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问”+“交流”的教学模式与课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模式论文,课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逆向重构
长期以来,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逐步形成了“通过教师答疑、解难,使学生不带问题走出教室”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天经地义地占据着我们的课堂,其正确性似乎永远用不着怀疑。造成课堂里“教”一统天下,“学”难以立足,课堂完全被异化的局面。
“启问”+“交流”的教学模式就是以启发学生的问题,设置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为重点,通过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逆向重构得到的,是“通过教师启发、引导,使学生带着满脑子问题走出教室”的教学模式。它强调课堂的生命意义和生活化。其基本流程是:
2.理论依据
在“启问”+“交流”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生长”和“固着”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上的,他们对问题的钻研正是一种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这和建构主义的要义是一致的。
数学活动论
现代数学观认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更细致的表述是,数学(活动)是人(主体)通过数学语言或数学方法在数学问题与数学结论(理论)之间进行的一种智力活动。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数学活动的过程(如下图)。
“启问”+“交流”教学模式,在启问阶段、自研阶段、交流阶段都突出体现了主体参与的活动特征。
3.课例——“e=?”
(1)必要的说明
本节内容属高三复习课,目的是进一步体会椭圆离心率的涵义,掌握利用椭圆的基本量求离心率的方法。原定一课时,但由于一个意外问题,扩展成两课时。限于篇幅,更为了显示“启问”+“交流”的过程与特征,省略了部分课堂实况。教学过程中个别学生的发言依其原意稍作了润色。
(2)启问阶段
(第一课时开始)
教师:请大家观察这个图形(图1), 并设法算一算其中两个椭圆的离心率,看看有什么结论。
学生1:两个椭圆的离心率相等, 大小与长方形长和宽的比值有关。
学生2:“相似椭圆”的离心率相等。
教师:这就是说,椭圆的离心率只与它的“形状”有关,只要给出的条件能够确定椭圆的“形状”,就能求得它的离心率。
学生众:是的。
教师:有谁能够按此思路设计出这样的问题?
学生3:问题1 椭圆的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求离心率e。
学生4:问题2 B是椭圆短轴的一个端点,E、F为其焦点,若EFB是直角三角形,求它的离心率e。
学生5:问题3 如图2,椭圆的左、右两个焦点分别是F、E,过F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若│FA│=2│FB│, 求离心率e。
(其余的问题省略)
教师:大家的问题基本上反映了随圆的形状与离心率的关系,下面我们对这些问题做适当的讨论。
(讨论的过程省略。其间,同学们对除问题3 之外的所有问题都作出了解答,但对问题3普遍感到困难, 甚至对其条件的充分性产生了怀疑和争议)
学生若干:问题3的条件可能不足。
学生5:不,条件是足的。因为求e不需要确定椭圆的大小,只需要“形状”。
学生6:根据直线的倾斜角及所给的长度之比两个条件, 椭圆的大小虽然不定,但其形状是受到约束的,所以我也认为e是确定的, 不过不太好求。
教师:看来问题3很具有挑战性,由于时间关系, 这个问题我们在课后继续研究,明天的课上再一起讨论,好吗?
学生众:好!(第一课时结束)
(3)自研阶段
课后学生自主钻研,准备在第二天的后一课时中参加交流。
(4)交流阶段
(后一课时开始)
教师:课前我们对问题3做了探索, 现在请大家分别谈谈自己的解题方案。
学生7:我觉得这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 所以设想用它们的方程消元后用韦达定理来解。
学生众:好,太漂亮了!
教师:的确漂亮!让我们对两位同学表示祝贺!(掌声)
学生11:我受解法2的启发,想到另外一个好方法:极坐标法。
教师:与参数方程相比,极坐标法为什么好呢?
学生11:因为极点与弦AB上的定点是重合的,这使得计算简单。事实上有
解法5:设椭圆的极坐标方程是(F为极点)
三个式子联立,消去x[,1]、x[,2](请注意这是能做到的),就得只含有字母a、b、c的等式。自然应当能用来求得离心率。
教师:有道理!让我们大家一起试试。
学生(陆续地):确实能做出来,只是稍稍有点繁。
教师:那么,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解法2呢?
学生众:同样可以采用学生12的方法来求解。
教师:也向学生12表示祝贺!(掌声)
(5)总结阶段(通常也是新的启问阶段)
教师:谁愿意对刚才的过程做小结?
学生13:我们得到的五种解法中,解法3、4、5较好, 但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回避了“韦达定理”这个“常规”,这说明看待一个问题要多角度,尽量避免思维惯性的影响。
学生14:除了解法5,每一种方法都与初中的方程、 平面几何等知识有关,所以,我觉得我们还应当习惯于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考虑问题。
教师:两位同学总结的很好。这次课上所有同学都表现不错,我很想知道,今天讨论的内容,能推进到双曲线上去吗?
(第二课时在更加热烈的讨论中结束)
4.评注
“启问”得到的问题3对椭圆形状的约束比较隐蔽, 其结果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学生新的认识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整个交流过程涉及到普通方程、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等内容,涉及到设而不解、方程、韦达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消元引参等思想方法。但一直到最后,教者并没有进行“事后诸葛亮”式的总结和点评,而是通过学生的参与,让其亲历问题的发现和思想方法的重建过程。
郑毓信先生倡导数学教学“应当通过相关教学内容的‘方法论重建’,使之真正成为‘可以理解的’、‘可以学到手’和‘加以推广应用的’”,“设问应合乎情理、力求自然”,我自己觉得“启问”+“交流”的模式能充分体现这一理念,只不过“设问”和“方法论重建”的任务更多地落在了学生身上。以上的课例中,学生解决问题3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方法论重建”的过程(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