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是自治区直属国有独资特大型电力企业,负责管理运营自治区中西部电网供电企业,供电区域72万平方公里,承担着自治区8个盟市工农牧业生产及城乡1388万居民生活供电任务。集团公司深刻认识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以全面落实企业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为主线,准确分析和把握各级供电企业消防安全管理难点、痛点问题,结合生产运行专业特点,以集团公司下属某供电企业为试点,构建供电企业覆盖生产运行全过程的智慧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了各级供电企业内部火灾风险防范早期预防、处置能力以及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履责能力,降低了法律风险、责任风险。
一、供电企业以火灾早期预警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消防安全管理背景
(一)供电企业以火灾早期预警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消防安全管理是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必然要求
根据国务院《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国办发[2017]87号),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坚持“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权责一致、依法履职、失职追责”的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各级单位领导、安全管理部门需充分认识智慧消防安全管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纠正传统“消防设施是消防部门管的事”的认识偏差,要以智慧消防安全管理为抓手,全面推进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特别是供电企业变电站原有消防设施设备不能满足无人值班变电站消防安全管理的问题尤为突出,各级供电企业消防安全责任人、岗位人员承担的消防法律责任风险较大,迫切需要重点研究无人值班变电站智慧消防安全管理和火灾风险早期预警处置防控技术,全面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二)供电企业以火灾早期预警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消防安全管理是解决无人值班变电站消防安全管理的迫切需要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的主要电力设施,变电站消防安全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内有变压器、电容器、高压开关、电力电缆等设备,引发火灾因素较多,是电力火灾的高危场所。随着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广泛推广实施,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消防安全管理成为了供电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难点、痛点问题,特别是无人值班变电站位置高度分散、位置偏远、环境复杂的特点,有的处于市区、有的处于城郊、有的处于草原、有的处于荒郊野岭;有的处于高寒、缺水地区,有的处于炎热、干旱地区,变电站的消防安全管理 难度大、不同地区不同特点、同一地区不同特点突出。如果不能对火灾形成的早期阶段进行探测报警、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处置,极易酿成消防安全重大责任事故。因此,要解决以上问题,需采用可视化火灾早期预警技术、VR实景化技术、远程视频遥视等信息化技术,建立无人值班变电站消防设施预警联动运行保障系统,实施供电企业以火灾早期预警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消防安全管理,提高无人值班变电站火灾早发现、早处置的火灾风险防控能力,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护航、赋能。
(三)供电企业以火灾早期预警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消防安全管理是解决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的难点、痛点问题迫切需要
各级供电企业消防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消防控制室管理部门、规划设计部门、生产运行部门的消防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消防专业知识水平亟待提升和完善。消防专业没有纳入人力资源部门专业序列管理,特别是基层供电单位监督部门、管理部门、基层班组消防安全职责不清、岗位不明,一人兼职多岗、专业交叉的现象普遍存在; 消防值班员、检查人员、管理人员存在不懂、不会、不敢操作消防设施设备问题,距离具备消防设施设备运行状态检查能力和实体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能力的工作实际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教育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消防安全监督检查机制运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安监部门消防专责岗位专业力量不足,非消防专业干消防专业工作的问题突出,消防安全考核标准不细、流程管控机制不严,监督不专业导致消防安全管理考核的压力向下传导机制运行效果不明显;基层单位消防设施维保工作推进缓慢质量不高。供电企业对于消防设施维保企业缺乏有效的制度管控以及合理的维保服务质量评价机制。
以上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的难点、痛点问题迫切需要供电企业实施以火灾早期预警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消防安全管理,提升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
二、供电企业以火灾早期预警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消防安全管理的内涵和主要做法
(一)明确智慧消防安全管理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总体架构
1、总体思路
以火灾早期预警技术为支撑,根据供电企业生产、运行的管理特点,按照管理职责明确、业务流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以“深度融合就是智慧之源”的理念创新为引领,通过将火灾早期预警技术研究成果与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深度融合、消防安全专业与电力行业专业特点深度融合、技术研究成果与工作实践管理深度融合,创新供电企业以火灾早期预警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消防安全管理新模式,全面提升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
2、总体目标
以解决供电企业重点生产场所消防安全现场管理中的难点、痛点和标准化管理中的薄弱管理环节,实现供电企业以提升火灾“早发现、早处置”能力为核心的智慧消防安全管理,优化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结构、提升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能力为智慧消防安全管理总体目标。
3、总体架构
按照深度融合技术系统、管理规程、消防业务,实现以技术系统为支撑、以管理规程为保障、以电力生产、运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为重点、全面落实各级供电企业全过程、全岗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总体要求,构建以消防安全管理“三条主线”与电力生产运行“三级管理”深度融合的供电企业智慧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总体架构。“三条主线”为“一套系统”、“三项规程”、“七项业务”。“一套系统”是无人值守变电站消防设施预警联动运行保障系统,“三项规程”是无人值守变电站消防设施预警联动技术规程、供电企业智慧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规程、供电企业消防安全现场管理质量考核评价规程。“七项业务”是火灾早期预警和应急管理、消防设施运行状态集中监控、实景化台账和隐患排查管理、实景化分级预案联动管理、维保现场作业管理、现场管理和第三方服务质量评价管理、实景培训、考试、演练一体化管理。“三级管理”为一级班组管理、二级分局管理、三级局级管理。
(三)依托“一套系统”、“三项规程”、“七项业务”创新建立供电企业火灾早期预警体系
1、建立火灾早期预警“四级报警”机制
火灾隐患重点要害场所安装早期预警功能的吸气式烟感探测器、红外热成像温度火焰探测器,火灾监控摄像头等火灾早期预警探测、视频联动设备,通过电力专网上传到上级有人值班运维站集中监控、接警受理。首次在供电企业创新建立火灾极早期阶段(四级报警)、火灾早期阶段(三级报警)、火灾临界期阶段(二级报警)、火灾初起阶段(一级报警)的四级报警机制,彻底解决了传统安装烟感探头只能对发生火灾后才能报警所产生的报警太晚、设防等级偏低问题。
2、建立火灾早期预警“三级管理”机制
为了提高火灾早期预警管理和“早处置”能力,创新建立供电企业火灾早期预警“三级管理”机制。其中,四级报警为警告状态,由一级班组管理实施响应;火灾三级报警为行动状态,由一级班组管理和二级分局管理实施联动响应;火灾二级报警为处置状态,由一级班组管理、二级分局管理、三级局级管理实施联动响应;一级报警为火灾初期扑救状态,由一级班组管理和二级分局管理、三级局级管理实施联动响应,并报火警119。
3、建立火灾早期预警“二级联动”机制
“一级联动”为站端系统本地联动,实现报警信号与视频监控图像以及相关环境设备通过视频联动装置自动联动定位、存储、上传的功能,主要解决灾害状态时,因网络中断情况下的信号联动与存储。
“二级联动”为主站系统平台联动,所有报警信号、视频监控图像以及相关环境设备控制指令全部通过主站平台进行联动。
供电企业“四级报警、三级管理、二级联动”的火灾早期预警体系解决了无人值守变电站火灾无法“早发现、早处置”难点、痛点问题,实现了火灾分级报警、分级管理、分级处置的智慧化联动管理,提高了变电站火灾早期预警防控和初期火灾扑救处置能力,有效优化供电企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结构、运行控制流程,填补了供电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中没有火灾早期预警体系应用管理的空白。
(四)依托“一套系统”、“三项规程”、“七项业务”创新建立消防设施集中监控和实景可视化远程管理机制
1、建立消防设施远程监测、集中监控的运行保障机制
解决了消防设施运行故障不能及时发现难点问题,提高了消防设施运行故障报警和响和应速度,提升了管理部门的消防设施故障管理能力。
2、建立消防设施实景可视化台账管理和实景化隐患排查、整改、督办一体化管理
实现了消防设施在变电站VR实景中快速场景定位功能,有效解决了现场处置人员在应急状态下的记忆“盲点”问题,提升了应急处置人员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快速定位消防设施的能力。
(五)依托“一套系统”、“三项规程”、“七项业务”创新建立实景可视化预案分级联动、分级管理机制
1、建立实景可视化预案分级管理、分级联动机制
实现了报警等级与分级预案的联动管理,根据不同场所、不同报警等级制定不同种类、不同等级的应急处置预案,实现了分级预案在变电站VR实景中快速场景定位功能,有效提升了应急预案的操作性、科学性。主站系统实现报警信号与监控视频图像、VR实景可视化预案、平面图“一张图”联动以及相关部门预警联动功能,提高应急、协同指挥能力。
(六) 依托“一套系统”、“三项规程”、“七项业务”创新建立隐患检查管理和第三方服务质量评价管理机制
1、制定《供电企业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现场作业指导标准》
实现了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作业标准化管理,解决了维保现场作业无标准、无流程管控的专业难点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全面开展维保企业维保服务质量评价机制,要求维保服务企业对自动消防设施正常运行以及基本维保内容必须达到维保作业标准要求,建立维保质量“黑名单”制度,有效解决基层单位对消防设施维保质量无法有效控制的问题。
2、制定《供电企业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现场作业指导标准》
实现了消防安全重点场所现场隐患排查、自查管理质量和第三方维保作业服务质量在线评价管理。管理部门依据现场作业指导书制定作业质量评价细则,自动生成评价结果,解决了现场检查、自查管理质量难以把控的痛点问题。
(七)全面提升和优化供电企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
依托“一套系统”、“三项规程”、“七项业务”系统地解决了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难点、痛点问题。
1、制定“三项规程”和“七项业务标准”,明确了基层供电企业部门、岗位工作职责、厘清管理界限
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及“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工作要求,“按照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基层消防安全组织领导,制定细化基层各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安全监督部门、使用管理部门、班组的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做到职责明确、责任界线明晰、工作标准规范,工作流程闭环。
2、建立了班组消防安全文化,强化了班组消防安全隐患自查排查能力
班组是供电企业消防安全的基石,是消防安全的管理的关键执行环节,消防安全隐患的自查排查、处置要紧紧依托班组落实和保证。建立“抓消防、为自己,保安全、为大家”的班组消防安全文化,开展班组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提高消防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管理上强化班组消防安全隐患自查排查能力是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关键实招,主要是建立基层班组“一人一站”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培训落实班组管理明白人“一人一站”消防安全管理“八步工作法”,建立基层消防安全重点场所实景化检查整改管理系统,编制“一楼一站一册”消防安全检查指导手册,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全覆盖无死角。
3、强化了基层管理部门火灾隐的整改计划和整改方案的组织实施能力
明确整改计划和整改方案组织实施的责任人,将整改计划纳入考核,提高计划执行力,对责任人进行整改方案能力专项技能培训,强化过程质量管控。
4、强化基层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能力
提高基层消防安全监督部门的隐患监督检查能力,规范使用消防安全检查整改通知书,达到月度全覆盖检查,对消防安全隐患通知书要求整改内容的整改计划整改结果进行复查,制定消防安全隐患整改考核细则。制定消防安全监督检查流程管理规定,强化流程管理和关键节点考核,对消防安全隐患进行分类达到监督检查内容标准化、流程规范化。建立第三方消防维保服务质量标准承诺制度。制定《消防维保企业服务质量管理规定》、建立滚动淘汰机制,凡不守承诺的,应依据《物资供应商不良行为管理标准》等规定,对相关单位个人进行通报,取消入围资格。
5、强化了基层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的消防安全责任状履责能力
按照《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第二条“关于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业务范围内消防工作负有领导责任”、第四条“坚持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第五条“坚持权责一致、依法履责、失职追责”的要求,一是基层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业务工作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高度认识《消防安全责任书》重要性,提高消防安全组织领导能力,定期召开隐患整改督办会议,研究解决隐患整改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督促相关部门及时上报重大火灾隐患整改计划和整改方案。鼓励基层单位以购买服务的形式成立基层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专家组,指导建立“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分局”、“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变电站”。建立基层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正向激励机制,建立基层责任人每月“消防安全工作日”制度,提高基层单位消防安全履责尽责能力,解决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以及“上热下冷”问题,及时消除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法律风险、责任风险。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经费保障体系。切实形成强大消防安全管理合力,做到消防安全投入、教育培训、基础管理、早期预警四到位,按照“消防设施等同于生产主设备”的管理要求,“基层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分局”,“基层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变电站”建设所需经费由生产部门负责经费保障,保障消防安全问题发现、评估、报告、整改、验收、销号的闭环管理落实到位,保证消防安全问题,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
6、以赛代训、赛训结合,提高各岗位人员消防安全管理专业技能
举办供电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明白人”技能竞赛,以赛代训、赛训结合,对消防安全技能突出的班组、个人给与奖励、纳入绩效考核, 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检查“明白人”培养体系,解决各级供电企业消防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消防控制室管理部门、规划设计部门、生产运行部门的消防专业人才缺乏和消防专业知识水平偏低的普遍性问题。有效解决了消防值班员、检查人员、管理人员存在不懂、不会、不敢操作消防设施设备问题。
7、建立全过程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机制,提高供电企业以火灾早期预警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消防安全管理落地能力
通过“三项规程”的制定,系统地保障了供电企业无人值守变电站消防设施预警联动运行保障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验收、运行维护、维保业务等全过程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规程明确了消防安全三级管理的职责、管理标准和PDCA标准化工作流程。建立了供电企业全过程覆盖、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具体是①可研阶段(计划发展管理部门负责);②设计阶段(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经研院、设计单位共同负责);③招标采购阶段(物资管理部门、物资供应公司负责);④施工阶段(工程建设管理部门负责);⑤调试阶段(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管理使用部门负责);⑥验收阶段(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管理使用部门负责、安监部门监督);⑦运行管理使用阶段(管理使用部门负责、人力资源部门配合、安监部门监督);⑧维保、检测阶段(管理使用部门负责、安监部门监督)⑨技改、大修阶段(管理使用部门、生产技术部门);⑩10、报废阶段(管理使用部门、生产技术部门、财务资产部门负责)
三、供电企业以火灾早期预警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消防安全管理效果(以某某电业局为例)
(一)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
1、解决了设计阶段国家标准、行业规程关于“消防设防等级不高”、“设计深度不够”的问题,从设计阶段整体上提高了供电企业火灾风险防控能力,依托《无人值守变电站消防设施预警联动运行保障系统》,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自动消防设施系统的运行状态已经接入分站系运维站主控室,值班人员可以实时掌握消防设施运行状态,实现消防设施运行状态、报警信号上传和集中遥视监控,通过视频可以随时监控无人值守变电站各小室内状况。解决了火灾报警无法及时发现以及消防设施故障无法及时排除的问题,据统计,安装了“一套系统”的电力生产场所重大火灾事故损失降低90%以上,整体降低各级供电企业火灾风险防控成本、管理成本30%以上。
(二)实现了管理效益高效化
1、依托“一套系统”、“三项规程”、“七项业务”建立“四级报警、三级管理、二级联动”的火灾早期预警管理体系,实施智慧消防安全管理,解决了无人值守变电站火灾无法“早发现、早处置”难点、痛点问题,实现了火灾分级报警、分级管理、分级处置的智慧化联动管理,提高了变电站火灾早期预警防控和初期火灾扑救处置能力,有效优化供电企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结构、运行控制流程。火灾早期预警能力提高了90%,接警受理达到100%。
2、依托“一套系统”、“三项规程”、“七项业务”建立消防设施远程监测、集中监控的运行保障机制。解决了消防设施运行故障不能及时发现难点问题,提高了消防设施运行故障报警和响应速度,故障响应率达到100%,比“一套系统”实施前提高95%,有效提升了管理部门的消防设施故障管理能力。
3、依托“一套系统”、“三项规程”、“七项业务”建立消防设施实景可视化台账管理和实景化隐患排查、整改、督办一体化管理。实现了消防设施在变电站VR实景中快速场景定位功能,有效解决了现场处置人员在应急状态下的记忆“盲点”问题,消防设施实景定位准确率100%,定位时间小于1秒,采用实景定位指导定位比人工定位时间缩短50%,提升了应急处置人员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快速定位消防设施的能力。
4、依托“一套系统”、“三项规程”、“七项业务”建立实景可视化预案分级管理、分级联动机制,实现了报警等级与分级预案的联动管理,根据不同场所、不同报警等级制定不同种类、不同等级的应急处置预案,实现了分级预案在变电站VR实景中快速场景定位功能,采用实景预案指导定位比人工搜索定位时间缩短90%,有效提升了应急预案的操作性、科学性。
5、依托“一套系统”、“三项规程”、“七项业务”实现了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实景化作业管理,解决了维保现场作业无标准、无流程管控的专业难点问题,有效提升维保现场作业质量标准,第三方维保服务企业维保响应效率提高50%以上。
6、依托“一套系统”、“三项规程”、“七项业务”实现了消防安全重点场所现场检查、自查管理质量和第三方维保作业服务质量在线评价管理,维保服务质量提高50%,维保响应速度提高50%,解决了现场检查、自查管理质量和维保作业服务质量难以把控的管理痛点问题。
(三)实现社会效益全面化
1、帮助各级供电企业全岗位人员履行消防安全法律责任,消除责任风险、法律风险
明确了基层供电企业部门、岗位工作职责、厘清管理界限;建立了班组消防安全文化、强化了班组消防安全隐患自查排查能力;强化了基层管理部门火灾隐的整改计划和整改方案的组织实施能力以及消防技改、大修项目施工、调式过程管控能力;强化基层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能力;强化了基层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的消防安全责任状履责能力,消除各级供电企业责任风险、法律风险。
2、建立供电企业以火灾早期预警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消防安全管理具有重大社会效益和政治意义。各级供电企业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管理环节,电力调度中心和变电站消防安全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调度中心有调控中心机房、信通机房等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特别是“小、远、散”特点的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普及应用,如果对电力火灾隐患不能早期发现有效预防、发生火灾后不能及时处置,极易发生消防安全重大责任事故,严重影响社会生活秩序管理和社会单位企业生产运行稳定。因此提升火灾早发现、早处置的早期火灾防控能力,建立供电企业以火灾早期预警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消防安全管理具有重大社会效益和政治意义。
论文作者:消防安全管理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消防安全论文; 火灾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变电站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消防设施论文; 实景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