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观察论文_高姗

(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观察呼吸内科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参照组,每组各30例。为参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治疗,为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获得显著效果,不仅能够快速改善临床各项指标,还能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肺疾病;呼吸衰竭;呼吸内科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357-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其作为一种慢性呼吸道炎症疾病,主要表现为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特征,并有逐步恶化的趋势。相关医学研究证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时可能存在生命危险,必须要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通气治疗才能避免患者面临生命危险[1]。本次研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呼吸内科接收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符合医学实验伦理学原则。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患者入院意识清晰并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排除标准:具有呼吸道脓性分泌物、消化道出血、无创通气治疗禁忌症患者[2]。将所有患儿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30例和参照30例。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58-72岁,平均年龄(65±3.4)岁;参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60-74岁之间,平均年龄(67±4.2)岁。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史、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为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内科治疗,主要为患者服用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继而快速缓解患者痉挛、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为患者提供氧疗提升血氧饱和度;当患者病情稳定后为患者提供肠内、肠外营养,并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等。为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将呼吸机调至S/T模式,呼气末正压设置为4-6cmH2O,初始吸气末正压为10cmH2O,每经过1h观察患者的耐受性、血气指标进行设置。呼吸频率设置为10-18次/min,潮气量设置在400-500ml以上,且维持在4-5ml/kg标准以上,呼吸时间在10h/d以上[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H、Pa02、PaC02等血气指标。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与不良反应基本消失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不良情绪有所缓解为有效;患者治疗后无任何改善甚至出现恶化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数据的分析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来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应用X2检验,应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数据显示,如:表1。

表2:两组治疗后血气指标的数据比较分析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因为肺泡弹性退化及气道限制,致使肺充气过度出现慢性呼吸肌疲劳,继而引发呼吸衰竭。由于呼吸中枢功能逐渐的衰退,其对高碳酸血症、低氧反应也不断下降,进一步促使机体出现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现象。相关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呼吸中枢功能较弱、呼吸肌力量衰竭、肺通气下降,这些都会促使呼吸衰竭的进一步发展,随时会让患者面临生命危机[3]。而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能够为患者的呼吸道提供双相压力支持,并对通气量进行合理、有效的调节,从而改善肺泡有效通气量,使得体内潴留的二氧化碳顺利排出,达到改善血气的目的。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证实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保证患者可以正常呼吸,就能够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继而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快速缓解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雷建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观察[J]. 医药前沿, 2017, 7(28):78-79.

[2]马丽, 古丽皮也木·热合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61):53-54.

[3]刘瑞敏, 刘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 2016(30):101-102.

论文作者:高姗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观察论文_高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