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建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花丛中学 四川 巴中 636600)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07-056-01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环节的关键一环,要真正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践。本人认为首先得从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做起。所谓的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化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可见教学设计直接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这种理念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的能力。可以说课堂教学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课程的理念是否付诸实施。本人认为教学设计应特别注意的以下的几个问题:
一、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历史新课程设计不可能完全标新立异,但是我们也不能以此为借口,穿新鞋走老路。新课程设计必须或多或少地体现新理念。
新课程强调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有的老师认为,一节课时间紧,容量大,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无法真正展开;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推进自主学习更是困难重重。这些理念在新课程教学设计中如何才能体现出来?
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三点:
编写好"自主学案"。过去教师在课堂上掌控着教学进度,学生没有自主权。学到那、学到什么水平,都是教师的事,所以学生学习比较被动。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讲解、强调基础知识,因而用来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用来探究性学习的时间就变得十分有限,甚至还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师通过设计和编写自主学案,引导学生在课前和课后进行学习,给学生搭好梯子,设好台阶,学生就可以在学案的引导下展开自主学习,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用较短的时间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任务。这样才能腾出时间,在课堂上专门解决疑难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等参与式和体验式学习。在这里,编写好自主学案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欲望的关键。好的自主学案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很大,有了自主学案,学生还可以超前学习,可以进行梯度学习,他们的自主发展就有了保障。
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要真正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堂教学不是面面俱到地传授基础知识的,而是要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学科能力培养的。要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必须提出探究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密切扣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不能围绕枝节性问题浪费宝贵的时间。
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在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情境下,课堂的动态生成性大大增强。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索和理解,诠释教科书的基础知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的讨论、辩论等活动可能与教师的预设有较大的差别,有些问题学生会比较容易地解决,有些问题可能不会按照预设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度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到许多未知的因素,设计出"应急预案",以便能够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容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听取学生发言,真正做到集思广益,总结出学生探究的成果,而不能将自己的结论强加给学生。
二、制定科学、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的第一个步骤应该是根据课标的要求建构每一课教学的"三维"目标。首先是准确地理解课程标准,要做到这一点,得综合考虑课程目标、模块目标、专题目标和课时目标。如在学习人民版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有关五四运动和中共的成立部分时,课标的要求是"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五四运动和中共的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单从这句话去理解,从各方面去探讨,时间肯定不允许,同时也导致教学难度过大,背离了课标要求,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其实,要把它放在政治史、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角度来认识其影响,那就是"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为中共的成立从思想上和组织上作了准备;中共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的民主革命从此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有明确的指导路线和彻底的革命纲领"。其次,认真分析学生。任何一种教学设计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学生分析在教学设计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分析通常包含两方面内容:学生当前性能水平 ( 知识、技能和态度 ) 和学习特征。学生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构成了学习需要。学生特征,特别是学习风格,被认为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要素。新课程为了避免以初中历史的简单重复,采用专题体例编写,编写者默认了学生已经掌握了初中的基本知识,实际上,很多学生并没掌握。这一点,教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十分注意。学生的学习特征不能只简单进行一般性的分析,特别应平时的教学中留心观察、访谈。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制定的教学目标才会是否切实可行的。另外,教学目标要求使用人有可观察、可测定性的术语精确表达,这也是教学设计的一项基本要求。
三、重视教学结构的设计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上课前,一堂教学设计看起来很完美,但上起来却大打折扣。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情,导致无法按原有的步骤进行,有时还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或者即使完成任务,也是十分紧张,没有给学生留下余地去主动思考和自由探讨,出现重点不突出、时间分配不合理等等现象。这是主要是因为忽略了教学结构设计,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在静态而且是按线性的顺序进行,而由于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我们的教学过程又是动态、立体的运行,特别是在专题体例下,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多,时间跨度大,本来就不好把握,出现上述情况也就不奇怪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结构的设计:如考虑教学过程的结构如何,各个要素能不能进行整合;如何合理地分配时间;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结构如何,如何科学分配学生的注意力;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有几类,分别应怎样处理以保证有充分的时间解决主要问题等等,以便从总体上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当然,教学设计不能是太具体的、应灵活,要留下调整的空间。
论文作者:杨 建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07期总第35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8
标签:教学设计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时间论文; 新课程论文; 教学目标论文; 自主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07期总第35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