济的大循环。

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资企业与中国企业,在“中国制造”中形成的紧密联系是通过不同形式的分工实现的,这些分工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以跨国公司为核心形成的分工。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获取中国在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跨国公司需要将劳动密集型产品或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这一在世界上劳动力相对丰富、成本相对低廉的国家。因此,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后,一般将自己的经营活动集中于技术水平和附加价值较高的研究开发、关键零部件制作及营销管理等环节,而要求与其合作的中国本土企业则集中从事一般零部件加工及整件组装等生产环节的任务。这些环节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较大,因此较适合在像中国这样的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生产。

日本学者武马和保分析了产生这种分工的原因及由此决定的生产经营活动附加值的大小,(注:武马和保.制造业中的日中企业分工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N].日中投资促进机构机关刊物,第83号.)首先,现代制造业模块(modular)化生产方式的发展,对组装加工部门的技术水平要求不断降低,并产生了很容易实现的组装加工生产方式,由于进入这些部门的技术壁垒过低,使这些部门成了低附加值领域;其次,在重要零部件及材料生产部门,由于技术发展较快,且先进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往往能成为事实上的技术标准,具有较高的垄断性,因此附加值较高;最后,在最终产品的销售部门,由于跨国公司出品的产品通常具有相当高的品牌价值,能给消费者带来较高的满足感,因此跨国公司通过在最终产品的差别化及售后服务质量的提高,也能获得高附加值。其结果是,跨国公司在争夺世界市场的过程中,为了实现低成本生产,纷纷将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的组装加工部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由于中国在具有相对廉价和丰富的劳动力的同时,还具有相当可观的市场规模,市场潜力也相当大,因此中国成了跨国公司转移组装加工生产部门的理想基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得到大力发展的来料进料加工、OEM等生产方式都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二)以中国品牌企业为核心形成的分工。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及一大批民有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并形成了一大批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都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的企业和产品,如海尔、TCL等企业以及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这些国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在新产品开发及设计上,逐渐发展成为不依附跨国公司、以自我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的中国强力企业。

这些企业虽然在新产品开发与设计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但由于在一些关键部件技术上与跨国公司差距还较明显,还需要大量采用跨国公司生产的关键零部件产品。特别是在家电领域,随着中国家电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份额的迅速提高,对关键零部件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一大批外资企业为了贴近中国零部件市场,纷纷将关键零部件制造工厂也转移到中国。这就形成了外资企业在中国生产关键零部件供应中国企业使用,中国企业自行开发、设计产品,以中国企业自我品牌在国内外市场销售的新的中外企业分工方式。

目前,家电制造领域的日本松下、荷兰菲利普等,计算机制造领域的IBM等,汽车制造领域的日本本田等都在将一些关键零部件生产环节向中国转移。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企业的最终产品的组装环节已经进入中国,并且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一些关键部件生产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更主要地是由于中国国内有关企业的发展迅速,对这些关键零部件提出了大量的需求,使得跨国公司将这些零部件的开发与制造转移到中国国内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种新的分工方式中,中国本土企业一方面对外资企业的关键零部件供应企业有依赖,同时,也成为了一些跨国公司最终产品生产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对手。

二、两种分工方式中出现的不同技术转移模式

在实际的中外企业分工合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技术转移现象,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将根据一定的战略目标,决定所转移技术的先进程度以及转移的模式。

(一)第一种分工方式中出现的技术转移模式。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势的有效组合,是跨国公司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的重要方式。发展中国家一般具有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相对低廉的比较优势,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具有技术、品牌等优势,当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采取独资、合资等方式进入发展中国家时,就能实现低价劳动力、土地和先进技术的结合,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成本低廉的竞争优势。这时当然会出现技术转移现象,但这种技术转移通常只发生在维农所说的产品技术的标准化或基本成熟阶段。且这种转移只能是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已实现将产品生产制造技术与企业的技术能力与技术环境相剥离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因为如果一项技术还没有成熟时,特别是当这项技术是处于创新期时,本身还需要母公司强大的技术能力以及母国优良的技术环境对它的支撑与完善。由于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所设立的分支企业(子公司)并不能具有这种强大的技术能力及发展中国家技术环境较差,因此这种转移在客观上难以成功。当然,跨国公司试图通过技术垄断,以产品贸易方式获得超额利润,是这些创新期技术不能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主观原因。

在第一类中外企业分工方式中,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基本战略目标是通过利用中国的廉价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对技术转移的质量、功能和作用并不看重,这样一来,这种分工中所进行的技术转移一般与通过技术贸易等方式实现的技术转移相似,是一种以成熟技术为主的、低水平的技术转移模式。

(二)第二种分工方式中出现的技术转移模式。在这种分工方式中,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目标已转变为占领中国市场。当跨国公司进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目的是获取市场时,这时常常要考虑其它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为了保持与其它跨国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要在技术的先进性上不能落后,为此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需要将维农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处于产品技术成熟期以前阶段的成长期技术,甚至是创新期技术转移到该国。由于这种技术与处于标准阶段的技术相比,不稳定性高、持续创新的强度大,需要不断进行大量的完善与改进。这时的技术转移的成功,需要跨国公司所设立的分支企业自身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以及发展中国家良好的技术环境来保证。这时的跨国公司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将努力提高在该国的相关企业(独资、合资、合作企业及有关配套企业)的技术能力,并在推动该国的技术环境变化上投入一定的精力。近年来,相当多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及东盟国家发达地区的分支企业及大学中设立产品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有些还设立独立研究与培训基地,都是为了提高当地的技术能力,并促进当地技术环境的改变。只有如此,才能使跨国公司在这些国家的技术转移活动,走上一条转移与自我创新相结合的路子,这样才能持续保持技术上的先进性。因此,以进入和占领中国市场为战略目标的跨国公司,其在技术转移行为上,已从成熟技术的转移模式转变为以技术能力为重点的转移模式。

当然,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后,通常采用了资源利用与市场占有二者兼顾的战略目标,这时通常会出现创新技术与成熟技术同时向中国转移的现象。其结果会导致跨国公司将某个产品的全部技术及生产价值链的整体都转移到中国,这对中国提高技术能力及改善技术环境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外资企业技术转移控制及我国应对策略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对发展中国家实施技术转移的过程中,在获取经济收益的同时,也面临技术非正常流失的风险(注:主要指没有得到合理经济回报的技术诀窍等知识的流失,通常会通过技术人员的流动、企业间合作而发生.)。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此针对不同先进程度的技术及国际市场的变化情况来确定不同的技术转移模式,并相应采取不同程度的控制手段,以确保在获取经济收益的同时,不致失去技术领先优势。

当某项技术已处于衰退期,行将被新技术取代时,跨国公司会直接把该项技术卖给希望得到的外国企业(通过技术许可方式);而当一项技术是成熟技术时,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往往采用合资或合作经营的方式将技术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保持对技术的一定控制权;当某项技术是处于新投入期或成长期时,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一般希望采用独资或绝对控股方式将其转移到东道国,以保持绝对的控制权。

近年来,在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移的实践中,有一个明显趋势是:越是技术变化迅速的行业,跨国公司在技术转移的过程中越强调控制权,而且控制权越大所转移的技术先进程度就越高。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为例,(注:吴林海,吴松毅.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99.)在一些技术变化不明显的传统产业,特别是在没有特殊核心技术的产业中,跨国公司一般都无控股要求,所采取的技术转移模式多为上文所述的第一类,基本不采取特别的技术控制手段。而在技术进步较快的产业中,当涉及创新型技术转移项目时,跨国公司普遍在采取上文所述的第二类技术转移模式的同时,对技术转移的控制要求也相当严厉。这时,在中方控股或中外双方股权各占50%的合资企业里,外方普遍缺乏转移关键技术的主动性,而当这些跨国公司一旦掌握了控股权,在转移先进技术方面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据有关报道,在对2002年上半年采用了独资或控股方式的127家跨国公司的调查中,发现其中76%的跨国公司将母公司的最先进技术和比较先进技术引入了设在中国的子公司,其中65%的企业全部或部分使用了国内空白技术。(注:钟云华.跨国投资:开启一个变革时代[N].经济日报,2002-6-11.)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会对第二类技术转移模式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注:吴林海,吴松毅.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43.)(1)要求东道国企业承担技术保密等义务,不得将技术转移给其它企业;(2)只孤立转移系统技术中某项技术,使引进技术的企业不能系统的复制出这项技术的全部内容;(3)对技术的改进必须经跨国公司的同意;(4)设立技术反馈条款,当东道国企业对技术进行改进时,需要无条件将技术再返回给跨国公司等。这些措施若一旦发挥作用,会导致东道国企业对跨国公司技术的依赖,技术发展路径也将受到控制。这样一来,在今后的技术创新上,东道国企业将不得不跟着跨国公司的指挥棒转,创新能力的自主性会不断下降。

我国部分企业、甚至是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在与跨国公司合作、接受其先进技术的转移过程中,也开始出现低技术发展现象。这表明我国一些企业的技术发展路径已在一定程度上被跨国公司控制。(注:据有关部门调查,近年来,我国的计算机、电子通信等高技术产业领域,一方面出现了中外企业合作多、外国公司多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产业技术密集度在国内处于低水平的现象。参见辽宁省科技厅科技统计分析中心:《中国高技术统计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科技统计网站,2003年7月29日.)摆脱这种受控制的基本策略有两个方面:其一,我国企业在获得转移的技术后应在形成新的技术能力上多下功夫,应当在技术创新管理体制改革,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及加大技术开发投入的力度上多做工作,特别是一些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形成前后关联的配套企业,应在自身特长技术上逐渐形成优势,努力在所生产产品的部分技术领域拥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并实现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技术优势的互补,从而形成牢固的在经济及技术联系上的相互依存关系,保持技术进步总体同步,同时努力发展成为中外企业分工合作中的核心企业。其二,我国政府应在形成技术转移竞争氛围上多下功夫,形成跨国公司只有转移最先进技术才能获得投资收益的局面,促使跨国公司所转移的技术具有一定先进性;同时,还应解决本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科技领域中,存在的对企业技术环境发展不利的问题,形成一种有利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新技术环境,使我国企业和跨国公司最终都能在我国实现技术能力的快速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使先进技术转移的现象更多的发生,并使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技术转移的控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不断降低。

收稿日期:2003-12-3

标签:;  ;  ;  ;  ;  ;  ;  ;  ;  

论我国制造业外资企业的两种技术转移模式_技术转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