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其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由贸易区论文,中国论文,东盟论文,对策论文,农产品出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585(2007)05-0079-06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鉴于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加深,双方要求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呼声日趋高涨。正是在这种条件下,2001年11月6日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港召开的第五次东盟和中国领导人会议上,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正式提出了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构想。2002年11月4日,中国政府与东盟10个国家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于2010年正式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然而,在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过程中,在扩大双方贸易和合作规模、提高整体竞争能力的同时,也给双方的经济带来了某种程度的冲击。尤其是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逐年增大,因而有必要对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作较为详细的定量和定性研究。
一、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分析
自从2002年11月达成在未来10年里建成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以来,我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得到大幅增长。据有关统计资料,可得出近10多年来的中国总商品进出口情况及农产品进出口情况,如表1和图1所示:
为了更进一步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情况进行分析,根据表1制作成柱状图(如图1)来分析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特征。
图1 1993~2005年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情况
由表1、图1以及相关统计资料可以看出,经过近10多年的发展,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已呈现如下基本特征:
(一)总量快速增长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由1993年的20多亿美元增加到21世纪初的70多亿美元,年均增长10%以上。自1996年以来,东盟与世界农产品贸易不断下降,由1996年的521亿美元下降到2001年的430亿美元,但东盟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却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说明中国已成为东盟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尤其是自从双方2002年11月达成在未来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的协议后,2002~2003年,农产品贸易年增长额均超过10亿美元,2003年双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到70.4亿美元。虽然在2004~2005年农产品贸易额略有回落,分别降至58.78亿美元和61.03亿美元,但总的趋势依然是上涨的。
(二)多样化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东盟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主要以木材、木材加工品和动植物油为主,1994年占到当年东盟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94%。其后,东盟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中的谷物、蔬菜、水果、食糖、鱼类等快速增长,21世纪初,东盟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中,木材、木材加工品和动植物油出口比例下降到仅占总额的50%左右,其他农产品出口量比例上升到约50%。东盟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近几年,中国出口到东盟的蔬菜和水果、谷物和种子、加工食品分别约占其出口到东盟的农产品总额的28%、17%、37%。[1]
(三)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增大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进口规模迅速扩大,而出口规模增长缓慢,贸易逆差加大。由图1可知,自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在逐年增长,东盟农产品越来越依赖中国市场。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进口规模迅速扩大,进口额由1993年的11.41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46.91亿美元,增长了近5倍;中国同东盟农产品贸易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年顺差0.05亿美元,发展到21世纪初的年逆差20多亿美元。2004~2005年中国采取有效措施,农产品贸易逆差略有下降。
(四)发展潜力巨大
农业在中国和东盟都举足轻重,由于中国和东盟分别处于不同气候带,多数农产品具有地区性消费的互补和互利性质,因此,具有很广泛的合作基础。而中国同东盟现在的农产品贸易规模与其对全球贸易规模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并不大。据海关统计显示,2001年,东盟与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为430亿美元,与中国农产品贸易仅为48亿美元左右,仅占11%。虽然东盟与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很快,但由于基数低,总贸易额不大,双方合作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2]
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一)中国与东盟在农产品上的比较优势分析
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常用的定量方法是显性比较优势法。显性比较优势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Balassa)1965年提出来的,即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来衡量商品的出口竞争优势。它表明了一国总出口中某类商品的出口所占比例相对于世界贸易总额中该商品贸易所占比例的大小。
显性比较优势可用公式表示为:
1.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总体优势比较。结合表2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近10多年来,中国农产品RCA值小于1且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现为0.5左右,从整体上说,中国农产品相对于东盟各国农产品的出口已经丧失了国际比较优势。这是由于中国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快于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占世界农产品出口额的比重上升引起的。近10多年来中国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在不断上涨,而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占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却一直保持在3%左右。[4]
根据表2的数据,可以得出中国农产品近10多年来的RCA指数的折线图,从而更清楚地从整体上看到中国农产品的RCA指数呈不断下降的态势(如图2)。
图2 1990~2002年中国农产品RCA指数折线图
2.中国与东盟主要农产品优势比较。表3中列出了中国近年来主要农产品的RCA指数,可以借此进一步分析谷物、水果蔬菜、肉类及制品的比较优势。
中国谷物出口的RCA值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0.927,下降到近年的0.644,已不再具有比较优势,谷物制品近10年来一直在0.2左右徘徊,缺乏比较优势;肉类产品出口的RCA值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1以上下降到低于0.5,基本上丧失了国际比较优势,而中国的肉类制品出口却表现出较强的比较优势,近年来,中国肉类制品出口的RCA值上升到了2左右;中国水果由于品质和安全性较低,常受到国外市场技术壁垒的阻碍,致使中国水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弱,出口的比较优势呈现下降趋势,表3中显示其RCA值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以上下降到近年的0.8;在蔬菜及蔬菜制品优势方面,中国的RCA值一直稳定在2左右。[5]
(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正面影响
1.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提升出口竞争力。CAFTA建立后,农产品减税降低的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使得东盟将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农产品转自中国进口;非关税壁垒的降低,特别是通关的各种程序协调、标准及论证的统一将大大降低产品出口的成本。这些都会进一步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的扩大。因此,通过市场扩大引致的规模效应,能够促使中国出口企业降低成本,从而提高出口竞争力。
2.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东盟国家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生产和出口热带和亚热带农产品为主。而我国除了东南部分省区具有与东盟相近的自然条件以外,多数省份地处温带,因此,在农产品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即使是同一种产品在品种和收获季节上,双方也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因此,伴随着双边贸易的增长,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将会增多,从而进一步优化我国农业生产和贸易结构。
3.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据有关统计,东盟已连续11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且双方贸易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贸易伙伴。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农产品贸易上的联系,降低我国对欧、美、日等市场的依赖性,减少出口风险,促进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
4.促进中国农业吸引外资,促进我国农业企业对外投资增长。到中国投资生产就可以方便地进入东盟市场,而且中国投资的软硬环境要比大部分东盟国家好,因此,中国在吸引外资的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同时,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将使中国农业企业赴东盟投资更加便利,既可享受到区内的农产品减税优惠政策,而且可规避发达国家专门针对我国农产品设置的部分贸易壁垒所带来的出口风险,从而扩大对国际市场的出口。这些必将促进我国农业企业对外投资增长。[6]
(三)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负面影响
1.我国农业总体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不及东盟主要的农业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越南,东盟国家的农产品会迅速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农产品市场将面临激烈竞争。同时,中国同东盟农产品的贸易由于减税与非关税保护措施,使得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已经给我国的农产品,尤其是对南方热带水果蔬菜造成了冲击。
2.与东盟国家竞争出口市场。我国和东盟农产品出口市场都以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地为主,而且产品质量及种类也很接近,因此,在出口市场上具有竞争性。中国的蔬菜以品种最多、产量最大而著称世界,出口量正在逐年增长,由表3可以看出中国蔬菜的国际比较优势也正在下降,东盟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竞争对手。
3.对某些区域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品种也产生负面影响。我国的优势在于温带果蔬,而东盟的优势则在于热带果蔬。虽然总体上看双方是互补的,但我国地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对山东、河北、四川、安徽和陕西等温带地区来说,与东盟实行零关税有利于这些地区的农产品出口,但是对海南、广西、云南和福建等热带、亚热带作物地区来说,由于农产品品种相似甚至雷同,且产品质量上处于劣势,导致我国相关省份的农业处于很被动的地位,面临强大冲击。
三、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扩大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对策
(一)加大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业科技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
我国与东盟进行农业科技合作是实现农业“走出去”的重要内容和应对东盟自由贸易区政策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我国与东盟农业科技合作,其目标是吸收东盟各国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和输出我国的优势农业技术,为我国优势农业、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提高我国农业和优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7]
我国与东盟进行农业科技合作策略应立足于我国的经济、科技水平和资源状况,以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多渠道、多形式合作,逐步由“请进来”向“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向相结合转变,例如,在技术援助、技术合作、技术交流、技术培训、技术服务,还有技术入股、投资设厂等方面,都要加强“走出去”的合作形式。政府应鼓励技术出口和智力输出,在政策、资金、外事权限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双方的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应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和农业科技发展规划为基本内容,以技术为切入点,以急需技术、优势技术、关键技术、主导技术为重点,加强对动植物品种特别是热带、亚热带作物、经济作物、水产品种、农产品储运加工、无公害生产、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种养和农业生物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科技合作。加强政府间的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以农业科技、教育对口机构、直接合作和民间产业化合作为基础。根据东盟国家不同层次经济发展水平和优势品种技术、主导技术,进行多层次合作。只有政府的强有力支持,我国的农产品及农业技术才能走出去,才能把东盟的优势产品和农业技术引进来,互惠互利,促进双方的贸易发展。
(二)调整中国农产品的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优势产品出口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后,针对我国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在选择产业时,要避免与国内其他地方造成新的竞争,高度重视国内市场的需求,注重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温带果品、蔬菜、谷物、水产品、特色产品及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产业,依靠科学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国民经济全局的高度确定农业结构的主要方向。当前,我国农业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克服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资金、技术、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因素。一是适当减少粮食等资源型农产品的生产,加大该类农产品进口的数量,缓解国内最为短缺的农业自然资源;二是大力发展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附加值高的产业,利用国外市场,大量组织出口;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农业新技术,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推广,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四是扩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使得农业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
2.制定产业结构规划,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明显,同一产业在不同地区表现不一,因此,各地农业生产的布局,都需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各地应根据自己的优势以优质高效为目标,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扬长避短,确立优势产业。
3.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其发展类型多种多样。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经营主体与市场连接的一种有效形式,它通过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和合理的组织形式,带动农业经营主体进入市场,主动参与竞争,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综合素质和收入水平,从而为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奠定基础。
(三)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实行有效的财政补贴政策
由于我国不同省区在参与东盟的农业合作过程中得失不一,国家有关部门应起协调作用,通过国家财政拨款或政策支持对受到冲击的行业、地区和农民给予财政补贴,或者给予相关部门某些优惠政策补偿。结合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农产品的补贴还应向以下几个方面倾斜:
1.补贴要向提高农产品加工、精加工能力方面倾斜。从产量来看,我国主要农产品如粮食、水果、肉类、奶类的产量虽然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从农业总产值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出口创汇等指标来看,我国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巨大差距。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的农产品如蔬菜、水果、园艺产品、肉类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其加工制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足,而这些初级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国际市场的供求变化很容易对其造成很大冲击,从而应对国际市场的灵活性不足,在这一层面上来说提高加工能力可以分散出口风险,满足国际市场多方面的需求。
2.补贴要向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方面倾斜。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相对比较贫乏,要提高收益,必须依靠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出价值。因此,推进农业科技革命,促进传统技术和高新技术结合,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产品向高品质、高科技的转变,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产品提高竞争力的另一途径。
3.补贴要向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倾斜。科技成果的应用和加工能力的提高都要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低素质的劳动力数量是阻碍农业比较优势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高素质劳动力对农产品比较优势有显著性的正影响。因此,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是保持农产品比较优势,进而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只有高素质的农民,才能领会、掌握、应用高科技的产品和技术,可以组织开展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实现科技下乡。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技术才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才会有保证。
4.补贴要向为农产品出口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方面倾斜。中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内、国际市场相互影响不断加深,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质量价格竞争已经不具有优势,建立完善的营销和促销网络、实施品牌战略是农产品立足国际市场的关键。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中年出口低于1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占全部出口企业总数的70%以上,这些企业进入农产品出口市场时间短、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信息渠道不畅,而国际农产品市场瞬息万变,进口检验检疫要求等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加,能否及时、准确掌握信息已经成为扩大农产品出口的关键,而获得这类信息,对每个企业来说其成本很高,因此,特别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农产品出口政策、市场方面的信息。同时,加强与东盟国家在进出口标准检疫检验体系、经济安全与风险防范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应对外部市场的挑战。
四、结束语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促进双方经济的发展,扩大双方贸易和合作规模,并将提高双方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能力。面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处于逆差的现状,应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大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业科技合作,大力推行“走出去”战略;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优势产品出口;同时,还应该在实施农产品出口补贴政策时要有所侧重,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使政策起到调整农产品产业结构优化的指挥棒作用,最终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竞争力,促进农产品的出口。