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大局 坚定信心 开拓进取——扎扎实实做好1997年经贸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开拓进取论文,大局论文,经贸论文,坚定论文,信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1996年经贸工作的回顾
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头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特别是在江泽民总书记三次国有企业改革重要讲话精神指导下,各级经贸委按照去年全国经贸工作会议的部署,团结一致,努力进取,使经贸工作有了新的进步。
(一)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
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逐步深入。国务院确定的百户试点企业,除一户解体,一户将要被兼并外,大都进入实施阶段。各地确定的2598户企业的试点工作也全面展开。3户国家控股公司试点正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修订试点方案,并开始实施。企业集团试点继续深化,由57户扩大到100户的工作正在抓紧进行。
优化资本结构试点步伐加快。试点城市由18个扩大到58个。前9个月,试点城市中有518户企业破产终结,517户企业被兼并。试点城市在推进企业兼并破产工作中,有关政策掌握得比较稳妥,操作比较规范,在解决资产变现和人员安置等难点问题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出现了一批破产重组、盘活存量的典型,总的情况是好的。
在分离分流方面,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做了大量工作。前9个月,58个试点城市分离非生产性机构5727个,分流人员117.7万人。
为减轻企业债务负担,国家和各地区采取了多种形式补充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到6月末,全国已将242亿元的“拨改贷”改为国家资本金,其中本金179亿元,占全国“拨改贷”余额的32%,使131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平均下降2.5个百分点。
“搞好大的,放活小的”力度加大。在“抓大”方面,国家集中抓千户重点企业,分类指导的方案已经确定,国家经贸委与企业联网的信息系统已经建立。各地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优势企业。在“放小”方面,各地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搞一刀切,采取多种形式,把小企业推向市场,使一大批小企业机制得到转换,效益得到提高。
1996年企业改革的实践进一步证明,搞好大的,放活小的,是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的重要思路;坚持“三改一加强”,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加大兼并破产力度、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是优化企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加快分离分流、增资减债步伐,是企业轻装进入市场的重要条件;加强领导,配套改革,是加快企业改革与发展步伐的重要保证。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在改革中需要坚持和深化的宝贵经验。
(二)技术改造、技术进步和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取得成效
集中资金加快了重大项目的实施。一是继续抓紧“双加”一期项目的实施。“双加”一期原计划902个导向性项目,需要安排实施的为775项,总投资759亿元。二是狠抓“双加”二期导向性项目计划的编制工作,已正式下达。共规划26个重点技术改造专题,2500多个项目,总投资1697亿元。预计全年更新改造投资可完成3850亿元,比上年增长16.7%。
加大了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技改投资力度。截止10月底,已安排中西部地区技改项目1509项(含二期“双加”新开工项目),总投资873亿元,分别占全国的54.9%、54%。
“技术创新工程”开始启动,技术引进工作迈出新的步伐。20户技术创新工程试点企业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企业技术中心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对首批7个国家级产学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进行了调查和验收评估。技术开发工作进一步加强,17项国家重点开发项目、67项工业性实验项目、32个产学研开发项目、50项新推广应用示范项目的组织实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国家重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计划”开始选项,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国产化项目正在着手组织实施。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对过渡期间继续享受进口税收减免的限下引进项目进行了清理,对3600项限下技术引进项目备了案。研究制订了第二批“技术改造重点引进技术导向目录”。
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取得成效。认真贯彻“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制订了“九五”工作纲要,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若干意见》,制定了鼓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和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规定,安排了一批节能、综合利用、新能源开发和环保技术改造示范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经济运行综合协调得到加强
加强形势分析,提高工作的预见性。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和市场、运行环境变化情况,年初编制了经济运行调控方案,分析了经济运行的环境,明确了工作重点,对准确把握形势、正确制定对策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加强经济运行协调工作,国务院确定每季召开一次经济运行联席会,由吴邦国副总理主持,及时沟通情况,研究重点问题,提高了经济运行的工作质量。
搞好协调工作,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针对条块分割和管理体制分散的状况,今年突出抓了行业的联合和部门管理体制的改革工作。与有关部门一起,组织盐碱联合及其推广工作。对煤炭行业提出了解困思路,对电力体制改革做了大量的研究协调工作。积极协调和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
狠抓了扭亏增盈和行业解困工作。上半年召开了全国扭亏增盈电话会议;制订了扭亏增盈行政领导负责制;研究和制定了军工、纺织两个行业解困扭亏意见;狠抓了盈亏大户企业的增盈和扭亏,建立了扭亏增盈通报制度,公布了各地扭亏增盈进展情况。涌现了一批扭亏增盈成效显著的城市和地区。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工业产销率由一季度的93.04%逐月提高到10月末的94.76%,产成品库存可供销售天数由年初的48.6天下降到47天,一些重点行业如冶金、煤炭行业拖欠货款有较大幅度减少。
(四)加强了市场培育和工贸结合工作
加强市场管理,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对成品油的整顿,推动了成品油市场秩序的进一步好转。向国务院提出了加强酒类产销管理的意见。继续参与了对煤炭、汽车、棉花、食糖、生猪等市场流通秩序的整治和管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了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活动,加大了打击走私的力度。在加强市场管理的同时,积极参与流通体制特别是农产品体制的改革。召开了首届促进东部与中西部企业合作会议,对生产要素和商品在东、中西部之间的合理流动,促进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推动新型流通组织形式的试点。在指导和扶持商业、服务业发展连锁店的同时,注重引导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名牌产品专卖连锁系统,把名牌产品开发和销售结合起来。在钢材、汽车代理制试点中,各地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落实政策,特别注重发展以生产企业为主、规范化的代理销售网络。物流配送中心试点,重点抓了煤炭和钢材两种商品,以发展一批“零库存”用户为目标的试点已经启动。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势头良好。
对外经贸工作取得新进展。为推动企业自营出口工作,国家经贸委与外经贸部于6月份联合召开了全国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工作会议,总结了经验,提出了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重点。在适当放开自营出口经营范围和解决自营出口所需配额、许可证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1996年除正常办理赋予生产企业进出口经营权共四批662户外,还集中办理赋予1035户国有大型企业进出口经营权。机电产品进出口工作进一步加强,出口基地扩大,出口企业增多,出口产品质量有所改善。在外贸出口整体下降的情况下,机电产品出口1—10月比上年同期增长10.8%。进口结构也有所改善。完善了招标工作的政策、法规,成功地为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进行了国内外招标。口岸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口岸数量有所增加,深圳口岸改革取得成效,体制渐趋理顺。
积极参与外贸体制改革,加强对利用外资的管理。提出并完成了茧丝绸行业的改革方案。提出了生产自营企业全面实行“免抵退”的办法。积极参与世贸组织谈判工作和亚太经合组织的会议,协调落实了国内各方面的意见。在利用外资方面,侧重研究和制定了利用外资战略和引导、优化外商投资结构的政策,出台了多项加强利用外资和对三资企业进行管理的规定,有力地推动了这一工作的健康发展。
(五)全面开展学邯钢活动,推动了企业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针对近年来存在的忽视管理工作的倾向,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学邯钢活动。1996年2月召开了学邯钢现场经验交流会和报告会,从9月份开始先后在北京、太原、西安、重庆等地举办了邯钢经验展览,受到了广大企业的欢迎。许多企业通过学邯钢,找到了差距,明确了目标、任务,增强了领导班子的紧迫感和责任心,激发了职工的创造性,各项管理制度得到完善和落实,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把质量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制定了《质量振兴纲要》,全国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创名牌活动,轻工、兵器、核工业等组织实施了行业名牌战略。
管理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国家经贸委制定了《“九五”期间全国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纲要》。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各自的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各级各类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
(六)经贸系统法制建设及其它各项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二、1997年经贸工作的形势和任务
1997年是我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1997年全国经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按照实现“两个转变”、形成“三个机制”的要求,坚持“三改一加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大力开拓市场,加强经济运行综合协调,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997年的工作重点是:
(一)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
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部署,遵循“抓住难点,深入推动,形成合力,配套改革,创造条件,全面推开”的思路,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总结经验,继续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为实现“九五”纲要提出的到2000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1997年要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途径和必要条件。中央和地方确定的2500多户试点企业,大部分已进入实施阶段,要抓紧落实方案,加大工作力度,务求在转换机制和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上取得实效。1997年要把一部分符合条件的试点企业尽可能改为多元投资主体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对已经改为国有独资公司的,通过资产重组,引入新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在规范试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方面要取得切实进展。总结上海市“先行一步”、整体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经验,加强分类指导,在具备条件的城市和重点企业,按照《阶段目标要求》,配套推进改革试点,找出问题所在,以利推进,为面上企业的改革提供经验。
进一步扩大“优化资本结构”城市试点。做好把试点城市由58个扩大到110个的工作,重点在两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积极推进兼并破产。二是多渠道增加企业资本金。
继续搞好大的,放活小的。在“抓大”方面,一是制定和落实重点企业扶持政策。选择具备条件的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由国务院授予国有资产经营权。支持企业集团建立财务公司。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扩大对外经贸业务范围。支持工业企业集团建立技术开发中心。确定50户产品有市场、但改造缺资金、需要国家重点扶植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可转换债券,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直接融资。建立健全千户国有重点企业信息系统,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二是抓好企业集团由目前的57户扩大到100户的各项工作。重点支持部分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工、技、贸相结合的特大型企业集团,使其成为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主力。继续抓好3户国家控股公司试点,促使其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在“放小”方面,继续鼓励各地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加快步伐,多种形式放开放活小企业。国有资产的流动、转让要坚持科学评估、市场定价,防止流失。财产转让收入要用于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放小”工作的政策指导,引导它们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发挥小而活的优势,走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的路子。
加大分流分离力度。认真总结上海等地的经验,制定、实施和完善“职工下岗,基地托管”等改革措施,多渠道分流企业富余人员。努力将失业、分流人员和退休人员的管理社会化,力争用2—3年时间使这些人员社会化管理比例提高到50%左右。采取财政、社会保障、企业、个人几家抬的办法,合理解决分离、分流经费问题。创造条件,加快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步伐。
(二)立足于现有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1997年,各级经贸委要立足于现有企业,通过加大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高技术改造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等措施,带动存量资产重组,加快设备更新,促进结构优化与升级。
完成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通过实施“双加”工程,加大传统工业改造力度,重点加快化肥、农药、农机为主的农用工业企业改造,促进机械、电子、汽车、石化、建筑等支柱产业上水平。支持重要原材料工业节能降耗,增加关键短缺品种,促进资产存量结构的调整,逐步形成一批优势多、素质高、效益好、规模大的企业,带动全行业发展。
开发一批重点新产品。贯彻“九五”全国技术创新纲要,以实施500项重大项目、开发5000项重点新产品为目标,培养一批关联程度高、带动辐射作用强、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的优势产品,以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淘汰一批老产品。选择纺织、机床等几个重点行业,下气力淘汰一批缺乏市场竞争力和没有市场的产品。
发展一批名牌产品。贯彻落实质量振兴纲要,重点支持现有名牌的发展,促使其进一步上档次、上质量、上规模、增效益,以保持名牌的声誉和扩大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加强对行业、地区和企业发展名牌战略的组织、引导和管理。
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步伐,面向市场,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以名优产品和企业集团为载体,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加大兼并破产力度,鼓励“强强联合”和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使资源和要素在重组过程中向优势企业集中,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国际化的企业集团。
确定一批保护产业。加强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加强利用外资的引导和管理工作,采取国际通行的做法,对民族工业实施必要和有效的保护。
(三)积极探索和实施新的营销方式和手段,加大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力度
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适应市场。进一步加强市场分析和预测,及时发布国家有关政策,反馈国内外主要商品供求信息,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开发新产品和进行技术改造。帮助国家重点联系企业做好市场营销工作。选择一部分企业进行建立规范的市场营销体系的试点,通过试点抓好引导和规范,提高营销水平,使企业尽快适应市场。进一步加大对各种畅销产品生产经营的支持力度。要重点研究大量平销产品产销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改变过去简单“限平”的办法,找出平销产品中各类产品销售平淡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分类调整。
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继续组织工商企业疏通流通渠道,减少流通环节,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促销活动,扩大产品销售。与流通部门配合,下大力气开拓农村市场。积极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传统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修订并落实各项政策,大力推动机电产品特别是国有机电企业的自营出口。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简化对企业自营进出口权和审批手续,放宽审批标准,加快审批进度,对有出口成套设备能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授予工程承包和劳务出口权;支持有条件的自营生产企业到境外投资建厂,转移富余的生产能力,设立销售服务网络。认真研究各类进出口企业的困难,为企业逐步适应国际市场创造条件,提供方便,促进两个市场的衔接。
进一步培育和规范市场。
在加强市场建设的同时,根据“多渠道、少环节”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内外贸体制改革。
运用国际通行的做法,合理和有效地保护国内市场。
(四)突出重点,加强综合协调,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进一步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要加强对经济形势和经济运行态势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坚持制定并不断完善经济运行调控方案。加强对信息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及时组织或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发布有关信息。继续坚持并完善已建立的经济运行综合协调三项制度,坚持开好经济运行协调会,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协调好财税、金融、产业、贸易政策,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做好限产压库促销工作,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增畅、拓平、停滞”的原则组织生产,力争1997年将工业产品产销率提高到96%以上。
企业间相互拖欠已成为影响经济运行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尽力解决。抓紧制定规范企业间商业信用行为的法规条例,加强执法工作,建立正常的信用秩序。
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抓好扭亏增盈及解困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扭亏增盈责任制,重点搞好纺织、兵器两个行业的扭亏增盈和解困方案并组织实施,力争在二、三年内使这两个行业基本走出困境。对企业加强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对优势企业通过“三改一加强”,尽快扶持其发展壮大;对中间企业分别采取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加强管理、增加投入、调整班子等办法予以解决;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主要通过实施兼并破产来解决。同时注意解决好当前及1997年可能出现的部分企业职工生活困难问题。
加强对重要资源配置的协调工作。
(五)强化企业技术进步主体意识,积极推动技术进步和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工作
实施“2255”技术创新计划,加速建立健全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选择2个城市和20户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作为先期试点,探索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路子。根据《“九五”全国技术创新纲要》确定优先发展的领域,制定项目指南,以实施500项重大项目、开发5000项重点新产品为目标,搞好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成长链。研究制定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和措施,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经费投入,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多渠道、多方位的资金支持和投入保障体系。
以实施“双加”工程为重点,加快技术改造步伐。1997年技术改造要继续狠抓投资质量,加强投资管理。继续以市场为依托,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中心,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合理利用资源为重点,同时,坚持技术改造与企业改革、改组和加强管理相结合,以增量投入推动资产存量的调整和重组。在加快“双加”一期工程进度的同时,全面组织实施“双加”二期工程。继续加大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技术改造力度,推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深化技术改造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技术改造项目资本金制度。研究提出对热点产品和重复建设的宏观调控措施,坚决防止以技改之名搞“大而全”、“小而全”和重复建设。
继续做好技术改造利用外资和技术引进工作。
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工作。
(六)以市场为导向,切实加强企业管理工作
要把管理水平是不是提高了作为衡量企业改革搞得好不好的重要标准。要下大力气抓企业管理,切实把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结合起来,改善和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工作。认真组织实施“九五”企业管理纲要,继续深入开展学邯钢活动,引导企业抓住邯钢经验的本质,紧密结合本地、本企业实际,在见实效上下功夫。
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提高企业领导者素质。
认真贯彻执行《质量振兴纲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开展各类企业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培训工作。
(七)认真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采取引导与灌输相结合的办法,对职工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奉献精神,鼓励职工敬业爱岗,艰苦创业,以实际行动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增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责任感,搞好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其创造精神。积极培育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塑造新时期的企业形象。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企业领导者要发挥表率和带头作用,越是困难越是要与群众同甘共苦,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群众,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八)进一步推动经贸法制工作,加强经贸系统自身建设
各级经贸委要分别抓紧完成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地方人大及地方人民政府授权起草的各项法律、行政法规的起草工作,以及本委规划的各项规章的制定工作。继续加强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制定并发布企业法律顾问工作条例,建立起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加紧成立全国性和地方性的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三五”普法工作要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继续进行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的探索,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加强经贸队伍的培养,搞好机关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
三、统一认识,统筹兼顾,通力合作,打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五个攻坚战
1997年的工作很多。从把握大局、扎实工作的要求和经贸工作的任务来看,特别需要强化四个意识,打好五个攻坚战。
一是强化改革意识,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切实把企业改革推向前进。现在国有企业的矛盾和问题已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各方面对改革紧迫性的认识增强了;经过几年的摸索,改革的基本方针已经明确,推进改革的步骤逐步清晰,重点、难点问题已基本理清,路子已经找到;中央明确提出要把国有企业改革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国务院作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国有企业改革的大环境十分有利。我们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坚定信心,克服畏难、埋怨和急躁情绪,把企业改革扎扎实实地推向前进,力争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对我们各级经贸和企业而言,在企业改革与配套改革的问题上,要更多地把着眼点和工作重点放到搞好企业自身改革上来,这方面有很多工作可做,不能等外部条件全具备了再抓。只有抓好自身改革,才能提高对其他改革的适应能力。
二是强化管理意识,正确对待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困难,眼睛向内,深挖潜力,把功夫下在全面加强企业管理上。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虽然有市场环境变化等客观原因,但根本的原因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企业要尽快走出困境,还是要强调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在加强自身管理上狠下功夫,这方面既有很大的潜力,又是解决目前困难最现实的途径。
三是强化调整意识,深刻认识加快结构调整的紧迫性,把握时机,争取主动,切实在结构调整方面迈开步伐。搞好结构调整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也是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央决定1997年把调整结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按中央的要求,立足于现有企业的改组改造,立足于存量资产的合理流动和重组,立足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1997年力争在这方面探索出路子。
四是强化稳定意识,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过细地作工作,化解矛盾,为企业改革与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1997年部分行业和企业的困难有可能加剧。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的问题。从讲政治、保大局的高度过细地做好工作,保持企业的稳定。
基于以上认识,1997年各级经贸委要统一思想,上下联动,统筹兼顾,通力合作,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集中精力打好五个攻坚战。
要打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攻坚战。中央确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虽已两年,但由于方案批复晚,大都实际进行一年左右,这期间各地都做了大量工作,实践中有不少好经验、好做法。1997年在按照试点方案进一步做好工作的同时,要和体改委一起认真总结试点企业经验,理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若干途径,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必要的条件,对面上企业如何进行推广,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要打好兼并破产的攻坚战。兼并破产是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对于不少困难企业来说,救是救不活的,除了实施兼并破产外,没有更好的路可走。这项工作政策性很强,工作量很大,难度不小。现在国务院把企业兼并破产总把关的责任交给了国家经贸委,各地的试点工作也由地方经贸委牵头负责,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这一仗非打好不可。
要打好结构调整的攻坚战。加快结构调整,关键要有紧迫感,要真抓实干。结构调整的主体是企业,基础是存量结构调整,重点是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增量调整的立足点也应该放在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上,以“增量激活存量”。1997年在结构调整上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
要打好扭亏增盈的攻坚战。亏损严重是困扰国有企业的一个大问题。能否遏制亏损,实现减亏、扭亏,关系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国有企业主导作用的发挥。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扭亏增盈的力度,强化扭亏增盈责任制,力争1997年使企业盈利增加,亏损减少。
要打好治理“三乱”的攻坚战。现在对企业的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多达3000多种,企业苦不堪言,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力争经过几年努力,把“三乱”问题制止住。
1997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非常关键的一年。各级经贸委要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握大局,再接再厉,同心同德,开拓前进,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香港回归和十五大的召开。
(摘自全国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标签:经济研究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项目组织论文; 组织发展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