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32419860905xxxx
摘要:城市滨水空间以其良好的景观形象、怡人的人居环境、巨大的经济价值、优越的建设用地品质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热点。本文主要从城市滨水区的建筑空间规划原则及规划特点出发,探讨了城市滨水区建筑空间规划的策略。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规划原则;建筑空间规划
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历史和文脉的载体,它是由流动的水环境和相对固定的陆地环境形成的特殊城市空间,是一种相对的“混沌”空间,动静关系变得模糊。滨水地区高品质环境的稀缺性导致其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往往成为各利益团体争夺的焦点;然而,由于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创新,城市滨水区资源的优越性无法更好的凸显,而环境保护意识的薄弱等,也引发城市水生环境方面的生态问题。这些均可追溯至城市滨水地区前期策划、建筑空间布局等具有前瞻性的阶段未能考虑到位,那么滨水地区的建筑空间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本文做了一些规划空间方面的探析。
1滨水区的建筑空间规划原则
1.1整体规划原则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它是城市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因此在进行城市滨水区空间开发设计的同时,要与城市的区域及相关规划设计相呼应。城市滨水区大多分布在市中心的地区,以滨水区建设这个新的项目来补充和提升城市风貌以及建设品质,拉动城市的经济发展。从各地相类似地区建设历程来看,一个滨水区的项目往往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建成,而把滨水区的建设放在市中心,可以让公众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滨水项目,有更多的期待,可以提升滨水区的人气。那么不仅需要重点关注滨水地区空间层面的规划,也需要与城市整体空间进行协调衔接,这样才能更加突出本地滨水地区的特色,创造自己的风格特点。
1.2生态多样化原则
城市滨水区的空间规划开发,实际上是对自然环境进行人工开发的一个过程,必然存在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矛盾。而一个成功的城市滨水区开发项目,应该要遵从自然环境的原有特点,再结合人的活动范围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功能空间,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空间。因此,在对城市滨水区进行开发的时候,一定是与区域原有的环境相融合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共存。
1.3功能复合型原则
通过对城市滨水区城市功能复合化开发,进而将滨水区的商业、娱乐、文教、工作以及居住等项目混合安排在同一地段,功能相互补充完善。从建筑空间规划角度上看,这种复合型规划有助于人们的接触、交往,增加环境的亲和力和人们的安全感;从社会经济角度上看,多功能设施的配置能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不同的时段、不同的设施都有人活动,是对公共设施的有效利用,也使得滨水区始终充满活力。
2滨水区规划的建筑空间规划设计策略
与水共生是滨水空间营造的核心目标。为此,需要从生态维育、开发强度、步行系统、复合空间、城市天际线等层面协同考量,处理城市空间与水体的相互关系。在保护水体不受过多干预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水的景观塑造、功能组织以及城市城市活动方面的潜质。具体而言,确立了六大空间的设计策略。
2.1 完善生态环境的维育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的稀缺资源,又是生态敏感地区。开发不当将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态景观的消失,进而引发一系列的人类生活居住的问题。因此,滨水区的空间规划及建设开发应当以维护和保育生态平衡为前提。从这一意义上来看,对于滨水区的规划确立“生态环境的维育”的规划原则显得极为重要。其一,“维护”主要开发区域避让滨水地段,避免城市开发对滨水区的发展造成的干扰。高强度开发区段应与水体拉开距离,并在其之间设置绿化、公共开敞空间作为过渡区域。其二,“保育”尽量保持现有的滨水生态,并给予适当修复。保留除滨水地段的自然属性,构建连续的绿色景观系统。将生态环境与人工建设空间有机融合,一体化生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贯通滨水生态系统
以水筑城,水城联动,强化水体景观的多层次渗透。除了保育水岸自然环境外,对现有水体进行梳理,以水来组织城市空间,强化水系统的整体性和景观渗透力是滨水区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适当的水体梳理,把空间与水体予以联通,营造明确的亲水空间格局,满足各个建筑观水的可能性。另外,可以通过横向扩展使得水体与城市主要道路景观产生关联,使人们在城市道路上即可感受到水体的魅力,这在无形中强化了滨水区的空间上的特性
2.3实现强度梯度分级开发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通过不同开发强度的格局来实现城市的高效运营,以分散化的集中模式可实现城市集约性与环境舒适性之间的平衡。滨水区本身的特性要求对空间开发强度予以特别的考虑,面向水体,开发强度应当呈现逐级降低的格局。一方面,缓解城市开发对水环境干扰,把滨水岸线留给自然环境和公共空间,增强滨水岸线的活力以及公共参与性;另一方面,高强度开发区域可避开水体并靠近城市道路布置,以未来片区运营的功能主体为核心,构建尺度不一的建筑街区,这也有利于日后的交通组织。
2.4构建连续的慢行系统
遵循“步行优先”的城市发展策略,创造舒适的慢行环境,依托滨水区的水绿生态廊道、景观轴线布置连续的人性化慢行系统,且尽量保护其整体性,合理组织慢行道和驻留点等。这样一方面人们可以完整体验开敞的视界;另一方面,通过慢行交通系统将城市功能带与滨水空间串联形成有机整体,激活整个城市建筑空间布局。首先在滨水区慢行带内设置多种类型的步行道、自行车道;其次依托主要的城市公园、历史文化保护区、商业区构建慢行区域,并在区域内部设置同样种类的慢行交通系统;再次,在滨水区的慢行带与这些慢行区之间设置步行桥、慢行道等建立线形关系;最后,开辟水上特色慢行交通,结合主要景点设置码头。
2.5营造多功能复合空间
结合国内外成功的滨水地区空间建设来看,多功能复合开发的模式可极大促进城市地区的灵活发展,建筑空间规划上则强调城市功能的多元化,构建复合空间。将商业、会展、商务办公、文化休闲、居住、生态保护等功能以不同的比例合理分布,尤其重点关注居住功能在维持城市活力方面起到的关键作用。规划采用“城市立体化”的经验,注重地下、地面、空中的联动发展,即可充分利用土地、拓展商业经营空间、提供停车、设备等基础设施空间,将滨水地区的资源禀赋发挥出来,还可以营造“人看人”的空间效果,激发城市活力。
2.6塑造有序的天际线
成功的城市滨水区域均有独特的天际线。富有标志性的天际线有助于强化地区的特色,从而成为区域的形象标志。因此,构筑多层次、起伏灵动的城市天际线,是滨水空间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天际线的形成除了结合开发强度的差异和建筑高度格局外,还需要考虑视线通廊的留出。在城市空间的各个组团、开放空间、主体建筑周边留出视线通廊,以保证滨水景观能城市视觉景观的有序性。
3结语
滨水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景观要素,是人类向往的居住胜境。水的动感、平滑又能令人兴奋和平和,水是人与自然之间情结的纽带,是城市中富于生机的体现。而滨水地区建筑空间规划,则涉及到多个层面的内容。在生态层面上,城市滨水区的自然因素使得人所处空间与环境之间达到和谐、平衡的发展;在经济层面上,城市滨水区多样化的空间具有高品质的游憩、旅游的资源潜质;在社会层面上,城市滨水区空间功能多样化提高了城市的可居性以及参与性,为各种社会活动提供了舞台;在都市形态层面上,城市滨水区对于一个城市整体感知意义重大。滨水地区的建筑空间规划设计,必须考虑到生态效应、美学效应、社会效应和人类行为特点等方面的综合,做到人与大自然、城市与大自然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焦胜等.城市滨水区复合开发模式研究.经济地理,2003(3)
[2]李向北,段维维.城市滨水带复合型立体景观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 2008年(4)
[3]徐永健,阎小培.北美城市滨水区开发的经验及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00(3)
[4]保继刚,刘雪梅.房地产开发主导下城市滨水区更新的反思.规划师,2005(5)
论文作者:蒙红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水区论文; 城市论文; 空间论文; 水地论文; 空间规划论文; 水体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