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思维在解题中的应用_数学论文

极限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极限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极限思想是一种基本而又重要的数学思想,通过考察问题的极端状态,灵活地借助极限思想解题,往往可以避开抽象及复杂运算,探索解题思路,优化解题过程,降低解题难度.

一、简化运算过程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尽量减少计算量则成为能否迅速、准确地解题的关键.若根据题目特点,着眼于问题的极限状态,灵活地运用极限思想解题就成为减少运算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例1 已知数列{a[,n]}中,a[,1]=1,且对于任意自然数n,总有a[,n+1]=(a[,n]/a[,n]-2),是否存在实数a,b,使得a[,n]=a-b(-(2/3))[n]对于任意自然数,n恒成立?若存在,给出证明;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分析 解此题的一般思路是:按照“从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原则.先从具体、特定的实例入手,从中探测出问题的结论,再经过严格的论证,这样解题远不如用极限思想优越.因为本题有它的特殊性.借用极限考虑,不难发现,如果这样的a,b存在的话,则由a[,n]=a-b(-(2/3))[n],可得=a,对a[,n+1]=(a[,n]/a[,n]-2)两边取极限,得a=(a/a-2),解得a=0或a=3.

若a=0,则数列{a[,n]}应该是以1为首项,以(2/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显然,不可能对任意的正整数n都满足a[,n+1]=(a[,n]/a[,n]-2);若a=3,将a[,1]=1代入a[,n]=a-b(-(2/3))[n],可求得b=-3,此时,a[,n]=3+3×(-(2/3))[n],验证a[,2]即可得出矛盾.

所以,这样的实数a,b不存在.

二、优化解题方案

有些数学问题,用常规的解题方法比较抽象难解,若通过分解有关对象在变化过程中的极限状态,则可找到合理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最优解法.

例2 已知有向线段PQ的起点P和终点Q的坐标分别是P(-1,1)和Q(2,2),若直线l:x+my+m=0与线段PQ的延长线相交,求m的取值范围.

图1 例2图

解析 若m=0,则直线l:x=0与线段PQ相交,不合题意.

故m≠0,此时l的方程为y=-(1/m)x-1.

易知直线l恒过定点M(0,-1).不妨先考虑直线l的极限情形:由于直线l必须与有向线段PQ的延长线相交,如图1,l的斜率必须小于M,Q两点所在直线l[,1]的斜率k[,1]=(3/2);当l离开l[,1]的位置绕点M顺时针旋转时,则l与PQ的延长线的交点N逐渐远离Q点.当交点N与Q的距离趋向无穷大时,l逐渐趋向l[,2](l[,2]∥PO),这时l的斜率趋向PQ的斜率k[,2]=(1/3),故l应夹在l[,1]与l[,2]之间,则k[,2]<-(1/m)<k[,1],即(1/3)<-(1/m)<(3/2).

故-3<m<-(2/3)为所求.

例3 在坐标平面上,是否存一个含有无穷多条直线l[,1],l[,2],…,l[,n],…的直线族,它满足:(1)点(1,1)∈l[,n];(2)k[,n+1]=a[,n]-b[,n],其中k[,n+1]是l[,n+1]的斜率,a[,n]和b[,n]分别表示直线l[,n]在x轴和y轴上截距.n=1,2,…;(3)k[,n]·k[,n+1]≥0,n=1,2,….请证明你的结论.

解 假设存在满足题设条件的直线族,则由(1)知l[,n]的方程为:y-1=k[,n](x-1).

从而a[,n]=1-(1/k[,n]),b[,n]=1-k[,n](k[,n]≠0).

由条件(3)知k[,n]·k[,n+1]≥0,由条件(2),k[,n+1]=a[,n]-b[,n]=k[,n]-(1/k[,n]),∴k[,n+1]-k[,n]=-(1/k[,n]).

当k[,n]>0时,数列{a[,n]}递减且有下界0;当k[,n]<0时,数列{a[,n]}递增且有上界0,从而可设

矛盾.

故符合题设条件的直线族不存在.

三、探索解题思路

对于有些解题思路不明确的数学问题,若用极限思想对条件的某种极限状态进行考察,探索出解题方向或转化途径,然后再通过一定手段即可通向解决原题之路.

例4 给定抛物线y[2]=2px(p>0),证明在x轴正向上必存在一点M,使得对于抛物线上任意一条过M的弦PQ均有(1/MP[2])+(1/MQ[2])为定值.

分析 假设点M确实存在,因为过这个M点的任一条弦PQ都有(1/MP[2])+(1/MQ[2])为定值,所以对过M的一条特殊的弦——垂直于x轴的弦P[,0]Q[,0](如图2)也应该有(1/MP[2])+(1/MQ[2])为定值.设M(x[,0],0),P[,0](x[,0],y[,0]),Q[,0](x[,0],-y[,0]),于是有(1/MP[2])+(1/MQ[2])=(1/(y[,0][2])+(1/(y[,0][2]))=(2/(y[,0][2]))=(1/(px[,0]),从这个式子还看不出点M是哪个定点.

图2 例4图

下面再考察弦的一个极限情形——x轴的正半轴,它也过M点,它的一个端点是原点O,另一个端点可以看成是跑到无穷远处的极限点P[,∞].此时虽不能再称它是抛物线的弦了,它是弦的一个极限情形.此时显然有|MP[,∞]|→+∞,因此有(1/MQ[2])+(1/(Mp[,∞][2]))→(1/(x[,0][2])).它也应该是一个定值,且应有(1/(px[,0])=(1/(x[,0][2])),由此可得x[,0]=p.

于是可以猜想定点M(p,0).剩下来只需验证过M(p,0)的任一弦PQ均有(1/MP[2])+(1/MQ[2])=(1/p[2])(定值).

解 设过M(p,0)的直线参数方程为:

(1/9)+(1/25)+…+(1/(2n+1)[2])<(n/4(n+1))

(2)

证明:①当n=1时,(n/4(n+1))=(1/8)>(1/9),不等式(2)成立,

②设n=k(k》1)时,不等式(2)成立,即(1/9)+(1/25)+…+(1/(2k+1)[2])<(k/4(k+1))

那么,当n=k+1时,

(1/9)+(1/25)+…+(1/(2k+1)[2])+(1/(2k+3)[2])

<(k/4(k+1)[2])+(1/(2k+3)[2])

<(1/4)·(k/k+1)+(1/(2k+2)(2k+4))

=((k+1)/4(k+2)),

即当n=k+1时,不等式(2)成立,

(1/9)+(1/25)+…+(1/(2k+1)[2])<(n/4(n+1))<(1/4).

评注 如果c是一个常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f(n)<c(或f(n)<c)一类不等式时,从k到(k+1)往往思路不通.此时利用(n)=c且g(n)<c(或g(n)>c)把命题强化,即把c换成g(n).由于假设也随之加强,这样利用极限思想强化的命题更容易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标签:;  ;  

极限思维在解题中的应用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