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之我见论文_蔡晓婷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之我见论文_蔡晓婷

蔡晓婷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陕九学校 722405

【摘要】小学语文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阶段,尤其是高年级小学语文冲刺阶段。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则是一项主体性与主导性、知识与能力、全面与和谐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相互兼容的复杂工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是一名高年级的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推进课程改革,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值得探讨与研究的,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结合本人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实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年级语文;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3-059-01

1、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校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上度过的,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也主要是在这短短的40分钟内完成的。对于即将离开小学校园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应将有效率的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期望和底线要求。那么,有效率的教学该从何处下手呢?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强三到四倍。因此,在课堂上充分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积极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题入手,开端引趣。上课一开始以趣导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导入,开始设疑,把课堂教学当作是一项探索活动,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巧妙切入,唤醒情趣。 把握课文特点,围绕文本的内容与情感巧妙切入,教师须紧密联系课文的特点,尽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文本的内容与情感,做到富有针对性、灵活性和机动的引导,唤醒情趣,以便使学生的阅读学习既能有所侧重,又能把握文章特色,以此有效率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2、学生互动,参与课堂教学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互动,提高学生的互动性、积极性,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每组 4-6 人,让学生自己备课,选择上课形式,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为其他同学上一节课。各小组成员轮流授课,相互查漏补缺,讲课结束后进行点评。通过这种形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力度,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主动地学习,完成教学任务。并且通过这种讲课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是综合能力的一种提升。开展这种活动,学生首次备课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备课的基本流程,并告知注意事项:首先是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对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写作内容、写作思路和技巧、板书流程等进行梳理;其次是对学生心理的把握,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也要使学生能够通过思考得到答案。

3、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强调他们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还应让他们掌握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学习《暮江吟》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先和学生一起诵读,然后引导学生自己概括怎样学习古诗,通过引导学生概括方法如下:(1)反复诵读,从整体上感知古诗;(2)理解题意,深入了解作者思想;(3)合作讨论,从深层次理解诗意;(4)提出质疑,巩固对诗词的把握;(5)情感朗读,争取实现背诵默写。

4、重视文字教学的基础上,有效渗透价值观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关键词的理解和积累,特殊语境下的字词品味,对相关词句的归类、积累以及描写,句式仿写等内容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如果认为小学生受年龄限制而无法深刻理解课文内涵的观点是不可取的。比如在学习《孔子游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专门针对孔子论水和师生言志等段落引导学生对水的内涵进行深入领会,体会君子应具备哪些品质。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借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还能让他们看到孔子其他方面,深刻体会他提出的仁爱思想。在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不仅可以更好地解读课文,还有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既能丰富阅读体验,又能回顾过往历史,获得更厚重的阅读体验。

5、师生共同参评

教师通过对课文进行全面讲解,让学生了解到在讲课中应注意的思路和问题,对课堂导语的设计,对文章标题的解读,引出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然后对文章的写作思路进行梳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注意语句的流畅及提出问题的技巧性。在板书的过程中,要有有逻辑性,有层次性。通过这些形式的共同参评,能够让学生熟知教师的上课流程,还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思路。在学生互动环节,教师要当好引导员,并积极鼓励学生敢于说、乐于说、精于说,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课堂互动。对于学生间的互相点评,教师不要过渡干涉,让学生自由畅谈,在讨论中产生思维的碰撞。最后,教师要对活动进行总结,鼓励大家继续开展类似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6、注重外延与内涵相结合,开展创新型教学活动

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层面,只关心字词涵义和文章结构,这种学习是肤浅的,脱离大众的,对于喜爱语文的同学来说,这种学习枯燥乏味,最终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挖掘文章深处的人文主义元素,感悟深层的涵义和意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得充实,获得进一步的提高。此外,课堂只是教学的阵地之一,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以外的其他空间,在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同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总之, 语文课堂应充分把握一切契机, 借助多种途径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性, 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有滋有味、 有声有色, 展开自由创新的翅膀, 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忘返, 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依依不舍的感情!

参考文献

[1]杨相品.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研究[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12:124-125.

[2]黄根宝.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方法探究[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2,11:92.

[3]陈建银.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策略的几点探索[J]. 陕西教育(教学版),2012,12:51.

[4]许梅芳.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质量[J]. 新课程(小学),2012,10:93.

[5]淳成菊.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几点浅见[J]. 新课程(中旬),2011,11:83.

论文作者:蔡晓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之我见论文_蔡晓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