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路路基加宽施工工艺经验分析论文_秦健

试论公路路基加宽施工工艺经验分析论文_秦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及人口的快速增长,现有的公路交通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交通的需求,家用汽车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对现有道路提出了升级换代的要求,因此在原有公路基础上进行改造拓宽成为扩大运能的最有效路径,公路路基的加宽施工是改造工程的关键,本文主要就公路路基加宽施工工艺进行分析并探讨改进方法,以期为今后的项目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路路基;加宽施工;技术分析

公路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推进具有重大作用,近年来车辆保有量不断提高,原有的公路数量及路宽已经不能满足交通负载的需求,根据现有交通布局对原有公路进行路基加宽改造对道路原有结构进行最大程度的利用,对旧路面的受力情况温差变形进行协调,确保加宽后的各项技术数据符合使用要求,路基加宽改造的过程包含了多项环节嘛对施工工艺也有不同的要求,需要对各个环节的施工技术有全面的掌握并作出改进,这样才能充分体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

1、公路路基加宽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原有公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当中都会有一定的破损,因此分析现有情况做好正式施工前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施工人员必须对公路被破坏的原因和范围进行分析,对公路所处的周边环境进行分析,因地制宜的提出施工的方案,施工人员需要作出详尽的数据监测和记录,施工队伍的各个环节要进行明确的分工,施工监理,路基工程师,及施工人员需要各司其职,做好配合工作。分析原有路基填筑材料的不同及其病害情况,对病害区分种类、状态、规模、原因等,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病害落实好前期彻底处置工作;其次,路基施工前应完成击实试验,通过土的液塑限和击实试验来确定原路基土的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以此为路基施工检测压实度提供参照,从而通过液塑限试验获取路基填料的塑性指数,确定土样的适用性来选择施工选土。

原有路基通常存在表面杂草和灌木、淤泥和污水等情况,这需要在施工前先对这些情况进行处理,比如,疏干淤泥污水并在施工路段进行翻浆换填,最后进行推平碾压和压实,针对硬路基,通过使用震动压路机直接进行碾压作业达到预期压实度;针对软路基,则需要先进行地基处理后再进行碾压施工,新地基的压实度低出原地面压实度的1-2个百分点。

把握路基填料选择的两个原则,一是所选填土与原有路基图样保持尽可能一致;二是路基填料的透水性有严格的要求,可以选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作为填筑材料,此外通过对填筑速度进行控制保证基底承载力降低剪切变形的概率。

2、公路路基加宽施工中的施工技术要点

2.1 填筑材料施工要求

老路基中填筑材料经路面和车辆等荷载以及自重的影响已基本被压实,而新路基因时间或材质的影响仍存在后期变形可能。通过填筑材料的适当选择可以有效改变路基的沉降。标准是:所有填料宜与旧路堤相同或选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基于工程造价和施工实施便捷性的考虑碎石土或石渣等沉降量较少的材料是比较普遍与理想的选择,同时在施工中控制好填筑材料的承载比(CBR)、液塑限、和击实试验等各项指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工程中台阶施工要点

1:1.5是常规原路基边坡坡率,因此在施工中必须通过将原边坡挖成台阶达成新旧路基有效交错结合,台阶机构作为重要的衔接部分在施工时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摊铺和压实设备的机械施工操作空间对台阶宽度有一般有不少于2.0米一定的要求,如受环境限制可适当放窄到不小于1米,并建成2%~4%的内倾斜坡结构。但实际上,路基填土压实度由于原来施工的忽视以及现在施工的挠动及等其他原因一般都未达到设计要求。

3.3路基路面排水环节应加强

路面排水不畅使得从路面渗入的积水来不及排除从而造成路面积水,使之不冲刷路基边坡。在进行施工时要集中排水,通过在在硬路肩外侧现浇沥青混凝土的拦水带或设置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这样其与硬路肩路面构成三角形的集水槽流水,雨水通过每隔20—50米间距设立的泄水口与路堤边坡急流槽衔排到坡脚排水沟中[2]。设在中央带的园形开口排水沟或雨水井对设超高路段的排水进行排除。

3.4 施工中路基碾压的技术要点

路基填筑前需要通过严格控制材料的松铺厚度、最佳含水量、设备类型、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速度等,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段的施工,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且各项指标达到最优状态,如果旧路基在挖台阶受到限制,可通过铺设护道等方式得以满足以确保路基压实度均满足要求,通过严格控制碾压宽度控制加宽渐变部分;在施工时通过分层碾压控制每层压实度及填筑厚度提高压实标准,碾压设备应采双驱双振重型压路机>20吨,碾压虚方厚度小于30厘米,压实度符合新标准的压实度要求,应将重点放在新老路基的结合部达到每层压完后平整光滑;控制路基填筑速率是路基填筑时的关注点,当填土速率比达到了一定的的速度而地基强度来不及增长,这会造成较大的剪切变形的产生,因此需要在施工时将填土速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控制标准为坡角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小于5毫米,地面沉降率每昼夜小于10毫米。

4、补强措施中木工格栅的应用

伸长率低、抗拉强度高是土工格栅的特点,木工格栅通过全面接触土体增加摩擦长度从而达到约束土体侧向位移[3]。良好的镶嵌作用被应用于土工格栅网格充分结合粗颗粒填料提高并加宽路基承载力和稳定性,铺设加宽路段时,可以通过木工格栅的运用提升结合部抗剪能力从而提高新旧路基结合度。控制新路基沉降对原路基造成的破坏,从而起到稳定新路基的作用。

施工中按照路基填土高度设置土工格栅的结构,小于1.5米需在底部设置3层;1.5~8米之间,需在顶部底部分别设置三层;8米以上的填土高度要在路基底部、中部、顶部位置各设置三层,选取钢筋进行锚固然后完成注浆。

结语

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对公路的建设与改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路改建工程中路基的扩建加宽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相关人员需要把控好施工技术要点通过充分掌握施工的技术特点与要素,落实推进施工工艺的规范实施,进一步提高道路路基加宽施工质量与效率,才能修建改建出满足现代城市人们出行所需求的道路从而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建设进度。

参考文献

[1]田生林.公路路基加宽施工工艺论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8).

[2]张淼,宋晓亚.公路路基加宽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及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7,(24):288-288.

论文作者:秦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4

标签:;  ;  ;  ;  ;  ;  ;  ;  

试论公路路基加宽施工工艺经验分析论文_秦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