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丹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在我院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自愿行剖宫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在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予以心理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实验组患者行心理护理后焦虑情况较护理前明显缓解,且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行剖宫产的患者运用心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产后焦虑抑郁的状态,缓解患者情绪,并提升医院整体护理质量,临床意义突出,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剖宫产患者;应用分析
剖宫产手术是指临床通过剖开孕妇腹壁和子宫取出胎儿的一种方式[1],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剖宫产手术技术也得到了改良和飞速发展,已逐步成为多数孕妇的首选生产方式[2]。但由于在手术过程中,剖宫产患者受到麻醉等外界因素的刺激易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综合反应。分娩过程是一种伴随着生理和心理改变的动态过程[3],特别是对于没有生产经验的初产妇,因惧怕疼痛及恐慌,极易引起产后抑郁问题产生,直接影响着患者和婴儿的健康及安全。因此,对于围手术期产妇,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为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在我院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特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妇产科自愿行剖宫产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相关检查,单胎,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合并症及其他高危因素、剖宫产禁忌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50例,年龄分布在16岁-30岁,平均年龄为(25.4±1.5)岁,平均孕周为(39.1±1.8)周;对照组患者50例,年龄分布在17岁-29岁,平均年龄为(24.0±1.6)岁,平均孕周为(39.2±1.6)周;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性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以一般疾病宣教,常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具体心理护理内容如下:
1.2.1 术前护理
一般来说,患者在接受剖宫产术前均存在恐惧的心理,怕痛、担心小孩是否健康等,因此,对于此类情况,我们应以诚恳的态度迎接患者,鼓励患者,以体贴温暖的语气告诉患者手术的基本医学知识,手术的流程,可能产生的疼痛及原因,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嘱咐患者身心放松,让她了解到目前剖宫产手术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手术,从精神上给予慰藉,稳定患者情绪,树立信心,使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对于精神高度紧张的患者,医护人员可指导进行深呼吸训练,以放松身体
1.2.2 术中护理
行剖宫产术时护理人员应陪同产妇进入手术室,耐心地与产妇交流,缓解产妇紧张的情绪,时刻注意产妇的情绪变化,以产妇为中心,使其感受到被尊重,通过目光交流及接触等使患者感到温暖亲切,分娩结束后即刻告知产妇相关情况,减轻产妇的思想负担。
1.2.3 术后护理
术后做好交接工作,嘱咐患者卧床休息,身体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给予产妇适当的支持与鼓励,告知其术后注意事项,并告知术后疼痛属正常现象,不用太过担心,鼓励其增加耐受性。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分数越高说明焦虑情况越严重,以50分为焦虑临界值,重度焦虑>70;中度焦为60-70;轻度焦虑为50-60.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护理是否专业、服务是否到位等方面内容。问卷共设四个评定标准: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SPSS18.0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X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焦虑情况较护理前明显缓解,且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比较
项目 对照组(分)实验组(分)
护理前77.2±1.5 78.5±1.2
护理后62.0±0.9 40.4±1.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
经过对比,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33例,满意15例,一般2例,不满意0例,满意程度为96.0%;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6例,满意15例,一般6例,不满意3例,满意程度为82.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性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P<0.05)
项目 n 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总满意率(%)
实验组50 33 15 2 0 96.0
对照组50 16 15 6 3 82.0
3 讨论
剖宫产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分娩方式,虽然大多数产妇均选择剖腹产,但其实她们并不了解剖宫产的妊娠过程和分娩程序。大多数患者是初次怀孕生产,一般都会感觉紧张,同时由于经验的缺乏以及对疾病知识的不了解,容易产生焦虑或害怕的心理,情绪会时常反复不定。因此,作为产科护理人员应时刻注意患者的情绪,要经常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感受,然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向病人详细解说疾病的各方面情况,让患者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疾病状况,打消患者的各种消极心理,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不仅能够保证护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4],而且能够建立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从而建立一种融洽、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从护士自身的角度来说,护士可以通过心理护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并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确保母婴安全[5-6]。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为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在我院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了我院剖宫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结果娴熟术后实验组患者行心理护理后焦虑情况较护理前明显缓解,且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对行剖宫产的患者运用心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产后焦虑抑郁的状态,缓解患者情绪,并提升医院整体护理质量,临床意义突出,值得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小琦.浅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J].求医问药,2013,11(12):277-279.
[2] 刘翠华. 心理护理模式与传统护理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对比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4):90,98.
[3] 缪丽霞.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的临床影响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6):125-127.
[4] 杨思多.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产生的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措施.青海医药杂志,2006,36(9):57-58.
[5] 任正永,程继霞,刘晓敏.心理干预对二次剖宫产术麻醉效果影响的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09,6(33):124-125.
[6] 陆小丽.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J].2011,9(2):72-73.
论文作者:殷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心理论文; 焦虑论文; 两组论文; 产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